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餘秀華、羅福興……他們選擇笑納自己

2021-01-17 每日人物社

在一個全新的年份裡,對生活充滿期冀。

表達未必只是言語,一個笑容,就可以消解許多孤獨。

文 | 湯力

編輯 | 金湯

運營 | 小小

笑,為自己

2021年的開端,快手找到詩人餘秀華,想要做一個關於微笑的活動。可當被問到最近一年,你笑過嗎?餘秀華半仰著頭,板著臉。

這一年,她數次登上熱搜。最著名的一次是在8月份,餘秀華發了一首詩表白李健:哦,李健!賜我不會消失今生記憶的來生,第一個遇見的就是你。賜我美麗健康,賜我才華如初。賜我乾淨如玉,賜我沒有哀傷。

但這則表白卻被一些網友認為會打擾到別人。餘秀華看到後反駁了回去,「打擾就打擾,你又不是他老婆,自作多情」,自此點燃了一場罵戰的導火線。

除了罵戰,2020她歷經失眠、抑鬱、喝酒喝到腎結石……看書和寫詩的時間也被玩手機擠壓掉了,無法專心創作。餘秀華形容這一年,「萬箭穿心」。

能笑出來的時候很少,不多的公開大笑多出現在她第一次的快手直播上。那天,餘秀華抹上口紅,穿著一件大紅色的上衣。她和觀眾互動,問自己今天美不美。有觀眾問她晚上吃了什麼,她說和父親湊合炒了一盤黃瓜和茄子。

談的是瑣事,也是生活。從年底到現在,餘秀華對生活的期望被放到了2021年,她希望新的一年,能對過去有補償,想讓生活回到簡單的節奏上,寫詩、讀書、喝酒、養花。她會出一本新的詩集,生活會從困頓中回暖。

2021年,「希望每個人都生活得快樂吧」,餘秀華在快手那則視頻裡說。

這是一則關於微笑的視頻。在快手看來,過去的2020年,人類社會經歷了有史以來的重大劫難,無助和挫敗是普遍的經歷感受。於是在新一年的時間點,邀請了21位代表「希望」的用戶,聯合一線時尚雜誌《男人裝》拍攝了一組笑容大片,並通過拍下記錄視頻,舉辦線下藝術展的動作,以輕鬆的方式,不糾結苦難,不渲染過往,喚醒所有人心底深處對未來的美好嚮往。主題叫「2021請笑納」。

但笑納自己並不容易,第一步就是自洽。

來自北大的「學霸」研究生郎佳子彧一直在尋找能讓自己自洽的方式。他是一位95後非遺傳承人,祖傳三代都努力推廣捏麵人這門手藝。

過去的一年裡,他一邊拍關於捏麵人的視頻,還要一邊參加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面人,再加上剛剛啟動不久的公司,經常顧不過來。郎佳子彧就像被多個角色困住,有限的時間裡自己被拆成數個分身。一次參加完一個活動去往另一個活動的路上,遇到堵車,比計劃的時間晚了一個小時,他在車裡突然崩潰大哭,生活都被繁雜的事情擠壓掉了。

他很久沒有因為自己的事笑過。有一次他騎車路過北京地壇東門,看見一個小姑娘比著剪刀手露出了非常純真的拍照專用笑容,非常可愛,「但馬上映入眼帘的是舉著手機的父母,他們不自覺地露出了心底的笑,看得我『老淚』縱橫。」他說。

這個笑容鼓舞了他,笑是人類表達情緒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他也學著笑對一切。如今,他安排好了學業,等著今年順利畢業;也捋順了公司的邏輯,不算大的工作室裡擺滿他親手捏出的作品。在剛剛開始的2021年,他在「笑納」視頻裡說,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報。

同樣是在那段視頻裡,一個57歲的爺爺也有同樣的願望,他希望自己可以「步步高升」。

他是一位沒有妻兒、一個人生活的老人,想用自己的手藝——做氣球藝術品,來養活自己,生活好一點,氣球也像個隱喻,希望能帶著他「飛」得高一點。

這位花樣氣球爺爺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氣球造型,皇帝的御帽、齊天大聖孫悟空、穆桂英掛帥,剛開始他在全國各地跑著賣,晚上睡在公園的長椅上。後來,有人把他的視頻放在了快手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他,爺爺有了粉絲。

原本孤單的生活剛好在當下迎來轉機,粉絲們在網絡上組建了粉絲團,給爺爺買手機,教他怎麼拍視頻,還給他寄來各種各樣的氣球,視頻裡,他的家滿牆滿地擺滿了花式的氣球。

他這一年最高興的一次,依然和氣球有關。在廣州路邊做氣球時,大家路過,都往他那裡看。「有兩個人面朝面走,就撞上了,兩個人撞上以後大傢伙都樂了,我也覺得很開心,都看我做氣球做得好,不看道兒。」爺爺說。

線下的路人後來成為了線上的粉絲,粉絲給了他新的陪伴。參加微笑主題活動拍攝時,粉絲們手把手教他怎麼坐飛機,幫他和工作人員聯繫,關心著他日常每一件小事。

爺爺的生活從孤單中重新圓滿起來,2021年,他想做出更多的氣球造型。通過快手上的粉絲,他有了更多的希望。

生活有多少種笑,沒人知道答案,也許是大笑,或者是苦笑,但重要的是,保持你自己的笑。

笑,為理解

曾經名噪一時的初代網紅羅福興,也出現在了快手的笑容大片裡。

2020年,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上映,他作為副導演和主角之一,生活被徹底改變。他和導演李一凡一起去參加各种放映,和各樣的人見面。

他永遠記得自己受的那次傷。第二次留起爆炸頭的時候,他在美髮店工作,一名顧客拒絕了他的服務,理由是他的樣子看起來「沒什麼水平」,這讓他倍感失落。在他看來,亞文化只是一種自我形象的表達,並沒有造成社會危害,為什麼會招來眾多的嘲諷和批判。

紀錄片就像一個突然降臨的驚喜,把他從渾噩的生活中拉了出來。他意識到,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有自由表達的權力。現在,他在快手上直播,拍一些亞文化的視頻,告訴大家,審美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基礎。如今,屬於他的那個群體重新被審視,被理解,羅福興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深刻地感受到,曾經的誤解和指責終於變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共情。

當初的日子被他一笑置之。更重要的是,他發現直播中不用跟以前一樣總是酷酷的,擺著嚴肅的動作,微笑可以讓人意識到每個個體之間的距離其實很近,「我的笑容不會讓人與人之間產生距離感,當然還附帶治癒屬性。」

在「笑納」視頻裡,對於2021,這個年輕人的期待是,人與人之間能更包容。

在快手上的嗩吶愛好者陳力寶也希望能得到更多理解。

他是一個演奏家,也是一位老師。如今,他通過快手教一些遠方的人吹嗩吶,希望藉此讓這種樂器被越來越多人接納,而不是每次提起,都是被調侃,「中國喪葬文化裡的音樂就離不開嗩吶,好多人可能(想到嗩吶)就會想到死人。但是要把嗩吶文化帶出來,就要改變大家的看法,這個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年輕人的看法。」

2020年,他和十三月唱片合作,製作了一張嗩吶專輯,裡面有8首歌,是8種不一樣的風格,他期待著今年有更多人聽到這些音樂,理解這種文化。

在生活上,陳力寶也重新學會如何表達愛。他破天荒地,一周七天帶著兒子去了七次遊樂場,除了幾場演出,他基本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他感受到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父子親情帶來的溫暖。「在我煩惱的時候,我經常被孩子的笑容所治癒。基本就忘卻煩惱,尤其是看到孩子的笑容的時候。」

而關於2021年,他在「笑納」視頻裡說,希望可以一切恢復正常。

回望過去一年,每一個人的生活和軌跡都多多少少被改變。但這些破碎、失落的日子,都已經過去,我們已經步入2021,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被疫情困住大半年後,一直在快手上分享自己環球旅行的李新詠,終於踏上旅途。

過去,李新詠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標籤是「遊歷七十國」的男孩。2020年初,李新詠買了新車,做了改裝,制定了完整的非洲旅遊計劃,但疫情來了,他只能被困在家裡。這期間,那些早幾年的旅遊視頻重新被快手網友翻出來,獲得了超出以往的瀏覽量和評論,許多人和他一樣感到憋悶,只能在視頻裡懷念曾經的自由。

2020年下半年,他重新踏上旅程,去不了國外,就計劃300天環遊中國,看看城市和人,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最先學會的是滑翔傘。在滑翔傘上準備起飛的那天,他看見腳底下的懸崖,看見遠處的霧,一陣風吹過,讓他有些發抖。他只學了3天,教練誇他控傘好,有天賦。他咬咬牙,衝了出去。飛起來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一種完全的自由。他往左飛,往右飛,被氣流頂起來飛到更高處去,那是一種難得的自由。

他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這種快樂了,儘管每一段視頻裡他都在笑,可旅居國外的時候,笑容是「一種代替語言的方式」,如今的笑容,則代表著一切都在回暖。但兩者的共同點是,「把這個快樂勁兒分享到快手上之後,快樂感是延長的。你會看到觀眾和你一起快樂,你也會感覺到更快樂。」

微笑是人們最常做的表情,也擁有最溫暖的力量。有那麼多人,通過微笑,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著。

笑,是帶有樂觀精神的擁抱

「笑納」視頻裡,剛剛大學畢業的之南語是笑得最燦爛的人之一。她出生在貴陽畢節,大學念舞蹈專業。但畢業這一年,她發現想要找一份喜歡的工作好難。她身高一米七四,喜歡站在舞臺上,即使不能跳舞,做一名模特也是可以的,但在貴陽找工作,她發現自己只能拍一些「媽媽裝」。

於是,她找來會拍照的姐姐,自己用各種材料裁剪出各式各樣的禮服,畫上舞臺妝,拍出一組又一組的視頻和照片。山野和樹林變成T臺,她走著貓步穿梭在中間。

快手就像那個舞臺,她把視頻傳上去,有人在評論裡說,她像呂燕。

但2020年,一切卻急轉直下,她生病要做手術,只好把夢想叫停。可在這期間,她看到了這一年那個讓她最難忘的笑容。那天她在醫院準備手術,主治醫生笑著對她說:「小朋友,你今天沒有吃東西吧?」她當時覺得,那個笑容就像是她人生中的一束光。

笑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力量。新的一年,之南語想把這種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她在視頻裡笑著說,希望所有自卑的女孩子都可以像我一樣自信。另一位舞者淡淡也想通過她的努力、她的微笑把力量傳遞出去。

曾經在《這就是街舞1》中,淡淡是12強唯一的女選手,國內的爵士女王。2021年,她希望自己的舞蹈不再只是一支編排好的片段,而是把生活態度融進去,傳遞出自信,記錄每一刻最真實的狀態。

作為一名舞者,她曾經感受到這個世界對女性的苛責,因為自己不夠瘦,受到很多冷眼。2000年剛有博客時,淡淡把跳舞的視頻發在網絡上,有人說,長這麼胖還要跳舞。去給藝人的mv伴舞,因為不夠瘦,她發現自己的片段直接被刪掉。在央視一個舞蹈節目中,她在臺上跳舞,剛要開始導演就喊了卡,當著全場的面說,這個女孩這麼胖,怎麼不穿褲子,而她當時穿著短褲……

但她堅持了下來,並終於綻放出了該有的燦爛。曾經去給劉亦菲伴舞,淡淡的鏡頭被整個剪掉,而去年,她和劉亦菲出席同一個活動,就站在一起。她笑了,覺得人生正在變得越來越好。2021年,她想出一本書,把自己的經歷,和看到的故事都分享出來,鼓勵更多的女性在舞蹈的路上堅持下去。在快手的「笑納」視頻裡,她把頭髮捋到一側,帶著最燦爛的笑容,在鏡頭前微微晃著。

她在視頻裡說。她覺得在2021年,可以繼續用舞蹈的力量,影響更多女性通過舞蹈,愛上自己。

2020年,所有的不甘已經過去,新的一年,頗具儀式感的,每個人都許下了願望,和自己有關,和快樂有關,和溫暖有關。

他們把新一年的希冀融進自己的生活裡,用快手記錄著每一刻當下的感受,並把這種溫暖和快樂傳遞給屏幕外的另一群人。時間會融入人生的長河裡,希望我們都能珍惜活著的每一分鐘。

https://v.qq.com/x/page/w321970qm12.html

▲更多精彩,請點擊「2021請笑納」活動視頻。

相關焦點

  • 快手微笑主題攝影展正式開幕,2021笑納每一種生活
    1月10日,快手「2021請笑納」主題影展在北京正式開幕,本次影展由快手和《男人裝》雜誌聯手打造,將鏡頭聚焦於21位快手上的普通人,記錄下他們真實而有感染力的笑容,傳遞疫情之下笑納生活的正向意義。
  • 快手微笑主題攝影展開幕 2021笑納每一種生活
    1月10日,快手「2021請笑納」主題影展在北京正式開幕。據悉,本次影展由快手和《男人裝》雜誌聯手打造,將鏡頭聚焦於21位快手上的普通人,記錄下他們真實而有感染力的笑容,傳遞疫情之下笑納生活的正向意義。
  • 餘秀華2021年第一首詩,《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水平如何?
    餘秀華,是一位現代女詩人。其實在歷史上的詩人,大多數是男性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女詩人,她們巾幗不讓鬚眉,在詩歌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歷史上出現的女詩人,有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薛濤、唐琬、魚玄機等等。現代人很難寫出符合格調、平仄、韻味的古體詩。
  • 餘秀華: 一棵堅強的稗子
    接生婆倒吸一口涼氣,明白自己遇到了一個「倒產」。下午時分,嬰兒終於出生了,是一名女嬰。幸運的是,嬰兒是活的。之前的一切擔心、焦慮,分娩時所承受的一切痛苦、折磨,此時都化為了初為父母的喜悅。他們給孩子起名叫餘秀華。在他們的眼中,這個女孩子,是一朵秀麗的小花兒。餘秀華說話並不遲。
  • 快手的21張笑臉背後,有一個嶄新的2021
    2021年初,快手聯合一線雜誌《男人裝》和國際知名攝影師陳準,給21個快手創作者拍攝了一組以「2021請笑納」為主題的笑臉照,並且給他們舉辦了一場線下影展。線下影展這些快手創作者當中,有詩人餘秀華,有自創古風大環舞的大崔崔,有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養牛牧羊的牧民達西,還有窮遊195國的旅行創作者李新詠,以及身兼歌手、coser、愛豆等多重身份的王奕萌Amiro......他們,都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但因為快手,他們細碎、真實又溫暖的日常,被更多人看見。他們的笑容,也感染到了很多需要陽光和歡樂的人們。
  • 當我們談論餘秀華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朗誦,餘秀華感覺「暈暈乎乎的」。在北京,她說,「想要一點疏離才感覺安心」。她確認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我只是一個農婦,土氣的粗俗的農婦,就因為詩歌,我去了這麼神聖的地方……」實際上她的感覺很敏銳,「他們的朗讀抬高了我詩歌本來的水平。那些花朵一樣的大學生,他們讀得好,特別是姬國勝老師,他讀我的詩歌,我才覺得我那詩歌是好的。」
  • 腦癱詩人餘秀華:我始終覺得,中國的男人,配不上中國的女人
    雖然生活不能自己,雖然被他人定義成了「標籤」,但餘秀華依然堅持讀到了高中畢業,畢業後,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出去找工作,只能每天在家度日。 這樣枯燥的生活,也漸漸地讓餘秀華對生活失去了前進的勇氣。唯一能讓餘秀華產生興趣的就是寫詩了,沒過多久父母產生了要把餘秀華嫁出去的想法。
  • 花15萬離婚,表白李健被罵「女流氓」,餘秀華到底冒犯了誰?
    19歲那年,餘秀華被母親安排跟大自己十幾歲的男人老尹結婚,原因只是:他身體好。「他從來不接你,也從來不扶。相反,如果你摔跤,回來他會笑話你。」那一刻她寧願自己摔壞腦子,從此不會覺得痛。在餘秀華這裡,「勇敢」是一個高級詞彙。那些被命運遮蔽的部分,她選擇打碎。02.首先,她打碎婚姻。對離婚這件事,餘秀華近乎拼命。
  • 封面會客廳丨餘秀華①「當愛一個人時候,靈魂是在上升,不是沉淪」
    餘秀華的經歷還被導演範儉拍成了紀錄片,斬獲了國內外多項大獎。日本《朝日新聞》兩度報導了她的事跡,瑞典方面也有人邀約她去做詩歌分享會。據出版社透露,餘秀華的作品英文版已授權美國出版公司,預計將在2021年9月上市,由企鵝出版集團發行。出名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比如經濟條件的改善和自由度的提升。有了錢,她給家裡修了新房子。跟前夫離婚時,對方要錢,她也能拿得出。
  • 餘秀華不後悔寫「詩」,堅持在唾沫裡維持貞潔,可恥還是可敬?
    腦癱女娃娃 這不是電視劇劇情,更不是虛構故事瞎說八道,而是餘秀華的前半輩子的真實人生。 小時候的餘秀華幾乎沒有朋友,沒有社交,甚至沒有被喜歡。畢竟是自己的孩子,雖然被冠上「du咒」還是不願意捨棄她。
  • 餘秀華在路上看到有女人在哭,即興寫了首悽美詩,最後一句有水平
    餘秀華的嬉笑怒罵,從來都是有感而發。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她的一首即興之作。這首詩是餘秀華與好友去喝酒的路上,看到有個女人在哭,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悽美詩,曾打動過不少網友。讓我們來品一品:《街口》約了幾個人去喝啤酒從一排梧桐樹蔭下走過去,風裡的呼嘯歇了下去幾個人在爭吵他們厭倦了與秋風做惡的人而自己去做惡後面的女人嚶嚶哭泣她前面的男人都被人間用壞這招魂般的哭泣沒有讓一個小鬼復活天空無端隱匿了星星人間燈火亮得亂七八糟一個人說:別信她這城市根本沒有讓她醉的酒詩名叫「街口」,截取的正是她在街口看到的一件小事,她選擇用藝術化的文字將感受寫下來,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她對這位陌生女子深深的同情
  • 餘秀華攜自傳體小說《且在人間》來到鄭州:故鄉是每個人的寄居地
    某電視臺的男主持阿卡是她崇拜和渴望的對象,但阿卡對她的憐憫,給周玉帶來強烈的不平等感;而她的「倒插門」丈夫吳興東,則對這個「殘疾人」竟然還要求平等、尊嚴感到「震驚」,他覺得,對方應該感激自己才對。這種種的不平等,都造成了周玉內心的強烈震撼。一種只有詩才能表達的世界,終於在那些田野深處飄出,擴散到整個天空。周玉用自己的詩,創造了一個平行世界,而為自己掙得了一定的平等和尊嚴。
  • 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必須被別人表述 | 對話李一凡
    毒藥:你在《鄉村檔案》開頭引用了馬克思的話:「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必須被別人表述第二個就是實際上像殺馬特也好,農民也好,他們其實也經常被主流的話語所控制。比如說農民,在通常情況下,你想採訪他,或者你要拍他的時候,他心裡背的就是中央臺開始採訪,該怎麼說的這種套路的東西。因為他的主體性長期是不被認可的,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其實他是有主體性的。
  • 餘秀華:活著,拒絕大詞
    活著,拒絕大詞 文/餘秀華 第一個詞:苦難 這一年裡,我到過了許多地方,見過了許多記者,以及和我一樣喜歡詩歌的朋友,他們或者在採訪的時候,或者是在我演講的時候提出問題: 你是怎樣把苦難轉化成為詩歌的
  • 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13首餘秀華的動人詩歌
    餘秀華站在自家門口餘秀華在老家橫店和富士康90後「打工詩人」許立志一樣,生活也給了餘秀華以艱辛,而詩歌則讓夢想照進她的現實。身體沒有充分的自由,選擇寫詩只因為詩歌是字數最少的一個,於她而言最容易;但詩歌卻是來自夢與自由的想像,是照進她的殘疾和不幸婚姻、她的無法擺脫的封閉農莊裡一抹燦爛的光亮。
  • 被誤解的殺馬特:怪異髮型是他們的保護色
    「他們的群分兩種,一個審核群,一個正式群。審核群我們就進不去,你需要有殺馬特的髮型,還要有殺馬特的審美」。通過朋友引薦,他結識了「殺馬特」一詞的創造者羅福興。準確來說,羅福興所創始的殺馬特家族,是和葬愛家族、殘血家族等家族一樣的非主流網絡家族。羅福興在網絡殺馬特家族中很有號召力,但現實中卻是一個宅男,和線下的殺馬特成員並沒有多少接觸。
  • 《且在人間》:餘秀華,我要表達憤怒,以及對男性世界的不滿
    《且在人間》:餘秀華,我要表達憤怒,以及對男性世界的不滿餘秀華是詩人,這一點毋庸置疑,甚至可以說,她是如今唯一可以靠出版詩集養活自己的人,這一點已經很厲害了,而這本小說,完全改變了我們的初步印象,她原來也可以寫小說,而且寫得不錯,要知道,尋常的小說
  • 餘秀華的新詩《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賞析
    無疑,詩人對這隻「麻雀」投射了自己過往生活的影子,傾注了詩人雖然克制卻依然飽滿的同情,這是「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不單單預示麻雀死亡,更昭示麻雀對生活的追逐和熱愛,它不是冰冷漠然的!這首詩歌的象徵意味比較濃厚。「麻雀」在鳥類中微不足道,象徵著卑微的小人物,「草籽」是鳥的食物,「麻雀飛過去啄草籽」象徵著小人物為生計奔波的形象,而草籽下的「泥潭」則象徵遍布生活各處的陷阱、災難。
  • 餘秀華:人間再沒有供我嚎啕一哭的地方,罵我的人,我調和不了
    「你越是對我看不順眼,嫉妒我或者是攻擊我,我越發感覺到自己活得很有價值」有網友這樣子來形容餘秀華。其實不全是這樣子,怎麼來形容餘秀華這一位詩人,我們可以從她的詩裡,從她的生活態度可以觀察得到。不全是建立在她的詩句之中,「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是餘秀華的成名作,這麼多年過去了,她仍舊還是用這種姿態活得很精彩。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對她的一種輿論,餘秀華可以稱得上是詩人嗎?是一個得意忘形的村婦吧?她配得上是腦癱詩人嗎?太多的疑問其實在不停地攻擊著餘秀華,但其實客觀的來講,上面的這些輿論算是對她一種間接的傷害與攻擊,這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