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美國大選投票終於結束了。雖然選舉結果尚未公布,但無論誰當選新一任總統,因新冠肺炎疫情深陷泥沼的美國經濟都沒有多少時間再等了。《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3日發表題為《大選後或現政治癱瘓,美國經濟面臨嚴峻壓力》的文章,對美國經濟的復甦前景表達了擔憂。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旨在幫助美國企業和勞動者緩解疫情影響的聯邦政府財政撥款,一向被認為是讓美國經濟保持足夠動能的重中之重。但是自7月至今,美國國會兩黨圍繞新一輪經濟救助計劃的談判一直處於僵局。
由於在救助規模和救助範圍等問題上矛盾尖銳,談判雙方——代表民主黨的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代表共和黨的財政部長姆努欽日前雙雙證實談判再告破裂,同時繼續就此相互指責。
△《華盛頓郵報》:在國會兩黨談判破裂、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財政部長姆努欽之間再起尖銳衝突之際,迫在眉睫的經濟壓力出現了。
《華盛頓郵報》文章認為,從本月大選結束到明年1月新一屆國會議員正式履職,美國國會很難在這段「跛腳鴨」會期內通過重要法案。這意味著新一輪經濟救助法案到明年1月前都難以出爐。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反覆強調,如果政府沒有新一輪經濟救助措施,彌補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害將變得更加艱難,美國的經濟復甦前景也會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在二季度美國GDP下滑2.04萬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降幅的背景下,三季度GDP出現的1.64萬億美元增長顯然不足以補上「窟窿」。經濟學家們預計,美國經濟要到2021年甚至2022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
△彭博社:美國經濟正在恢復,但仍低於疫情前的峰值。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認為,新一輪經濟救助方案遲遲難以出臺,將大大影響美國四季度乃至明年上半年經濟的走向。
△陳鳳英談四季度
陳鳳英:「美國第四季度必須有新的刺激方案,否則經濟可能會往低點走;另外,消費者信心也會削弱,消費的支撐沒有了,馬上會影響經濟增長。救助方案實際上有很多內容是針對企業的,如果企業不能得到新的救助,可能小企業會倒閉,進而影響到失業率,這反過來又影響到消費。所以,如果救助方案遲遲不出臺,美國第四季度甚至明年一二季度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
受疫情持續惡化和新一輪經濟救助方案遲遲不能出臺的影響,華爾街終於結束了股票指數與實體經濟表現冰火兩重天的神話,三大股指無一例外地經歷了「極度糟糕」的一周。
△彭博社:標普500指數大跌,創下四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而美國民眾的現實生活所受到的衝擊更為觸目驚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非營利組織「賑饑美國」數據稱,由於政府救濟斷供,美國有多達5400萬人可能很快將面臨食品短缺問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截圖
而多家美媒還指出,新一輪經濟救助的缺位,將使數百萬美國低收入者因無法按時支付水電費而面臨斷電斷水的風險。同時,由於聯邦政府對租房者、向銀行貸款的學生群體以及失業者的保護性政策將在年底到期,這些人的處境日益堪憂。
△美國人口普查局9月的調查顯示,少數族裔租房家庭拖欠租金的比例遠高於白人。
此外,疫情本身也使得美國貧富分化的狀況更加突出。根據美國保險行業組織的研究,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花費中位數為3萬至6萬美元不等(約20萬至40萬元人民幣)。對於數千萬醫療保險不足或沒有保險的中下層美國人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只有破產一條路可走。
△《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新冠肺炎患者的自付費用可高達7萬美元。
環球資訊廣播評論員姜平表示,美國家庭貧富差距繼續拉大,凸顯出美國經濟的脆弱和不平等。
△姜平
姜平:「美國經濟總量確實很大,但這只是一個數字,因為有1%的富人拿走了40%的財富。在這樣的一個經濟結構當中,貧富差距很大,很多人在疫情面前就顯得很無力。再加上現在失業率很高,食物短缺的情況就出現了,因為一方面疫情使得食品的價格上漲;同時由於失業率高,救濟金申請規模比較大,所以政府一時之間無法滿足,就會出現很多人在申請過程中,沒有錢來支付相應的費用。」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24日的一周中,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75.1萬人,已經連續9周徘徊在80萬人上下的區間內,約為疫情前平均水平的4倍。根據《華爾街日報》此前對美國經濟學家的調查,42.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勞動力市場要到2023年才能復甦。
△美國肯塔基州就業中心外等候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排起長隊
陳鳳英認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居高不下所反映出的民生問題在美國日益凸顯。而對疫情的控制成效是決定經濟表現的關鍵。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忽視疫情應對,經濟就很難全面重啟。
△陳鳳英談經濟
陳鳳英:「美國經濟不能復甦,相當一批人就無法再就業,從而形成了現在每周新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多達80萬左右的局面。這對美國經濟的確會造成打擊,首先是失業者擔心以後仍然找不到工作,這樣的心態就會推遲消費,影響到美國經濟真正的、正常的健康復甦。這也會引起社會問題,那就是社會的不穩定。所以對美國來說,後疫情時期解決就業是非常關鍵的。」
策劃丨王堅
撰稿丨劉允
編輯丨單麗娟 林維
籤審丨劉鵬 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編輯 朱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