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什麼?關於溼氣的「前因後果」,一次說清楚,了解一下吧

2021-01-08 文化養生談

溼氣是什麼?關於溼氣的「前因後果」,一次說清楚,了解一下吧。

這段時間天氣不是很好,很多地方在下雨,暑熱也沒有退,溼氣也就比較重。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溼氣吧。

關於溼氣的「前因後果」,希望本文能一次簡單說個清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在中醫理論裡,溼邪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

也就是說,「溼」是一種正常的天氣變化。但是,如果變化太嚴重,比如連天都是溼氣,根本見不到太陽,就會影響我們的身體了,那麼它就成為了致病的邪氣了。

中醫認為,溼屬陰邪。它會和寒氣結合,變成寒溼;也會和熱邪結合,會變成溼熱;但是總的來說,它還是陰性的邪氣。

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到底是溼熱還是寒溼。因為溼熱和寒溼的調治是不同的。即使氣候炎熱,空調冷飲這麼普及,寒溼也比較常見。

如何區分溼熱和寒溼?

如果是溼熱,那麼舌苔應該是黃膩的,舌質應該是紅的;而寒溼則是舌苔白膩。最重要的是,舌質沒有那麼紅,往往顏色也很淡,是淡白色的。這是區分的方法之一。

關於溼邪的性質,中醫認為,溼邪性質重濁而粘膩,它能阻滯氣的流動,妨礙脾的運化。這在中醫叫「溼邪困脾」。

如果是外感溼邪,會見到惡寒發熱、雖然出汗但是熱不退、四肢睏倦、關節肌肉疼痛等症狀;如果是溼濁內阻腸胃,常見胸悶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洩等症。

那麼,溼邪是怎麼來的呢?

在中醫理論裡有兩種溼邪,一種是外溼,一種是內溼。

外溼多因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所致。長夏(大概是立秋到處暑這段時間)溼氣最盛,故多溼病。

傳統中醫常把溼邪歸為長夏的主氣,但是現在看來,我們要更靈活一些,氣候的變化實在太無常了。因為我們對大自然的「修改」太多,環境破壞的因素存在,季節的差異也不是那麼明顯了。

所以,其它季節溼氣重的也非常的多。比如現在,我坐在房間裡,也感到渾身都是溼的。

南方某些地方的人,遇到下雨,那種江南煙雨天,喜歡不打傘在外面走。如果這時候出點汗,溼氣就有可能進入體內,容易出問題了。

也有的人在城裡身體還不錯,為了享受好的空氣環境,到了鄉下、或者水庫邊居住,卻總是有病,其實這也是沒有適應那裡的溼氣導致的。

第二種溼氣是內溼。內溼是身體機能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溼自內生。

比如經常喝冰啤酒,冷飲等,導致脾陽受傷,這樣溼氣就重了;還有的時候是人缺乏運動,導致氣血流通不夠。那麼陽氣就升發不利,也會導致內溼很重,因為陽氣是控制溼氣的最重要手段了。

那麼,我們怎麼分辨溼邪呢?溼邪有哪些特點呢?

溼邪的第一個特點是:溼性重濁。

這裡需要理解兩個字,一個是「重」,一個是「濁」。

溼邪是氣裡面「重」的部分,很容易困住我們的肌體,溼邪犯表。於是便讓人頭重身困,四肢酸楚。

《黃帝內經》說「因於溼,首如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被溼氣困住了,頭總是覺得像裹個什麼東西似的,有的人就覺得如同戴了一個大帽子;

如果溼滯經絡,流注關節,則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如果溼流下焦,則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洩,或下利膿血,甚至婦人帶下粘稠腥穢等。

而 「濁」字則反映了溼邪流通不暢的特點,它使得氣血不能正常流通,容易與各種邪氣混合起來,乃至成為各種邪氣的載體。

溼邪的第二個特點是:溼性粘滯。

這是溼邪的一個主要特點,也就是比較粘膩。一旦被溼邪盯上,那就感覺怎麼都不爽。不錯,現代人「不爽」的這個「口頭禪」,非常生動地反映了溼邪的特點,就是不爽。這一特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溼病症狀多粘膩不爽,如患者表現為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遷延時日,纏綿難愈,如風溼病、溼溫病。

溼邪的第三個特點為:溼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溼邪粘滯,留滯於臟腑經絡,常常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無能,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狀。

大家不要看溼邪會和熱結合,變成溼熱,但是它還是陰邪。調理溼熱證候時,也要慎用溫熱之品。

葉天士說過「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意思是說,讓陽氣生發,要慎用溫補之藥,可以用通小便的方法去溼。溼氣去了,陽氣自然就升發了。此時如果單純溫陽,很容易讓熱邪更盛。

一般被溼邪困住的人,陽氣都不會旺的,往往面色淡白,精力不濟。

那麼,我們中醫都怎麼來去溼呢?

其實,祛溼方法非常的多,根據溼邪所在的部位、溼氣的「兼邪」來去溼。

比如,如果溼邪困在脾胃,會用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等。

同時,中醫還有很多的去溼的方法,這往往是根據溼邪到底結合了哪些邪氣來決定的,這就是所謂的「兼邪」。

比如溼熱相雜,就有清熱利溼的方法。比如水溼較盛,就有利水滲溼的方法,比如寒溼相博,就有溫化水溼的方法,如果風溼交蒸,有祛風勝溼的方法等。但對於我們普通人如此養生來說,一些簡單的祛溼方法才更適合我們,比如:

1、可以在做菜的時候,適當地放入一點香料,比如白豆蔻、砂仁、花椒等香料,它們有振奮陽氣、散發溼邪的作用。比如四川那裡溼氣重,所以麻辣類的食品就是很盛行,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智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可以食用一些去溼的食物,比如冬瓜、綠豆、赤小豆、薏米、鯉魚等。這些食物有去溼的作用,可以隔三差五的吃點,對祛溼是很不錯的。尤其是自己覺得溼氣有點重的時候,食用一下,可以緩解情況。

3、增加運動量,多做一些運動,多出點汗,比如打球等,讓汗出透,這樣也有利於氣機的通暢。

4、好好利用身邊的電器,比如電吹風,空調的除溼功能等,讓自己周圍的環境儘量乾燥。

總之,祛溼的方法很多,儘量選擇簡單而適合自己的就好,希望大家健康渡過這個溼氣很重的季節。

相關焦點

  • 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洗澡會加重體內溼氣?如何有效祛溼?
    其實每個人體內都有溼氣,溼氣少無礙,溼氣過重對健康的影響就很大了,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溼氣重跟洗澡有什麼關係,早上9點以前、晚上9點以後洗澡會加重溼氣嗎?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如何判斷並有效的祛溼?關於溼氣的一系列問題,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身體溼氣怎麼排除 4大去溼氣的妙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有體內水汽比較重的現象,大多數人採取的方式都是去拔火罐,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去溼氣的辦法,那您知道怎樣排出身體的溼氣嗎,溼氣重的話吃什麼好呢,在溼氣比較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90%的人溼氣重?溼氣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辦?
    90%的人溼氣重?溼氣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辦?什麼是溼氣溼氣分成外溼和內溼。外溼主要就是外界的水,內溼是人體運行功能差所產生的一些溼氣。溼氣就像我們身體中的水患,當脾胃運化不了多餘的水分,讓它們停留在不該存在的地方,就形成了溼阻,也就是大家認為的溼氣。
  • 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原標題: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溼氣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詞,可是可能很多朋友對溼氣並沒有深入了解,中醫稱「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從某種意義上上道出了溼氣與人體健康具有重要關係。所以,祛溼成為人們養生活動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燻蒸、桑拿、汗蒸等等,這些都是以祛溼的方式,來實現人體健康的養生手段。
  • 溼氣重吃什麼好 解決溼氣可以吃這些
    溼氣重會造成很多的身體不適,很多人都喜歡去拔罐來解決體內溼氣重的問題。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體內溼氣重吃什麼好、溼氣重有哪些表現以及溼氣重要注意什麼。一起了解一下吧。溼氣重吃什麼好1、紅豆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
  • 溼氣引百病,溼氣重身體有4大信號!
    別以為溼氣只存在於寒冷的季節,其實溼氣為之長夏的主氣,以其當夏秋之交陽熱下降,大地重蒸,水氣上騰潮溼充斥,一年之中溼氣最盛的季節。 溼氣在中醫裡被稱為溼邪,對人傷害很大,又特別難以祛除。俗話說「十人九溼」,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更易中招。
  • 溼氣重的表現 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
    很多人身體溼氣很重,但是自己卻意識不到,長期以往必然會對健康產生影響,那麼身體溼氣重的表現有哪些呢?祛溼的方法有哪些呢?吃什麼食物可以祛溼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拔出的淤血是「溼氣」嗎?多數人可能不清楚
    健康是不變的話題,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就是擁有了財富,也是我們最大的資本,在這裡健康每日快訊,每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最新的健康資訊夏季的時候由於天氣炎熱,也是陰雨連綿的季節,身體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溼氣,很多人就會選擇用拔罐的方式,能去除溼氣,而在拔罐的過程中身體中就會拔出許多的汙血,很多人認為這是身體中的溼氣真的是這樣嗎
  • 去溼氣喝什麼粥比較好?推薦這4個去溼氣的做法,祛除溼氣補氣血
    去溼氣喝什麼粥比較好?推薦這4個去溼氣的做法,祛除溼氣補氣血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身體溼氣重的話就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特別容易出現流口水,皮膚出油,臉上出現油光等表現。情況嚴重的話,還容易導致風溼疾病出現。
  • 溼氣「害怕」的一種水,若常喝,或能祛溼散寒,溼氣可能繞著走
    導語:俗話常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氣現在困擾著很多中老年人,對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果在平時沒有太在意,在體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容易使人生病還容易虛胖。出現這樣的情況,多數也與體內溼氣過重有關。4、面部多油、身體疲累溼氣大量囤積在體內,身體也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從而會導致面部分泌的油脂增多,而且關節處常常會有酸脹的感覺,平時沒有過度的勞動也會感覺到身體疲累,其實這些現象都與溼氣過重有關。
  • 溼氣容易損傷體內的陽氣 祛除溼氣記住這2點
    對於溼氣,你了解多少呢?這個東西,我們每個人的體內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所謂的溼氣,其實並沒那麼可怕,只要我們真正了解它,有了更準確的認識之後,也不至於因為祛溼而左右搖擺,不知道怎麼辦。
  • 溼氣去除的三大步驟
    百度經驗中的去除溼氣的方法很多,大概的瀏覽了一下,去除溼氣的方法都是正確的,簡單易操作的。而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還有一些更為寶貴的養生妙方可以去除溼氣。一是辯明食物特性,減少攝入溼氣重的食物,多吃去溼的食物;二是練揉腹功,通過揉腹強壯自己的能量,可以主動排溼;三是艾炙、拔罐等保健治療。
  •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哪些方法可以去除溼氣
    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溼氣的。尤其是南方人,屬於潮溼性比較大的地帶。身體有溼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吃一些能夠去除溼氣的食物來除溼。否則身體很容易生病,那麼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有哪些方法能夠去除身體的溼氣。想要了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 夏天溼氣重的人:5種食物,越吃溼氣就越嚴重,希望你別貪吃
    俗話說:溼氣是百病之源,體內堆積大量的溼氣,不僅會影響到身體內環境的正常運轉,而且還會誘發各種疾病。
  • 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呢? 七大方法幫你祛除體內溼氣
    原標題: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呢? 七大方法幫你祛除體內溼氣   人體內常常會產生溼氣特別是女性,很多女性會因為體內溼氣太重而導致一些疾病。春季也是溼氣很重的一個季節,祛除溼氣也是必要的。那麼,我們該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七種祛除體內溼氣的方法吧。
  • 溼氣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很多人拔罐後,感覺溼氣更重了呢?
    溼氣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很多人拔罐後,感覺溼氣更重了呢?所謂的溼氣,上火症狀,都是一些中醫體系的病名叫法,人體的溼氣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溼氣,顧名思義,採用自然界溼氣的類像叫法,來稱謂這個體內的病症情況,和溼氣並稱的六種邪氣,統稱六淫:」風、寒、暑、溼、燥、火。
  • 拔罐可以去溼氣嗎
    在很多環境裡溼氣太重,很多人就會燃燒夠狠體受到侵襲,之後就會有有種頭重腳輕的現象,如何排除身體的溼氣呢,種以上可以試一試拔罐,畢竟不敢可以幫助身體。以免造成身體出現疾病,拔罐可以有效地去除溼氣,大家應該儘早認識。身體溼氣重,不妨利用拔罐方法進行解決。
  • 溼氣太重,這2種水果別「貪吃」! 可能會加重溼氣
    夏季炎熱,渾身都不舒服,動一下額頭就有一層密密的汗,雖然可能是天氣原因,但是絕大部分原因是體內溼氣聚集,沒有除溼,導致溼氣過重。
  •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中醫有句話叫:「溼氣重百病生」,意思就是,體內溼氣太重,不但難以祛除,而且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而尤其是夏天,溼氣最為囂張,很容易形成暑溼的氣候,體內有溼氣,很容易讓我們在整個夏天昏昏欲睡,疲勞乏力,四肢沉重,肚子長贅肉等等。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 溼氣過重怎麼辦生薑塗抹這5處,排溼氣、通宿便,還能養護腸胃
    溼氣是萬惡之邪,身體溼氣過重,容易導致體內代謝循環受阻,導致毒素油脂堆積,損害身體健康,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生薑性溫,有祛溼暖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日常養生。體內溼氣過重,生薑塗抹下面這5處,能夠排出體內溼氣,還能促進腸胃蠕動,疏通宿便,改善便秘問題,養護腸胃,有助於養生。1、塗虎口:虎口穴,在手背拇、食指之間,是人體主要的祛溼部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