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道為什麼自己家的金魚養了幾年都不會繁殖,小編從十來歲就開始在池子裡養金魚,頗有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
90年代的農村經濟落後,小編喜歡金魚但沒錢買,有一年過年用僅有的5元壓歲錢買了3條金魚,很幸運第二年就產了很多小魚,而且還存活了100多條。此後七八年每一年繁殖季節都會看到小魚崽,但幾天之後就基本上看不到了,等到了十年以後基本上都看到小魚崽了。存活下來的魚也只剩三四十條。
後來小編對金魚的飼養有所研究才明白,為什麼除了第一年之後的小魚都沒存活,為什麼十年後都看不到魚崽了?以下是小編的經驗之談。
金魚一般在春季或春夏季開始繁殖,最佳繁殖氣溫為18至20攝氏度。金魚一般1年左右性成熟,最佳繁殖年齡為1至4齡,超過5齡的金魚繁殖能力在急劇下降。最佳雌雄比例為1:1至1:3,雄多雌少能夠提高魚卵受精率。
金魚繁殖時需要在水中放置水草、水葫蘆等作為卵巢。當發現雌雄追尾時,說明繁殖已經開始。當追尾結束,雌魚沉於水中安靜少動時,說明繁殖已經結束。繁殖結束後將水藻或水葫蘆移至其他魚缸進行飼養,一周左右孵出小金魚,根據溫度的不同孵化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如果要將金魚幼崽和種魚一起飼養,需要用網格隔出一個小區域供幼崽活動,否則小魚崽會盡數被大魚吃掉。最佳的辦法還是先分開養,待小魚體型足夠大了在合養。
綜上可知,小編的金魚崽是被大魚給吃掉了,十年後沒有魚崽是因為魚太老了失去了繁殖能力。而且魚的壽命一般在七八齡左右,小編能養十多年已經給很幸運了。你也養金魚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