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醫附院康復醫學科引入外骨骼機器人——癱瘓病人行走不再是夢
近日,濰醫附院康復醫學科的外骨骼機器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款醫用外骨骼機器人是由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團隊研發,濰坊醫學院康復學院引進並在濰醫附院康復醫學科使用。活動現場,一位因脊髓損傷臥床兩年不能站立行走的大爺,在外骨骼機器人的輔助下實現了站立行走,而且在佩戴外骨骼機器人的10米測試和6分鐘測試中成績均為滿分。
-
豐田開發新型機器人腿支架 幫助癱瘓病人再次走路
【網易智能訊 4月13日消息】豐田公司正在引進一種新型的機器人腿支架,名為「Welwalk-WW-1000」,這種支架可以幫助患有局部癱瘓,半條腿無法行走的病人再次走路。機器人支架套在病人癱瘓的腿上, 膝關節處有一個很大的電機組件,它能給病人提供足夠的支撐,讓病人能在逐漸恢復自己的行走能力。
-
用意念行走 電子科大研發的機器人讓癱瘓女警「站起來了」
▲癱瘓12年的黃曼終於站立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幫助黃曼圓夢的外骨骼機器人系由電子科大研發。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這款曾幫助殘障人士「站立」,造型酷似人體下肢的「外骨骼機器人」現已提檔升級為第四代。它不僅能幫助患者站立,還能讓患者上下樓梯,甚至會自動計算臺階的高度,規劃步態。
-
行動不便老人和癱瘓病人的福音 腦波控制外骨骼系統
據外媒報導日本機器人專家三井(Yoshiyuki Sankai)開發的腦波控制外骨骼已經成功地在多名患者身上起到輔助作用。同時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傑克遜維爾的布魯克斯電子治療中心也成為美國第一個使用日本開發的獨特康復技術的中心——混合輔助外骨骼(HAL)。
-
腦控外骨骼機器人套裝讓法國癱瘓男子重新「行走」
據法新社報導,一個四肢癱瘓的男子通過使用一個大腦控制的機器人套裝,能夠讓四個癱瘓的肢體全部活動起來。這位來自法國Lyon的28歲男子,名叫蒂博(Thibault),他從40英尺高的陽臺上跌落,摔斷了脊髓導致肩部以下幾乎全部癱瘓。
-
豐田開發行走機器人 輔助癱瘓病人重新站起來
視頻:豐田開發輔助行走機器人系統 讓癱瘓病人重新站起來,時長約47秒騰訊數碼訊(米可)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豐田最近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可穿戴機器人,旨在幫助癱瘓病人重新站立起來行走。這種機器人下肢名叫Welwalk WW-1000系統,是一個具有電動機械框架的模擬機器腿。
-
遠看在玩AR遊戲,近看竟然是癱瘓病人訓練走路
你們不知道,我有多渴望能下地走路。」 下肢0肌力的患者也能走,還能實現街景AR訓練6月,三墩院區康復治療中心最新引進了「黑科技」——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它可以幫助偏癱、脊髓損傷、步態異常等等患者進行輔助步行的訓練。
-
我們活捉20家外骨骼機器人公司,人類離鋼鐵俠不遠了
我們整理了國內外的外骨骼機器人玩家,發現松下、Festo等大公司已經入局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發,同時,美國、加拿大、中國也出現了不少創企,並推出了多款產品。1、增強型外骨骼機器人公司增強型外骨骼機器人公司主要在美國和日本。
-
這種外骨骼可幫助中風患者恢復,即使上半身癱瘓仍能自己拿水喝
當中風患者從上身癱瘓中恢復時,治療師經常引導他們的手臂進行動作,幫助他們的神經系統重新學習這些動作。不過,這項任務可能要求很高,而如今這個名為Harmony SHR的機器人外骨骼系統,正是為了幫助中風患者而誕生。
-
AI輔助運動康復,司羿智能打造國內首款軟體外骨骼康復機器人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司羿智能推出了兩款康復機器人產品:軟體康復機器人手套和仿生軟體外骨骼機器人。公司名取義於後裔射日,寓意企業的產品可以讓使用者如像后羿一般,健壯且有力量。告別笨重,追尋舒適傳統的下肢康復機器人構造複雜,價格昂貴。著名的下肢康復機器人locomat,在國內售價為300萬;國內璟和公司研發的7自由度外骨骼Flexbot,售價為一百萬。
-
科幻已經成為現實,機械外骨骼讓癱瘓患者再次行走
米格爾創立該項目的終極目標就是想利用科技改變癱瘓者的生活質量,而研究團隊製造的外骨骼裝置就是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願望的最佳設備。2013 年的寒冬,平託和 7 位同時加入計劃的癱瘓患者開始了超越常人所見的外骨骼裝置訓練,這 7 名患者的症狀與平託基本一樣,都是因脊椎受損,下肢癱瘓而失去了行走能力。
-
四川小夥登央視成「鋼鐵俠」:25歲癱瘓 如今靠機器人實現行走
來自四川自貢的小夥林寒受邀參加央視《機智過人》節目的錄製,以一名截癱患者的身份,現場展示「成都造」外骨骼機器人如何幫助下肢癱瘓的人實現站立和行走。2013年,林寒工作時摔傷,雙下肢癱瘓。2015年9月,林寒在全國第九屆殘運會上,藉助外骨骼機器人「站起來」,步行完成了火炬傳遞。此後,林寒參加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和節目,或展示科技,或鼓勵病友。
-
仿生魚、外骨骼機器人、檢測機器人……服貿會展示硬核科技力量
作為2020年服貿會8個行業專題之一,服務機器人 智能科技專題展區,面積10800平方米。在中外參展的40多個機器人企業中,來自以色列、瑞士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佔其中的三成,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腦卒中神經康復手部機器人,雙臂協作檢測機器人、水下搜救機器人等被觀眾熱情圍觀。
-
探營進博會:看看外骨骼康復機器人是如何幫中風癱瘓患者走起來的
愛布機器人是康復機器人公司ExoAtlet 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 這次進博會參展的是ExoAtlet外骨骼康復機器人一代和二代(EA-I & EA-II),專門為下半身完全/不完全損失患者康復和行走輔助開發的康復機器人。愛布外骨骼康復助行器的運動軌跡類似於正常人的腳腕、膝關節、髖關節角度和以及施加力量程度,採用更接近正常人的步態。
-
傲鯊智能創始人徐振華:外骨骼機器人領域的連續創業者 | 九合分享
近期,九合創投領投了外骨骼機器人科技公司「傲鯊智能」的數千萬人民幣 Pre-A 輪融資。傲鯊智能聚焦泛工業領域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研發、製造和配套解決方案。 九合認為,人機共融是未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常態,人工智慧結合外骨骼技術將大大拓展人體的物理極限,推動整個社會效率的提升。
-
...外骨骼誕生始末:教授放棄機械外骨骼,只為讓中風患者重新行走
他計劃把獲得的 10 萬瑞郎 (約 68 萬人民幣)獎金用於軟體機器人技術的研發上,以開發能幫助士兵和體力工作者搬運重物的柔性外骨骼。他還計劃把研究成果應用到其他醫療領域,幫助帕金森症和腦癱患者,以及遭受其它病症而行動力受限的人。
-
穿外骨骼機器人當「鋼鐵俠」是怎樣的體驗?服貿會廣東展團滿滿未來感
「機器人總動員」站在它的面前擺好姿勢,「賽大千」開始在畫紙上畫像,並不時抬頭觀察,然後又埋頭作畫。這是一款畫像機器人。在服貿會的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由深圳市智慧機器人研究院開發的這款機器人,引發了一波又一波圍觀。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 被損壞...
將Liberty機器人綁在病人的大腿上,外科醫生可以通過手持遙控器通過視頻遙控器前進和操縱導絲和微導管,使其穿過血管。此外,無菌機器人的體積小且易於處理,且是一次性醫療用品,可以在每次血管內手術後郵寄給製造商進行回收,目的是減少醫院在機器人基礎設施方面的資本投入。
-
65歲癱瘓老人穿戴外骨骼機器人走三天完成馬拉松
據外媒報導,近日,一位殘疾人運動員在外骨骼機器人的幫助下用時3天完成了紐約城市馬拉松賽,退伍的陸軍中士Terry Hannigan Vereline成為首位在外骨骼機器人幫助下完成該比賽的選手。成為首位在外骨骼機器人幫助下完成該比賽的選手。在通過終點線時,她感到無比的興奮。對於Terry Hannigan Vereline來說她完成了自己都不相信可以完成的事情。
-
中國醫用康復機器人市場現狀和營銷策略分析
ReWalk致力於設計和製造可穿戴外骨骼動力設備,幫助腰部以下癱瘓者重獲行動能力。ReWalk於2012年獲得歐盟認證,進入歐洲市場,2014年6月ReWalk的外骨骼產品通過了美國藥物與食品管理局(FDA)的審批,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獲得FDA批准的外骨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