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巨烏賊被指會藝術創作:重新排列獵物骨骼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在一次科學會議上,關於古老的挪威海怪「克拉肯」(Kraken,北歐神話中的海怪,在圖中是與抹香鯨搏鬥的烏賊)是否存在的問題又引發了新的爭論

馬克·麥克梅納明發現的三疊紀「克拉肯」喙尖部的化石

  新浪環球地理訊北京時間11月5日消息,一種聰明的遠古烏賊會重新排列獵物的脊椎骨,使之成為「藝術品」?許多化石專家認為這是個無稽之談,但有位科學家卻認為這是可能的。近日,關於「克拉肯」(Kraken,北歐神話中的海怪)的話題出現在了一次科學會議上,並有可能再次引發更多的爭議。

  當地時間本周三,在美國丹佛舉行的美國地質學會(GSA)年會上,古生物學家馬克·麥克梅納明(Mark McMenamin)做了一個名為「克拉肯歸來」的演講。麥克梅納明來自麻薩諸塞州南海德利的曼荷蓮學院,他說:「可以說,我們發現了三疊紀『克拉肯』的喙尖部化石。」他的證據是一塊2.18億年前的烏賊幾丁質槳狀物化石。

  儘管這塊新發現的化石只有幾英寸長,而且並不完整,但古生物學家估計化石所屬的遠古烏賊長度在16米到30米。在此次科學會議上,麥克梅納明稱其體積「像校車一樣」,現代的巨型烏賊體長可達到12米。

  最引人注意的是,馬克·麥克梅納明在會議上重複了自己之前提出的一個觀點:這些遠古巨型烏賊會製作「藝術品」,即它們會在自己的洞穴內對獵物的脊椎骨進行重新排列,組成鑲嵌畫。為了佐證這一觀點,他指出內華達州博物館在30年前的一次展覽中,展示了一個與他2011年第一次提出該論點時很相似的鑲嵌畫,而且在發現巨型烏賊喙尖部化石的地點附近,也出現了類似的圖案。

  不過,其他人對此並不信服。說「克拉肯」能創作藝術「是一個很奇怪的論點,」來自羅德島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大衛·法斯託夫斯基(David Fastovsky)說,「宣稱發現一種遠古巨型的烏賊是一回事,但這個論點比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合理的程度超過太多了。」

  關於海怪的爭論

  2011年,馬克·麥克梅納明發表報告稱,他的團隊在內華達州發現了一處遠古巨型烏賊或章魚的洞穴。在當年的美國地質學會年會上,他提出了該發現的證據,即9塊魚龍脊椎骨化石被排列組成鑲嵌畫的圖案。

  魚龍是遠古的海洋爬行動物,外形類似海豚,麥克梅納明認為它們正是遠古巨型烏賊的食物。他宣稱,這些遠古的「克拉肯」會將獵物帶回堆滿了骨骸的洞穴,並將獵物的脊椎骨排列成類似其觸腕上吸盤的排列形式。

相關焦點

  • 海洋中的巨型頭足類生物-巨烏賊
    另外為了保持身體的浮性,烏賊會分泌一些氨氣,以至於被捕撈後會散發奇怪的惡臭。他們會用兩條長觸手捕捉獵物,用鋸齒狀的吸盤夾住它的兩端。然後他們把它帶到位於觸手中心的嘴部,並在放到食道之前會用類似於鳥嘴般的喙將獵物切碎。
  • 研究顯示一種遠古巨蛇可能是迄今最長蛇類
    新華網華盛頓2月4日電(記者任海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哥倫比亞北部出土的蛇類骨架化石推測,55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巨蛇可能是研究者已知蛇類中最長的物種。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和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數學模型推測,這種遠古巨蛇身長可能在12.8米至13.7米之間,體重能達到1.25噸。該巨蛇化石出土的地點還挖掘出了巨龜和遠古鱷魚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可能是這種巨蛇的獵物。  研究人員指出,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其體形大小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 巨齒鯊是遠古海洋霸主,但是海洋中還有比巨齒鯊更為厲害的存在
    最近的研究則表示,這個螺旋體由80~190顆牙齒所組成,位於下巴骨骼的口腔中央部位,而其中有最大的10~15顆牙齒從下巴處突出,其它的牙齒都藏在裡面,當舊牙磨損脫落時便會向外突出,簡直就是像牙齒的輸送帶,這個系統看起來超級便利的對吧?也不用花費牙齒的治療費用了。遺憾的是軟骨魚類的骨骼並沒有完美的保存下來,所以我們無法準確得知旋齒鯊的身體構造。
  • 巨齒鯊是遠古海洋霸主,但是海洋中還有比巨齒鯊更為厲害的存在
    霍夫曼滄龍看起來就像是為了狩獵巨大獵物而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它擁有能撕裂獵物身體的鋒利牙齒,以及可以一口咬下大塊肉的堅硬下巴,它的視力很弱,但這也表示著它不用測量與獵物之間的距離,因為霍夫曼蒼龍是絕對不可能讓獵物逃走的。人們發現了許多帶有骨摺痕跡的下顎化石,也能從中一窺霍夫曼蒼龍的暴行,這些非常有可能是與同類戰鬥或是狩獵獵物時留下的傷痕,它們似乎會以其它小型的恐龍為食。
  • 三種從遠古存活至今的生物,第一種尾勁極大,能輕易擊碎骨骼
    遠古的生物數不勝數,但是能活到現代的遠古生物卻不多,今天就來說說三種生活在水中的遠古生物1.巨滑舌魚巨滑舌魚是一種相當強壯的魚類,不光擁有厚實的鱗甲,而且尾部的力量特別的大,足以擊倒成年的男性,並擊碎骨骼造成大量內傷,甚至有過捕食小鱷魚的記錄,但是卻特別傻,動不動就遊到漁夫身邊看,結果迎來的就是漁夫的一棍子,而且當地人覺得巨滑舌魚肉質鮮美,所以遭受了大肆的捕殺2.斑鱉有時形成包圍前述黃色點斑的不規則的一圈;在相當於骨質背甲部分,黃色斑紋形成橫豎交織的線紋或放射狀紋。
  • 遠古最可怕的巨蛇什麼樣的?揭秘遠古最可怕的三大巨蛇
    如今我們看到的蛇多半都是1-2米長的,蟒蛇可能有的會達到3-6米等等。然而在地球的遠古時期,那個氧含量極高的時期,存在著很多巨型生物,而巨蛇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種類繁多,可怕的程度可以與恐龍相提並論。那麼接下來吾愛詩經網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遠古時期的最可怕的三大巨蛇。
  • 遠古巨蛇排行榜,沃那比蛇兇狠殘暴排第一
    關於蛇類的世界紀錄我們在之前就介紹過很多,比如世界上最大的蛇,世界上最毒的蛇等,而沃那比蛇就是遠古時期最兇猛最殘暴的一種巨蛇類的蛇了(不屬於蟒蛇科,泰坦蟒是史前最大蟒蛇),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的就是遠古巨蛇排行榜,沃那比蛇堪稱第一。
  • 人類的「曾曾叔父」竟然是遠古巨齒獸
    這種遠古滅絕哺乳動物叫做「巨齒獸(Megaconus mammaliaformis)」,是哺乳類種群保存最完好的物種化石之一,它與現代哺乳動物存在著親緣關係。它生存於1.65億年前,與侏羅紀時期長有羽毛的恐龍同處一個時期,比霸王龍漫步地球早接近1億年。
  • 人類骨骼的美丨超現實主義的巴洛克式藝術
    傳統的靜物繪畫通常涉及奇怪的圖案排列,例如頭骨和水果。藝術家Cam Rackam在其一系列驚人的繪畫中汲取了這些古典作品的靈感,創作了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畫作。他引人注目的巴洛克式風格描繪了超現實主義的人類骨骼,並以戲劇化的風格裝飾上五顏六色的植物。
  • 致命纏繞:遠古巨蛇大放送
    從遠古神話、探險故事到都市傳說,巨蛇常常是強大而神秘的BOSS,現實中的大蟒蛇也總是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其實,只會纏繞+吞噬必殺技的蟒蛇家族曾和恐龍一起生活,史上也曾出現過比今天所有蟒蛇都要大的超級巨蛇。本文將帶您展開一場跨越7000萬年的時空之旅,探尋遠古巨蛇的真面目。
  • 最長的軟體動物-巨型槍烏賊
    世界上最長的軟體動物是巨型槍烏賊槍烏賊也叫魷魚,生活在離岸不遠的海區,頭和身體都很狹長,軀幹未端尖尖的,形狀像標槍的槍頭,所以取名槍烏賊。已知最大的槍烏賊有17米長,觸手長13米,是最長的軟體動物。巨型槍烏賊(巨型魷魚)是世界最大無脊椎動物 即傳說中海怪,擁有動物界最大眼.
  • 偽裝大師巨烏賊,竟可以改變身體顏色和紋理,與環境融為一體!
    偽裝大師巨烏賊,是烏賊中最大的一類。它們可以改變自身皮膚的顏色和紋理,與環境融為一體!巨烏賊一般指大王烏賊。為頭足類中最大、最重者,總長超過20米,最大體重達1000千克。體圓錐形,後部陡然瘦狹,肉鰭短小,位於外套後部,略呈桃形;口膜連接肌絲與第4腕背緣相連;漏鬥鎖長橢圓形,且直槽。
  • 海底「吸血鬼烏賊」——潛伏深海千萬年的遠古活化石
    那"吸血鬼烏賊"的烏賊又作何解釋呢?但是吸血鬼烏賊的身體卻又是類似水母般的膠凍狀!關於吸血鬼烏賊的身世成為了一大謎團。直到第二次羅賓森博士才在深海下一千六百米處捕捉到一隻吸血鬼烏賊。經過長期的研究,人們終於對吸血鬼烏賊有了些許的了解。吸血鬼烏賊同大多數的深海生物一樣,可以發出生物光,但是關於生物光的用途人們也只知道可以幫助吸血鬼烏賊嚇走天敵。
  • 在乾旱的沙地上,科學家發現了一隻「遠古巨貓」
    在秘魯南部的納斯卡平原上,科學家在一處山坡上發現了一隻「遠古巨貓1500多年的時間在該地區創作了大量的地畫。地畫範圍覆蓋秘魯乾旱的沿海平原約450平方公裡的範圍,遠古畫師通過移除地表上深色的巖石和泥土來展現出地表下淺色的部分,形成線條來創作各式各樣的圖案。
  • 遠古巨貓
    為了將這些圖象蝕刻到地上,遠古畫師們清除了土壤中深色的表面沉積物,這才形成了淺色的線條。事實上,照片中清晰的圖形輪廓,是好幾天人工清潔和修復的結果。當地工作人員偶然發現這片地畫時,圖形幾乎不可辨別。除此之外,由於位於易受自然侵蝕影響的陡峭斜坡上,這隻巨貓還面臨著消失的可能。
  • 巨型烏賊化石被發現:體長超過10米,一鍋根本放不下
    如果海怪存在的話,那一定是烏賊。在我們的生活中,烏賊是一種美味,但巨型烏賊可不是美味這麼簡單了,它們是「巨大的美味」。近年來,人類不斷發現巨型烏賊的屍體,以大王烏賊為代表的深海巨獸,正在顛覆人們的認知,沒有人知道在深海裡是否還有比大王烏賊更大的存在。
  • 口袋妖怪究極日月遠古巨蜓配招 遠古巨蜓性格對戰
    導 讀 《口袋妖怪究極日月》遠古巨蜓怎麼配招?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口袋妖怪究極日月》遠古巨蜓性格對戰玩法,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首次拍攝大王烏賊 「深海巨怪」現真容(圖)
    日本拍攝小組首次拍攝到活體大王烏賊  中新網1月8日電據外媒報導,大王烏賊是烏賊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傳說中的深海巨怪。近日,日本NHK電視臺和美國探索頻道首次拍攝到了大王烏賊在深海中遊動的景象。
  • 「烏賊」創作,秦昊主講,網絡文學講述世界遺產故事
    這是閱文白金作家「愛潛水的烏賊」筆下的短篇小說《棗知道》。最近,它被改編成同名短劇,採用四川非遺「泥塑」的方式製作成定格動畫短片,在製作過程中融入四川本地文化旅遊元素,並由因《沉默的真相》出名的演員秦昊擔任主講人。烏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自己是峨眉山人,對當地風土人情十分了解,在創作中也融入了峨眉山當地的民俗文化和道教傳說。
  • 大王烏賊一隻275公斤,網友戲稱:不能被「鐵板」的魷魚
    深海裡居住的龐然大物:位於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3100米的深海裡,居住著一種曾經被認為是北海巨妖克拉肯的真身,神話小說中克蘇魯的創作原型之一:大王烏賊。大王烏賊一直以各種類型的海怪身份出現在神話傳說中,而且無一例外都用體型巨大如「小山」或「海島」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