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山致命救援

2021-01-17 極晝工作室


文章摘要:8月24日,24名驢友在廣東惠州白馬山野外溯溪時遇險,14人被困。颱風過境,驢友在救援隊幫助下全部脫險,但兩名「藍天」隊員下撤時遭遇山洪,遇難身亡。他們是志願者,在深圳擁有一份體面工作。除了辦公室,他們經常出現的地方,還有救援現場的繩索之上。


文 | 葉雯 實習生 靳銳璋

編輯 | 陶若谷


沿著崖壁下撤時,尹起賀教她使用下降器,「身體往後坐,腳踩穩。」 他在上面放繩子,同伴許挺秀在溪谷下端做保護。但安全鎖扣總出問題,驢友懸在半空,動不了。許挺秀攀著繩索到她身邊,把自己的U型鎖換給她,她終於可以往下走。他們倆是民間公益救援組織藍天救援的隊員。尹起賀35歲,山東菏澤人,大學畢業後在深圳一家公司做IT工程師,隊裡編號「13019」,ID「佳貝」,深圳藍天成立之初加入,是隊裡骨灰級元老,至今已服務將近一萬小時。許挺秀是深圳本地人,44歲,在一家服裝公司當總監,雖然入隊一年半,但玩繩索很有天賦,隊員說她是「什麼都要學的女強人」,平時都叫她的ID「大小姐」。

溪谷巖壁又長又滑,驢友找不到落腳的地方非常害怕。許挺秀兩腿蹲在懸崖點上,跟她說:「你轉過來,面對著我,你就坐在我腿上,我帶著你下。」


時間是8月25日上午10點左右,惠州白馬山的溪谷裡,雨越來越大。最後一名驢友逃出去後,尹起賀和許挺秀和外界失聯。

尹起賀許挺秀那天是8月24日,周六。一大早,尹起賀、許挺秀和隊友一共四人從深圳出發,開車去惠州,為「藍天」惠州救援隊做繩索培訓。藍天救援隊(以下簡稱「藍天」)是一個民間公益救援組織,在全國擁有分支,災難發生時,現場通常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隊員幾乎都有自己的職業,只在周末參加培訓,至少需要3年,才能成為一名正式隊員。那天的太陽特別大。他們站在太陽下暴曬,先是「橫渡」,然後是「升降」,訓練救援常用技術,從早上9點一直練到下午7點。救援消息從工作群傳來:24名驢友在惠東縣白馬山野外溯溪期間,1名女性驢友不慎墜崖受傷,被困在溪谷中無法移動。驢友來自同一個戶外群,成員大部分在35歲以上,領隊姓蔣,玩了十幾年戶外,他說隊裡不少人有十年以上戶外經驗,每周都有群活動,溯溪也不是第一次了,這周的線路就是白馬山。驢友隊伍也是當天早晨從深圳出發的,10點半左右到達惠東縣白馬山溪谷入口。不止一人記得,晴天,大太陽。入口的地方,他們還遇到其他探險隊伍。這是一段未開發的峽谷,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稱得上「路」。沿溪谷逆流而上的途中,有幾個比較難攀的地方,有繩子垂下來。驢友們說,白馬山算一條比較「熱門」的線路,爬過的人了留下類似電線的繩子,「我們就一直以為上面是有路的。」過程中,有10個驢友和隊伍分開,選擇另外的路線。到攻略標註的盡頭了,還是沒路,剩餘14個決定繼續往上爬,尋找出路。下午5點是原計劃下山的時間。他們上了幾個山崖後發現,周圍全是懸崖,上面還是沒有路,下撤也並不容易。一個女驢友滑了一下,從20多米的懸崖墜下來。摔落過程中,她還磕在石頭上蕩了一下。同伴趕過去時,發現她意識還清醒,身上有傷口在出血,好幾個骨頭的位置疼,「如果不是掉進水潭,可能當場沒命。」驢友開始報警,把知道的救援電話打了個遍。信息拐了幾個彎,傳到尹起賀他們那裡,已是晚上8點左右。此時的惠州城,楊千嬅的歌迷正聚在奧林匹克體育場門口,等待巡迴演唱會入場。「白鹿」開始登陸閩粵海岸線,颱風前的天空是紫色,有歌迷一邊等,一邊在微博曬晚霞,美其名曰——「白鹿杯攝影大賽」。深圳藍天接了任務,尹起賀他們四個扒了幾口飯就出發了。隊友雨寒(ID名)負責聯絡,許挺秀開車,路上他們就從驢友那裡知道,傷者骨折了,動不了,牙齒掉了3顆。在隊裡,雨寒是為數不多經常出勤的女生,時間久了大家當她是「漢子」,出去玩都照顧她老公,沒人管她。2017年,許挺秀加入藍天,雨寒特別高興,「平時累癱了,只能跟著大老爺們兒隨地一躺,終於有個女生陪我了。」趕去白馬山的路上,許挺秀還和雨寒說起,「出完這次勤就去考潛水證,考完我還要出國潛水。」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次尋常任務,雨寒說,「我們叫幹活,幹活了」。到白馬山腳下,已是晚上10點38分,他們見到了來接應的驢友。許挺秀的車開不進去了,地上是石頭土路,一側是當地人種的果樹林,另一側是河溝,中間只留出一輛車的寬度。他們下車走了40分鐘,越臨近溪谷口,兩側的大石頭越來越多,溪谷兩側是懸崖。按驢友描述的位置,傷員在第三懸崖,最靠近山頂。救援隊從溪谷溯溪而上,沿著驢友白天的路線,重走了一遍。藍天惠州救援隊的星宿(ID名)一開始就感覺到了危險:「崖壁滑,不規則的石頭多,跟之前爬的山都不太一樣。」他隨隊裡11人一起趕往白馬山,和尹起賀4人和1個隊醫組成了第一梯隊。星宿那天第一次見到他們,印象不深,上爬時他才發現,這四個「深藍」的技術、體能、繩索操作都很強,足以讓人信任。頭燈照亮前方一塊空地,道路溼滑,看準了才下腳。星宿有時頂著水流涉溪而上,有時扒著旁邊的石頭往上攀爬。伴著隆隆水聲,幾個人互相推著、舉著、拉著,慢慢向上。越往上越陡。一邊完全不可能用手抓,另外一邊有些小樹,但也很難借力。黑暗增加了攀爬的難度,但也減小了心理壓力:第二天天亮時,星宿才發現石頭特別鋒利,不留神掉下去跌在石頭上,可能會割破身體。而且,救援人員一路上去,基本沒有用繩索,因為要留給驢友。繩索很重,一條20多斤,雨寒說,尹起賀背了起碼七八十斤裝備。「出去永遠背的最重的都是他,每次都是這樣。」 雨寒說,有次和他出去玩,自己穿著衝鋒衣,帶了三條褲子,烤著火,尹起賀只帶一條短褲,身體非常好。尹起賀不抽菸不喝酒,雨寒從沒見過他生過病。爬到第三個懸崖的時候,尹起賀和隊友說:「今天有點累。」白天在太陽下訓練,暴曬了一天,晚上進山谷後開始淋雨,雖然一開始雨不大,但身上全是溼的,雨寒也開始覺得不舒服。好在他們看得到上面晃動的燈光,第二天凌晨0點10分,他們和墜崖的驢友相遇。傷員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神志清楚,告訴救援人員下巴、肋骨和大腿疼,下肢還有外傷。有驢友站在旁邊,著急地說:「趕緊把她弄下山啊!」 隊醫一邊包紮,一邊抬頭回應:「現在我們裝備不夠,必須等擔架才行。」驢友團為傷員做了包紮和防失溫的簡單處理。但星宿上去時,發現傷員就躺在石頭上,沒有任何保暖和防護,「繩索沒有,安全帶沒有,什麼都沒有,起碼我在現場沒有看到什麼專業。」
對傷員包紮 受訪者供圖其他救援隊陸續上山。據星宿介紹,現場還有深圳公益救援隊,隸屬於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隊員也是志願者。兩個當地(惠東)驢友志願者也加入救援,從另一條路攀上被困者聚集的懸崖頂,從那裡開始救人,「幫了救援隊大忙」。救援隊布置了一條繩索專門轉移傷員,把受傷的女驢友抬進卷式擔架,利用繩索構建的通道下撤。雨寒下去發現,如果直接放下繩索,擔架會直接落到水潭裡,不妥。她想了個辦法,把繩索一節一節繞過邊上的大石頭,最後讓擔架落到石頭上。弄好之後她抬頭往上看,視線被那塊大石頭擋住了,她沒有看到尹起賀。擔架慢慢轉移下來。40分鐘後,雨寒看到一起下來的是另一個隊友阿彭,尹起賀和許挺秀一起留在上面。
救援隊轉移傷員 受訪者供圖雨寒和阿彭抬擔架轉移傷員的時候,24名驢友下撤了10個,更多人還在懸崖之上。看到有人滑墜,好幾個不敢再動,一直待在原地。白馬山不是第一次出現人員墜崖。《中國大陸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書》顯示,2015年6月22日,7人在白馬山龍窩溪谷溯溪,因下雨迷路被困,自救過程中有人員墜崖,受輕傷。與此次事故極為相似的是,颱風登陸天氣突變。搜救小組在救援過程中遇到風雨,山間起霧,能見度不足10米,被迫撤回。被困驢友經過28小時等待,被增援的救援力量救出,生還。事故報告分析欄裡寫著:(驢友)具有一定的戶外能力,對地形有所了解,掌握相關標準、挑戰及撤退線路,「但是作為活動發起人,忽略了最基本的原則,颱風天氣行走溪谷的高風險。」另一份報告《2016年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分析》提到,迷路已連續多年成為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的主要類型之一;滑墜和高墜類事故在受傷和死亡事故中佔比最高,無人員傷亡的案例僅佔比7%;廣東地區因山洪事故頻發,成為群體性死亡事故佔比最高的省份之一。「我們被困了,只有等待救援。」 驢友團隊員好漢(ID名)說,受傷的驢友並非沒有戶外經驗,線路也是按照網上的攻略行進,「只是我們往前走了一點點,就出現了意外。」 如果沒有傷員,好漢認為撤退沒有問題,「第一批人已經下去了」。留在懸崖上的驢友鄭元琴,她和好漢的想法有些不同,「畢竟我們還是業餘的,他們(救援隊)相對來說專業一點,後來就完全是靠他們。」鄭元琴記得,他們最後一個個跟著兩個惠東志願者,走懸崖邊的小路,橫切到最後一個懸崖頂上,撤離危險區。留下來的救援人員有五六個,一看到驢友,他們就扔過來食物和水,然後教每個人如何使用繩索和安全扣。但下降還是很慢,前前後後大約三個小時。好漢解釋,「驢友都不熟悉那套繩索系統,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每個人都要教一遍,13個人算下來很漫長。」繩子不好放,下降也不是直線,地形很複雜,兩人上上下下一直在忙,鄭元琴全看見了,她是最後一個被困的驢友。
尹起賀許挺秀藍天救援隊員,右一為許挺秀 受訪者供圖尹起賀和許挺秀兩人的追悼會上,鄭元琴面對媒體陳述了自己的脫險經歷,這也是兩名救援隊員的最後身影:「我是最後一個走的。我走的時候,水流是很小的,但是天下著雨。尹起賀給我穿上保護套,教我用鎖扣,但我不會用。那個鎖扣很敏感,經常鎖死(卡住),一定要掌握它的度,然後才能夠放鬆往下走。剛開始第一段是斜坡順著崖壁往下走的時候,他一直在鼓勵我,他一直說你腳踩穩,整個身體往後坐,這個繩子保護著你的,別怕,沒事。下到中途的時候,鎖扣開始一拉就鎖死。說實話我急得要命,當時許挺秀發現不對,她從崖底直接攀著繩子就上來了,她幫我弄了一下,不行,然後她就趕緊給把她的鎖換給我。那是一個U型鎖,直接就鎖好了。挺秀告訴我,可能是繩子裡面含的泥沙太多,因為這條繩子一直保護了前面下撤的所有人,甩來甩去泥沙含多了,有些拉不動。當時耽擱了一些時間。溪谷很長很滑,我的手和腳找不到支點,當時就非常害怕,不敢動。許挺秀一直跟我說,別怕,沒事。還有一個細節,最後她直接在我面前,蹲在這個崖點上,她說你轉過來,你直接面對著我,你就坐在我腿上,我帶著你下。我看著她,她一個小女孩瘦瘦小小的,心想,我怎麼能往你身上坐?最後還是我說我要自己下。到崖底的時候,挺秀在上面告訴我踩哪裡。繩子上下來之後,我沒有意識到湖水已經漲上來了,但挺秀知道,蔣隊也知道。往回走的時候,蔣隊跟我說,『當時我在下面拼命叫你快點,挺秀說不要催,她擔心催我之後一著急出危險。』下來之後蔣隊拼命拉著我走,因為水上來了。水上來之後沒辦法順著溪谷的原路走,蔣隊拉著我發現水越來越大,就在旁邊找著崖壁,我們就上了林子。上了林子往左邊下撤一段,發現前面還是崖壁。我們又往回退,退的時候就聽到後面有聲音,是惠東的兩個志願者上來了。最後我們找到一個懸崖縫往上走,蔣隊一人在前方找路,兩個小夥子在後面拉著我,我跟他們有時候隔得很近,有時候隔得很遠。兩個小夥子一直在打電話,我隱約聽到他們說尹起賀和許挺秀上了林子了,所以後來我才告訴藍天,他們上了林子了。當時我們就繼續往山上走,回頭看了眼溪谷,當初待的那個地方現在全部是一條水流。如果半夜開始下暴雨,如果救援隊不上來,我們差不多的全部都沒命。他們不是第一個收到求救信息的,但是第一個上來的。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可以說在那裡就等死了。我一直記得,真的,我現在做夢就想起他(尹起賀)跟我說的這些話。他說,『你做的很好,你做的比我第一次做的還好』。」

鄭元琴朋友圈截圖


8月25日下午5點,驢友全部安全轉移。雨寒沿著山路開始找她的隊友,尹起賀和許挺秀。她不知道水來得那麼快,一直以為他倆只是在樹林裡面躲避,直到她看到尹起賀的頭盔,帶子斷了,雨寒站不穩了,明白兇多吉少。過去的一年半裡,她每周末幾乎都和尹起賀在一起,出隊和訓練。兩人住得比較近,尹起賀經常坐雨寒的車,就坐在副駕駛上,話很少,總是笑。他35歲依然單身,總有隊友開玩笑說他,「一個山東人,老大不小了,還不找老婆,不怕把你媽氣著?」 尹起賀什麼都沒說,只笑。尹起賀離開後,雨寒不想再摸她那輛車,一閉眼,尹起賀的笑就浮現出來。雨寒仍然能感受到笑裡特有的氣息,什麼都無所謂的那種氣息。他住在深圳城郊一座老房子裡,住了很多年,房東退回的押金只有320元。燈是壞的,燒水壺是唯一可用的電器,廚房裡除了一個木碗,其他鍋碗瓢盆什麼都沒有,他從不做飯。有天中午,雨寒打電話給他,發現他沒有吃飯,原因居然是懶得下樓,又不忍心讓外賣小哥爬上沒有電梯的九樓。電話那頭,尹起賀無所謂地說,「算了餓著吧,晚上再下樓吃吧。」那種在意包括,繩索上任何一個小的不規範操作,都會被他揪住不放;隊友只要沒戴頭盔,立刻收到他的提醒:「你的頭盔呢?」 亂七八糟的屋子裡,晾衣繩是登山用的繩子,上面還帶著安全扣,而唯一整齊的是他的證書,摞成一摞,都是在藍天服務時領的證書。雨寒給他介紹過一個女孩子,高高的很漂亮,他和女孩彼此喜歡,但這個戀愛後來沒有談。尹起賀非常認真地說:「我在深圳都沒有房,憑什麼跟人家拍拖?」失聯兩天後,兩人的遺體都被找到。許挺秀的頭上有撞擊出來的傷口,尹起賀被發現時,還保持著雙手握住繩索的姿勢。雨寒推測,山洪來時他就在繩索上。9月3日的追悼會上,驢友發言最後,坐在房間另一頭的許挺秀家人情緒有些激動:「你們可以熱愛戶外,但能不能反思自己的錯誤,能不能不要在颱風天去這麼危險的地方?」12歲的侄女和許挺秀告別時,畫了一幅「大小姐」穿藍天制服的畫,輕輕放在姑姑身邊。那天,廣東來了很多藍天救援隊員,他們穿著統一的藍色制服,排著方隊站在院子裡。隊長發號施令,他們根據指示統一行動:獻花、休息、吃飯……很少有人閒聊。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於搜狐享有,未經搜狐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聲明除外。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致命救援的保障困境
    如果救助傷患時,驢友能下撤一部分;如果驢友會用繩索,下降快一點;如果救援隊伍間配合更緊密些;如果人手更多一些,救援者得以輪換和休息,也許,那「15分鐘」就能搶回來。「人身安全、保險、裝備等基本保障,這些都是空白的。」楊勤坦言,民間公益救援方面亟待建立完整的支持保障體系,包括隊伍建設、規範的管理法制、必要的保障等等。
  • 武隆白馬山:堅持錯位拓展總要求 打造文農旅融合發展
    堅持錯位拓展思路,開闢武隆旅遊新戰場白馬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追溯至遠古,白馬山是神山聖土,它與大婁山是母子山,與仙女山隔烏江相望,是世界上唯一的兩座情侶山(白馬王子與仙女)。白馬山實行「5+3+X」規劃布局,建設5個景區、3大度假片區和一批鄉村旅遊點,策劃建設飛天之吻、天下鵲橋、繡球花園鄉、龍馬養生谷和白馬山戰役紀念館等一批重大旅遊創新項目,實現全域旅遊真正讓武隆實現鄉村振興,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農旅融合發展,帶動百姓致富武隆白馬山所在的武陵山脈,是本地最早出現茶葉的地方,在此巴人把制茶產茶直至西周貢茶,亦是本地茶文化的精神高地。
  • 影視:一場電話緝兇案,一場驚心動魄的營救——《致命呼叫》
    不管是911報案求救中心,或者110緊急電話,求救與救援的交錯對話,比打桌球還緊湊,提供了戲劇高潮的必要節奏,但是聲音與畫面如何搭配?考驗著導演的才情。一部從聲音「畫龍」的電影,雖然初始就有些小小的偏航,最後能夠回到聲音來「點睛」,《致命呼叫(The Call)》的導演Brad Anderson和編劇Richard D'Ovidio是該獲得一些掌聲的,只不過,電影在後半段明顯失控,讓人頗覺扼腕。
  • 救援力量丨上海消防救援總隊開展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實戰演練
    因大型商業綜合體體量龐大、內部結構複雜、火災處置難度高,現場立即成立作戰指揮部,制定滅火救援方案。04內攻救援在確定滅火救援方案後,內攻小組兵分兩路,打配合戰,同時實施被困人員救援和火災撲救。註:火災發生時,濃煙是致命的主要因素之一。逃生時請用溼布捂住口鼻,彎腰俯身前行,迅速逃離火場。
  • 魯比尼:下一次危機更致命 救援希臘需要"B計劃"
    先是房地產危機,接著爆發了金融系統危機,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著飆升的債務危機,因準確預測了金融危機發生而聞名於世的美國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魯比尼日前再次預言,在世界各國領導人就真正經濟改革達成一致前,還會發生更多更致命危機。
  • 老人失足掉落河岸 消防緊急救援
    6月9日8時17分,祁陽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祁陽縣沿江路浯溪一橋附近有一名60多歲的老人不慎失足跌落到幾米高的河堤下,坐在河岸邊無法動彈。接警後,大隊迅速出動2輛消防車、10名消防指戰員趕赴現場處置。因近日連續暴雨,路面溼滑,老人在岸邊不慎失足跌落。
  • 史上最大膽自殺式救援—電影《絕命救援》風暴中找到神命定
  • 大象的鼻子被釘子卡住,餓得昏倒在地,好在救援人員及時趕到!
    大象的鼻子被釘子卡住,餓得昏倒在地,好在救援人員及時趕到!一頭大象的鼻子被鐵釘卡住,餓得昏倒在地,好在救援人員及時趕到,一頭大象正癱倒在地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經過一番了解後,我們終於得知,原來在這隻大象的鼻子裡橫著卡了一根鐵釘,正是由於這根鐵釘使大象無法進食,飢餓了幾天後終於昏倒在地。
  • 直播預告:9月13日15:00-16:30 被忽視的致命傷口
    直播主題:被忽視的致命傷口——被各類動物咬傷後的科學處置胡蜂、海蜇、蜱蟲等動物致傷事件時有發生,嚴重者可導致殘疾甚至致命。本場直播邀請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會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創傷救治中心副主任王傳林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主任醫師、中華預防醫學會狂犬病預防控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殷文武主任,和大家聊聊被各類動物傷害後的科學處置。
  • 雪梨頻有人被蝙蝠咬傷 當局籲勿接觸免染致命病毒
    雪梨頻有人被蝙蝠咬傷 當局籲勿接觸免染致命病毒
  • 男子見義勇為救援被惡犬襲擊女子 不幸被咬掉睪丸
    逃離現場的女子惡犬襲人的事發現場被人用手機拍了下來,視頻顯示,兩名男子為拯救一名女子,手持掃帚與兩隻惡犬對峙,被襲擊的女子獲得救援後驚慌地逃離現場,可以看到她的衣服已經被惡犬撕爛多處。襲擊人的其中一條惡犬
  • 劫機救援
    劫機救援這是一款驚險刺激的動作格鬥類遊戲,一群有著手持武器的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民用飛機,飛機上的乘客都成了人質,為了消滅罪犯你將潛入人質裡,趁著恐怖分子不注意完成任務,最後成功的擊敗恐怖分子,將人質救援出來,快來體驗精彩的劫機救援吧!
  • 凱勵程主動救援,從此救援不等待
    什麼是凱勵程主動救援:凱勵程主動救援就是在車主發生碰撞事故後,後臺就能瞬間檢測信息,然後客服人員就會向車主撥打電話確認相關碰撞詳情,並第一時間發動三方救援團隊抵達事故現場進行救援行動,並確保這些動作都必須在4分鐘內完成,為「黃金一小時」的救援節省出更多的時間。
  • 救援壞情緒!《緊急救援》發彭于晏辛芷蕾跨年祝福
    救援壞情緒!《緊急救援》發彭于晏辛芷蕾跨年祝福 2020年的最後一天,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三位主演給每一位在生活中努力「救援」壞情緒的觀眾送來問候,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能快樂前行。目前,電影《緊急救援》還在影院火爆熱映中。
  • 《緊急救援》「中國首部海上救援大片」揭開面紗
    《緊急救援》片場,導演林超賢(中)在給演員說戲繼《紅海行動》以36.5億元的票房成績登頂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總冠軍之後,林超賢導演的下一部作品《緊急救援》備受外界期待。1:1搭建救援基地 7億元打造中國首部海上救援大片據了解,《緊急救援》不僅獲得了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持,投資方面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7億元人民幣,是《紅海行動》的兩倍都要多。6日,長江日報記者在福州拍攝基地看到,劇組在這個臨近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的拍攝基地裡搭建起了一個1:1的救援中心。
  • 山東空中救援漸成常態 多次救援屢建奇功
    日前,山東空中救援機構公布了上半年空中救援數據,截至今年6月,商用救援直升機在山東共參與救援7起,搶救遇險人員12名,較2017年全年的兩起案例紀錄有了大幅度提高,而這項日益普及的救援服務,在挽救眾多危重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填補省內應急救援方面的多項空白。
  • 新疆阿克蘇消防救援支隊開展地震救援拉動演練
    連日來,新疆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開展了為期24小時的地震救援暨戰勤保障拉動演練。 汪渝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16日電(唐華容 汪渝 趙寧) 連日來,新疆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在阿克蘇市東工業園開展了為期24小時的地震救援暨戰勤保障拉動演練,全面檢驗消防救援隊伍作戰指揮、集結出動、想定作業、互聯互通、戰勤保障等五大實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