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說說花生的育種目標及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省花生產區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是有差異的,因而對品種的要求也不同,但總的要求是早熟、高產、穩產、優質、抗逆性強。在這個前提下,還必須從各地的生產實際出發,並且要預見今後幾年內,生產條件的改變,選育與生產發展相適應的品種。目前花生育種採用的方法主要有引種、系統選種、雜交育種、輻射育種等。
1.引種從外地引進優良品種,試驗成功後直接用於生產,或作育種材料間接引用,這種方法,叫做引種。當前我省種植的直立型花生,大多是從省外引進的。花生原產熱帶,是短日照作物,對光照的長短反應不十分敏感。但它是喜溫作物,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不同類型、品種對溫度反應有相當明顯的差異,所以引種時首先要熟悉品種的特徵特性,還要考慮引種地區的溫度高低,無霜期長短及栽培制度等,積極而又慎重的進行引種。開始引種時,品種數目可以多一些,但每個品種的種子數量則應該少一些,不能一開始就盲目大量引種。
初引進的品種,先在小面積上進行試驗觀察,以當地良種作對照,對各品種的主要性狀作詳細觀察,從中選出對本地區適應性較好的品種,次年再進行一次產量比較試驗。經過品比試驗,表現較好的品種,應該在本地區進行多點試驗,或參加良種區城試驗,證明確實比本地區品種增產顯著的,然後加速繁殖或調運種子示範推廣。這裡要強調的是,不能只憑一年一地的試驗結果就下結論,必須反覆進行,才不致給生產帶來損失。引種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強種子檢疫,嚴格執行種子檢疫制度,防止新的病蟲害的傳播。
2.系統選種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從現有的優良品種中,把具有早熟、高產、穩產、抗旱、抗澇、抗病等優良變異性狀的變異植株選擇出來,進行定向培育,使這些優良性狀,得到不斷的加強和累積,並遺傳給後代,從中選育出優良的新品種,這就叫做系統選種法。系統選種法有單株選擇和混合選擇兩種。
第一、單株選擇法花生的優良性狀,是通過品種群體內的單株表現出來的,只有選擇出優良的單株,才能選育出優良的品種,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效果也較好。單株選擇,通常在花生開花期觀察,將開花早而集中下針多的單株定出標記,收穫時再選擇莢果多、飽果多且成熟一致的單株,已入選的單株進行單株脫果,編號妥為保存。
第二年按編號單株種植,根據種子數量,每個單株種一行到兩行,每隔十行或二十行,種兩行原種或當地優良品種做對照;凡比原品種或優良品種優越的,再進行去雜去劣,就可作為初選材料保存。第三年將中選的單株後代(品系)與對照再進行產量比較,這樣經過3-4代,即可選出好的品種。伏花生就是山東省福山縣伏大娘用這種方法選出來的。
混合選擇法在花生生長期間,進行定期觀察收穫時把符合選種要求的,性狀一致的單株選擇出來,混合摘果保存,第二年和原品種或當地優良品種進行對比試驗,收穫時再進行一次選擇,再進行對比試驗,如此連續二代到三代,也可以選出新的品種。為了提高選種效果,要注意在生長均勻,不缺棵的地方進行選擇,不要在地邊、地頭、或堆過肥料的地方選擇。
3.雜交育種利用有性雜交方法,如果想要培育新的品種,就要去選擇新的親本,現在的花生培育已經大多數普及了。選擇親本正確選擇親本是雜交育種的關鍵。在挑選雙親的十幾家,有注意挑選那些品種優良的親本,避免挑選那些缺點比較多的,而且在主要性狀上,能互相取長補短,則後代出現綜合性狀好的機率就大,選育出新的優良品種的可能性也就比較大。在選擇親本組合時,應著重解決主要的育種目標,如要得到具有早熟,適應性強的新品種,在親本組合的搭配中,至少應有一個親本具有早熟或適應性強的性狀。選用親緣較遠的品種類型搭配組合,可以豐富雜交種子遺傳基礎,增強雜交種子優勢,後代變異大,選擇機會多,效率也較高。花生的育種目標及方法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了,謝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