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新品系的培育

2020-12-07 花寵匯

培育新品系是一個具有雙層意義的話題。嚴格意義來說,可以理解為目前全世界都在廣泛採取的方式,即通過基因複合的方法,來完成某一種具有獨特外觀,特殊基因和相對穩定遺傳的新品系。而另一層面,則有可能在這一過程當中,會有一種全新基因的,尤其是單基因新品系的出現。

我們目前所認識到的,牡丹鸚鵡的單基因變異種,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到現在也不過只有80餘年的時間,在這一階段,基本上平均每5-8年就出現一個新的單基因新品系,而複合基因的新品系,隨著基因品種的不斷變化和複合基因已定型的新品系,也在快速的發展。

國內的生物學發展起步較晚,基因與遺傳學的認識,也並不廣泛。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真正對一個生物物種,進行多元化改良並形成新品系的,好像除了金魚和犬只,另外就只有賽鴿當中有一、兩個品系,其它的,似乎就再也找不出別的品種來了。所以目前,國際上很多的寵物品種,國內都是跟在別人後面玩,標準都是別人在定,裁判都是別人在當,確實有點窩囊。說這些話,倒不是說自己有多麼偉大的理想,只是想表明自己在玩的過程中,得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管是否能夠達成,但至少會成為自己在這一過程中的方向和動力,僅此而已。

培育一個新品系,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很多的條件和基礎,更需要一個簡單而質樸的信念和一份守得住寂寞的心態。以下,就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想法,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豐富的飼養管理經驗

具有一定程度的飼養管理經驗,這是每一個玩家所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我稱之為經驗基礎,這一層面,包括了對牡丹鸚鵡的日常飼養管理、疾病防治、以及繁殖育雛等方面,一切能保證牡丹鸚鵡正常生存、健康生活的條件和環境。否則,再優秀的基因,再頂級的品系,到了自己手上,不是生病就是犧牲,那任何理想和信念都是一句空話。

二、相對數量的基因種源

培育一個新品系,離不開基因,更需要有一定種源數量的基因群。其最主要的目的,除了保證在複合基因過程中,避免過度近親交配外。還在於在培育三重複合基因以上的新品系過程中,對新基因的導入來源、提取方式、複合類型、基因鞏固等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

三、一定水平的基因與遺傳學知識

就這一點上,相信大部分的牡丹鸚鵡愛好者,可能只是了解一部分基因知識,但卻並不一定能理解到一定的程度或深度。一方面,這類知識本身就相對來說比較缺乏,只能憑藉有限的網絡資料來進行進一步深入的學習、了解。另一方面,相對這些比較系統性的理論知識而言,大部分的實踐經驗,很多愛好者都會自己留作看家本領,而很少會與別人交流、分享。因而導致很多鳥友在這方面的經驗缺失。而這些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又恰恰是在各種類型的配對或基因複合時,避免錯誤基因組合、減少無謂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這些方面,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四、嚴謹而科學的育種機制

這一問題,相對於上述幾點來說,則要更為深入,要求也更加高些。國內很多的牡丹鸚鵡愛好者,對飼養這一品種的寵物鳥,各自的出發點都不一樣。有作為愛好的,但會僅流於表層形式。有出於投資想法的,但會考慮投資回報率及見效周期。有理論和實踐經驗的,但又受客觀因素制約,沒有更大的場地,進一步的投入,或者更多的時間,來投入到這些寵物上面去,因此,很少有真正基因遺傳學高手和育種專家類型的愛好者出現。加之國內對這一類型的寵物,沒有形成規範化的管理,正規型的行業組織(協會或俱樂部),定期性的推動方式(品評會或展示賽)。以至目前還處於比較鬆散、混亂的現狀,都有很大的關係。

五、一份甘受寂寞的心態

最後一點,在追求自身愛好,體現這一愛好所回報的價值時,很多愛好者很少有一個長期的、持續的熱度,或者說缺乏一種最基礎和最單純的長期熱情。在培育新品系的過程中,因為客觀原因或主觀因素,半途而廢的非常多。這也是國內牡丹鸚鵡水平,較之荷蘭、比利時、英國、丹麥、美國、澳大利來、日本、泰國、菲律賓,甚至中國的臺灣地區,水平要差的多的原因所在。因而,一份最簡單的執著,也可以是一個行業,最基礎的原始推動力。

相關焦點

  • 牡丹鸚鵡基因複合配種方法的重點
    面對各種已定型的變異品系,大概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想把很多種的變異類型組合在一起。想看看能不能培育出特別基因或超級多重複合基因的鳥。這種培育方式,其實也是目前培育複合基因新品系的目標和方法。但是首先,我們得要先了解變異發生在牡丹鸚鵡的哪些地方。
  • 牡丹鸚鵡品種區分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中國目前最常見的品種,多為費氏牡丹、桃臉牡丹、面罩牡丹三種,分為兩大類產生的品系來培育劃分,統籌分為「頭類」和「面類」。費氏牡丹、面罩牡丹劃分為「頭類牡丹」;桃臉牡丹劃分為「面類牡丹」。
  • 帶你系統的了解一下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或「愛情鳥」。牡丹鸚鵡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它們會與伴侶形影不離,相依相偎,而且通常會廝守終生。  牡丹鸚鵡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體長13-17釐米,體重40-60克,是體型最小的鸚鵡品種。身型短胖,有一條短尾,喙部相對較大,大部分牡丹鸚鵡的體羽以綠色為主,而人工配種及變種使很多的顏色出現。
  • 牡丹鸚鵡培育神奇:基因計算器
    牡丹鸚鵡基因計算器界面中文翻譯原網址:http://www.gencalc.com/gen/eng_genc.php?翻譯成中文的網頁界面:圖表說明:從上述圖表中,可看出牡丹鸚鵡各品系的基因在遺傳過程中的很多端倪
  • 帶你系統地了解一下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或「愛情鳥」。牡丹鸚鵡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它們會與伴侶形影不離,相依相偎,而且通常會廝守終生。牡丹鸚鵡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體長13-17釐米,體重40-60克,是體型最小的鸚鵡品種。
  • 牡丹鸚鵡部分基因介紹
    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 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牡丹鸚鵡屬Agapornis,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情侶鸚鵡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是「桃面愛情鸚鵡(桃臉情侶鸚鵡、小鸚)、牡丹鸚鵡、黃領牡丹鸚鵡、白面愛情鸚鵡」屬內的鸚鵡總稱。情侶鸚鵡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
  • 家養牡丹鸚鵡是這9種野生鸚鵡的後代,我家的對上了,你也對對吧
    牡丹鸚鵡是人工繁殖最為成功的鸚鵡種類之一,在人工的培育下繁生了許多變種,使其羽毛彩色更加的豐富多樣,小巧可愛,深受世界各地的人們喜愛。這麼多種牡丹鸚鵡都是如何培育出來的呢?這就需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9種野生牡丹鸚鵡,可以確切的說,所有的家養牡丹鸚鵡都是由這9種野生牡丹鸚鵡人工變種而來的。
  • 牡丹鸚鵡分類大綱
    對於這種常見的小鸚鵡,似乎人們並沒有過多去考慮過這個品種及品系的劃分是怎樣的,因而多數玩家總停留在迷茫的印象中,在這裡我僅代表個人整理一下牡丹鸚鵡的系統分類和品系分類大綱:(為便於說明,我將按照完整生物學分類的,界、門、綱、目、科、族、屬、種之後,另增加亞種及品系來進行說明。)
  • 牡丹鸚鵡的品種真多,常見牡丹鸚鵡品種介紹,以及網購鸚鵡價格表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最便宜的虎皮鸚鵡,今天給大家收集網上常見牡丹鸚鵡的價格。由於疫情的影響,鸚鵡價格相當於去年同期來說,有小幅度下跌,每一個店鋪價格都不同,基本上一個品種相差幾十塊錢,鸚鵡本身也就100多,有些品種買一對就相差一百塊,這錢買雪糕他不香嗎?
  • 牡丹鸚鵡知多少,我家鸚鵡的故事
    許多朋友看到我發布的孵出的小 牡丹鸚鵡問是否合法的問題,家庭能不能養的問題。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牡丹鸚鵡。牡丹鸚鵡是家養小型鳥類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它又被稱為情侶鸚鵡、愛情鳥,是一種小型的鸚鵡。原產於非洲,容易繁殖,現已作為寵物在世界各地飼養,家庭養殖是可以的。牡丹鸚鵡普遍被分為兩個大類,分別為頭類和面類。
  • 牡丹鸚鵡怎麼養?家養牡丹鸚鵡注意事項
    牡丹鸚鵡怎麼養?家養牡丹鸚鵡注意事項。:牡丹鸚鵡一般都是成對或者是成群飼養,因此應該先根據所飼養的牡丹鸚鵡的數量和大小來選擇合適的籠子,同時要保證所選擇的籠子足夠牢固。:牡丹鸚鵡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稻穀、米粒、慄子、葵花籽、牡蠣粉、青菜、水果等都可以,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專門的營養飼料來餵養它們。
  • 鸚鵡賣家被追刑責 費氏牡丹鸚鵡養殖戶困局待解
    據張先生介紹,商丘人工養殖費氏牡丹鸚鵡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有人從北京引進幾十對鸚鵡自己餵養,發現市場前景良好,鸚鵡繁育迅速在商丘發展起來。  公開資料顯示,費氏牡丹鸚鵡別名費氏情侶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項下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兩隻牡丹鸚鵡
    我家從去年8月份開始養了兩隻牡丹鸚鵡,當時小小的兩隻毛茸茸的東西,我都不知道要如何養活兩隻小傢伙,幸好現在是高科技時代,度娘也是無所不能的,於是我在網上慢慢搜索,終於也知道了一些有關牡丹鸚鵡的習性,現在我就來科普一下吧。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 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同籠飼養,但是結果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
    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同籠飼養,很多鳥友都嘗試過這種做法,但是往往以失敗告終,因此牡丹鸚鵡也獲得了一個響亮的稱號「鸚鵡中的戰鬥機」。同時也更加說明了牡丹鸚鵡殺傷力之強,恐怕在小型鸚鵡中它們是最強戰鬥力了。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位鳥友的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同籠飼養不但沒有互掐,而且兩隻鳥還好上了。
  • 商丘鸚鵡賣家被追刑責 費氏牡丹鸚鵡養殖戶困局待解
    據張先生介紹,商丘人工養殖費氏牡丹鸚鵡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有人從北京引進幾十對鸚鵡自己餵養,發現市場前景良好,鸚鵡繁育迅速在商丘發展起來。  公開資料顯示,費氏牡丹鸚鵡別名費氏情侶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項下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入了新坑--桃面類牡丹鸚鵡
    愛情鳥呢,就是lovebirds,即牡丹鸚鵡。它的老家在非洲,根據顏色和外型分為九大種類。我國法律規定能夠合法飼養的牡丹鸚鵡只限於桃面類牡丹鸚鵡(peachfaced lovebirds/rosy faced lovebirds),因此,本姐姐感興趣並飼養的就是桃面類牡丹小鸚鵡啦哈哈哈~(下文出現的「牡丹鸚鵡」均指桃面類)業界名家大神Bro Tiger一陣見血地指出:想養活牡丹鸚鵡容易,但想養好卻不容易。經過快一個月的飼養體會,發現這句話的確是事實。
  • 牡丹鸚鵡怎麼分公母?
    ,以強欺弱,發情雌鳥更為突出,叫聲大而雜,有時噪聲擾人,還可向其他鳥進攻,這時若將雌鳥與雄鳥配對繁育則鳴聲銳減,性情好轉,所以飼養牡丹鸚鵡以成對為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牡丹鸚鵡怎麼分公母吧!牡丹鸚鵡價格非常親民,常見的棕頭牡丹鸚鵡大約60元一對,黃桃臉牡丹鸚鵡小鳥80元一對、成鳥120元一對,綠黑頭、藍黑頭150元左右一對,綠桃臉200元左右一對,紫羅蘭(墨水藍)牡丹、彩虹牡丹、金絲頭牡丹、白紅眼牡丹還有紫紅牡丹等價格更高,一般少見,沒固定價格。
  •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屬Agapornis,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
  • 牡丹鸚鵡繁殖方法
    、愛情鳥等,國內現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常見的品種有琉璃腰牡丹鸚鵡、黃領黑牡丹鸚鵡、金紅桃牡丹鸚鵡(、小櫻哥牡丹鸚鵡及藍牡丹鸚鵡等品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牡丹鸚鵡繁殖方法吧!牡丹鸚鵡繁殖準備牡丹鸚鵡每年可繁殖3~5窩,以秋冬季節最好,七、八月份應把窩巢拆掉停止繁殖。
  • 看慣了普通的牡丹鸚鵡,再來看看這種牡丹鸚鵡,感覺不錯
    看慣了普通的牡丹鸚鵡,再來看看這種牡丹鸚鵡,感覺還真是不錯!灰頭牡丹鸚鵡灰頭牡丹鸚鵡和我們平時見到的紅臉牡丹鸚鵡、黑臉牡丹鸚鵡、費氏情侶鸚鵡等羽毛風格不同。左邊為雌鳥,右邊為雄鳥灰頭牡丹鸚鵡雌鳥上體灰白色,很淡雅,雄鳥整體是草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