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懷疑鄰居砍柴過界,為了證實鄰居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男子一氣之下找到村幹部,爬3小時山路找界樁標記。
事情還得從2018年1月說起,安康市石泉縣迎豐鎮紅花坪村村民黃某上山砍柴,下山時卻遭到鄰居龐某的質疑,認為黃某砍柴越過了邊界,將自己林地裡的柴砍了,兩人因此發生糾紛,並產生輕微肢體衝突。
住該村脫貧工作隊以及村上幹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制止了事態進一步擴大。經詢問,黃某認為,自己砍柴的範圍是在以山梁分界的北邊,與龐某林地相隔甚遠,而且當時確權時的標記還在。而龐某卻認為,黃某林地的柴火沒有某種樹木,只有自己的林地有,肯定是黃某越界偷砍了自己的樹木,所以村上應該責令黃某歸還多砍的柴木,而且要向自己道歉並賠償損失。
駐村脫貧工作隊在聽取了雙方闡述後,首先做好了雙方思想穩定工作。通過查閱林地確權原始資料以及走訪知情人,確定了兩人林地邊界的大致方位。並著手看是調解,雙方各自陳述理由後,黃某稱,自己和龐某是鄰居,加上龐某家境貧寒,自己確實沒有越界砍伐龐某的林木,如果為了息事寧人,自己願意給予龐某適當的資助。而龐某堅稱,自己雖然窮,但事情一是一二是二,要把事情搞清楚只有現場勘界,證實黃某在撒謊。
為了徹底搞清事實,解開龐某心中的疙瘩,工作隊和村幹部以及兩名當事人爬了近3小時山路,登上梁頂,尋找當年勘界標記。由於年代久遠,當年由梁分水的邊界已經有一些細微的差異,經過村組幹部和當事人現場確認,最終確定龐某與黃某林地邊界以梁梗為界,梁梗北邊屬黃某地界,梁梗南邊為龐某地界,梁梗下方有一石楞坎為標記。
雙方當日達成調解協議,兩人之間的林地糾紛成功化解。一直以來,紅花坪駐村工作隊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工作重點,切實做到解開群眾心中結,努力創建轄區和諧穩定民風建設。
文圖/北虢斯基 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