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如何操縱野豬

2020-11-11 花草蔬果物語

野豬的數量越多,


作為寄生蟲載體的蚯蚓數量也越多,

繼而野豬發生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我曾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暖和的冬天,會引來擾人的蚊子,或是泛濫成災的小蠹蟲。有關小蠹蟲,我已經在之前的文章裡解釋過,它們之所以如此泛濫,主要還是由森林經濟的類型造成的,不過這個問題還是值得我們再次深入關注一下。一提及嚴寒的冬天,總能讓人聯想到持續數周的堅硬霜凍,以及一片皚皚白雪。周遭的一切都凍結成冰,大地表面以下的幾釐米變得如石頭般堅硬,而森林裡,也不再有繁花似錦,生機勃勃的景象。

讓我們從小型動物開始,看看這樣的氣候給它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昆蟲會利用獨特的自然規律來實現抗凍——非常少量的水,只有當溫度降到零度以下很多,才會開始結冰。5微升的水只有達到零下18攝氏度,才能形成冰晶。儘管如此,小蠹蟲家族裡的幼蟲還是難以抵抗寒冷的侵襲。如果霜凍的天氣持續很久,那麼蟲卵和幼蟲將不復存在,也就是說它們無法存活到來年春天。然而,並不是因為它們完全無法忍受一丁點兒的寒冷,而是因為冰冷的水侵入到它們的嘴和呼吸器官裡,才導致了它們最終死亡。雖然幼蟲體內的液體可以防凍,但是從體外流進來的水在達到冰點後會立馬結冰。所以只有當厚厚的積雪將粗糙的冰層阻擋住,這些幼蟲才能倖免於難。而由於成年的蟲子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它們可以忍受直至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所以小蠹蟲都會儘量不在秋季產卵。

對小蠹蟲的幼蟲來說,暖和的冬天也是一種災難,因為暖和意味著潮溼。您想想,您更願意在什麼樣的天氣出門呢?是零度以上的下雨天,還是持續冰凍但是出太陽的天氣?我肯定更傾向於後者——通常零度以下的低溫,意味著生物可以保持乾燥,並且更好地保持體溫。在高於5攝氏度的環境下,那些喜愛潮溼的真菌又恢復了活性,並且寄居在冬眠的昆蟲身上,將正在睡夢中的蟲子全部吞噬。

* * *

相較於那些期待著來年開春、幾乎凍僵了的小蠹蟲,大部分哺乳動物在整個冬天還是可以保持清醒和活力的。這同時也意味著,這些哺乳動物必須持續獲取食物補給,才能保持它們正常的體溫。在這一點上,它們與鳥類處於相同的境地。難道這些四足動物就不應該被同情嗎?我們是不是也該給哺乳動物們餵食呢?至少對有些種類的動物,我們已經這麼做了。您是否曾在森林裡見過一種給動物餵食用的食槽?或者是一些盛滿玉米粒的木頭盒子?所有這些都能幫助那些飢餓的狍子、鹿和野豬度過寒冬。然而我們自己心裡清楚,這些舉動並非出於無私的幫助,而是為了捕獵這些野生動物,之後將鹿角或野豬獠牙作為戰利品掛在客廳靠近沙發的牆上。而其他一些動物,如狐狸或是松鼠,就根本不會被考慮。這些動物也確實不需要餵食,畢竟它們已經適應附近的氣候環境,也進化出獨有的抵抗嚴寒季節的技能。

松鼠會在秋季儲備很多過冬的食物,一到冬天它們就能睡上好幾天。而鹿則藉助完全不同的方法來保持體溫。在最冷的幾個月,鹿通常在樹叢底下保持站立,眯著眼睛進入淺睡狀態。維也納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鹿為了節省能量,其皮下溫度可以下降到15攝氏度——這對於大型恆溫動物來說,算是個奇蹟。根據一名項目負責人沃爾特·阿諾德的描述,鹿的這種行為類似於冬眠。依靠這一方法,鹿在秋天攝入的脂肪儲量,足夠它們撐到來年春天。而那些體弱或得病的鹿,會被餓死。這種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能夠從基因的角度使物種保持健康。

尤其對於鹿,人類不必要的餵食甚至會間接導致它們死亡。在到處大雪紛飛的2012年的冬天,就出現了這樣一幕。在我的家鄉阿爾韋勒,那一年鹿的數量激增,以至於森林裡的鹿群密集到幾乎會互相踩踏。飢餓的鹿群進到農民家的牛圈裡,將牛的飼料全部吃光。甚至一個同事曾給我寄過一張照片,上面是一頭雌鹿正在吞食一個鳥巢。由此,允許獵人給獵物餵食的呼聲變得很高,甚至有獵人走進學校,大肆宣揚愛惜動物的言論,來給政治家施壓。

子,相應的狍子角也變小。這樣的負面影響是獵人不願意看到的,因為獵人所追求的目標是:儘可能多的野味,儘可能大的戰利品。由於獵人完全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於是他們繼續餵養那些弱小的獵物品種,如我們所見,這種方式適得其反地加劇了負面影響。獵人們將獵物養肥,也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生態狩獵》雜誌曾有一次比較過「獵場養殖」與「飼料餵養」各自所需的投入。每千克捕殺獵物所得的野味,大約需要12.5千克的玉米作為飼料——相比集約化畜牧業下的飼料餵養,這比率要高出好幾倍。

人類過度輸入的營養,會立即進入自然的營養循環,以至於動物的個體數量也會爆發式地達到新的高度。由此帶來的後果便是:野豬群出沒於大片葡萄園、莊園甚至是柏林的亞歷山大廣場,因為森林已經慢慢地容不下那麼多野生動物了。而這些對大自然平衡的幹預,還帶來另一個受害者——樹木。因為樹木花費了幾百萬年,進化出了一套完美的策略,來抵禦那些大型食草動物;可是人類一旦餵食那些動物,這策略就不再有效了。

* * *

在德國,最重要的兩種自然生長的樹種——山毛櫸和橡樹,都能結出很大的果實。一顆山毛櫸堅果雖然只有半克重,但在森林樹木中已經算非常可觀的了。雲杉果作為松鼠、老鼠和許多鳥類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只有0.02克重,相當於山毛櫸堅果的二十分之一,儘管如此,雲杉果對於動物還是極具吸引力的。此外山毛櫸堅果可謂是真正富含卡路裡的重磅炸彈:一方面因為它們個頭夠大,另一方面因為它們的脂肪含量達到將近50%。相比之下,橡子的重量超過了山毛櫸堅果,平均一顆能比山毛櫸堅果重大約4克,但是脂肪含量只有3%,而澱粉含量則高達50%。所以橡子是森林動物當之無愧的首選食物。尤其在秋天,對動物來說,撿到橡子,就好像是中了六合彩。

然而這一六合彩每三到五年才出現一次;其餘時間,許多動物需要忍受飢餓,這才是常態。而這也恰恰解釋了,為什麼山毛櫸和橡樹不會在每個秋天都結出果實:因為這樣,它們才可以調節森林裡野生動物的數量,包括野豬、狍子、鹿、鳥類,以及一大群飢餓的昆蟲。

特別是野豬,可以一下子就嗅出它們最渴求的果實,並且在短短幾年內就將整片森林的果實啃食得乾乾淨淨。野豬的數量可以很快增長至原來的三倍,僅需一年,就會有一大群野豬穿越秋天的落葉,翻掘每一根樹枝、每一塊巖石,以及每一個樹樁。來年開春,山毛櫸不會再有新芽萌出,新的橡樹幼苗也長不出來,而這樣的狀況持續十幾年後,森林將開始逐步老化。


當一棵老樹死後,在原來的空地上,草和灌木開始生長,然後那片地就會慢慢地變成草原。樹木當然也知道要避免這一情況,比如它們會間隔很長時間才開花結果。但不是所有樹都會這樣做。如果只有一小部分樹停止結果實,而其他的樹依舊結滿了山毛櫸堅果以及橡子,那麼又有什麼用呢?只有當野豬一整年都搜尋不到任何富含營養的果實,那麼饑荒才會突然在野豬群裡爆發。

所以,樹木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找到一個統一的開花時間,而要做到這點,樹木之間就必須要互相約定好。如果只是一小片樹林中的山毛櫸,它們可以通過樹根連接以及地面的菌絲來互相溝通,但這還遠遠不夠。雖然這麼做效果不錯,但是為了達到抑止野豬數量的目的,「樹木網際網路」的影響範圍還是不夠廣。因為野豬可以遷移到很遠的地方,它們在森林裡搜尋食物的範圍可以一直延伸至10公裡或20公裡開外。所以樹木必須在很大的範圍內互相約定,這個很大的範圍是指幾百公裡以外。樹木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人類還不得而知,但事實是,整片森林範圍內,每一棵樹都非常同步地結果實或暫停結果實。

在德語區,闊葉樹的生存策略遭到獵人的巨大破壞。獵人不僅在冬天餵食野豬,而且經常全年都喂。由此,山毛櫸和橡樹有意製造出來的食物短缺,被破壞了。在巴登-符騰堡州,一項研究對被獵殺的野豬胃裡的食物進行了統計。統計發現,平均每年野豬的食物中至少有37%來自獵人的餵食。這一比例在冬天更是增至41%,這對於樹木是致命的。因為到了寒冷的季節,森林裡本該空空如也,野豬的胃也同樣如此。一些野豬死於飢餓,於是野豬的數量會重新與生存空間所允許的範圍相適應。

然而,如果野豬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挨餓,那麼樹木的這種自動調節機制就無法正常運作。野豬可以隨時從數以千計的補給點獲得飼料,這也進一步激發了野豬數量不斷增加。那麼單獨一頭野豬所獲得的餵食量,具體有多少呢?德國生態捕獵協會(ÖJV)對此做了相應的計算: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西部森林裡,極端情況下,每頭被捕殺的母豬會被餵食多達780千克的飼料。

除了獵人的餵食,促進野豬數量增長的,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這些原因被人們忽視了。人們可以將原因歸咎於農田裡那些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那裡才是野豬的樂園。另外,氣候變化帶來的暖冬效應,同樣有利於野豬數量激增。而相反,給野生動物餵食的現象應該已經消失了,因為這已經被明令禁止,起碼對於野豬是這樣。而事實上人們的確也這樣做了,只不過「餵食」的概念已經被「誘捕」所替代。「誘捕」指的是帶有引誘性的餵食,比如用一點點玉米粒,將動物引到從狩獵臺能瞄準的林中空地。在那裡動物被射殺,因此「誘捕」將起到減少野豬數量的作用,而非增加,這是官方對「誘捕」的解釋。但實際情況是,儘管那些野豬被「誘捕」了,但是它們數量的增長率,依舊超過了被射殺率,因此這一引誘性的做法變成了荒誕之舉。而在大部分地區,這種換了花樣的非法餵食依舊存在。

在遠離喧囂的森林深處,在大眾的視線無法觸及的地方,所有可能成為獵物盤中餐的東西,全部被傾倒進來。在我早期的任職期間,有一次我發現林中空地上有一整卡車的鬱金香球莖。它們明顯不適宜於交易,因此需要被清理掉。獵場租賃者大概會想:為什麼不將這好東西與有需要的動物分享呢?於是他們徑直將這些貨物運到森林裡。林子中的野豬看來非常喜歡吃鬱金香的球莖,因為不出幾周,所有的球莖都不見了。

此外,那些歐洲標準之下,太小、太輕或是形狀不符合標準的蘋果被丟棄後,也會被用來餵食野生動物。我的一個朋友曾跟我說,在她的家鄉洪斯呂克山,那裡的森林承租人曾經將成噸的蘋果撒在森林裡。它們至少看起來非常新鮮,看得人口水直流。獵人表現得就像十多年前的大餐館老闆。那時候,將殘羹冷炙留給棚圈裡的豬,是非常平常的做法,目的也很明確,就是用那些被遺棄的雞肉塊、土豆或是豆子,來產出新鮮的食材。而現在森林中的餵食與之前也沒什麼區別。唯一的不同點是棚圈的規模,獵人的「棚圈」大很多,並且由無數樹木構成。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林業經濟以及捕獵的行為,徹底改變了原始森林中生物之間原本的關係。以前每平方公裡的森林土地上狍子的數量非常少,而如今狍子的平均數量能達到每平方公裡50頭。以前的森林裡,人們幾乎看不到作為草原動物的鹿,野豬也一樣。但現在,在許多森林裡,同樣的面積上除了狍子之外,還有大約10頭鹿以及10頭野豬,以至於森林變得擁擠不堪。中歐的森林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動物園,這讓獵人們激動得熱血沸騰。

一大群食草動物吃光了大部分樹的幼苗——那麼我們的闊葉樹是不是完全沒有了未來呢?我們也不用那麼悲觀,因為幸運的是,想讓這一情況好轉,只是時間問題。一方面,正如黃石地區所展示的,狼群可以使整個歐洲慢慢地重新恢復正常。另一方面,樹木還有其他秘密的合作者。令人驚訝的是,這一合作者指的是一種居住在地下的小生物——蚯蚓。蚯蚓對於野豬來說非常危險。為野豬引來危險的真的是蚯蚓嗎?它們不就只是安靜地躲在自己的地道中,咀嚼著落葉,然後排洩出腐殖質嗎?

不錯,蚯蚓可以為野豬引來危險。但是首先,呈現在您面前的是相反的情況:野豬用它們盤狀的鼻子,挖掘鬆軟的土地,來找一些肉。而蚯蚓正是它們最大的食物來源。每平方公裡的地下,存活著將近300噸蚯蚓。讓我們來做個對比: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所有大型哺乳動物(包括狍子、鹿和野豬)的體重總和也只佔到這重量的大約三分之一。說句題外話,看來在食物緊缺的情況下,我們人類挖掘地下的生物要比捕獵更有效些。

* * *

重新說回野豬,它們吃下本身完全無害的蚯蚓,但也一併吞下其他一些附屬品——血線蟲的幼蟲。這些幼蟲在蚯蚓身上出生,然後等待一個合適的宿主。在之前所提到的食物緊缺的情況下,這一宿主也可能是人類——所以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要將蚯蚓烤熟烤透後再食用!一旦野豬吃下蚯蚓,那些幼蟲就會通過血管進入豬的肺部,在那裡它們會定居在支氣管上,造成成年的野豬發炎以及出血。而之後野豬將那些蟲卵排洩出來,再回到蚯蚓身上,由此,整個循環結束。

由於野豬的呼吸器官變弱,其他各種疾病也就乘虛而入,尤其對於年幼的野豬,疾病導致的死亡率極高。野豬的數量越多,作為寄生蟲載體的蚯蚓數量也越多,繼而野豬發生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所有種群的數量搖擺得越來越高,直至某一天這些種群徹底崩塌。野豬數量減少 = 排洩出來的蟲卵減少 = 幾乎不再有感染的蚯蚓。由此可見,血線蟲起到調節野豬數量的作用,但它們還是會有其他一些小小的對手。

在野豬身上,有不計其數的病原體被忽視了,它們之中很多是病毒。病毒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生物,但是,它們到底算不算生物呢?科學家並不將病毒視為地球上有生命的物種,因為它們連一個細胞都沒有。所以它們也不能獨立完成細胞分裂,以及最基本的物質交換。病毒僅僅只是一個空殼,含有一張自我增殖的建築圖紙。原則上來說,病毒是死的,至少當它們沒有寄居在某個動物或植物上的時候還是死的。但一旦成功寄居的話,病毒就會偷偷地將它們的建築圖紙帶入其他生物的機體裡,並且製造出幾百萬自己的複製品。在這一過程中,宿主總會出問題,因為病毒與細胞不同,它們沒有自我修復的機制。

宿主出現很多問題,意味著存在很多病毒的新變種。許多新病毒並不能侵入機體,但也無關緊要,因為在那麼多新病毒中,總有一些會起到點作用。這些起作用的新病毒會迅速適應新的環境,並且變本加厲地侵襲宿主。尤其是新的基因突變,潛伏著致命的可能性。通常對病毒來說,殺死已經被感染的宿主,並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那樣的話,當疾病蔓延一陣過後,病毒就沒有機會繼續繁殖。只有新的變種病毒才會做這種傻事,因為它們還沒有完全適應宿主,所以還無法做到只利用宿主,但不殺死宿主。

相反,這一點對於宿主也同樣適用:若是長期與病毒共處的話,宿主也會產生抗體,以至於疾病相對來說不會那麼嚴重。水痘就是個不幸的例子:對於這種兒童疾病,歐洲人很好地適應了水痘病毒的感染。然而在那些北美原住民的部落中,這種通過白人殖民者攜帶來的病毒瘋狂肆虐,混合上麻疹以及其他疾病,造成當地很多部落將近90%的部落居民死亡。

在動物界也同樣如此。我們的全球化經濟為動物製造了類似的境遇,就好比人類殖民者為自己開拓了全新的大陸。在裝滿貨品的包裹中,或是活生生的動植物身上,存在許多讓當地的動植物種群全然不知的疾病。

非洲豬瘟就是這樣一種疾病。這種病毒最早於2007年在俄羅斯被發現。通常這一病毒只活躍在非洲,在那裡有一種蜱蟲會通過吸血將此病毒在動物之間傳播開。但在歐洲這種蜱蟲並不是傳播的罪魁禍首,大概是人類為病毒的傳播打開了大門。人類也不是非常清楚,究竟是誰將病毒帶入歐洲的,有可能是一批進口的豬肉攜帶了病原體。而非法丟棄病豬或者病豬殘骸,很有可能是病毒傳播開來的原因。尤其令人震驚的是,那些感染病毒而得病動物的死亡率是100%。

這對於野豬來說,算不算是個悲劇呢?對於單獨一頭野豬,或某一個野豬家族來說,肯定是的——野豬是一類非常喜歡群居的動物,例如它們非常樂意依偎在一起。由此,病毒的感染會從一頭豬傳至另一頭豬,即使不是所有的同類都會遭到牽連,但是所有的家族成員都難逃病毒的感染。野豬愛它們的父母、孩子、兄弟和姐妹,並且在親人們死去後會想念它們。但對於森林的生態系統來說,豬瘟應該算不上災難。在自然的情況下,瘟疫幾乎不會爆發,因為沒有作為間接宿主的蜱蟲。然而我們所遇到的情況是:非自然的眾多數量的野豬,使得病毒可以非常輕易地在豬群裡傳播。由於疾病的緣故,野豬數量減少,它們互相接觸的概率也就降低了——於是病毒無法再四處傳播,疾病也就被終止了。山毛櫸和橡樹就又能正常呼吸了。

病毒與野豬的關聯已經被成功地探明,但是,還存在其他一些關聯,是無法被成功探究的,例如那些所謂的自然指示——某些物種在秋天可以預報冬天的寒冷程度。這些關聯無法成功探究的原因在於,它們只是源於我們先輩的想像。


相關焦點

  • 制約野豬的蚯蚓——大自然的神奇修復術
    在德國的森林中養育著許多的生物,其中就包括生性兇猛的野豬。這些野豬拖著自己肥碩的身子,整日遊蕩在樹林裡,只為找尋更多的食物。但是在它們悠哉遊哉地覓食時,卻渾然不覺自己家族的命運正被自己口中的食物——蚯蚓影響著。那肯定有人會質疑,蚯蚓那麼弱小,怎麼可能會威脅到野豬呢?其中的秘密就藏在一種名為血線蟲的幼蟲身上。
  • 小野豬的童年生活
    野豬小時候姊妹都很多,少則3-4隻,多著6-8隻,跟著野豬媽媽一起生活,其實小野豬也是過著單親家庭。它們的爸爸只有在發情期才會回到群體裡生活一段時間。野豬媽媽在哺乳的時候,通常是躺在地上給小野豬提供乳汁。母野豬的乳頭並不一樣大,產奶量也是不一樣的。
  • 如何有效捕殺野豬
    本報訊(記者 康正)目前,野豬在全國許多山地區域泛濫成災,傷人事件時有發生,國家每年制定相應狩獵計劃捕殺,但由於歷史原因及各種現實因素,許多省市狩獵計劃並未如期完成。據了解,西安市每年有1000到2000頭野豬狩獵計劃,但連續多年均未完成。西安市野生動物管理站吳曉平站長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有經驗的群眾能為野生動物管理站提供有效狩獵方案。
  • 野豬喜歡在什麼地方做窩,如何尋找到野豬?老農告訴你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野豬喜歡在什麼地方做窩,如何尋找到野豬?野豬在我們我們南方地區農村很多,野豬,我們當地又叫做山豬,它也屬於豬屬動物,之所以叫野豬是用他和家豬加以區別。記得小時候,跟父母上山種植木薯,每年都會被野豬偷食很多,而且還留下了很多野豬的痕跡。野豬由於常年在野外覓食生活,因此它習性非常兇猛,但是如果在山上遇見它,只要不打擾他不嚇唬她,它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其實對於野豬來說,他它主要喜歡在哪些地方做窩呢?要該怎麼樣才能找到它呢?野豬喜歡在植被茂密,而且人比較少活動的地方。
  • 想養蚯蚓餵雞,不知道如何操作?先弄清楚蚯蚓吃什麼再下手不遲!
    例如用紅薯藤與禽畜糞便養蚯蚓,再將蚯蚓餵雞;蚯蚓糞、雞糞當有機肥再次還田。如此循環利用,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養,也就就得"有利可圖"了。所以要想源源不斷地有豬糞養蚯蚓,自己養幾頭豬是非常適合的方法。合理利用蚯蚓糞:蚯蚓幾天就能將粗糙的豬糞咬碎,經蚯蚓食用過的豬糞以及蚯蚓的排洩物混合,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肥。將這種有機肥用於種植紅薯、玉米等雜糧,大大地減少了使用化學複合肥(苗期用少量尿素即可)。
  • 蚯蚓釣魚如何調漂?不僅僅是「調平水」那麼簡單
    蚯蚓是野釣最常用的餌料之一,使用簡單,效果廣譜,新老釣友都離不開它只是蚯蚓比重較輕,有些剛入門的釣友對調漂方面掌握的還不是特別到位,所以小飛今天就藉助調漂桶,做一期關於蚯蚓調漂的內容溫馨提示:本文屬於基礎內容,單純是為了幫助新手而寫,如果您已經掌握調漂方法就不必看了
  • 野豬的戰鬥力如何?在野外遇到野豬該怎麼辦?
    野豬的戰鬥力非常有意思,有的高上了天,有的卻是戰五渣。這其中的差別有品種差異、性別差異,還有地域差異。有的野豬是實實在在的野豬,有的野豬其實是野化的家豬,二者的戰鬥力還差別很大的,對人類的畏懼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 野豬一般在什麼地方棲息,如何辨別野豬的棲息地?
    野豬是一種備受爭議的動物,爭議的原因是它對莊稼和人有著極強的破壞力和殺傷力,而同時野豬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準捕殺。這也就導致了在「人豬大戰」時,人處於弱勢的一方。而且由於野豬食性雜,繁殖能力強,目前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野豬泛濫的態勢,因此,合理的保護和控制野豬的數量是勢在必行的。
  • 東北虎捕殺野豬,不料卻遇見了野豬王,被野豬王打的滿地找牙!
    東北虎捕殺野豬,不料卻遇見了野豬王,被野豬王打的滿地找牙!男子帶著自家獵狗前去捕殺野豬,本以為狗多勢眾、定能將其拿下,誰料幾個回合下來獵狗沒有佔到一點好處,反而是被野豬追得四處逃竄。甚至有人為了測試野豬的戰鬥力,特意找來比特犬與之決鬥,比特犬氣勢洶洶,毫不猶豫向野豬發起攻擊,一開始野豬四處亂竄不與其正面交鋒,但比特犬絲毫沒有打算放過野豬,就像一張狗皮膏藥。
  • 蚯蚓肥料如何製作?4個步驟讓你獲得有機肥中的王牌肥料:蚯蚓肥
    蚯蚓肥如此之好,但作為農村的零散農戶,其實並不容易得到,一般都是一些專業的蚯蚓肥生產場地,才有條件去培植蚯蚓肥。那麼蚯蚓肥究竟應該怎樣製作呢?下面4個步驟,為你揭開蚯蚓肥的製作「面紗」,如你養有蚯蚓,則可照此技巧去製作自己的蚯蚓肥了!
  • 如何把特種野豬養出高效益?
    將公野豬和母野豬放人圈舍內進行人工馴養。野豬膽小,初時怕人,為了改變它的這一弱點,人工飼養時一般購買小型野豬進行馴養,其體重大都在10千克~22千克,因為此時的野豬月齡不大,容易馴化,可塑性極強。 在馴養過程中,最好採取一少半家豬帶養一多半野豬的方法,混群飼養比例為2∶8。在這樣的環境下,幼野豬與同齡的家豬會很快合群,讓家豬帶著幼野豬進行活動和採食。野豬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一般仿照家豬日餵2次。
  • 野豬讓香港頭疼
    新華社香港1月16日電(記者張雅詩)如何對付既貪嘴、繁殖能力又極強的野豬?連日來,香港各界爭論不休。動物保護在香港極受重視,野豬在不受人們滋擾的環境下自由生長。如今,這些食量大、膽子也大的傢伙頻頻闖進居民區,光天化日之下拱倒垃圾桶尋找食物。
  • 刷圖裝備該如何選擇 淺談遠古二傳承及真野豬套
    說到DNF裝備問題,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下面談談遠古二、傳承及真野豬套,為大家詳細對比。對我而言,假紫站街不如野豬,刷圖遠古二換裝爆一切,別說野豬套現在貴,我野豬套的時候還沒有出假紫,那時候汙穢之血2000一個,豬血20000,自己看看貴不貴。元素的光電鰻,無災難三:
  • 在山上遇到野豬如何自救?裝死真的管用嗎?為什麼?
    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雖然這個排序並不是根據戰鬥力強弱,而是根據這些動物與人相遇的機會以及見到人後對人的主動攻擊性而排列的,但是,野豬能與熊、老虎自然界中頂級的食肉動物相提並論,已然證明了它們的實力。那麼,面對如此兇猛的野豬,如果人在山上遇到它們如何自救呢?
  • 親子閱讀:《蚯蚓的日記》
    他挑了這本《蚯蚓的日記》。這本書是從一個小蚯蚓的視角來記錄的,擬人化的語言,結合小蚯蚓的特點,很有趣。下面截取幾個好玩的頁面。寶寶還沒見過蚯蚓,但他知道書中寫的是一條小蟲子。小蚯蚓和蜘蛛是朋友。它教蜘蛛怎樣鑽地,蜘蛛教它如何倒立著走路。當然,兩個小朋友都失敗了,它們的身體特點不同嘛,生活習性也不同。我試著給寶寶解釋。
  • 傳說中的蚯蚓殺手
    它不是水蛭螞蟥不吸血也不會咬人,對人無害,古人認為這種神物有毒其實它們身體分泌出的消化液只夠它們消化蚯蚓蝸牛等生物,根本對人無毒無害,而且平時也都是習慣晝伏夜出,夜晚出來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下尋找獵物,因為蚯蚓蝸牛蛞蝓的作息時間也是夜晚出來,正好獵手也要這個時間斷出來吃飯,真是一物降一物,它唯一的小缺點就是特別粘,每次我用手拿起它們的時候都是特別粘乎乎的,因為蚯蚓,蝸牛,蛞蝓等生物就很滑就很粘,所以「蚯蚓殺手
  • 用蚯蚓釣魚如何才能讓魚儘快上鉤?
    蚯蚓作為釣餌是非常具備廣譜能力的,大多數淡水魚都會吃蚯蚓,所以哪怕是地區不同,但蚯蚓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但事物都具備兩面性,蚯蚓雖然釣魚效果不錯,但自身最大的缺點就是無霧化能力,這個原因是制約蚯蚓釣魚效果的最大原因,如果想通過使用蚯蚓釣魚獲得更好的效果,要從以下幾點來改善:釣魚最重要的是誘魚,窩裡有魚才能釣到魚。保持蚯蚓的動態活性,這點很重要。
  • 野豬喜歡在哪裡坐窩又如何尋找?深山老農為你解密
    ,只能敲敲打打把它們嚇跑,那野豬喜歡在什麼地方坐窩呢?又如何找到它們的窩呢?野豬雖然彪悍生猛,但是同人類比起來,膽子還是很小的,當然它們也不想與人類為敵,為了更安全、舒適的生活,野豬喜歡在山上灌木叢或山洞裡居住,用嘴巴銜來枯枝或茅草,找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安家落戶,由於野豬生性膽小,它們早晚出來覓食,老鼠、昆蟲、嫩草都是它們的最愛。
  • 一拳超人:土蚯蚓具有控土之力,還躲過光頭一拳,實力高於狗級
    第三位能操縱動物,可是只召來三隻小鳥。總的來說,這三位能力者力量太弱,壓根沒啥殺傷力。光頭也不是普通人,腦迴路也是異常的很,竟然認為這三位能力者是想成為英雄,隨後又猜測他們是自己的粉絲,最後有點惱怒地認為,這三人是在炫耀能力。就在這時,避難通報傳來,有危險的生物出現。這個危險生物是「怪蟲」土蚯蚓,認為人類用水泥封住土地,製造了下水道和地鐵,在妄圖統治地下。
  • 原神野豬聚集位置在哪?野豬林位置介紹
    原神遊戲中,如何尋找野豬呢?野豬聚集位置在哪呢?大家知道嗎?野豬林在哪?野豬林是遊戲中大量野豬聚集的地方,很多玩家都想知道這些野豬都在哪聚集,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野豬林具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