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成功培育出寒地冬小麥新品種「東農冬麥1號」
由東北農業大學歷時多年培育出的「東農冬麥1號」冬小麥新品種,日前成功通過了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正式評定。據了解,這是我國農業科研人員培育出的第一個適合於北方高寒地區種植的冬小麥新品種。 主持這項研究的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小麥育種專家佟明耀介紹說:「東農冬麥1號」的冬小麥新品種是在冬季漫長、氣候條件相對惡劣的黑龍江省培育出來的。
-
山西農大自主培育出國家級草新品種
本報訊 近日,筆者從山西農業大學獲悉,由該校趙祥教授主持培育的「晉農1號達烏裡胡枝子」新品種,順利通過全國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準予在適應區域正式推廣應用。該新品種的成功培育,為我國華北地區和黃土高原草地改良和生態建設提供了優良的草種資源,標誌著我省草種培育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
中國熱科院成功培育4個牧草新品種
中國熱科院成功培育4個牧草新品種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草葉研究室共有4個新品種通過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中國熱科院成功培育4個牧草新品種2020-01-09 09:06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日報記者1月8日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獲悉,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草葉研究室共有4個新品種通過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
2019年東營市農業農村系統培育和引進34個植物新品種
在4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去年東營市農業農村系統共培育和引進植物新品種34個,其中1個棉花品種為新培育品種。據介紹,新培育的1個品種為棉花品種中棉425,由山東眾力棉業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新引進品種33個,其中小麥品種5個,分別是東營市東一種業有限公司引進的中信麥15、冀麥585、淄麥28、濟南17、山農優麥2號;大豆品種6個,分別是東營市農科院引進的邯豆8號、聖豆10號、徐豆18、徐豆20、中黃37、山寧17;棉花品種11個,分別是東營市農科院引進的機採棉品種7個:魯棉522、魯棉238、魯棉691、魯棉37、魯棉338、山農棉TC10、德棉16;短季棉品種4個:魯棉522、魯棉241
-
又一個國家級新品種誕生!「隴中黃花補血草」來了
「她」是大自然的衛士與兇猛的抗旱鬥士,高度耐乾旱、耐鹽鹼、耐貧瘠,有防沙固沙的作用。「她」還是種飼用牧草,牛羊吃了心情好,身體棒。「她」名叫「隴中黃花補血草」,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歷時10年潛心研發的國家級新品種,2018年8月通過國家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登記為野生栽培品種。
-
中國海洋大學培育出牡蠣新品種 「海大1號」長得快賣相好
中國海洋大學培育出牡蠣新品種 「海大1號」長得快賣相好2014-04-10 08: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半島都市報 瀏覽量: 1644 次 我要評論 記者 劉雪蓮 實習生 劉愷琦 對於熱愛海鮮的青島人來說,牡蠣也就是海蠣子,是很多人的大愛。
-
青島海鮮養成記之對蝦:已在青培育出5個新品種 一生約50次蛻皮
除了活蹦亂跳的海鮮端上市民的餐桌外,水產品是如何培育養殖的,也成為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在青島,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率先培育出我國第一個海水養殖新品種中國對蝦「黃海1號」,相繼培育出中國對蝦「黃海2號」、大菱鮃「丹法鮃」、牙鮃「鮃優1號」、海帶「黃官1號」、三疣梭子蟹「黃選1號」、刺參「參優1號」等13個新品種。
-
新紀錄!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豪言推廣一億畝
黃長玲是我國玉米界資深專家,在過去長達35年的歲月中,他一直在培育「三高三抗」的玉米良種,不僅高密度、高穗粒、高結實率,還要抗倒伏、抗病、抗旱。但要培育出這樣的良種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市場高度認可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陝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育種專家吉萬全教授, 2018年成功培育出優質強筋「西農511」小麥新品種,並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這個新品種在四個省試種後,也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
-
我國優良品種豬「渝榮1號豬配套系」培育成功
「渝榮1號豬配套系」在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培育成功並以1500萬元價格向產業化方向轉化。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實施後,我國培育的第一個良種豬,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獎勵育種專家王金勇帶領的育種組25萬元,以鼓勵在我國畜品種育種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
-
海大教授8年培育出高端「金蠔」 長牡蠣「海大2號」走上...
長牡蠣「海大2號」。「原因在於我們缺乏與國外品牌競爭的良種,要想實現從牡蠣養殖大國向養殖強國的轉變必須走良種培育之路。」 李琪介紹,2014年他帶領科研團隊成功選育出牡蠣新品種——長牡蠣「海大1號」,填補了我國牡蠣良種培育的空白。
-
2019年昌吉州冬小麥播種及冬前管理技術措施
近幾年,小麥受旱、受凍的經驗表明,播種前耕翻、深松、旋耕後進行耙地鎮壓,麥苗生長相對正常,受旱、受凍較輕。二、選擇適宜品種、購買優質種子(一)選擇優質優價的優勢品種。根據「優質優價、優質優補」小麥收儲新機制,選擇受小麥收儲企業青睞的優勢品種,如新冬22號。(二)選擇適宜本地種植且穩產的品種。
-
農業部:至2025年我國將培育肉雞新品種40個以上
原標題:農業部:至2025年我國將培育肉雞新品種40個以上 新華網消息 據農業部網站31日消息,農業部印發《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14-2025)》指出,肉雞產業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肉雞種業是提升肉雞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支撐。到2025年,我國將培育肉雞新品種40個以上,自主培育品種商品代市場佔有率超過60%。
-
海水稻是怎麼培育出來的?米飯味道是鹹的嗎?一探究竟→
化荒地為良田的「海水稻」究竟是怎麼培育出來呢?總臺央視記者楊濤來到田間,在現場進行觀察。總臺央視記者 楊濤:這裡是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海南的科研育種基地,總面積有近百畝。在我身邊的水田裡,這些秧苗是十多天前剛剛插下去的,已經插秧的面積有10來畝。現在,科研人員正在施藥,並每天記錄它們的長勢。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這些秧苗就像他們的孩子一樣寶貴。
-
潼關村民種的小麥新品種長出滿地「雜草」 來西安求助
他們很想知道,從鎮上買回的小麥新品種,為啥會出問題?29」的小麥種子,「他們說是新品種,我買了30公斤,幫她捎了20公斤。」 種子是整袋的,張先生購買時並未開袋查看,回家後正常播種,「種的時候發現種子乾癟細長,我當時想可能新培育的一代種子,品相不好正常。」因為種子不夠,他和劉女士還補種了少量其他小麥種子。 「剛長出來十來釐米時,我們就感覺有問題,我們地裡的麥苗葉子窄,葉片向下耷拉,而不是像正常小麥一樣葉片向上長得很帶勁。」
-
【眾分析】我國大麥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大麥生育期短、早熟、耐低溫、抗旱、耐貧瘠、耐鹽鹼、營養豐富,具有飼用、釀酒、食用、醫藥等用途。大麥品種多,啤酒大麥包括墾啤麥9號、甘啤麥6號、蘇啤麥4號、揚農啤7號、雲啤2號、浙大9號等,飼料大麥包括保大麥8號、鄂大麥9號、揚飼麥3號、雲飼3號、駐大麥4號、浙皮9號等。 2. 種植面積和產量明顯下降。
-
小麥冬播工作即將開始,麥種選擇很重要,這幾個品種超高產
小麥要想獲得高產,後期管理和自然條件很重要,但最關鍵的還是選對小麥品種。我國小麥最重要的產區就在華北,長江中下遊地區也有不少地方種植小麥。根據往年的經驗,菸農999、菸農1212、山農28、山農29、山農30、豐德存麥20號、淮麥33、鄭麥618這幾個品種,產量都在800公斤以上。我國臨儲小麥庫存仍有近億噸,因此,適當選種一些優質小麥會是一個不錯的路線。
-
讓育種者告別「無米之炊」——我國加快推進玉米優異種質資源及新...
近年來,隨著品種管理制度改革和育種水平的提升,我國湧現出一批高產多抗的優質玉米新品種,同時,通過開展種質鑑定評價,篩選出一批高產、優質和抗逆性強的新種質,為玉米優質綠色品種選育奠定了堅實的材料基礎,讓育種者不再為「無米之炊」發愁。「此次活動的舉辦,是對近年來通過審定的玉米機收籽粒新品種和經過鑑定的優異綠色種質的一次大規模集中展示。」
-
廣西34個玉米新品種集體亮相
涵蓋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甜糯玉米等種類,將向全國推廣「桂單902」「桂甜糯527」「壯玉1743」「天貴糯932」……春種夏收,隨著夏季的到來,在廣西農科院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區、武鳴區伊嶺巖和馬山縣古寨鄉平立村試驗基地,幾十個新品種玉米個個籽粒飽滿
-
河北小麥的進化之路
「在小麥傳入中國以前,我國先民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的這段時間裡,已經成功地種出了粟(小米)、黍(黃米)、水稻等穀物。小麥雖然在4000年前傳入中國,但當時人們只能像吃稻米一樣食用小麥,稱『麥飯』,因其顆粒堅硬、口味較差、不便消化,產量比起粟和黍也無優勢,因此種植並不廣泛。」李輝介紹。 「戰國晚期,我國出現石磨,至西漢時,石磨應用已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