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鎮賚縣的生態好起來,環境美起來,在每年的春秋兩季,灰鶴、白頭鶴、白琵鷺、大白鷺、鳳頭麥雞等禽類都會「如約而至」飛抵鎮賚停歇。尤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鶴,也毫不例外光臨鎮賚這塊「寶地」,停歇數量在600—1000隻。
誰也沒想到,「大名鼎鼎」白鸛,不僅能來鎮賚縣臨時歇腳,而且還能在此繁衍後代。今年,鎮賚嫩江溼地有多巢東方白鸛繁殖成功。
通過專業工具,遠距離清楚看到兩巢東方白鸛相距不足500米,算是近鄰,而且這兩個家庭都生了3隻「鸛寶寶」。它們的家是人工搭建的招引巢,位置緊鄰嫩江主江道,這裡綠草茵茵,淺水環繞,具有極佳的生態因子
東方白鸛經常利用舊巢繁殖,每年3月中下旬從南方回到各自繁殖地,夫妻共同利用樹枝、禾本科植物修巢。一般雄鳥撿拾樹枝,雌鳥負責編織愛巢,中間鋪上軟草,孵卵時夫妻輪流進行。為防止發生意外,它們不會同時離巢,時刻看護幼鳥。
近幾年來,當地政府、莫莫格保護區及多家科研單位聯手開展科研項目、恢復生態環境,堅持溼地補水,加強管理工作,採取人工招引等措施改善東方白鸛繁殖生存條件,取得了豐碩成果。
據了解,2019年10月2日,1只東方白鸛在種群遷徙途中,因體力不支及腳趾受傷,停落在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境內,被當地農民和派出所民警及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發現,並及時送到莫莫格保護區。經過保護區科研人員多日的精心調養和醫治,現已放飛回歸種群。
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而粗壯的嘴呈黑色,體羽白色,飛羽黑色,腿腳紅色。繁殖於華中及以北大部分地區,越冬在長江下遊及東南地區。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作者:王國慶 審核:於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