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據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為強化水泥產品質量監管,促進水泥產品質量提升,消除質量安全隱患,就近年來在水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發現的水溶性鉻(Ⅵ)超標問題,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針對矽酸鹽水泥熟料中水溶性鉻(Ⅵ)項目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風險監測總體情況
本次風險監測共從遼寧省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及水泥熟料使用企業中採集了30批次矽酸鹽水泥熟料樣品,主要依據GB/T21372-2008《矽酸鹽水泥熟料》、GB31893-2015《水泥中水溶性鉻(Ⅵ)的限量及測定方法》,對水泥熟料中的水溶性鉻(Ⅵ)項目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顯示,30批次樣品中,有9批次產品水溶性鉻(Ⅵ)含量超過10.00mg/kg,佔樣品總數的30%。
二、監測項目分析
矽酸鹽水泥熟料是生產水泥的主要材料,是水泥中的水溶性鉻(Ⅵ)的主要來源。水溶性鉻(Ⅵ)含量過高的矽酸鹽水泥熟料能導致其製成的水泥中水溶性鉻(Ⅵ)超標,水泥加水攪拌後,水溶性鉻(Ⅵ)迅速溶出,對人體和環境造成風險。水溶性鉻(Ⅵ)的危害主要表現在:
1. 目前我國部分食品在加工和貯存過程中直接採用水泥池,如飲用水貯存池、釀酒的釀造池、醬菜的醃製池等,水溶性鉻(Ⅵ)有可能遷移到食品中,從而影響食品安全。
2. 水溶性鉻(Ⅵ)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它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及黏膜侵入人體,可能引起消化道及呼吸系統黏膜充血水腫、皮膚炎症和潰瘍等症狀,並存在致癌風險。
3. 含水溶性鉻(Ⅵ)的水泥製品在使用過程和廢棄過程中可能因雨水衝刷對周圍的水體、土壤產生不同程度的汙染,受汙染水體人畜不能飲用,受汙染的土壤作物不能耕作。
三、消費提示
在選購和使用水泥熟料產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依據GB31893-2015標準中對水溶性鉻(Ⅵ)及GB175-2007標準對水泥組成的要求,選擇水溶性鉻(Ⅵ)能滿足要求的熟料。
2.要求熟料供方提供水溶性鉻(Ⅵ)檢驗數據。
3.更換熟料供方時,關注熟料水溶性鉻(Ⅵ)的檢驗數據、製成的水泥的水溶性鉻(Ⅵ)檢測結果。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針對矽酸鹽水泥熟料風險監測中發現的問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採取以下措施:
1.及時通報監測情況。將本次風險監測結果通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中心等有關部門,以便及時掌握該產品的質量狀況和風險點,做好預防和消費警示。
2.加強地區間溝通聯繫。將本次風險監測結果函告生產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為日常監管做參考依據。
3.協調有關技術機構,就生產關鍵點控制、原材料檢驗和成品檢驗、標準宣貫等企業關注的問題舉辦免費培訓,提升水泥熟料及水泥生產企業整體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