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是偉大的黨99周年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騰訊直播聚焦長春淨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湖鎮,載著16萬餘名粉絲的期待,一起見證了這裡的昨天和今天。
地處東北鄉村的「江南」小鎮
直播鏡頭中,灰色的瓦、白色的牆,屋舍儼然,讓「身處其中」的粉絲們不禁感慨,仿佛穿越了時空。一時間竟分不清楚是在東北,還是江南?房前的柏油馬路竟然可以用一塵不染來形容,人和車在路面上往來,秩序井然。馬路前區域遼闊的水庫,在7月的豔陽照耀下,波光粼粼,折射出令人心曠神怡的光芒,心中突然想到了海子的那句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在這一瞬間,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
團山子屯是新湖鎮新時代鄉村的代表之一,直播鏡頭將這個作為一個支點,作為充分展示新農村、新農人面貌的一個平臺。
團山子水庫,「散養」的野生魚不僅保護了環境,還提供了綠色的食材供遊客選擇
遠遠就能望見團山子屯,青山綠水掩映之間仿佛來到了江南水鄉
團山子屯已經打破了東北農村留給人們的固有印象
背山面水的特色民宿,是環境改變的最好體現
新湖鎮黨委書記丁志國
正在大家倍感驚奇時,新湖鎮黨委書記丁志國為大家解密:「長春淨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湖鎮長山村團山子屯是區重點打造的引領屯,通過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屯引領,屯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團山子屯依山傍水,非常適合做徽派建築,因此整個屯的整體設計呈現出了濃厚的徽派味道。」
除了獨特的建築風格,新湖鎮其他村屯的盆栽蘋果、綠色有機採摘園、營養健康的生態大米,也是令人嘖嘖稱讚的好產品。在直播間裡,這些特色農產品匯聚在一起,丁志國更是親自為這些鄉村好物代言,進行帶貨,並收穫了不錯的成績。
丁志國引領直播鏡頭參觀普通的農民之家
新湖鎮產業帶頭人齊聚直播間,同丁志國一起與粉絲互動
直播結束後,丁志國告訴記者,保護環境,用環境提升農產品品質,用環境改變農民的精神面貌,探索「三產融合」的新方式,是新湖鎮建設的重要一環,未來將打造出「新湖鎮」的特色品牌。
「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我們更加注重生態宜居、精神文明程度高、產業興旺的村屯建設,不能只是讓『面子』好看,更要讓『裡子』同步好起來。因此我們不僅對外部環境進行了改善,更在農民創收、完善產業等方面做出努力。」丁志國繼續說道,「比如,鼓勵農民將自己的民房改建成民宿;將農作物種植業與旅遊業緊密結合,並藉助民宿的遊客承載量,帶動採摘園產業的發展。在鄉村文明建設上,主要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教育感化人民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鄉村振興工作鑄好魂。」
對整個新湖鎮來說,團山子屯是新時代鄉村的代表,新湖鎮未來更值得期待。
抓住時機 勇於蛻變
新湖鎮長山村書記李金花
新湖鎮長山村書記李金花告訴記者,團山子屯的蛻變節點是2019年。之前,因為屯裡人均土地較少,村民生活水平不是很理想。2019年,在黨的領導下,在淨月高新區、新湖鎮政府的帶領下,團山子屯進行了新村建設,舊貌換新顏,呈現了大不同的村容村貌。在良好的居住環境,激發了村民們開動腦筋、主動發家致富的熱情。現在,全村每年人均收入可達到13000多元,而在之前,只有7000多元。
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現在的新湖鎮,成就了現在的團山子屯。
把鄉村振興滲入到生活細節中
環境變好了,人們的心情也更好了,積極創業奔小康的心勁也更加強烈了。在新湖鎮從村到人的變化,是可喜的。
新湖鎮農業服務站站長唐海濤
新湖鎮農業服務站站長唐海濤在直播間裡推介了新湖鎮特色產品——「孤榆貢米」,他由於職務關係,常年工作在田間地頭,農民生活的變化、精神面貌的改變,讓他深有感觸:「目前,新湖鎮共有29個屯進行了人居環境整治。在房屋圍牆、路面、綠化等方面進行了改造。2020年,全鎮64個自然屯、77個村民小組全部進行了廁所改造,將以前的室外廁所,改造成室內水衝馬桶,對空氣和水質都更有保障。」
不要小看一個廁所,自從進行了廁所改造,在外務工的年輕人都更願意回家了;同時,也為來到這裡歡度時光的遊客們提供了生活便利。
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黨員幹部的帶頭引導下,新湖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塵土飛揚到山清水秀,從交通閉塞到遊人如織,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開動腦筋、自主創業,新湖鎮的今天發展風頭正勁、風景這邊獨好,我們有理由相信,新湖鎮的明天,一定會再創輝煌!
記者:楊雪妍
攝影:孟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