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2021-01-07 澎湃新聞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人口持續老化,內務部門昨天(9日)示警,臺灣老化指數指標在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臺灣22縣市中,有15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意味著臺灣有6成8的縣市,街上的老人比小孩還多。

2026恐躋升超高齡社會

所謂老化指數,係指老年人口對幼年人口的比例,當老年人口大於幼年人口時,指數便會大於100。今年2月指數達到100.18,較去年同期2月底的93.50增加6.68,反映臺灣老化情形嚴重。

臺內務部門指出,臺灣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在1993年超過7%,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之後老化速度持續增加,直至去年5月底,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數的12.78%,今年2月更攀升至13.33%。

如果依據「國發會」2016年提出的人口推估,老年人口比例將在明(2018)年超過14%,正式步入「高齡社會」;而2026年恐將再超過20%,屆時臺灣也會與日本相同,躋升「超高齡社會」之列。

嘉義縣最老 新竹市最年輕

臺內務部門官員表示,臺灣社會的高齡化與低生育率如加速發展下去,人口老化恐一去不復返,很難逆轉,首當其衝的是青壯年人口養育負擔重,時間拉長一看,將面臨產業勞動力缺工、社福資源偏向老人福利,屆時臺當局財政恐更形吃緊。

根據臺內務部門統計,2011年只有3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但至今年2月,除了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新竹縣、嘉義市、連江縣外,其餘15個縣市的老化指數都破百。

臺北市老化指數 「六都」之冠

全臺名列「最老」縣市前3名為嘉義縣(177)、雲林縣(141.87)、南投縣(139.48),而「最幼」縣市的前3名則是新竹市(63.87)、桃園市(67.62)及新竹縣(70.59)。而「六都」之中,臺北市的老化指數則最高。

臺內務部門官員分析,人口老化最嚴重地區,集中在嘉義、南投、屏東等傳統農業縣,主要是因工業化發展,青壯年人口逐漸往北部移動,尋找工作機會,進一步「落地生根」。

該名官員也說,近年「六都」升格後,臺當局對「六都」的資源挹注較一般縣市多,有能力規劃產業發展,待產業進駐後,進而造成人口的「磁吸」效應,如果其他縣市未有妥適產業規劃,缺乏就業機會,青年人口外移會更嚴重,老化當然加劇。 

(原題為《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 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灣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臺灣老年人口比例失衡:澎湖最高 臺中最低
    華夏經緯網10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臺「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今年九月底,臺灣人口結構老化指數已達到43.67%,雖比發達國家或地區去年平均數77.78低,但與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去年平均15.15%相比仍高出許多,顯示人口老化情形趨於嚴重,再加上出生率近年來偏低,此種情形若持續惡化,將導致贍養負擔過重等社會、經濟、文化、家庭問題。
  • 臺灣公布近7年各縣市人口遷徙概況 北部人口淨遷入多
    臺當局24日公布統計,2011年至2017年臺灣淨遷入累計正增長人數以桃園市、臺中市、金門縣及新竹縣等較多,其中桃園市增逾12.6萬人最明顯。據分析,調查結果與產業發展相關。  綜合臺媒報導,臺當局當日發布2017年臺灣各縣市人口遷徙概況,實際遷徙人口(含鄉鎮市區內住址變更)160.7萬人,較2016年減少3.2萬人(減少1.9%);每千人的遷徙人口為68人,較2016年減少1人。
  • 臺北市人口流出居臺灣各縣市之首
    原標題:臺北市人口流出居臺灣各縣市之首   新華社臺北6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份,臺北市因人口遷出減少近1.9萬人,減幅達千分之7.16,在全臺各縣市中居首位。
  • 臺灣地區人口跳水式下降 臺北市260萬大關恐不保
    華夏經緯網1月1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人口數跳水式下降,成為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據臺內政主管部門統計,2020年12月比起2019年同期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
  • 臺媒評臺灣各縣市生育競爭力 宜蘭臺中彰化表現佳
    中國臺灣網8月30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生育率超低,但各縣市提供父母足夠的養育後援嗎?臺灣康健雜誌最近評比臺灣各縣市的「生育競爭力」,其中宜蘭縣、臺中市和彰化縣整體表現最佳,最不利於生養小孩的縣市則是雲林縣、嘉義縣、基隆市和高雄市。至於年底選戰激烈的「五都」,只有臺中市表現較佳。
  • 臺灣的人口與民族
    臺灣人口目前約為2300多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5‰。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約為620人,臺北市的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裡l萬多人。  臺灣居民中,漢族佔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佔2%,約43萬人。
  • 人口負增長!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 臺北人口只有260萬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臺灣網友評選「臺灣人一生最不想去的縣市」 苗慄居首
    ­  「臺灣人一生最不想去的縣市」。(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日本某網站前段時間發起「這輩子可能不會去的縣」投票活動,詢問了20歲至60歲間共1349名網友,沒想到日本觀光勝地衝繩縣榮登寶座,引起大家熱烈討論。臺灣網友聽聞後也在社群網站上依樣畫葫蘆,問卦「臺灣人一生最不想去的縣市」,其中苗慄、雲林的討論度偏高。
  • 【概況】臺灣地區行政區域
    臺灣的行政區域分成四級制,分別為:   A.基本資格是人口必須達  B.人口達20萬或是具有重要政治、文化、經濟地位,目前有基隆、新竹、臺中、嘉義、臺南5市;臺北、桃園、新竹、苗慄、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臺東15個縣;以及金門、連江兩縣(原屬福建省金門、馬祖)和位於臺灣海峽中間的澎湖縣這3座稱為「離島」的行政區。
  • 中國13個縣轄市,由縣管轄的市,隸屬於縣的市,你聽說過嗎?
    我們都知道,縣是隸屬於市的,市肯定比縣高一級,比如成都市下轄有金堂、新津等縣。但是你知道嗎,我國其實有13個縣轄市。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市由縣管著,市隸屬於縣,跟我們常識中的市轄縣是反過來的。如果你不信,接下來帶你去看看,你肯定就開眼界了!
  • 「臺灣人一生最不想去的縣市」是哪裡?墾丁新竹榜上有名
    臺灣網友問卦「臺灣人一生最不想去的縣市」。(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 日本某網站前段時間發起「這輩子可能不會去的縣」投票活動,詢問了20歲至60歲間共1349名網友,沒想到日本觀光勝地衝繩縣榮登寶座,引起大家熱烈討論。
  • 臺灣地區2020年人口負增長,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統計數據顯示,臺灣地區人口在2020年首度呈現負增長態勢。中時新聞網消息2021年1月8日消息:據臺當局內政部門最新統計,臺灣地區去年出生死亡人數正式出現「黃金交叉」,全臺出生數16萬5249人「創歷年最低」,而死亡人數則為17萬3156人,臺灣地區人口首度負增長。另外,全臺結婚對數12萬1702對,也是「48年以來次低」的數據。
  • 臺灣人口總數2297萬多 新竹市突破40萬人
    臺灣人口總數2297萬多 新竹市突破40萬人 2008年04月16日 18: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公布最新戶口統計資料,截至三月底止,臺灣人口總數為兩千兩百九十七萬八千八百人,人口增加率為千分之四點三,男女性比例為一百比一百零二,也就是每一百位女性相對有一百零二位男性。
  • 嘉義縣想與嘉義市合併,面積不大的臺灣地區會出現第七個「直轄市...
    縣市合併有先例 縣市合併,在臺灣地區並不是沒有先例。 過去,臺灣地區的縣市同名情況比較普遍。比如,既有臺北市,也有臺北縣,既有臺中市,也有臺中縣,既有臺南市,也有臺南縣。與我們的理解相似,「市」主要是城市化程度較高、人口較為密集、經濟社會較為發達的地區,而「縣」往往就是郊區的概念,因此,往往出現同名的「縣」把「市」全部包圍其中的情況。但與大陸不同的是,「市」與「縣」並不互相管轄,各自選舉縣市長、縣市議會,大致可以理解為平級行政區。 不過從本世紀開始,島內掀起了市縣合併潮。
  • 【漫畫臺灣】臺灣健康老化調查
    【漫畫臺灣】臺灣健康老化調查 2018年12月05日 09: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內政部」宣布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到14.05%。
  • 麗水九縣(市、區)常住人口現在各有多少人?看這裡
    2017-02-15 07:24 |麗水發布微信號
  • 寵物貓狗比孩童還要多,這就是臺灣
    有趣的是,若將臺灣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人口數和全臺寵物貓犬數總數一對比下來,臺灣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數在少子化浪潮下,每年以4%速度下降,截至2017年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數總人口是309.19萬;反觀依據臺灣「農委會」全臺貓犬只數卻逐年上升至2017 年的251萬隻。
  • 臺灣上網人口1260萬人 新竹市上網率最高
    華夏經緯網12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今天公布「2006年數字落差調查」結果表示,臺灣家戶連網率達74.5%,上網人口1260萬人,其中以新竹市上網率73.2%最高。 調查顯示,臺灣地區家戶連網率從去年的70.6%攀升到74.5%,平均每戶擁有1.51臺計算機。上網人口達1260萬人,上網人口得以突破瓶頸原因,主要是中年民眾e化程度提升。
  • 【輿知】臺灣地區的管理局
    臺灣地區自實施地方自治後,多數縣級行政區首長均已實現民選,但仍有些縣級行政區沒有實現民選地方首長,這些行政單位在臺灣地方自治史上仍佔有重要地位,
  • 貴州79縣拉響地災警報!國家向貴州緊急調撥帳篷棉被毛毯摺疊床抗洪...
    貴州省氣象臺消息,7月11日07時至12日07時,納雍、仁懷、七星關、習水4縣域內14個觀測站出現大暴雨(最大納雍縣平子136.8毫米),七星關、習水、仁懷、納雍、金沙、大方、道真、松桃、桐梓9縣域內出現暴雨56個觀測站,大雨有160個觀測站。大雨以上降水主要出現在黔東南州大部、遵義市東北部和西部、貴陽市中部、畢節市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