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是一種陸生節肢動物,因其身體由多節組成,且每一節上都有腳,又被稱作「百足蟲」。它與蛇、蠍子、壁虎、蟾蜍並稱為「五毒」。顧名思義,蜈蚣是有毒的,但是公雞吃了它卻沒有被毒死,這是什麼原因呢?
民間有種說法說公雞吃了蜈蚣就會變得更加兇猛,但其實公雞不吃蜈蚣也非常兇猛。因為公雞本身性格如此,擁有非常強大的戰鬥力,即使見到比自己強壯的生物,它也不會退縮;另一方面,公雞在一群雞裡面的地位比較高,還有很強的領地意識,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就會顯得十分兇猛,甚至還會與其他公雞發生爭鬥。所以公雞的兇猛與蜈蚣是沒有關係的,但蜈蚣卻是在雞的食譜之中的。
蜈蚣的體內主要有兩種與蜂毒相似的毒素成分,分別為組胺(Histamine)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也就是說,蜈蚣的毒是要進入到生物血液內才能起作用。一般被蜈蚣咬後,其毒腺會分泌出大量毒液,然後順著蜈蚣的鉤狀腳上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體內,從而導致中毒。但是公雞在吃蜈蚣時,都會先用嘴將蜈蚣啄死再吃,又或者直接將其吞入口中存放在雞的嗉囊(雞脖子下方位置)中,再直接送入胃部消化。無論哪種方式,蜈蚣的毒液都沒有進入雞的血液中,自然也不會對雞產生影響。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蜈蚣是含有劇毒的,再加上蜈蚣又長得不符合大家審美,因此大家都比較害怕蜈蚣。其實蜈蚣的毒性並不是很大,被蜈蚣咬傷後會感到疼痛,但並沒有致命性,相反蜈蚣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蜈蚣通常生活在溫暖潮溼陰暗的地方,一般不去招惹它,蜈蚣也不會主動攻擊人。如果真的不幸被咬傷,應立即用肥皂清水衝洗,然後進行冷敷,過於嚴重的話還是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