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智慧醫療走進海南鄉村衛生室
5G助診「神器」 讓村醫有底氣
■ 本報記者 侯賽
1月5日,在東方市板橋鎮好瑞村村衛生室,65歲的葉大爺體驗了一把該村衛生室新配備的智慧5G醫療設備。「輕度心梗,跟我前幾日去海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檢查的結果一樣,以後複診方便多了,不用再往海口跑,家門口就能看診。」葉大爺很高興,逢人就誇村衛生室的這套先進設備。慕名前來的村民也越來越多。
去年11月18日,海南省啟動了基於5G物聯網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為全省19個市縣的縣級醫院、300餘家鄉鎮衛生院和農場醫院、2500餘家村衛生室配備了支撐5G網絡的掌上超聲、眼底照相機、12導聯心電、胎心監護儀、健康一體機等設備,大大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
東方市板橋鎮好瑞村村醫蘇地海,利用智慧醫療設備為患者診療。侯賽 攝
基層醫生有了得力「助手」——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缺心電醫生,缺超聲醫生,缺檢驗師,鄉村醫生診療能力低……長期以來,我省面臨著諸多基層醫療能力不足問題。為破解上述難題,我省從去年開始,啟動了基於5G物聯網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工程。
該項目利用5G和人工智慧技術,依託現有信息化基礎,對全省各市(縣)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智慧化能力提升,建設遠程診斷、智慧院區、5G智慧急救系統、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等,全面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病理、CT、MR診斷能力下沉到市縣醫院,超聲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心電、胎心監護能力下沉到村衛生室。
文昌市東路鎮葫蘆村村醫符永權為患者診療。侯賽 攝
文昌市東路鎮葫蘆村衛生室自去年7月份開始啟動該項目的試點工作。聊起這前後的變化,村醫符永權感慨萬千,「剛開始,我對新配備的智慧醫療設備也有顧慮,檢查結果到底準不準確?比如測血壓,每次我都用水銀血壓計補充檢查,發現檢測結果一致,才放心使用起來。」符永權說,在試點的6個月中,在這套智慧設備的幫助下,已經有3例心梗病人得到及時確診,並轉診到上級醫院。
胸痛、胸悶、冒汗……65歲的王翠英老人前幾日身體極度不舒服,來到葫蘆村衛生室就診,符永權拿出新配備的心電設備為其進行檢查,檢查結果提示「輕度心梗」,心電數據同時傳輸到文昌市人民醫院的心電超生科,科室值班遠程醫療的醫生看到數據後,立即打電話給符永權,指導他給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並通知老人立即轉診到上級醫院就診。由於診療及時,老人避免了意外發生的可能。
2019年7月25日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成功開展世界首例5G遠程骨科手術。柏林 攝
「這套設備上手快,連我這快退休的老醫生都學會了。」54歲的東方市板橋鎮好瑞村村醫蘇地海接受採訪時表示,有了得力助診設備,如今下村看診比以前方便多了。
讓「千裡之外」近在眼前——村民就醫更便捷高效
試點工作實施以來,葫蘆村衛生室的就診人數和就診效率急速提升,改變了以往村醫缺設備、少技術、僅憑經驗看病的現狀,以往居民需要到鄉鎮衛生院或縣醫院治療的疾病,現在在村衛生室就可以解決。
「村民現在不用去大醫院,在村衛生室就可直接診療,不僅省去了往返的時間成本和路費成本,利用智慧醫療設備開展多項目一體化檢測,也省去了在醫院需專科專項檢測的疊加費用。」符永權在撰寫試點工作的總結報告時,明晰地算了一筆帳,以往從葫蘆村到文昌市人民醫院就醫,光路費就要24元,再加上專家掛號費、檢查費,總得花上百來塊錢。現在老百姓家門口就醫,老年高血壓的患者無需家人陪伴,可自行檢查,加上買藥,醫保報銷下來,花費連3塊錢都不到。
如今,這套智慧設備已經成為基層村醫的科技神器。通過這套智能化裝備,不僅能滿足村民的各種疾病的診療,業務系統還會對居民慢病及高危疾病進行智能分析,幫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判斷,一些重症疾病也可提前預防。
符永權介紹,村民就診時,刷身份證即可快速建立健康檔案,每次就診情況可自動更新到健康檔案庫並永久保存,村醫可隨時調閱查看,並對村民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跟蹤和管理,保證村民的慢病得到更全面精準的治療。
智能化設備不僅提升了村醫的工作效能,簡化了工作流程,節省了時間成本,最重要的是通過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及遠程專家教學指導,可幫助村醫提升業務技能。此外,也帶來了村衛生室營收和利潤的增加,村醫個人績效和收入也隨之提升。
5G技術深入融合醫療場景——年底實現基層醫療機構5G全覆蓋
2019年被稱為「5G元年」。這一年,5G「從無到有」,從一個概念,變成「實物」融入生活。
海南聯通系統集成技術總監孫小軍介紹,5G網絡的高速率、大帶寬、低延時等特性,可以解決高清影像數據實時傳輸的問題,也為未來更多的業務協同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尤其在醫療衛生領域,5G技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5G對於卒中救治具有重要意義,5G網絡讓配備高清晰度視頻通信的救護車變為現實,為危重患者搭建起一條5G綠色「院前急救」通道,讓急救速度更快,爭分奪秒搶救患者生命。在5G網絡的支持下,救護車上的醫護人員一接觸到患者,就可將患者的發病情況、生理數據實時發送到遠程急診室中心。醫生可通過高解析度視頻「直面」患者判斷病情,並以此制定最優急救診療流程設計,配置好相關搶救的醫療設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急救壓力。
據了解,海南省基於5G物聯網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工程項目依託5G+人工智慧,推進「三個能力下沉」和「一個智慧提升」,包含遠程診斷、遠程監護、應急救援能力下沉和基層智慧醫療能力提升。
同時,以醫療為5G技術主要應用場景,全面建設全省5G網絡,預計2021年底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G全覆蓋,在基層醫療機構形成以5G為主導,以光纖和4G為補充的信息傳輸模式。
海南5G+醫療這樣布局
5G遠程診療
支撐體系
為全省19個市縣的縣級醫院、300餘家鄉鎮衛生院和農場醫院、2500餘家村衛生室配備支撐5G網絡的掌上超聲、眼底照相機、12導聯心電、胎心監護儀、健康一體機等設備。
依託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海南省婦幼保健院、海南眼科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6家三甲醫院分別建立影像、病理、超聲、胎心、眼科、心電診斷中心,結合AI輔助診斷系統,對全省基層醫療機構診斷工作給予全面支撐。依託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建立全省疑難雜症診斷中心,形成一錘定音的權威診斷能力。
5G全省應急
救援體系
整合全省公共衛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全省統一公共衛生120指揮調度系統,對全省230輛急救車進行5G智慧升級改造,為五大區域醫療中心(包括海口、瓊海、三亞、五指山、儋州)分別配置1臺車載CT重症急救車,為全省212家基層醫療機構各配置1套5G智慧醫療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