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島內多家媒體22日報導,當天傍晚,一架無標記的美國專機抵達臺北市松山機場。臺灣當局隨後證實有美國官員抵達臺灣,但拒絕對官員身份與行程提供細節,只稱這是「不對外公開的訪問」。
神秘訪客為何而來?
路透社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的話透露,這位無預警、異常低調的美方人士,正是美國海軍少將麥可·斯蒂德曼(Michael Studeman)。美國海軍官方網站顯示,斯蒂德曼是美軍印太司令部負責監督情報工作的J2部門的指揮官。這也意味著,此人或是近年來已知的、「訪問」臺灣地區最高級別美軍官員之一。
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明昊看來,此次美國和臺灣方面都對到訪人員身份三緘其口,一方面由於麥可·斯蒂德曼是美國軍隊內部的情報官員,身份的敏感性使得雙方尤其注意不對外披露相關細節。
而另外一個可能性,則是美國和臺灣方面或許正在密謀一些軍事動作,這需要大陸方面保持足夠的警惕。正如同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23日在被問及此事時,興致勃勃地將所謂的「臺美關係」比喻成餐廳,聲稱「好菜將一道一道端出來」。
近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在臺灣問題上頻頻對大陸施壓,通過對臺軍售、炮製所謂的「臺灣旅行法」等等,力圖進一步推動「美臺互動」。而據《紐約時報》透露,美國環保局局長安德魯·惠勒(Andrew Wheeler)也計劃於12月訪問臺灣。若成行,惠勒將成為四個月內到訪臺灣的第四名美國高官。
趙明昊表示,美國和臺灣方面暗通款曲,一方面提示雙方有可能正在實質性地升級軍事關係。另一方面也表明,雖然任期所剩無幾,但川普政府仍加緊打造對華「政策遺產」。一些美國議員甚至希望把臺灣打造成為印太戰略的「新堡壘」,來牽制中國發展。而這一思路,恐怕即使拜登政府上臺,也會繼續延續下去。
對於美臺所謂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再次敦促美方充分認清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作出正當必要反應。
「西藏流亡政府」頭目首次竄訪白宮
除了打「臺灣牌」,美方又再次撿起了「西藏牌」。
當地時間20日,所謂「西藏流亡政府」頭目洛桑孫根受邀進入白宮,與美國助理國務卿、「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德斯特羅見面。洛桑孫根揚言,他已獲得美國「官方邀請」、「即便總統換屆也不會改變對西藏問題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個月,藏獨分子洛桑孫根已經打破慣例、竄訪美國國務院。而在此之前,美國拒絕承認「西藏流亡政府」,洛桑孫根也長期被拒絕進入美國。
在趙明昊看來,自美國在國務院設立「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以來,美國政府重拾「西藏牌」的企圖就已經大白天下。如今,美國政府頻頻在西藏問題上做文章,妄圖以此來幹涉中國內政,破壞西藏發展穩定。
「未來的幾年,美國在西藏問題上,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力度」,趙明昊表示,拜登已經明確提出,他上臺後會與達賴會見,也會繼續保留「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這顯示出,未來美國不排除將與藏獨組織和藏獨分子進行所謂「正規化、常態化的會晤」,對此中方應當有所警惕。而除此之外,美國或許還會和歐洲、印度,就西藏問題加強聯動,使其成為共同制約中國發展的重要抓手。
美在南海繼續施壓
美國不僅在政治上屢次試探中國的底線,近期也在軍事上頻頻作出冒險行為。自11月17日解放軍在廣東近海軍演以來,美國派出十多架次的偵察機前往南海偵察。
11月20日晚上8時許,美海軍1架MQ-4C無人偵察機前往廣東、福建、臺灣海峽南部進行高強度偵察,直到次日凌晨4點才離開;11月22日,就在美國官員專機抵臺前,美軍又出動了5架偵察機和2架空中加油機,對南海實施了全方位、高強度偵察。
此外,美國海軍高調宣布,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巴裡號」在11月21日穿越臺灣海峽後,次日重返南海,執行所謂「海上安全行動」。這也是這艘美艦今年第4次穿越臺海、第5次部署到南海。今年4月,這艘艦艇還非法闖入我西沙領海,被解放軍全程跟蹤監視、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
趙明昊表示,美國近期不僅偵察力度加大,還派艦艇高調穿越臺灣海峽、擅闖南海,一方面顯示出美國在軍事上對臺灣力挺的姿態,另一方面也是對美國國務院7月份發表的所謂「新南海政策」進行實際支撐,進一步體現美國在南海的存在感。
對於美軍的挑釁,趙明昊認為這其中既有報復和洩憤的成分,同時也意圖給拜登上臺後調整中美關係增加難度。因此,看破了美方這些把戲後,中方首先要保持戰略定力,同時積極主動地去防範風險,與更多國家展開合作,聯手應對美國諸多無理做法。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楊臻 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