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10萬彩禮,我家8萬陪嫁」,「那剩下的2萬呢」

2021-01-16 一隻喜歡魚的狗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家人的事。

彩禮,是婚姻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戀愛可以是簡簡單單的,可結婚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古至今就有很多的嫁娶習俗,這些習俗的本意是討個好彩頭,但慢慢的卻演變成了很多戀人走進婚姻的高門檻。

而彩禮,就是最大的絆腳石。因為:

只有兒子的家庭會說:要什麼彩禮?你們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

只有女兒的家庭會說:彩禮必須要,還不能少,否則沒付出任何代價,怎麼會珍惜我女兒,我們家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去你家給你做免費保姆?

有兒有女的家庭則會說:都可以理解,各人的角度不同,自然都有各自的道理。

遇到彩禮這個問題,人們始終是眾說紛紜,哪怕法律明文規定男女雙方結婚,女方要彩禮是違法行為,也依然會有人說「即使你告我,沒有彩禮,我也不嫁」。

其實,大部分人糾結的也不是彩禮本身,而是男女方對彩禮的態度。

女方,天價彩禮,動不動就20萬、50萬彩禮的背後,卻沒有半點陪嫁;而男方,卻想空手套白狼,一毛不拔地就把別人家的閨女娶回家。

網上,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天價彩禮不合法,可與不準備給付彩禮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適度的彩禮和陪嫁,不僅是雙方家庭對各自的認可,更是一種看重和愛的表達。

怕就怕在彩禮和陪嫁都適度了,可男方依然選擇了不給彩禮的權利,而女方也選擇了不結婚的自由。

2萬塊的彩禮也是在賣女兒?

朋友家最近就是正面臨著這樣的情況。

前不久,朋友和談了4年的男朋友訂婚了,雙方家長也見面商量了結婚的細節。

朋友家的意思是彩禮要10萬加三金再加房產證寫上她的名字,而她家陪嫁8萬。

因為男方的父母都是在崗職工,兩人的婚房首付準備用公積金,但因為公積金貸款的問題,房產證都寫不了他們兩人的名字,只能寫男方父親的。

而婚後呢,兩人加起來的工資也有1萬5左右,再買個車也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可男方的母親卻不樂意了,她覺得自己家兩個兒子,大兒子結婚都給準備了婚房了還要什麼彩禮,萬一以後小兒子結婚要更多的彩禮,那是不是得扒了老兩口的棺材本。

女方家表示就是因為知道男方家買了房,也準備買車,所以他們家實際只拿了2萬的彩禮,而這2萬塊是拿來辦酒席的,也沒說是給自家留著,像賣女兒似的。

男方母親還是不願意給2萬的彩禮,她覺得準兒媳都來自己家裡住了一年了,平時管吃管住的不花一分錢,自己待她就跟親生女兒似的。

其實,朋友和她男朋友工作了好幾年,不是拿不出這10萬塊,只是朋友覺得這個準婆婆表面上是拿她當準兒媳看待,可實際就是不想花錢,因為準婆婆的錢都要留給小叔子。

準婆婆總覺得大兒子有學歷、有能力,再怎麼混也比那不成器的小兒子混得好,所以什麼好的都想著留給小兒子。

朋友也是為了讓自家媽媽放心,所以她跟男朋友也說明了,三金他們兩個自己買,但這2萬塊錢的彩禮絕不會從他們的手裡掏出去,一定要從男方父母的手裡掏才行。

彩禮是要給的,陪嫁也不能少

也許有人會說:娘家人想婆家人好好對自己的女兒的話就不該要這個彩禮,你要了彩禮女兒嫁出去,主要住在婆家,人家婆家有想法呀,我給了錢了,要你做點事沒問題吧?以婆家這樣的心態,你想好好過日子,是不可能的。

可是,如果婆家因為你要彩禮就不尊重你的話,這樣的人家還不如不嫁,因為這樣的婆家是打心底裡拿你當個外人,不會因為你要不要彩禮而改變。

更何況,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假如你養了二十幾年的兒子突然被別人帶走了不回家了,你心裡是什麼感受?一樣的,誰不是父母的心頭肉,人都過去了,討點彩頭怎麼了?

最重要的是,真正有本事的是不會拿彩禮說事的,況且彩禮過來了大多數都給陪嫁過去了。

閒著無聊,隨手在百度裡打了「彩禮」兩個字,搜索居然搜到了一條我們市關於彩禮的貼吧,樓主問:XX市彩禮是多少錢?

樓下最多的回答是:5-6萬。

對此,我立馬想到了我媽曾說過的:看得上眼的,少點也嫁;看不對眼的,給百八十萬也不嫁。

然後面對家裡的催婚,我也經常跟家裡人說先準備好嫁妝,我媽的意思是嫁妝她一直都給我攢著,我隨時都可以出嫁。

所以,說到底,在我家,彩禮是要給的,陪嫁也絕不會少。

正如網上那位媽媽說的:我一兒一女,我覺得彩禮還是要給的,當然我也會把自己的真實財產狀況告訴對方,理性對待,和對方商量,如果對方通情達理是最好的,但如果對方堅持要天價,那就讓我兒子打光棍吧。我女兒,我肯定也會要彩禮,但不會漫天要價,因為都是女人,都是過來人,都懂身為女人的不容易。如果對方堅持說我要了幾萬塊錢的彩禮就是賣女兒的話,那麼,不好意思,請有多遠滾多遠。

我也覺得彩禮嫁妝肯定都是要的,但彩禮嫁妝是父母對子女新生活的祝福,而彩禮更不是男方家給女方父母的。

我們這都是有彩禮也有差不多的嫁妝,普通家庭也不存在天價彩禮,結婚後彩禮嫁妝一起帶回小家庭。一是作為小家庭啟動資金;二是對女性懷孕沒經濟來源,生兒育女後的保障。

新婚姻法只保護財產不保障對家庭的隱形付出,所以一定的彩禮嫁妝都是必須的。

彩禮,隨著社會的發展可能會消失,但短時間內肯定是存在的,自然也有它存在的價值。

彩禮是個試金石,在目前來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大部分的女方又不圖這點錢,但這筆錢可以看出人心的好壞。

畢竟,愛情,不只是赤手空拳的一腔孤勇,更重要的是有互助一生的誠意。希望在我心裡貴重的東西,在你眼裡也貴重,值得珍惜。

總之,女方要的彩禮要合理,男方也不能一味壓低彩禮,等到真正不用給彩禮那一天,大概女性也才能真的獨立吧。

文/一隻喜歡魚的狗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以我之筆觸你之情;以其之故動你之心

相關焦點

  • 親家,你家就陪嫁幾床被子還要10萬彩禮,我看5萬不少了!
    今天我要講的是:親家,你家就陪嫁幾床被子還要10萬彩禮,我看5萬不少了!婆家和娘家到了商議婚禮的時候,我和老公也在,兩邊都是獨生子女,想著怎麼樣都成,可沒想到,就彩禮和陪嫁的問題婆婆與我媽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家要10萬彩禮,婆婆1萬1萬今生下降,我媽很生氣,直接告訴婆婆說陪嫁就6床被子,婆婆覺得少,於是兩個人懟起來了。
  • 親愛的,你都好意思讓加10萬彩禮,我家憑啥就不能寫陪嫁清單?
    親愛的,你都好意思讓加10萬彩禮,我家憑啥就不能寫陪嫁清單?女方收彩禮也有陪嫁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哪有這麼開清單的呀,陪嫁什麼陪嫁多少都是女方父母的心意,同理,彩禮也是男方父母表示對女方的重視!開陪嫁清單弄的跟去菜市場買菜一樣!
  • 「你家說給10萬陪嫁,那6萬彩禮就免了,你們只陪嫁4萬就好」
    只是提出將來結婚要6萬塊彩禮。但同時也表示,等結婚的時候,他們會補足10萬讓女兒帶回自己的小家庭,作為陪嫁。事情進展到這個階段,還算是比較順利。可是到了真正要結婚的時候,更大的問題出現了。先是黃浩的父母提出來,他們是自由戀愛,不應該要彩禮。
  • 彩禮給18萬不行,給38萬充個面子,陪嫁30萬,男人:不行,你有個弟弟
    結婚,需要給彩禮,需要買婚房。關於這兩點,我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家境還算殷實,父母的收入不低,加上前幾年拆遷獲得的補償款,用於結婚綽綽有餘。我打算給女友10萬彩禮,不要任何陪嫁,作為對女友父母養大女兒的報酬;婚房的首付錢由我家出,寫我們夫妻倆的名字,婚後由我們倆自己還貸。
  • 收你18萬8彩禮、翻倍陪嫁28萬,憑什麼無理取鬧?「婚禮取消」!
    有的父母為了女兒將來不受氣,一分嫁妝錢都不要,如數拿給女兒;有的父母則因為家裡有兒子,乾脆一分彩禮都不給。反正不管怎麼做,總有人議論紛紛,臉皮厚的自然不會受到旁外人的幹擾!03,女方承諾陪嫁28萬莉莉父親很愛自己的女兒,而且人品一直都是周圍鄰居非常認可的人物。
  • 「收你38萬8彩禮,實打實陪嫁100萬,憑啥無理取鬧「「婚禮取消「
    如果因為這些問題,導致婚姻無法繼續,那反而是件好事,畢竟長痛不如短痛。讀者姚珊(化名)在不久前,也經歷了退婚。姚珊的家鄉在東南沿海某三線城市,她的父母經商多年,家境殷實。在去年時,她相親認識了男友餘鋒(化名)。餘鋒在當地一家單位裡上班,收入一般,但工作體面、穩定。交往一年後,兩人進入談婚論嫁。在雙方父母見面時,姚珊父親提出38萬8彩禮。
  • 老婆,你媽要了我家22萬彩禮,就給幾床棉被做嫁妝,她也真好意思
    我和老婆當初結婚的時候,丈母娘那邊是要走了,22萬的彩禮,我們這一般彩禮都不高,可是哪裡想得到,丈母娘開口,就要22萬的彩禮,我和老婆兩個人都沒有上大學,也是高中畢業之後就出去打工了,兩個是在打工的時候認識的,談了幾年戀愛,就一起回老家,想著見下彼此的父母,如果雙方父母都沒什麼意見的話,兩個人就開始商量著彼此的婚事
  • 「400萬的婚房我們就不陪嫁了」:那個說要彩禮違法的男人栽了
    李強又馬上想出一個方法說,那我們可以先訂婚,二月份的時候再結婚,劉紅也只得答應。之後,雙方父母還有親朋好友聚在酒店裡,面上都是笑意盈盈。可劉紅的父母卻笑不出來,因為原先談好的六萬彩禮,現在李強父母只給了一萬,還用民法典裡的條款壓他們。劉紅的父母聽了很生氣,懟了回去:那你們還是給了一萬塊的彩禮,不也違法了。李強父母又道,這是給兒媳的見面禮,不是彩禮錢。
  • 我家陪嫁兩套房給我,跟你有啥關係?兩萬彩禮都不願給還結啥婚
    ,早年間我爸媽就買下了三套房子,兩個小的一個大的,這個大的我們現在住著,他們就說等我結婚了,剩下兩套房子就是我的陪嫁。彩禮只要兩萬塊錢意思一下就行了。 當時我們說好的是兩套房子裡地理位置優越那套讓男友添上三十萬,然後可以加上男友的名字,作為我們共同的財產,我覺得這樣的很合理,我們並沒有要裝修的錢還有家具的錢,而且我們只是讓他出了三分之一的房款而已
  • 「給你10萬彩禮,你就拿來兩萬塊的嫁妝」「你還不滿足?」
    兩個人分別給父母通了氣,月月的父母雖然覺得小勇家的條件不盡如人意,但是看在女兒喜歡的份上,也捨不得棒打鴛鴦,最終還是點了頭。小勇那邊自然也為兒子即將結婚步入人生新階段而感到快樂。沉浸在幸福中的兩個人,開始歡天喜地的準備婚禮,兩個人還在暢想著婚禮的美好時,月月的一個問題把小勇拉回了現實。「小勇,彩禮錢你打算出多少啊?」
  • 父母要10萬彩禮,去男友家拜訪一趟後,母親一分不要催著出嫁
    導語:父母要10萬彩禮,去男友家拜訪一趟後,母親一分不要催著出嫁  宋宋最近愁壞了,自從她和男友的戀情被母親發現後,父母說沒有10萬彩禮婚事免談。她長這麼大,父母對她言聽計從,這次卻不肯妥協,宋宋一面偷偷清點自己的私房錢,一面和男友商量對策,她想實在不行就借錢先把父母糊弄過去,反正他們說了彩禮終歸會當作陪嫁送回來。  男友和宋宋是大學同學,關於他的家庭情況,從最初談戀愛男友就坦誠相告,他家在農村,五口人,奶奶癱瘓在床,父母靠種田為生,一個姐姐前年出嫁在鄰村,總之家庭不富裕,和宋宋家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 新娘否認「內衣不合身拒接親」,父親曬10萬嫁妝,稱退還男方彩禮
    根據新娘的最新回應說道:「網絡上都在說我的父母太過小題大做,認為我們家為了騙取彩禮才為難男方家庭。但這根本就不是事情的真相,而且內衣也不過是一條導火索。」女孩和新郎談了兩年戀愛,甚至還領了結婚證,打算在年初把婚禮辦好。但在商討彩禮的過程中,男方只願意出6萬8,可我們家要求的是8萬8,當時就積壓下了不小的矛盾。
  • 「10萬彩禮娶了你,結果什麼嫁妝都沒帶來」「老公,你太能算計」
    可母親對他說:「你給了她10萬塊錢的彩禮,她最少要帶5萬元的嫁妝過來,你放心,冰箱電視肯定會有的。」夏川聽了母親的話,覺得母親說的沒錯,小米既然決定嫁給了自己,那肯定會幫著自己給家裡置辦東西,況且這是他們兩個人的家,買點家具家電,以後住著也方便舒服。結婚那天,夏川很是開心,小米也一樣,兩人白天在酒店招呼親朋好友,晚上回家後累的倒頭就睡了。
  • 就因為我家陪嫁的不是寶馬車,老公將懷孕4個月的我趕出家門
    結婚是件大事,於悅家彩禮要了15萬,承諾會陪嫁一輛車,周翔覺得可以,便同意了。兩個月後,周翔家找了個合適的日子,把15萬禮金給到於悅。禮金到位後,兩家開始忙活婚禮的事情。原本一切都挺和諧。但沒想到最後岔子卻出在了陪嫁車上。
  • 未婚妻,你家要10萬彩禮,卻一分錢陪嫁都不出,賣女兒嗎?
    白靈是我的第二任女友,初戀談了六年,快要結婚時因為彩禮問題吹了,初戀父母要八萬八,我那時最多只有兩萬塊錢存款,在金錢面前,所有的情誼都變得不值錢,初戀的父母當著我的面說:「沒錢你結什麼婚啊,你能養活老婆孩子嗎?我女兒養這麼大你兩萬塊錢就打發了?」最好初戀跟我父母走了,我消沉了很久。
  • 相親桌上小夥對阿姨語出驚人:別說20萬彩禮了,10萬我都覺得貴
    後來姑娘問了我家條件,沒音訊了(ps:我說的沒音訊指的是我找對方,對方不回我話,也沒有拉黑,也沒用屏蔽,至少朋友圈看得到,那我就知道了,好聚好散,我也不是那種胡攪蠻纏的人)然後她就跟我說你家條件不好不好找,現在結婚彩禮都要二三十萬的,小夥子你家裡條件要是好的話立馬結婚了,我聽完嚇得立馬趕緊搖頭,沒事沒事,我晚點結婚都沒事,我有錢也不會出二三十萬彩禮。
  • 媽寶男:「我媽出10萬彩禮,讓你家拿8萬嫁妝,有錯嗎?」
    我來付我們婚房的首付,我媽自己拿出10萬塊錢給咱們當彩禮。既然我媽表態了,我希望由你出錢裝修,再讓你爸媽給你拿8萬塊錢嫁妝。這樣一算,咱們就有18萬的存款,可以買那輛咱倆都心儀的車。你覺得怎麼樣?驚喜不驚喜!
  • 浙江又現「天價陪嫁」,壓箱錢數高達288萬,不是寧波也不是杭州
    文/小蜂帶你自由行一個人旅行有股塵土的味道。在江邊遇見兩把彼此相伴的廢沙發,你們一定不寂寞。結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有很多人都期待著能夠和自己心愛的人喜結良緣,收穫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結婚在我們國家的觀念裡是一件大喜事,是全家都會關心的事情。
  • 我花12萬彩禮娶親,陪嫁一分沒有,母親生病嶽母來看望,我愣住了
    一次我鼓足勇氣和她搭訕,熟悉後我得知老婆家在農村,嶽父去世的早,家裡有一個弟弟正在讀高中,嶽母是一個農村婦女,只會種田餵牲口,一個人撐著這個家十分辛苦,老婆為了減輕嶽母的負擔,一直做兼職解決自己的上學費用,老婆和我說這些的時候,她用很平常的語氣,而我卻感動的哭了。
  • 「你家的條件,只陪嫁一套房?也不嫌丟人」「那還是別結婚了」
    在很多女孩子心目中,彩禮就像是一份保障一樣,可以保障自己在婆家不受欺負,也能增加自己在婆家的地位,說實話,彩禮並不是評價一個婚姻的唯一標準,人心才是。許多家庭總是會把婚姻當成是一個佔便宜的籌碼,覺得自己掐住了對方的命脈,殊不知自己在別人眼中就像個可笑的跳梁小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