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私人廚師於存,回憶為主席做飯的遺憾,沒做一次像樣的飯

2021-01-21 以沫文史

前言

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陸遊

作為我國第一偉人,毛主席的身份是十分尊貴的,享受的待遇自然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已經為中國操勞了幾十年的毛主席也該享受生活了,不僅有專門的舞伴和護士,而且私人廚師也是必不可少的。

於存廚藝被高度評價

在1981年,北京飯店派遣了一批烹飪團專門去日本東京學習和訪問,在這個烹飪團中,主席晚年的私人廚師於存就是其中之一,之後人們知道了他是主席的私人廚師時,都對他十分的敬重,還想請他露一手,此時他已經在主席身邊做了十幾年的廚師了,面對大家的請求,於存也不好拒絕,之後他就在日本飯店表演了中國精美的烹飪廚藝,表演完之後,在場的人都被他的高超廚藝所驚嘆。

之後他的廚藝對日本也有了很大的影響,而且除了日本,美國人也同樣被他的廚藝所徵服,因為在1971年,中美外交正常化,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問中國,主席安排於存做主廚,之後基辛格一邊吃著,一邊讚嘆這個廚師的廚藝,和他一起來的布希甚至還問於存,這菜是什麼做法,於存面帶微笑的回答:這也是中國的川菜,四川傳統的地方菜,您吃了覺得怎麼樣?布希連連點頭:「OK!」,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宴會之後,布希還對於存提出了邀請,讓他將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到美國去。

隨著中美關係越來越好,美國很多的領導人也相繼訪問中國,比如美國前副總統羅傑斯來華訪問時,主席仍然派於存擔任主廚,羅傑斯訪問結束後,對中國的盛情招待非常滿意,尤其是對於存做的飯菜讚不絕口,正是由于于存有著高超的烹飪技術,所以他也被主席親自派遣,參與制定我國招待各國領導人的宴會菜譜,並且每次都得到了外國人的稱讚,於存自從1962年就被調到了中南海,成為了毛主席的私人廚師,他也為毛主席做了長達十幾年的飯菜。

於存遺憾沒讓主席吃一頓像樣的飯菜

按道理說,毛主席應該吃過他很多拿手好菜,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在多年之後,於存回憶起給做飯的那段時光,多次表示自己並沒有將自己的專長派上用場,而且還多次遺憾的說:「在主席身邊待了那麼長的時間,還沒有讓他老人家吃過一頓我做過的像樣的飯菜,每次想起來,心裡還真是難過……」,於存這樣的說法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接下來就一起說說吧。

根據於存的介紹,原來毛主席每天的菜譜都十分簡單,所以於存才說自己高超的廚藝一直沒有向主席展示的機會,而主席也一直沒有吃過自己做的像樣的飯菜,主席的菜譜通常都是簡單的四菜一湯,主食也是普通的五穀雜糧,最常吃的主食就是大米和小米一起做的「二米飯」,另外四菜也十分簡單,主要是紅燒肉和醬豬肘子,因為主席最喜歡吃這兩種肉食,而這兩種肉食也是最經常調換的,剩下的都是一些蔬菜,比如馬齒莧是最常見的,主席作為湖南人,菜裡的紅辣椒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這些菜中往往都會放紅辣椒,這也是主席的習慣。

一湯主要是芹菜葉湯或者是香菜葉湯,總之這些蛋白都十分的簡單,如果主席沒有胃口,煮一缸麥片或者是烤幾個紅薯就打發了,可以說,主席在吃的方面沒有什麼追求,只要能吃飽就可以,即使像於存這樣廚藝高超的廚師,也不能撬開主席的嘴啊。於存也嘗試讓主席改一下胃口,多嘗嘗地方的特色菜,但每次都被主席拒絕了,只要簡單點就好。

主席的節約精神

有一次於存給主席做了一道十分有名的家鄉菜,紅綠擺了一大盤子,他以為主席吃了一定會喜歡,結果沒想到注意吃了之後,不僅沒有稱讚,反而是一頓批評,說不要學大飯店的樣子,把飯菜搞得花裡胡哨的,好吃就行了嘛!這簡單的一句話,也讓於存受益匪淺,從此他給主席做飯的時候,更注重味道,而不是外觀,這讓於存的壓力有了大大的降低。

因為當初於存被調往中南海給主席做飯的時候,他去之前其實內心十分的忐忑和焦慮,壓力非常大,畢竟自己將要給國家領導人做飯了,就怕自己到時候做的菜不符合主席的胃口,然後影響主席的工作,那樣麻煩可就大了,不過現在看來,自己完全沒有了一些擔憂,畢竟主席對飯菜的要求太低了,而且主席還要求做的隨意一點,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而於存也沒有讓主席失望,做出了讓主席很滿意的飯菜,讓主席不再為了吃飯而忙活,從而有更多的時間來為國家日理萬機。

於存在與毛主席長期的相處過程中,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根據當時中央的規定,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每三年就要更換一次,擔心固定的飲食結構對主席的身體健康有不好的影響,於存也為了主席的健康著想,也曾想過離開主席,所以於存在幹了三年之後就被調走了,隨後中央又將他的師兄黃子云換了過來,但是黃子云來了之後,給主席做了幾天的飯,主席都沒有胃口,所以大家都猜測,可能是主席想於存師傅了,所以之後中央又將於存調了回來,而於存也自然而然成了待在主席身邊時間最長的一位廚師。

結語

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的瞎忙,卻等於亂放空炮。——培根

雖然將飯菜做得簡單一點是主席的要求,但在於存看來,這些飯菜完全不匹配主席的身份,在他的眼裡,這些就是不像樣的飯菜,所以他在晚年的時候,也非常遺憾,自責沒有給主席他老人家做過一頓像樣的飯菜,不過這並不是因為他的廚藝不好,而是因為主席十分的節儉,令人尊敬,對於我們的偉大領袖,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評論哦,想了解更多中外歷史趣事,記得點讚關注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

相關焦點

  • 我給毛主席當廚師
    那天晚上我一點兒都沒睡意,回想著白天的情景,沒想到毛主席那麼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也就是那天中午,我第一次精心給主席燒了一道杭州的地方名菜——西湖醋魚。主席和江青吃了都說好。從那以後,主席在杭州期間,我經常為他們燒菜吃。大概是北京來的領導對我的工作比較滿意吧,後來決定調我進京專門為毛主席做飯。
  • 一件睡衣67個補丁,毛主席:主席的睡衣就不能補一補嗎?
    據當時在主席家裡當管理員的吳連登回憶,在這個特殊時期,毛主席主動提出降低自己的工資標準,由行政一級降為三級,每月404.8元。這雖然在當時看起來不少,但主席不比常人,他的開支極大。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撫養子女,以及他喝的茶、抽的煙都是自己花錢;還要每月交納黨費、水電費、房租、家具租金等80多元。主席老家經常來人,他要給錢,他還定時給老家寄錢。
  • 毛主席年夜飯都要吃啥?每年的菜單都會變,但是有一樣菜必須有
    到了除夕夜,毛主席家的年夜飯也會比平時稍微豐盛些,從1954年成為毛主席的廚師算起,程汝明為毛主席掌勺了22年,其中有19年是毛主席家中的主廚,程汝明說除夕夜毛主席從沒有對廚房有過什麼特別的吩咐,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允許程汝明展示他的國宴手藝,於是程汝明就多準備幾道毛主席平日愛吃的菜,這成為了程汝明做年夜飯的唯一原則。具體都有什麼菜呢?
  • 尼克森女兒深情回憶毛主席 稱中國朋友太友好了
    尼克森女兒深情回憶毛主席 稱中國朋友太友好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31日 01:49 來源: 來源:國際在線(美洲)  新華網專稿:在即將迎來已故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實現啟開中美關係新紀元的歷史性訪華
  • 毛主席嗜辣,曾說過:「不吃辣椒不革命!」
    在那段艱難歲月裡,毛主席連辣椒都吃不上。有一年夏天,毛主席的妻子賀子珍為他找來了一些辣椒,炒了一整盤,毛主席吃得很香,但他捨不得多吃,每次都只吃一點點,連吃了好幾頓。當時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飯菜很容易變質。賀子珍拿起辣椒一聞,發現變質了,就把剩下的倒掉了。毛主席回到家吃飯時,發現沒了辣椒,就詢問賀子珍。賀子珍只說已經倒掉了。
  • 毛澤東最後的衛士回憶首次和最後1次給主席理髮
    毛主席最後的衛士  和主席朝夕相處17年,為他理髮1800餘次  2011年9月9日,是毛澤東主席逝世35周年。從8月初開始,周福明就忙碌起來,接待各級領導和朋友,參加各種紀念活動。周福明今年76歲,52年前,他進入中南海,成為毛主席的理髮師、貼身衛士。他和毛主席朝夕相處了17年,直至主席去世。
  • ...家庭財產 毛主席遺體 李訥 汪東興 江青 管家-中國新聞-東方網
    據吳連登回憶,最初來到毛主席家的工作是負責雜務,搞衛生、整理庫房、打水送飯。  吳連登說,毛主席家的倉庫大約有十五六平方米,房子很破,一直沒有維修過。倉庫裡有6個木製的舊柜子,主席3個,江青2個,還有一個小的放著毛岸英的東西。「現在想起來,我都想流淚。
  • 毛主席正講話,貼身警衛員放了個屁,看毛主席怎樣化解尷尬
    毛主席不但身具偉人的莊嚴穩重,生活中也充滿幽默風趣,在給戰士們講話時,常常能夠用輕鬆詼諧的詞藻,讓大家記住道理。俗話說,人食五穀雜糧,就得放屁。但如果在社交場合中,不小心放了個屁,那會相當尷尬,往往不知如何化解。這事就被毛主席遇到過,看看毛主席是如何化解尷尬的。
  • 他是毛主席的老師,曾撕毀毛主席的作業,死後毛主席為他題寫碑文
    毛主席少年時期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習,每周一次的作文課是毛主席喜歡的課程。他的作文觀點新穎,文筆流暢,為同學們所推崇。而當時擔任國文課任課老師的是袁吉六先生,他學識淵博,一生不入仕途,而致力於教育事業。
  • 聽著《滿江紅》 給毛主席做白內障手術
    原標題:聽著《滿江紅》 給毛主席做白內障手術 讀宋詞毛主席忽然大哭 楊志敏:您在主席身邊待了那麼多天,對他的生活起居有什麼特別深的印象? 唐由之:主席的飲食很簡單,並不像外面傳言的那樣每天吃紅燒肉。
  • 毛主席正問話,警衛員突然放了屁,毛主席一句話讓大家哈哈大笑
    毛主席的幽默智慧令人感佩,跟隨毛主席15年當貼身衛士長的李銀橋,對此有過詳細的回憶。比較經典的,就是手下警衛在主席問話時突然放屁,毛主席一句話把大家逗樂了。這時,可能是朱老四有點緊張,還沒來得及說話,就「噗」的一聲胯下炸雷,一個響屁尷尬了現場。毛主席卻即興發揮說:「『不』?噢,不是就好!」朱老四先是臉紅,聽到主席這樣開玩笑,禁不住憨笑起來,大家都哈哈大笑,現場氣氛輕鬆一片。接著,毛主席轉入正題:「吃黑豆是暫時的,陝北就這麼大的地方,每年打的糧食就夠自己吃了。
  • 毛主席晚年如何學英語:有鄉音NL不分
    王鶴濱:「書為夫人」   王鶴濱曾任毛澤東的保健醫生,他在《紫雲軒主人》一書中對這位偉人睡的雙人床上的獨特布局作了這樣的描述:   當你走進紫雲軒毛主席的起居室時,你會驚訝地看到,在老人家睡的硬木板雙人床上,從頭到腳竟放滿了整整半床的書籍。主席就好像是睡在或躺在書堆裡,這些書都是毛主席平時常要看的書。
  • 酷愛學習:毛主席晚年如何學英語?
    王鶴濱:「書為夫人」  王鶴濱曾任毛澤東的保健醫生,他在《紫雲軒主人》一書中對這位偉人睡的雙人床上的獨特布局作了這樣的描述:  當你走進紫雲軒毛主席的起居室時,你會驚訝地看到,在老人家睡的硬木板雙人床上,從頭到腳竟放滿了整整半床的書籍。主席就好像是睡在或躺在書堆裡,這些書都是毛主席平時常要看的書。
  • 毛主席身邊的"大老虎",一直保衛主席的安全,讓蔣介石都很忌憚
    毛主席一生都充滿傳奇色彩,而他身邊的幾個貼身警衛員也都不是小角色。一龍二虎三鼠的名聲在國民黨也傳的很響,他們個個都身手不凡武功高強,「二虎」裡的「大虎」龍飛虎更是絕世高手。
  • 毛主席北戴河辦公幾乎天天遊泳 請警衛吃螃蟹
    王志遠說,當日中午時分,當時的華北局和天津公安局的領導前來檢查毛主席住地的安全保衛工作,王志遠為領導帶路去毛主席要下榻的章家樓,沒想到,這讓王志遠有幸成了當時最早見到毛主席的北戴河人之一。  王志遠回憶說,他們一行人剛到大門口時,十幾輛小轎車開了過來,當警衛人員打開車門時,王志遠仔細一看,下車的人竟然就是毛主席。
  • 毛主席女兒竟會吃不飽,餓到用窩頭擦盤子,還要用熱水衝一遍喝掉
    李訥在上學期間,正好趕上三年困難時期,毛主席要求李訥不準搞特殊,要和同學們一樣,更是嚴令不準工作人員給李訥開小灶,不準給李訥送吃的,一切要在學校解決,學校食堂給吃什麼,就吃什麼。李訥為了響應父親的號召,幫助國家度過困難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在學校報口糧數量時,只報了17斤一個月。李訥將自己的做法告訴給毛主席後,毛主席非常的高興,說就應該這樣做。
  • 毛主席說了句話,把放屁說的如此藝術,放屁者不尷尬,常掛嘴邊
    如果是當著國家主席的面放個大響屁,將如何收場呢?但,這種事情就是發生了,而且主席還很完美的幫著這位衛士解圍了。毛澤東主席從參加革命就是日理萬機,一直到晚年仍然如此,日夜不停的為國家操勞。如果遇到大事,主席經常是一連幾天幾夜坐在辦公桌前不合眼,甚至一天只吃一段飯,看著都讓人心疼。
  • 做個愛做飯的媽媽,上班族也能快速將家常菜做出五星級廚師的味道
    宅在家沒事一個個都把自己練成了廚師!那段時間的我,起床後做早飯,吃過早飯幹家務,幹完家務做中飯,吃過中飯休息一下就開始做晚飯,仿佛一整天都在忙著吃什麼,真是妥妥的吃貨啊!想像著兒子長大後,跟旁人聊天說:「特別想念小時候我媽燒的飯。」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家有一種港灣的感覺,一直是我的目標。只要不是太忙太累,我都是很享受燒飯的過程。但有時候工作忙,下班後接他再做飯很容易弄到太晚,所以總結了一些家常菜的小竅門分享給大家,方便忙碌的上班族又快又好地做出五星級廚師一樣的味道。
  • 貼身護士孟錦雲回憶毛主席:臥病在床也要讀書,晚年的偉人不快樂
    提起毛主席的晚年,就不得不提起兩位女士,她們可以說是毛主席晚年時期身邊最親近的人。  一位是毛主席的機要秘書——張玉鳳,對於毛主席來說這位耿直倔強的機要秘書與其說是下屬,不如說是家人來得更貼切一些。  張玉鳳不僅一手打理毛主席的生活起居,甚至負責掌管其私人保險柜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