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白鸛在白城市鎮賚縣安家並繁衍後代

2020-08-28 白城市生態環境

近些年來,隨著鎮賚縣的生態好起來,環境美起來,在每年的春秋兩季,灰鶴、白頭鶴、白琵鷺、大白鷺、鳳頭麥雞等禽類都會「如約而至」飛抵鎮賚停歇。尤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鶴,也毫不例外光臨鎮賚這塊「寶地」,停歇數量在600—1000隻。

誰也沒想到,「大名鼎鼎」白鸛,不僅能來鎮賚縣臨時歇腳,而且還能在此繁衍後代。今年,鎮賚嫩江溼地有多巢東方白鸛繁殖成功。

通過專業工具,遠距離清楚看到兩巢東方白鸛相距不足500米,算是近鄰,而且這兩個家庭都生了3隻「鸛寶寶」。它們的家是人工搭建的招引巢,位置緊鄰嫩江主江道,這裡綠草茵茵,淺水環繞,具有極佳的生態因子

東方白鸛經常利用舊巢繁殖,每年3月中下旬從南方回到各自繁殖地,夫妻共同利用樹枝、禾本科植物修巢。一般雄鳥撿拾樹枝,雌鳥負責編織愛巢,中間鋪上軟草,孵卵時夫妻輪流進行。為防止發生意外,它們不會同時離巢,時刻看護幼鳥。

近幾年來,當地政府、莫莫格保護區及多家科研單位聯手開展科研項目、恢復生態環境,堅持溼地補水,加強管理工作,採取人工招引等措施改善東方白鸛繁殖生存條件,取得了豐碩成果。

據了解,2019年10月2日,1只東方白鸛在種群遷徙途中,因體力不支及腳趾受傷,停落在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境內,被當地農民和派出所民警及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發現,並及時送到莫莫格保護區。經過保護區科研人員多日的精心調養和醫治,現已放飛回歸種群。

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而粗壯的嘴呈黑色,體羽白色,飛羽黑色,腿腳紅色。繁殖於華中及以北大部分地區,越冬在長江下遊及東南地區。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作者:王國慶 審核:於海龍)

相關焦點

  • 「國寶」東方白鸛 在白城鎮賚繁育後代
    東方白鸛被譽為「鳥中的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物種。今年,吉林省白城市鎮賚嫩江溼地有多巢東方白鸛繁殖成功,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其中有兩巢東方白鸛相距不足500米,算是近鄰,而且這兩個家庭都生了3隻「鸛寶寶」。它們的家是人工搭建的招引巢,位置緊鄰嫩江主江道,這裡綠草茵茵,淺水環繞,具有極佳的生態因子。
  • 東方白鸛在陽新安家 連續三年在此繁育後代
    原標題:野生鳥類保護的奇蹟:東方白鸛在陽新安家了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蔡華銳)三年前,湖北陽新網湖保護區的野保人員收治了3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的幼鳥,三年後,這種只在北方繁殖的國際瀕危保護動物,不僅每年來陽新越冬,而且連續三年在這裡繁育後代,不再回北方。
  • 中國江西網今日直播東方白鸛安家故事
    本報南昌訊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沈冠楠報導:3月19日,信息日報、中國江西網報導了鄱陽湖周邊的高壓鐵塔上出現東方白鸛築巢現象的新聞,該報導刊發後,引發廣大網友關注。「它們為什麼選擇在鐵塔上安家?」「如何去保護?」「東方白鸛在江西常見嗎?」
  • 中國江西網直播「安家故事」發現驚喜:東方白鸛生了5個「萌寶」
    近日,一對東方白鸛在鄱陽湖旁邊高壓鐵塔上築巢的消息引發眾多網友關注。3月25日,中國江西網融媒體直播團隊來到鄱陽湖畔,直播東方白鸛的「安家」故事。青睞鐵塔築巢系因位置高不受幹擾等不少網友觀看直播時心中有個疑問:東方白鸛緣何青睞高壓鐵塔?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曾南京表示,這是因為鐵塔高,在其上築巢不受幹擾;鐵塔結構穩固,易築巢且很牢固等原因。一般來說,東方白鸛築巢的地方,附近有農作物和淺水湖泊、池塘或河流,食物豐富,便於覓食和育雛。
  • 東方白鸛鐵塔築巢 中國江西網明日直播國寶「安家故事」
    點擊進入直播頁面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沈冠楠報導:3月19日,信息日報、中國江西網報導了鄱陽湖周邊的高壓鐵塔上出現東方白鸛築巢現象的新聞,該報導刊發後,引發廣大網友關注。「它們為什麼選擇在鐵塔上安家?」「如何去保護?」「東方白鸛在江西常見嗎?」
  • 東方白鸛在電網鐵塔上「安家」 國網吉林檢修公司加裝擋板...
    東方白鸛在電網鐵塔上築巢安家。這天,國網吉林檢修公司松原運維分部的工作人員,在巡視檢查松原至白城的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時,發現該線路位於長嶺縣的一個輸電線路鐵塔上,有一個東方白鸛的鳥巢。一對東方白鸛夫婦在這裡修築了鳥巢,安家落戶。鳥巢築在鐵塔的地線支架處,離地面大約有60米高的距離。它們在這裡成功地繁育出了三隻幼鳥。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一種大型涉禽,體態優美。
  • 東方白鸛「安」家在60米高電網鐵塔上 接下一幕來太暖心
    近日,國網吉林檢修公司松原運維分部的工作人員,在巡視檢查松原至白城的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時,發現該線路位於長嶺縣的一個輸電線路鐵塔上,一對東方白鸛夫婦在這裡修築了鳥巢東方白鸛一家在鐵塔上快樂地生活著,但國網吉林檢修公司的工作人員卻很為難。
  • 落巢東方白鸛回家了
    10月10日,興凱湖自然保護區一片廣袤溼地上空,一隻東方白鸛帶著眾人的牽掛和期許展翅翱翔,久久盤旋不願遠離。落巢東方白鸛雛鳥人民公園住兩個月10月10日清晨,記者在人民公園野生動物救助保護中心再次看到了這隻迷途被救的東方白鸛雛鳥,在人民公園「養尊處優」了兩個月後,它歡實了不少,見人也不再慌亂躲閃。
  • 多部門聯手救助東方白鸛
    前些天,人民公園動物飼養隊救助了一隻東方白鸛。22號上午,飼養員將這隻東方白鸛從室內鳥舍搬到了戶外鳥籠,進行環境適應訓練。目前東方白鸛恢復良好。東方白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東方白鸛野生種群僅有3000隻左右。
  • 東方白鸛罕見在電網鐵塔築巢安家:「獲贈」擋板保安全
    輸電線路鐵塔上的鳥巢 張軼夫 攝中新網長春6月11日電 (張瑤 魏靜 張軼夫)國網吉林檢修公司松原運維分部的工作人員,近日在巡視檢查松原至白城的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時發現,位於長嶺縣的一個輸電線路鐵塔上有一個東方白鸛鳥巢。一對東方白鸛在鐵塔上修築了鳥巢安家落戶。
  • 東方白鸛罕見在電網鐵塔築巢安家:「獲贈」擋板保安全
    一對東方白鸛在鐵塔上修築了鳥巢安家落戶。鳥巢築在鐵塔的地線支架處,距離地面約有60米高。它們還在這裡成功繁育出三隻幼鳥。鳥巢裡的東方白鸛幼鳥 張軼夫 攝 大型涉禽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種群數量僅為3000多隻。
  • 東方白鸛生生不息 數量達東北部之最
    ,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這裡搭建了人工鳥巢,以人工營巢的方式,為鳥類營造一個舒適、溫暖、安全的「小家」。在三江保護區繁殖的東方白鸛總巢數應該超過70巢,這對於整個白鸛種群恢復也非常有利的。東方白鸛在三江平原包括松嫩平原的繁殖地應該是整個中國東北部是東方白鸛最大的繁殖種群。」
  • 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白鸛數量明顯增加
    東方白鸛屬鸛形目鸛科的大型涉禽。棲息於河流與湖邊溼地中,在樹上營巢。僅分布於東亞的部分國家,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烏兩江交匯的三角地帶,總面積198089平方公頃,是東方白鸛在中國重要的繁衍棲息地。
  • 人工鳥巢已經建好 期待東方白鸛入住
    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張海強 通訊員 聶永利 攝6 月 11 日,唐山市豐南區黑沿子鎮濱海高速漢南鐵路橋東南方向豎起了 3 個人工巢,目前這三個人工巢已經安裝完畢,等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入住 。唐山市鳥類保護愛好者聶永利介紹,連續三年來,當地每年都有 6 至 8 對東方白鸛到此築巢,對輸電安全造成很大隱患。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唐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豐南區農業農村局及豐南區供電公司、黑沿子鎮政府以及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協調溝通,借鑑山東、江蘇人工鳥巢安裝經驗,由豐南區政府撥款,區農業農林局負責設計、製作、安裝了 3 個人工巢。
  • 數十隻東方白鸛現身鹽城,全球僅存幾千隻
    江蘇省海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綜合部助理鄭陽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是今年9月底10月初發現這些東方白鸛的,最開始只有一兩隻,到後來規模最多的時候有三十多隻。「東方白鸛長得比較像丹頂鶴,不過它們身體前面80%左右是白色的,後面是黑色的,腿部是紅的。」在大豐野鹿蕩保護地做管理工作的馬連義介紹說,它們常憩於開闊偏僻的草地和沼澤,履輕盈驕健,邊走邊啄食,夜裡喜棲高枝。
  •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東方白鸛9000多隻,而今年經停天津的東方白鸛佔全球總數的50%以上,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東方白鸛從10年前估計的3000隻到現在的9000多隻,體現了我國在以東方白鸛為代表的水鳥保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天津在此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良禽擇木而棲』,說明本市的生態環境有利於候鳥生存。」
  • 白城市1區2市2縣建成區面積排名,大安市最小,你的家鄉第幾呢?
    白城市地理位置圖白城市境內地勢平坦開闊,主要是低山、丘陵和平原地貌。西北部地區為丘陵和低山,東北部和東南部為平原。白城市地形圖白城市總共管轄了1個區、2個縣、2個縣級市,還有一些新區或開發區,這些屬於功能區不是行政區,不在這裡介紹。到底哪個行政區建成區面積最大呢?
  • 他為東方白鸛築巢守家 與候鳥相伴15載
    年幼的他曾問爺爺為什麼要將蛋留下一半,爺爺告訴他:「如果我們全拿走了,鳥就沒了後代,我們就再也吃不到蛋了。」簡樸卻深刻的道理刻在了左玉濤的腦海裡,在他的印象裡,那時的人們與溼地和諧共處,並且人們從來都不會傷害候鳥。守護的意識也就是這時在左玉濤的心裡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