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經濟太難了!復甦前景不確定性增加

2021-01-16 央視網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經濟太難了!復甦前景不確定性增加

原標題:

美國大選投票終於結束了。雖然選舉結果尚未公布,但無論誰當選新一任總統,因新冠肺炎疫情深陷泥沼的美國經濟都沒有多少時間再等了。《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3日發表題為《大選後或現政治癱瘓,美國經濟面臨嚴峻壓力》的文章,對美國經濟的復甦前景表達了擔憂。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旨在幫助美國企業和勞動者緩解疫情影響的聯邦政府財政撥款,一向被認為是讓美國經濟保持足夠動能的重中之重。但是自7月至今,美國國會兩黨圍繞新一輪經濟救助計劃的談判一直處於僵局

由於在救助規模和救助範圍等問題上矛盾尖銳,談判雙方——代表民主黨的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代表共和黨的財政部長姆努欽日前雙雙證實談判再告破裂,同時繼續就此相互指責。

△《華盛頓郵報》:在國會兩黨談判破裂、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財政部長姆努欽之間再起尖銳衝突之際,迫在眉睫的經濟壓力出現了。

《華盛頓郵報》文章認為,從本月大選結束到明年1月新一屆國會議員正式履職,美國國會很難在這段「跛腳鴨」會期內通過重要法案。這意味著新一輪經濟救助法案到明年1月前都難以出爐。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反覆強調,如果政府沒有新一輪經濟救助措施,彌補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害將變得更加艱難,美國的經濟復甦前景也會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在二季度美國GDP下滑2.04萬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降幅的背景下,三季度GDP出現的1.64萬億美元增長顯然不足以補上「窟窿」。經濟學家們預計,美國經濟要到2021年甚至2022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

△彭博社:美國經濟正在恢復,但仍低於疫情前的峰值。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認為,新一輪經濟救助方案遲遲難以出臺,將大大影響美國四季度乃至明年上半年經濟的走向。

△陳鳳英談四季度

陳鳳英:「美國第四季度必須有新的刺激方案,否則經濟可能會往低點走;另外,消費者信心也會削弱,消費的支撐沒有了,馬上會影響經濟增長。救助方案實際上有很多內容是針對企業的,如果企業不能得到新的救助,可能小企業會倒閉,進而影響到失業率,這反過來又影響到消費。所以,如果救助方案遲遲不出臺,美國第四季度甚至明年一二季度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

受疫情持續惡化和新一輪經濟救助方案遲遲不能出臺的影響,華爾街終於結束了股票指數與實體經濟表現冰火兩重天的神話,三大股指無一例外地經歷了「極度糟糕」的一周。

△彭博社:標普500指數大跌,創下四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而美國民眾的現實生活所受到的衝擊更為觸目驚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非營利組織「賑饑美國」數據稱,由於政府救濟斷供,美國有多達5400萬人可能很快將面臨食品短缺問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截圖

而多家美媒還指出,新一輪經濟救助的缺位,將使數百萬美國低收入者因無法按時支付水電費而面臨斷電斷水的風險。同時,由於聯邦政府對租房者、向銀行貸款的學生群體以及失業者的保護性政策將在年底到期,這些人的處境日益堪憂。

△美國人口普查局9月的調查顯示,少數族裔租房家庭拖欠租金的比例遠高於白人。

此外,疫情本身也使得美國貧富分化的狀況更加突出。根據美國保險行業組織的研究,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花費中位數為3萬至6萬美元不等(約20萬至40萬元人民幣)。對於數千萬醫療保險不足或沒有保險的中下層美國人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只有破產一條路可走。

△《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新冠肺炎患者的自付費用可高達7萬美元。

環球資訊廣播評論員姜平表示,美國家庭貧富差距繼續拉大,凸顯出美國經濟的脆弱和不平等。

△姜平

姜平:「美國經濟總量確實很大,但這只是一個數字,因為有1%的富人拿走了40%的財富。在這樣的一個經濟結構當中,貧富差距很大,很多人在疫情面前就顯得很無力。再加上現在失業率很高,食物短缺的情況就出現了,因為一方面疫情使得食品的價格上漲;同時由於失業率高,救濟金申請規模比較大,所以政府一時之間無法滿足,就會出現很多人在申請過程中,沒有錢來支付相應的費用。」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24日的一周中,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75.1萬人,已經連續9周徘徊在80萬人上下的區間內,約為疫情前平均水平的4倍。根據《華爾街日報》此前對美國經濟學家的調查,42.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勞動力市場要到2023年才能復甦

△美國肯塔基州就業中心外等候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排起長隊

陳鳳英認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居高不下所反映出的民生問題在美國日益凸顯。而對疫情的控制成效是決定經濟表現的關鍵。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忽視疫情應對,經濟就很難全面重啟。

△陳鳳英談經濟

陳鳳英:「美國經濟不能復甦,相當一批人就無法再就業,從而形成了現在每周新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多達80萬左右的局面。這對美國經濟的確會造成打擊,首先是失業者擔心以後仍然找不到工作,這樣的心態就會推遲消費,影響到美國經濟真正的、正常的健康復甦。這也會引起社會問題,那就是社會的不穩定。所以對美國來說,後疫情時期解決就業是非常關鍵的。」

 

策劃丨王堅

撰稿丨劉允

編輯丨單麗娟 林維

籤審丨劉鵬 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編輯 朱辛未)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這樣的生離死別,在美國還會持續多久?
    來源:環球資訊+美國新墨西哥州的12歲男孩埃丹近日被新冠肺炎奪去生命。埃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全家有五口人先後感染了新冠肺炎,只有他沒能撐過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自5月以來,美國各地養老院已經報告了超過26.2萬例確診病例和5.9萬例死亡病例。到目前為止,養老院病亡人數佔美國病亡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養老院仍在危險中焦急等待新冠病毒檢測結果。
  • 2021全球經濟復甦有戲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
    □本報記者 李 寧   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業內人士表示,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全球經濟今年有望走出衰退陰影恢復增長,但發展前景仍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
  • 環球聚焦點丨從中國經濟最新數據中,外媒讀出了什麼
    彭博社 發表題為《隨著製造業指數攀升至三年來高位,中國經濟復甦步入正軌》的文章說,中國是唯一一個在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中持續強勁反彈的主要經濟體,最新數據凸顯了中國的全球經濟地位。報導援引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高級中國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裡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 的話指出,中國經濟近期「最顯著的發展」是家庭支出的復甦,這會進一步支持服務業市場的反彈,同時還會提振製造業。
  • ...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範圍內不確定性仍在高位,例如貿易摩擦、美國...
    導致今年3月至今美元指數持續回落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川普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並不到位,弗洛伊德事件的爆發使美國企業復工復產受阻,經濟復甦前景變得相對黯淡;另一方面,美聯儲今年以來實施了史無前例的極度寬鬆型貨幣寬鬆政策。因此,從2008年起已經持續了12年的美元指數牛市可能已經終結,未來將會步入周期下行階段;② 但美元指數的下行過程不會平坦。
  • ...活動的短期前景造成了不確定性,特別是服務業。低通脹將逆轉...
    土耳其央行:因新冠肺炎病例的增加而實行的限制對經濟活動的短期前景造成了不確定性,特別是服務業。低通脹將逆轉貨幣替代。貨幣政策的緊縮態勢將持續,直到強有力的指標顯示通脹率將永久下降。由於疫情期間高信貸增長的累積效應,經常帳戶赤字增加。
  • 主要產油國和投資機構預測:國際油價前景總體樂觀
    展望2021年,主要產油國和投資機構對國際油價前景總體樂觀。首先,世界經濟復甦有利於原油市場供需關係恢復平衡;其次,市場回暖給產油國更多政策調整空間;再次,美國相關政策帶來利好。尤其是美元長期走弱預期升溫,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隨之增強。
  • 眾多對衝基金押注2021經濟復甦 看好能源和零售板塊
    一些對衝基金經理對2021年保持樂觀,認為經濟將會從新冠疫情的打擊下迅速恢復。能源、零售等許多不被看好的行業都將反彈。投資者表示,2020年對衝基金總規模近3萬億美元,其中很多基金跑贏了大盤。Capital Generation Partners首席投資官Robert Sears表示,2021年將是復甦的一年,「這是全球對衝基金的共識」(That’s the consensus view)。2020年,受益於在線經濟的高速發展,標普500信息技術板塊漲幅超過42%。另一方面,標普500中的酒店餐廳和休閒公司板塊僅僅上漲了1.4%。
  • 美國專家: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來源:央視原標題:美國專家: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快、增長率高的事實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近日,央視記者採訪了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政府事務高級主管安娜·阿什頓,她表示,中國在2020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果舉世矚目,疫情防控成果給人印象深刻,經濟發展率先實現正增長,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政府事務高級主管 安娜·阿什頓:中國經濟復甦比世界其他國家要好、要快,我認為中國是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 富人逃離紐約,美國曼哈頓超1.3萬套房租不出,經濟復甦遙遙無期
    Douglas Elliman8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新籤訂的租約數量下降了23%,而可供出租的公寓數量卻增加了一倍。據報導,與去年7月的5912套相比,現在曼哈頓市場上共有大約13117套房源,空置率為4.33%,是去年2%的兩倍多。這種現象還讓租金也隨之發生了改變。2020年7月,曼哈頓一套公寓的均價為4031美元,而去年的7月租金則為4292美元。
  • IMF總裁克裡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全球經濟正在復甦,但險境尚未...
    一是世界經濟的前景。二是金融普惠對於建立後疫情時代,更好更具韌性的世界的重要作用。Let me star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outlook.我想先談一談全球經濟的前景。自經濟受到衝擊以來,從現有數據來看,經濟狀況比 IMF 在 6 月份發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要好。實際情況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我們看到了一些經濟復甦的跡象。
  • 美聯儲會議紀要:權衡調整資產購買計劃 對經濟復甦步伐「憂心忡忡」
    財聯社(上海,編輯 吳斌)訊,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點,美聯儲公布11月4-5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會上美聯儲官員對資產購買計劃進行了詳細討論,可以「比較快」進行調整,從而為經濟提供更多支撐,美聯儲還對經濟復甦步伐表達了擔憂。會議紀要公布後美股變動不大。
  • 環球雜誌誠邀您參加《環球國際論壇》
    儘管人們對全球經濟何時觸底反彈仍有很大爭議,但無可辯駁的是,在抵禦金融危機、致力經濟復甦的過程中,新興國家、新興產業和新興市場已經成為一股不負眾望的力量。,新興市場能否承接經濟復甦重任、新興產業發展是否面臨反全球化障礙等重大話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 EEO全球財經周報|美國勞動市場2023年才能完全復甦;英歐接近達成...
    (來源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 43%經濟學家預期美國勞動市場要到2023年才會完全復甦《華爾街日報》對經濟學家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冠狀病毒繼續蔓延、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的前景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有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預計勞動市場要到2023年或更晚才會恢復元氣。這比經濟學家6個月前預測的復甦步伐更慢。
  • 鮑威爾重申將採取行動維護經濟擴張 後危機時代有三大特徵
    鮑威爾重申將採取行動維護經濟擴張 後危機時代有三大特徵 原標題: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巴黎發表了主題為「後危機時代貨幣政策」的演講,認為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在增加,將採取適當行動以維持經濟增長。
  • 金色百家談|火幣康律之: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 經濟復甦是加密貨幣...
    直播中,針對美國大選出現的局面,康律之結合歷史上的大選做了分析,對拜登上任後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做了分享。康律之認為,拜登當選,他會更嚴肅的對待疫情,美國近期疫苗又有利好,美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很大,這是經濟復甦的基礎。
  • 美國經濟三大支柱在疫情中崩塌 迅速復甦純屬白日做夢?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期,至少從股市行情看來,美國人對經濟重啟後迅速復甦的預期還是信心十足的,但是真正認真思考的人卻沒有他們那麼確定。近期,主流經濟學界對復甦抱樂觀看法的人也不乏其人,比如前歐巴馬時代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哈佛大學的弗曼(Jason Furman)就警告民主黨說,要在11月大選中擊敗川普並不容易,因為當選民們走向投票站時,經濟數據可能是「美國史上最佳」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克魯格曼(Paul Krugman)也做出了「迅速復甦」的預言。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也持類似看法。
  • 世界經濟風雲之美國篇:復甦出現「剎車」 面臨兩大風險(三)
    在4月份發布的經濟預測中,美聯儲上調了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為2.4%至2.9%,失業率將為7.8%至8%。因為去年推出的賣出短期國債、買入中長期國債的「扭轉操作」將於6月底到期,而近來就業數據不佳,美聯儲會否進一步採取措施刺激經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伯南克最近的講話中難以找尋有關近期貨幣政策行動的明確信號,美聯儲決策層官員對此看法也不盡一致。
  • 愛爾蘭銀行高管對經濟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新華社華盛頓9月21日電 愛爾蘭銀行執行長弗朗西絲卡·麥克多納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疫情形勢下,她對愛爾蘭經濟復甦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麥克多納在接受美國CNBC財經頻道採訪時說,儘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愛爾蘭經濟萎縮6.1%,創歷史紀錄,但跌幅仍低於預期。
  • 「華創宏觀·張瑜團隊」大選對資產價格的不確定性落地——美國參...
    文/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執業證號:S0360518090001聯繫人:張瑜(微信 deany-zhang) 殷雯卿(微信 yinwenqing15)主要觀點一、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利好經濟修復,通脹預期抬升對經濟政策的影響:政策落地阻礙清除,經濟復甦力度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