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竹蜻蜓」的進化——現代直升機發展史

2020-10-10 城市一幕

只要有一片薄薄的竹篾(mie 四聲,是指剖削成一定規格的竹皮;成條的薄竹片。可用來編製成竹籃、籬笆等工具。),一根細細的把柄,用力一旋,它就會飛起來。這就是竹蜻蜓。竹蜻蜓的出現,或說始於晉朝,或說始於明朝。它的原理與槳和櫓有關,而槳和櫓在中國已有四千多年歷史。它後來傳入歐洲,對現代直升機的誕生產生了啟迪作用。


竹蜻蜓

現代直升飛機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竹蜻蜓。有些學者認為,在晉朝葛洪所著的《抱樸子》一書中,就描繪了通過旋轉的竹蜻蜓垂直升空的情景,和可以通過旋轉的螺旋槳產生垂直的向上拉力。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對垂直起降直升機基本原理的描述。

儘管這種說法缺乏可靠的依據,但竹蜻蜓對世界航空發展的貢獻是舉世公認的。早在熱氣球發明之前,竹蜻蜓就作為玩具傳到了歐洲,這種奇妙的垂直升空玩具被歐洲人看作是種航空器來進行研究。西方的許多航空先驅者,都是從竹蠟蜓中悟出了一些重要航空原理。以至於有人說。是中國的竹蜻蜓和義大利人達文西的直升機草圖,為現代直升機的發明提供了啟示,指出了方向,它們被公認為直升機發展史的起點。

直升機

直升飛機是依靠發動機帶動旋翼產生上升力和推進力的航空器。直升機能垂直起落、空中懸停、原地轉彎,能前飛、後飛、側飛,能在野外場地垂直起飛和著陸,不需要專門的機場和跑道,能貼近地面飛行和長時間懸停,能吊運體積大的武器裝備,不受本身容積的限制。儘管與固定翼飛機相比,直升機存在著航程短、速度慢、振動大等缺點,但卻因其獨有的特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直升機雖然是西方工業國家發明的,但其基本原理卻產生於古代中國的竹蜻蜓。

當孩子們用雙手夾住竹棒使勁一搓,竹蜻蜓就旋轉著飛向空中。隨著慣性減弱,轉速降低,竹蜻蜓又會旋轉著穩穩地落回地面。儘管竹蜻蜓沒有連續提供動力的裝置,但它卻給那些夢想升天的發明家們以極大的啟示:如果給它裝上一個適當的動力裝置,使之能夠連續不停地旋轉,不就可以克服空氣的摩擦力,在空中長時間地飛行了嗎?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西方人稱竹蜻蜓為「中國陀螺"。《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九卷寫道:

直升機是人類最早的飛行設想之一,多年來人們一直相信最早提出這一想法的是達文西。但現在都知道,中國人比中世紀的限歐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機玩具。


傅科

之所以把竹蜻蜓叫做「中國陀螺」,是因為竹蜻蜓和木陀螺有共同的原理。正式提出「陀螺」這個術語的,是十九世紀的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在英語中,陀螺就是「迴轉體」,竹蜻蜓也可以說是一種陀螺。靜止的陀螺在地面上是立不起來的,可是當它旋轉起來以後,就立得很穩了。原因是一個物體旋轉起來以後,就具有一種特性:保持旋轉軸方向不變。陀螺的這種特點,科學家成為「定軸性」。高速旋轉下的陀螺,這個特性更明顯,而且轉速越高,轉得越穩。


達文西的直升機草圖

按照一般的說法,達文西最早提出了直升飛機的設想並繪製了草圖。十九世紀末,在義大利的米蘭圖書館發現了達文西在1475年畫的一張關於直升飛機的想像圖。這是一個用上漿亞麻布製成的巨大螺旋體,看上去好像一個巨大的螺絲釘。它以彈簧為動力旋轉,當達到一定轉速時,就會把機體帶到空中。駕駛員站在底盤上,拉動鋼絲繩,以改變飛行方向。西方人都認為,這是最早的直升機設計藍圖。實際上,現代直升飛機儘管比竹蜻蜓複雜千萬倍,但其飛行原理卻與竹蜻蜓有相通之處。

現代直升機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葉片,旋翼軸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細竹棍兒,帶動旋翼的發動機就好像我們用力搓竹棍兒的雙手。竹蜻蜓的葉片前面圓鈍,後面尖銳,上表面比較圓拱,下表面比較平直。當氣流經過圓拱的上表面時,其流速快而壓力小;當氣流經過平直的下表面時,其流速慢而壓力大。於是上下表面之間形成了一個壓力差,便產生了向上的升力。當升力大於它本身的重量時,竹蜻蜓就會騰空而起。直升機旋翼產生升力的道理與竹蜻蜓是相同的。


喬治·凱利

古代中國人也許是從蜻蜓的飛翔中受到啟示,製成了會飛的竹蜻蜓。它傳到歐洲後,啟發了人們的思路,被譽為「航空之父」的英國人喬治·凱利一輩子都對竹蜻蜓著迷。他的第一項航空研究就是在1796年仿製和改造了竹蜻蜓,並由此悟出螺旋槳的一些工作原理。他的研究推動了飛機研製的進程,並為西方的設計師帶來了研製直升機的靈感。而據清人徐賽先《香山小志》記載,公元十七世紀,中國蘇州的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製造一個類似蜻蜓的直升飛機,並想把人也帶上天空。經過十多年的鑽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飛機。它有一個竹蜻蜓一樣的螺旋槳,駕駛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腳踏板通過轉動機構帶動螺旋槳轉動。試飛的時候,它居然飛離地面一尺多高,還飛過一條小河溝,然後降落下來。


其實早在竹蜻蜓出現之前,人類就有飛天的夢想。女媧補天和嫦娥奔月的神話,都是人們期盼飛翔的朦朧幻想。

竹蜻蜓是中國人發明的。可惜,長期以來中國人只是把它作為兒童的玩具而已。當中國孩子興高採烈地在草地上放飛竹蜻蜓時,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美國、俄國的科學家們,都在為現代直升飛機的研製而奮鬥。因此,小小的竹蜻蜓也許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思考。

(節選自《閒敲棋子落燈花》作者:韋明鏵)

相關焦點

  • 直升機靈魂三問之:我是誰
    1、直升機旋翼旋轉依靠動力裝置驅動,旋翼機的旋翼不需要動力裝置驅動;2、直升機可以空中懸停,旋翼機不能懸停。問題又來了,是不是只要能夠實現「直升」(垂直起降、懸停)的航空器都可以稱之為「直升機」呢?不一定哦,比如下面兩位:儘管近代的直升機技術發展完全被歐美國家引領,但是直升機概念的起源實際上是在咱們中國。
  • 關於蜻蜓的14個趣事
    昆蟲通常令人毛骨悚然,蜻蜓卻例外1.蜻蜓是大約3億年前最早進化的有翼昆蟲之一。現代蜻蜓的翼展只有2到5英寸,但已經發現了翼展可達2英尺(差不多等於成年人手臂的長度)的蜻蜓化石。2.一些科學家推斷說,在高含氧量的古生代,蜻蜓可以長到像怪物那樣大小。
  • 科普小知識,關於蜻蜓的14個趣事
    1.蜻蜓是大約3億年前最早進化的有翼昆蟲之一。現代蜻蜓的翼展只有2到5英寸,但已經發現了翼展可達2英尺(差不多等於成年人手臂的長度)的蜻蜓化石。2.一些科學家推斷說,在高含氧量的古生代,蜻蜓可以長到像怪物那樣大小。
  • 阿衰漫畫:童年的回憶竹蜻蜓,卻是攤煎餅果子的好工具!
    小夥伴們童年應該大多數都看過哆啦A夢吧,竹蜻蜓就是其中一個很厲害的工具,它可以帶著哆啦A夢和大雄一起飛到空中,快速到達想到的地方,還可以俯瞰整個日本。這天大臉妹正和阿衰說道竹蜻蜓是她童年最美的夢,看著和竹蜻蜓相似的工具,結果阿衰卻有自己的想法。
  • 你長袋鼠耳朵,我插竹蜻蜓,美團外賣、餓了麼從「頭」比拼
    最近,有網友注意到美團外賣的騎手小哥頭盔上多了一對「長耳朵」,餓了麼騎手的頭盔上也開始有了一頂竹蜻蜓。兩家巨頭的比拼延伸到了「頭盔之爭」。沒過多久,餓了麼曬出外賣小哥頭盔上插滿竹蜻蜓的照片,美團外賣騎手立刻接招,擺出頭上插滿了「長耳朵」的「多肉造型」。
  • 繼兔耳朵之後,竹蜻蜓髒辮上了...
    畫面中的這名餓了麼藍騎士,正匆忙在濱江一小區送餐,藍色頭盔上有七八個裝飾品,不僅有小鴨子、小兔子……形狀的竹蜻蜓,還有一撮炫酷的藍色髒辮,真的是又萌又酷。事實上,在大街小巷,總能看到一些「別具一格」的藍騎士,頭盔也是很有新意。
  • 街頭最靚的仔 116名餓了麼藍騎士被授予金色竹蜻蜓
    近段時間,街頭的外賣小哥成為一道風景,比如餓了麼小哥頭盔上的竹蜻蜓,再比如美團小哥頭盔上的袋鼠耳朵。前兩天,美團袋鼠耳朵的平民版也開始售賣,只要6.9元。據了解,餓了麼以淺藍、深藍以及金色的竹蜻蜓作為「勳章」,區分藍騎士的不同「等級」。淺藍色竹蜻蜓將被授予新星藍騎士、達人藍騎士、精英藍騎士;深藍色竹蜻蜓將被授予王者藍騎士;金色竹蜻蜓則被授予正義藍騎士。
  • 蜻蜓翼展長度達到1米,像一架小型直升機
    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恐龍太過熟悉,導致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其他史前時期和生物被人忽略,就比如距今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一隻蜻蜓的翼展就有1.2米,就像一架小型的直升機。這個時代,也被後來的人們稱為「巨蟲時代」。
  • 水晶泥、竹蜻蜓、水精靈 多款熱銷玩具存安全隱患
    本報訊 近日,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實驗測試,竹蜻蜓、水精靈、網紅氣球等多款熱銷玩具存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兒童窒息、劃傷、中毒等。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些玩具,海口多家文具店仍有銷售。  竹蜻蜓  兒童玩時易被劃傷  記者走訪中發現,南沙路的一家文具店門口放著一大袋的竹蜻蜓,店家表示,一個竹蜻蜓1元錢。  記者也隨機採訪了部分家長,「這個玩具我家孩子以前買過,但是沒玩多久就扔了。它的葉片薄薄的,轉起來速度很快,孩子躲不及有可能會被刮傷。」市民劉女士表示。
  • 寶寶愛分享 小狗和藍貓分享竹蜻蜓和吹泡泡玩具
    寶寶愛分享 小狗和藍貓分享竹蜻蜓和吹泡泡玩具 2020-11-22 21:09
  • 【BoBo潮鞋】臺灣紅蜻蜓與您相約今秋,一起走進最美年華~
    年9月22日於中國臺灣臺北成立,臺灣紅蜻蜓具有優美而兼具流行感,象徵著勝利、幸福努力、快樂拼搏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以適合中國本土消費人群為文化背景,臺灣紅蜻蜓感謝一路有您!品牌溯源蜻蜓。人類在從對大自然中蜻蜓飛翔的觀察中受到啟示,公元前500年中國人製成會飛的竹製蜻蜓----竹蜻蜓。竹蜻蜓是我國古代一大發明,玩時,雙手一搓,然後手一松,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旋轉好一會兒後,才會落下來。這種簡單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傳教士驚嘆不已,將其稱為「中國螺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根據「中國螺旋」的形狀和原理髮明了直升機的螺旋槳。
  • 石陀螺、竹蜻蜓、竹馬……古代兒童的玩具什麼樣?
    齊家文化 石陀螺漢 灰陶響魚一隻來自史前的陀螺,讓人充滿遐想近日,江漢關博物館聯手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舉辦的《郎騎竹馬弄青梅——古今兒童玩具專題展》,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精品獎。展覽匯集了兒童玩具類文物精品267件,輔助展品1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上世紀80年代。
  • 等待一隻蜻蜓
    一抬手似乎就可以抓到一隻。不過這是大人們的本領,我們小孩子可得借用大掃把,撲蜻蜓。一群小夥伴,一把大掃把,飛來飛去的蜻蜓,蕩來漾去的笑聲,構成了一幅鄉村傍晚嘻樂圖。這樣的風景,那個貧乏年代的遊戲,不曾想,數年後,成了夏日裡且遙遠且美好的懷念。從書本上得來的常識,還有父母的忠告,我們知道了蜻蜓是益蟲,吃煩人的蚊子。可我們依然又舉起了掃把,卻非常小心翼翼。
  • 念念不忘那個41歲的藍胖子,因為它能插上竹蜻蜓,帶我們飛向遠方
    正當他抑鬱不得志的時候,突然有一隻貓闖進了他的創作室,當時的他放下了手中的畫筆卻和小貓玩了起來,當時的他還在趕稿當中,卻一下子與小貓"荒廢"了這麼長時間,火急火燎當中又不小心踢到了女兒的不倒翁,就這樣,將小貓和不倒翁聯繫起來,他的心裡便有了一隻叮噹貓的雛形。
  • 《龍之谷2》出現Q版「周深」,身著船長服呆萌可愛,頭上竹蜻蜓是亮點!
    最關鍵的是他頭上那個靈性的竹蜻蜓,和最近美團小哥頭頂上的那個竹蜻蜓是不是有一拼啊,這麼可愛也不能怪粉絲不失望!我周老師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都被這萌萌的」小東西」吸引住了!
  • 釣魚產業的發展史,從裝魚的魚護進化史,就能一目了然
    有人說,釣魚文化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的進化史,諸如魚鉤,也有人說,釣魚用的漁具迭代歷史,也可以視為人類工業文明的發展史,諸如魚線。但是,在釣魚人眼中,釣魚產業的發展史,其實還是要從裝魚的魚護來說,因為裝魚的器具,才真正代表了釣魚產業的工業發展史。
  • 沙螽的愛情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飛向天空的先驅——古昆蟲》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出,來自遠古的昆蟲化石呈現在眾人面前,有蜻蜓的遠祖、蟑螂的祖先、鳴螽的祖先……觀眾被帶進了遠古時期的昆蟲世界。  自然界最大的昆蟲沙螽,幾乎沒有進化  1.6億年前的內蒙古寧城道虎溝,被森林覆蓋。天蒙蒙亮,草叢裡的鳴螽就發出高亢的聲響,動物們聽見,就知道天快亮了。
  • 寶可夢進化中,醜醜魚逆襲美納斯,大顎蟻是這樣變成沙漠蜻蜓的?
    寶可夢進化中,醜醜魚逆襲美納斯,大顎蟻是這樣變成沙漠蜻蜓的?醜醜魚,是一隻水系的寶可夢,顏色是土黃色的,看起來十分醜陋,甚至有一點恐怖;進化成為美納斯之後,就成了最美的寶可夢,是很多藝術家追求的對象。這樣一個醜小鴨變成天鵝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而這個進化也是非常神奇的。
  • 口袋妖怪裡的兩隻「蜻蜓」寶可夢,其中一隻還帶有龍屬性
    大家也都知道蜻蜓是一種愛吃蚊子和蒼蠅的蟲子,而且我們還能依靠它監測出一些環境問題,是我們人類的好夥伴,好幫手。於是我以蜻蜓為主題,去尋找「蜻蜓」寶可夢,收穫了兩個「成果」。先來介紹我們最熟悉的沙漠蜻蜓。其實在我剛玩寶石版的時候,我是根本不知道沙漠蜻蜓哪裡來的,很帥很想要,然而不知道。並且我當時在漫畫裡看到路比他爸爸贈給他了一隻沙漠蜻蜓,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 你見過15毫米的蜻蜓嘛?蜻蜓界的迷你限量版
    「可能是由於它們的棲息地有一個孤島性的熱帶環境,讓這個種群在這裡獨立進化,所以就會和其他地區的侏紅小蜻體型有所區別。」趙力分析,這是目前已知該物種在中國最北的分布,所以這個侏紅小蜻種群很可能是一個單獨進化的種群。同時,根據《中國蜻蜓大圖鑑》記載,侏紅小蜻的雄性單個後翅的長度大概是12到1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