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旅遊景點分布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不過個人去屏東縣幾次經驗來說,屏東縣旅遊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墾丁國家公園,南灣,鵝鑾鼻公園,小琉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屏東縣位於中國臺灣省南端,面積2775平方千米,2013年全縣人口超過90萬。屏東縣西北和北面與高雄市相鄰,東面與臺東縣毗連,西臨臺灣海峽,南臨巴士海峽,東南瀕臨太平洋。縣內東部為丘陵地帶以及中央山脈山區,西部為屏東平原,南部為恆春半島西方臺地。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度28°,夏季多雨,冬季較為乾燥,時而颱風經過。屏東縣最早的居民為臺灣原住民,17世紀後期,福建省和廣東省的移民陸續到此定居開墾,18世紀初,農業繁盛,成為臺灣南部農產最大的集散中心,1875年清朝光緒年間設立淡水縣丞,日本侵佔臺灣省期間,稱為屏東市,隸屬於高雄州,臺灣光復後,1950年設立屏東縣,縣政府駐紮屏東市。屏東縣擁有豬腳、鮪魚、蓮霧、檳榔、木瓜糖、椰子等地方特產。
墾丁國家公園是中國臺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1982年9月1日公告計劃,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處,是我國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島唯一熱帶區域的國家公園,它位於屏東縣境內、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上。陸地面積18,084公頃,海域面積15,185公頃,海陸域合計共33,269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裡,東西寬約24公裡,全境屬熱帶。分別距臺灣第二大城高雄市90公裡、第四大城臺南市140公裡,為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公園管理處首任處長為曾任屏東縣縣長的施孟雄,現任處長為施錦芳女士。
南灣是臺灣最南端兩陸岬的行界點,原本是個小漁村,古時稱為『大板埒』,大板埒就是『大石陷落』的意思;南灣因海水清澈透藍因此又名『藍灣』,美麗細緻的灘長約600公尺,是墾丁國家公園最寬闊的沙灘,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早年以『金沙白浪』被列為恆春八景之一,如今已成為墾丁水上新潮活動的大本營。
鵝鑾鼻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為臺灣八景之一。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怪石嶙峋。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燈塔為公園的標誌,有東亞之光的美譽,是世界少有的武裝燈塔,塔身全白,為圓柱形,高18公尺,周長110公尺,已列為史跡保存。園內植物約240種,有象牙樹、黃槿、海檸檬、林投等熱帶海岸樹。另外每年九月都有一批紅尾伯勞鳥過境,其景觀值得守候觀賞。燈塔西北側並發現有史前遺址,可見其歷史悠久。
琉球鄉原名沙馬基,是位於臺灣省屏東縣西南外海上的一個小島嶼,即琉球嶼,是臺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嶼,唯一無東北季風的觀光勝地,俗稱「小琉球」,面積6.8平方公裡,為本縣內面積最小的鄉鎮市;人口密度則為全縣第二,僅次於全縣唯一的縣轄市屏東市 。與屏東東港鎮有船舶來往,民生物資、水源亦由東港補給,屬於臺灣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的一部分。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位於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地處墾丁國家公園西北角龜山山麓的臨海地區,是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此館佔地約有96.81公頃,1991年籌備成立,於2000年2月25日開放。其公共工程建設曾獲得美國工程顧問協會頒發的「2000年美國國家工程傑出工程獎」第一名。除此之外,屏東縣還有好多地方。以後的文章小編還會繼續訴說,你們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