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冬釣鯽魚,浮漂應該這樣選,放大信號讓漂相更清晰

2021-01-10 騰訊網

到了冬季魚口開始變輕,釣鯽魚應該怎麼選擇浮漂呢?

一、吃鉛要小

浮漂的吃鉛要小,這個是第一原則,但是多小合適需要根據釣點水深、魚竿長度來選擇。冬季釣鯽魚,臺釣的話也是儘量選擇小水域,雖說冬季鯽魚經常跑到深水,但是鯽魚到了冬季隔天也需要覓食一次,這是養籽的需求。所以氣溫穩定,天氣不錯的情況下依然需要靠邊覓食。小水域不釣深遠,是冬季臺釣鯽魚比較好的方法。所以用竿通常4.5以下就可以,那浮漂的吃鉛在一克左右就能做到拋竿精準,而且漂相會比較明顯。如果拋竿有困難,那只能增加浮漂的吃鉛。夏秋季節選擇浮漂是保持靈敏度夠用吃鉛越大越好,冬季是保證拋竿準確越小越好。

二、漂尾要細

漂尾要細是冬季臺釣鯽魚選擇浮漂的第二個要素,為何漂尾越細浮漂動作會越大呢?這個是根據漂尾承受餌重的能力推測的,比如1.0mm的漂尾,拉餌的話會被壓下去2目,0.6mm的漂尾會被壓下去4目,這樣就可以推斷出,如果魚進食力度相同的情況下,細尾浮漂動作明顯會大很多,這樣在魚口輕的時候看漂就會更清楚一些。

順便聊幾句關於漂尾的問題,傳統釣的漂尾通常用的比較粗,一是釣遠比較多,這樣看漂會比較清楚,其次就是漂尾粗會很鈍,有動作基本就能中魚,中魚率會比較高。不過冬季臺釣選擇細尾浮漂也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視力選擇看得清的浮漂才是,看不清漂尾,多靈敏不都是白搭嘛。所以總體來說,冬季選擇浮漂要拋得出去,看得清楚。

三、軟尾浮漂

以上說的主要是硬尾浮漂,還有比較特殊的軟尾浮漂可以選擇。當然在吃鉛上也是小,材質上選擇去殼羽毛或者蘆葦的,這兩種材質比重小,比較適合冬季使用,不管軟尾還是硬尾均推薦這兩種材質的浮漂。軟尾浮漂有啥特別之處呢?軟尾浮漂跟硬尾浮漂最大的區別就在漂尾上,漂尾的比重更小,重量更輕。所以根據某些物理學來說,輕的東西容易啟動,但是慣性小。用軟尾浮漂上來說就是軟尾更容易出動作,但是動作幅度很小。所以冬季釣鯽魚選擇軟尾,通常都是抓很小的動作,有時候只有半目甚至一黑格。軟尾浮漂由於漂尾慣性小,所以通常用於魚口輕的時候抓小口,或者魚口咋、小魚多的時候抓大口。

總結下來就是吃鉛小是第一要素,漂尾風選擇是第二要素,可以選擇細硬尾的提升浮漂動作,或者選擇軟尾的只抓小口。

相關焦點

  • 冬釣輕口魚,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你怎麼選?
    釣魚前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是獲得好漁獲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浮漂選擇一定要得當。不同魚情,不同水域,不同季節,垂釣不同魚種,浮漂的選擇套路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浮漂怎麼選,還是考慮性價比,價格高的未必適合休閒釣。其實一支好的浮漂是什麼樣的?
  • 冬釣輕口鯽魚,有的說浮漂用細硬尾,有的說用細軟尾,你怎麼看?
    到了冬季鯽魚的進食變輕,氣溫越低身體越是僵硬,張不開嘴進食力度很小,所以在冬釣鯽魚時一定要注意應對輕口的首要問題是讓魚怎麼把餌料吃進去。從釣組搭配的角度來說要使用細線小鉤,從餌料的角度來說要使用餌團小而且輕的餌料,從調漂的角度來說讓餌料躺在水底更便於鯽魚就餌。
  • 冬季釣魚浮漂應該怎麼選?用軟尾還是用硬尾?
    冬季釣魚調漂的靈鈍之爭,以前有介紹過,釣靈還是釣鈍,更多的釣友會選擇稍頓,也就是釣目比調目多一丟丟。除了靈鈍之爭,冬釣中還有浮漂選擇的軟尾和硬尾之爭,總之是各說各的理。所以今天介紹下冬釣釣魚中硬尾和軟尾浮漂應該怎麼選,哪種浮漂更適合冬釣。
  • 冬季釣鯽魚:水溫低魚口輕,如何讓浮漂動作更明顯,中魚率更高?
    冬季基本以釣鯽魚為主,偶爾碰上鯉魚和鯿魚,基本是在比較好的天氣。氣溫低反而是釣獲大板鯽的好時候,水溫低,魚口輕,如何釣的更舒服,這個就需要一點技巧了。並非3+0.6的搭配也能釣鯽魚,因為主線過粗會導致切水性很差,阻力較大,較輕的進食動作傳遞不出來,所以釣組搭配注意是主線和子線都要細。魚鉤也要小,因為水溫低鯽魚的開口幅度會變小,魚鉤大了完全是不進去。如果讓輕口魚的漂相更明顯,中魚率更高,這個就需要注意浮漂的選擇和調漂的手法問題。
  • 【釣魚技巧】冬釣在水庫中如何選準釣點?談選釣點和釣魚技巧
    冬釣,最合適的地方就是水庫。在水庫冬釣,不像春、夏、秋三季那樣靈活,偌大的水庫,哪兒是所釣對象魚的棲身場所呢?垂釣時,又該選哪處作為最佳的釣點呢? 春、夏、秋三季時,喜群聚生活的魚類由於水溫適宜,餌料豐富等原因,單個體或者「散兵遊勇」活動和覓食的情況較為常見。
  • 釣魚技巧:浮漂的形狀不同,有不同的用途!選對浮漂,才能釣好魚
    浮漂從材質到造型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亂七八糟。浮漂的造型不同,理論上說是有不同的使用場景的,之所以弄得多種多樣,目的就是更好的釣魚。但是要注意,其中的「坑」比較多,不少釣友購買浮漂,就如同女人買衣服一樣,總是「少」一支。於是乎購買了不少浮漂,但是實際垂釣中經常用的就那麼幾支。
  • 釣魚技巧:七星漂釣組的搭配和調漂技巧,冬釣鯽魚狠招數!
    冬至了,開始進入冬季最冷的一段時間,這時候外出釣魚確實比較「造孽」,但是好處在於大鯽魚還算好釣。冬至過後氣溫很低,在釣點的選擇上應該以釣深釣遠為主,不過這個主要說的是明水。其實就算釣明水也可以尋找淺水中的深水,但是這並不容易,需要多釣場環境比較了解。比較簡單的找釣點的方法還是水草區域,釣水草區域自然七星漂釣法更合適一些。
  • 冬季釣鯽魚,水溫低魚口輕,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哪種更好用?
    寒冬時節氣溫很低,水溫會介於最高和最低溫度之間,或者可以理解為最低氣溫高,水溫就會高,所以在冬季釣魚時很大程度上是看最低氣溫。如果最低氣溫穩定,或者穩定中有小幅度上升,那魚就是比較好釣的。水溫低魚口自然就會比較輕,鯽魚在寒冬時節進食好像沒有力度可言,如何讓進食信號傳遞出來,並且更加明顯,選擇合適的浮漂就是一個比較關鍵的要素。
  • 冬釣有三寶長竿細線魚鉤小,冬釣鯽魚,釣組這樣搭配通殺大小鯽魚
    說起冬季釣魚,肯定都知道所謂的三寶,分別是長竿,細心,小鉤,其實還可以加上活餌,湊夠四寶。這所謂的「寶」其實只是冬季釣魚的最基本原則,幾乎可以說還沒涉及到關於冬釣技術的層面。冬季釣鯽魚,釣組搭配看似簡單,其實不然,裡面還是有不少需要考慮的地方的。
  • 冬釣鰱鱅技巧:冬天怎麼釣鰱鱅?
    所以到了冬天絕大部分的釣友冬天都去釣鯽魚去了,我也經常釣鯽魚,不過手感畢竟不能和鰱鱅相比(其實我也不太喜歡鰱鱅,但是只是喜歡拉大魚的手感),所以冬天還在想如何釣鰱鱅。其實冬釣鰱鱅以前也釣過,以前石化地區有一個廢棄的魚塘,大魚撈了大部分,還有一些鰱鱅和鯽魚在裡面,鰱鱅也不大,但是鯽魚更小,都是不到一兩的小鯽魚,所以釣鰱鱅的手感自然比鯽魚好很多,所以那年冬天一直在那裡釣鰱鱅,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釣上來30多條,所以對冬天釣鰱鱅一直比較有信心。
  • 釣鯽魚時浮漂定海神針紋絲不動,是窩裡沒魚嗎?別被假象欺騙了!
    鯽魚的吃餌習慣是與食物保持距離,然後將食物吸到口中,所以魚鉤以及餌料太大、餌料太重都會導致鯽魚無法順利將鉤餌吸入口中,反映到浮漂漂目的狀態就是模糊、不清晰、不乾脆的信號。所以釣鯽魚應該堅持選擇袖鉤,因為袖鉤的鉤條較細,相對其他鉤型來說袖鉤更輕,同時在沒有小雜魚鬧窩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使用拉餌,因為拉餌更輕、狀態更蓬鬆,有利於鯽魚順利將鉤餌吸入口中。
  • 秋冬季節魚口輕,又到了用軟尾浮漂的時候,軟尾與硬尾有啥區別?
    所以這時候釣魚浮漂就要選擇得當,否則漂相完全出不來。冬季選擇浮漂,首先的一點就是注意吃鉛量的大小,要選擇一支吃鉛小的浮漂,吃鉛小的浮漂會讓線組更加靈敏。在漂型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兩頭尖、細長身的,這樣的浮漂上下行的阻力小,信號也跟更容易出來。但是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漂尾的選擇上,說起軟尾浮漂通常認為只有2種魚情比較適用,一是雜口,而是輕口,所以秋冬時節釣鯽魚,又到了適用軟尾浮漂的時候了。
  • 【釣魚技巧】冬季大棚釣鯽魚,想要漁獲多,這三個基礎技術常識要明白
    到了冬季,主釣的魚種也就是鯽魚,因為鯽魚的耐寒性比較好,在冬季自然會進行覓食。但是其它魚種基本都會進入冬眠,很少去遊走覓食了。 對於喜歡釣魚的人來說,冬季就算再冷那也是往往阻擋不了釣魚的腳步。臺釣玩不了,那就玩傳統釣,長竿短線釣草洞。
  • 冬釣鯽魚,提升上魚率的5個方法,魚口輕不用怕,方法總比困難多
    冬季釣鯽魚打窩要集中,下鉤要準確,因為偏離了窩點一點可能就沒口。如果做到下鉤準確,這個跟釣法有一定的關係。傳統的長竿短線釣法下鉤精確而且輕盈,對窩點中的魚影響最小,所以每當到了晚秋初冬釣鯽魚,很多釣魚老手就開始玩起來傳統釣,在垂釣效率上確實很高。如果玩臺釣,就需要注意拋竿的手法問題了,儘量做到餌料落點跟浮漂落點相差不大,也就是儘量不打滿竿。
  • 春釣時,一時忘了告訴你:釣組不是越小越好,這樣搭配才最牛
    由於早春的溫度低,鯽魚的活性不夠強,所以春釣時,在線組方面,要求釣者們做到精細,正因為如此,有許多的釣魚新手陷入了一些誤區。可能會認為釣組越小,靈敏度就越高,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野釣搭配:儘管春季主要以釣鯽魚為主,在釣組方面應該遵從小鉤細線,然後再搭配小號鯽魚漂,輕墜。但細線難道細就夠了嗎?小鉤難道小就夠嗎……其實真正能夠做好這幾個方面,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歷去研究這些問題。
  • 適合冬季釣鯽魚的「非主流」調漂法,頓口清晰,有口就能中魚
    對於冬季釣魚來說,要比其他季節困難的多,天氣、水溫、釣位等細節要注重,調漂也是關鍵,因為冬季的鯽魚活性低,吃口輕,浮漂信號不好掌握,怎麼能釣好魚呢!一、冬季鯽魚的漂相鯽魚吃餌一般情況下有三種漂相居多,下鈍、上頂、陰漂(似於黑漂)。冬季溫度低,水溫就低,直接影響了鯽魚的活性,導致吃餌時的動作很輕,漂相要比其他季節的漂相要小,出現的頓口和頂漂,都是半目,甚至更小。
  • 大師總結的5個冬釣鯽魚技巧(強烈推薦)
    對於一些老釣友來說,冬季意味著釣大板鯽的好時候,只要天氣合適還會堅持出釣。但是畢竟冬釣講究人找魚,要了解其中的套路,否則空軍的機率非常高。下面介紹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四、釣「低」低溫季節釣魚調漂,一般都是調低目。這是因為,冬釣時,一般都使用蟲餌或輕質商品面餌,這樣的餌料分量較輕,吃目(浮漂的目數)少。
  • 「創作開運禮」浮漂的軟尾和硬尾,魚情不同,浮漂應該怎麼選
    冬季水溫低,魚的進食動作非常輕微,導致就算使用浮力小的浮漂,信號也不會太明顯。所以冬季浮漂的選擇除了注意吃鉛小,還需要注意漂尾的選擇。冬季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都可以使用,但是由於漂尾的不同,在漂相上會有所區別。今天介紹下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在使用上的一些區別,共各位釣友參考。
  • 釣魚不會選行程漂?4款專釣行程浮漂介紹,一口氣搞懂浮漂的本質
    望本文所述能給所有想了解釣魚,了解浮漂的釣友一個思路,無論是在釣魚過程中還是挑選浮漂,都有相關的參考價值。在開始之前簡單用一句話概括釣行程的定義,就是從浮漂從水中翻身站立開始,到水底之間產生的動作,主抓這個下落過程中的信號,就是釣行程。那麼對應底釣漂的快速下底來說,行程漂要求下沉緩慢,動作要穩。
  • 冬釣鯉魚,這種咬鉤漂相最容易被忽視!
    在長竿短線釣鯽時,撒下的誘餌招引來的不只是鯽魚,還有鯉魚也是最為容易被吸引的一種。垂釣時種種跡象表明鯉魚進窩了,但就是不咬鉤,只要不受到驚嚇,它甚至能把窩中的餌料吸食一空,然後揚長而去,而且等你一續窩,它馬上再來,一直逗得你對於釣獲它失去信心。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