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圈圈丸
三年前,《你的名字。》內地公映,5.75億的票房成績至今仍然是日本電影在內地的最高票房紀錄,這在這個每個月都有新票房記錄誕生的時代,顯得彌足珍貴。
三年後,在ACG圈萬眾矚目的《天氣之子》終於要來了,這是新海誠導演繼《你的名字。》之後時隔三年才製作完成的新作。對於動畫電影工業體系十分成熟的日本來說,三年時間算很長了。花了如此長時間才醞釀出一部新作,許多觀眾自然會期待《天氣之子》能有趕超《你的名字。》的質量。但實際上對於新海誠來說,「三年磨一劍」實在是基本操作,他從出道以來就一直以「少而精」聞名。
另一方面,國內許多觀眾也是因為大爆款《你的名字。》才認識新海誠,對他的印象是從「賣座導演」起步。可實際上在此之前新海誠並不是「票房收割機」,甚至屬於絕對的小眾派電影,還做了很長時間獨立動畫人。
不過成功以後,過去的艱辛回憶起來也有甜味。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下新海誠從「默默無聞」到「萬眾矚目」的勵志故事。
從遊戲美術到獨立電影人
剛從大學畢業的新海誠起點並不低,因為他直接入職了遊戲公司Falcom(以下簡稱F社)。喜歡玩RPG的玩家對F社絕對不陌生,因為它製作了感動中國一代玩家的經典角色扮演遊戲《英雄傳說6 空之軌跡》。
F社代表作《空之軌跡》,
無數國內玩家的青春
先別興奮,新海誠並沒參與《空軌》這個項目。但是在這之前他已為F社製作了《英雄傳說4》和《英雄傳說5》的以及《伊蘇1》的片頭動畫。在這期間新海誠做短片的實力已經初露鋒芒。在F社期間他抽空業餘時間完成了短片動畫《遙遠的世界》和《她與她的貓》,其中《遙遠的世界》在1998年獲得eAT特別獎,《她與她的貓》在2000年獲得了日本第12回CG動畫競賽第一名。而後者在2016年被改編成TV動畫,還請到了如今人氣No.1的女聲優花澤香菜為女主角配音。
兩版《她與她的貓》
雖然已經小有成就,並且作為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來說簡歷已經足夠豐富,但這段時間的新海誠也工作得十分辛苦,一般人絕對難以承受。根據他自己後來的回憶,因為同時要兼顧公司工作和個人創作,在F社期間他幾乎每天都凌晨3點才睡覺,早上6點便起床趕早班車去上班,睡眠時間少得可憐。(成功不易)
但即使如此辛苦,他還是在F社堅持工作了5年。一直到2001年因為工作和個人創作產生了衝突,實在難以兼得,新海誠才最終下定決心辭職,專心製作自己的第一部大作《星之聲》,並正式開啟了獨立電影人之路。
從獨立到院線
在做動畫電影這方面,新海誠的獨立電影人之路顯得十分「極端」。通常說到獨立電影人,要麼意味著小團隊低成本,要麼意味著內容冷門且發行渠道狹窄。而新海誠作為獨立電影人不是以上兩種,而是真正的一個人——沒錯,他的動畫從劇本到作畫再到美術甚至是配音,都全部是自己一個人完成。
其實,這不就是我們所謂的「大神」嗎?所以剛認識新海誠的人很難不去喜歡他,或者佩服他。他就是「全才」的另一個名字,這樣的獨立製作能力實在太讓人驚嘆了,而且質量還非常高。
首先,他的第一部動畫電影短片《星之聲》,雖然沒有院線發行,但是憑藉網絡傳播和DVD販賣,在日本動畫圈裡積攢了極高的口碑。同時在那一年獲得包括星雲獎、文化媒體藝術祭大獎、東景國際動畫祭大獎等諸多日本的一線獎項,讓他迅速成為被業內熟知的新人。同時DVD販賣數突破60000份的成績,對於一個沒有任何宣發的「處女作」來說也已經十分難得。
《星之聲》劇照,
新海誠唯一一部有「機甲」的動畫
這一系列的成績都在說明一點,就是:新海誠的動畫質量尚佳。哪怕這部動畫只是他一個人做出來的,但還是有過硬的素質。
《星之聲》成功之後的新海誠並沒有停下腳步,他立刻投身到自己的下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中,這一次他要做的是長片——《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也是從這部動畫開始,新海誠被賦予了「壁紙狂魔」的稱號,他的背景作畫在當時可以說是日本動畫業界的天花板。
《雲彼》劇照,每一幀都是壁紙,
而且大部分是新海誠一個人畫的
在起初製作《雲彼》時,新海誠依然是一個人,而他的計劃也是在動畫完成後按照《星之聲》的模式在網絡上和線下DVD傳播。不過由於《星之聲》讓他在業內已經受人矚目,所以在2003年《雲彼》製作進行過半時,突然有公司來投資新海誠,並願意幫他發行到院線上映。
這個公司叫CoMix Wave Films,它不僅在這之後成為新海誠的經紀公司,《雲彼》之後新海誠的每一部作品也都有他們參與製作。不過在當時,他們的突然拜訪還是讓新海誠有點措手不及,他當然願意上院線,但是從獨立電影人走向院線,就意味著資本的大量湧入,創作必定會受影響·。所以新海誠提了一個不太容易會被製作發行公司接受的要求:自己對動畫有絕對且唯一的話語權。
一個愣頭青提出這樣的要求顯然會讓一般公司哭笑不得,可CoMix Wave Films不僅答應了新海誠的要求,還在這之後每一部動畫的staff列表裡加上了「製作總指揮 新海誠」的頭銜來突出新海誠的主導地位。這種被尊重的感覺對於一個導演來說無疑舒服極了,這也是新海誠能夠一直和CoMix Wave Films合作至今的關鍵。
對於新海誠來說,作品質量高於一切,
所以看重話語權
不過那會兒不管是新海誠還是CoMix Wave Films都沒想到,此後他會有接近宮崎駿一般的成就。當時新海誠剛到而立之年,他的動畫導演之路這才正要起飛。
從獨立發行到東寶助力
《雲彼》作為新海誠的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因為在那一年它力壓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和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 Innocence》,爆冷獲得了「每日映畫大獎」。從那一刻開始,新海誠在日本的藝術成就方面已經躋身一線動畫導演的行列。
三年後,新海誠再接再厲推出第一部在全球發行的動畫電影《秒速五釐米》。這部電影也幫助新海誠從日本走向國際,它接連獲得了亞洲太平洋動畫大獎和未來動畫大獎等國際獎項,同時主題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也通過網際網路傳播走紅網絡。許多老影迷至今也都認為《秒速五釐米》是新海誠的巔峰之作。
經典畫面
因為《秒速五釐米》的成功,同年(2007)新海誠被NHK電視臺邀請之作「日本動畫90周年」的紀念短片《ANIMATION CREATORS 15》,該項目邀請了15位日本頂級動畫導演參與,每個人分別之作1分鐘小劇場,最後拼接成一部15分鐘的短片。與新海誠一起被邀請參與的還有今敏、押井守、河森正治、林明美這些動畫業界響噹噹的人物,可見當時日本動畫業界對於新海誠的認可已經極高。
新海誠為NHK製作的短片《貓的集會》
可是對於新海誠來說,他卻遇到了一個瓶頸——吸金能力不足。截止到當時,新海誠票房最高的《秒速五釐米》也不過獲得了1億日元的票房(約人民幣800萬),而碟片的販賣也不過「萬」級。儘管藝術成就已經非常高,但新海誠不得不面對自己「沒有商業」價值這個事實。
電影畢竟氛圍「制發放」三個環節,環環到位了才能有好的票房回報,所以當時只管「製作」的新海誠並沒意識到票房不佳其實是發行和放映環節不給力。他繼續和CoMix Wave Films合作,埋著頭花了四年時間製作了一部他自稱最想製作的動畫《追逐繁星的孩子》。這部動畫幫助他在法國拿了安錫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最佳動畫長片獎,在中國拿了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藝術成就仍然頗高。可是全球僅2000萬日元(約160萬人民幣)的讓新海誠再次票房遇冷。
《追逐繁星的孩子》劇照,
質量沒得說,但票房慘澹
《追逐繁星的孩子》的票房冷淡給新海誠和CoMix Wave Films都敲響了警鐘,他們認識到僅靠自己發行是不行的,需要一個合作夥伴,或者說「靠山」。而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和他們聯繫上的,是日本電影業的「一哥」——東寶。
就是它
很多人後來覺得,新海誠運氣很好,每到關鍵時刻總有「貴人相助」,尤其是和東寶搭上線,後來直接讓他走向了頂峰。其實不然,要知道到2012年的時候,新海誠已經出名快10年了,是一個在全世界獲獎無數,在業界已經可以和今敏、押井守平起平坐的導演,東寶公司這個時候才找到他,與其說是「雪中送炭」,不如說是「姍姍來遲」。
那為什麼東寶公司這個時候才找到新海誠呢?因為其它動畫人老了。
2012年對於日本動畫界來說並不好過。剛經歷完2011年的大地震讓整個動畫界經濟受損,而黃金一代動畫導演宮崎駿、大友克洋、細田守、押井守等人年紀逐漸變老,本應接過他們大旗的今敏在2010年又因為癌症英年早逝。日本動畫急需一個「年輕且有能力」的導演站出來,這個時候被推上時代浪潮的就是新海誠。
東寶一開始對新海誠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畢竟在這之前他並沒有高票房經歷,所以他們先投資新海誠製作了一部動畫短片《言葉之庭》,並且也代理發行。憑藉東寶的人脈網,這部電影在全球更多的國家得以上映,其中包括中國。資深動畫迷肯定都記得當時《言葉之庭》在樂視網進行了全球首播,也是中國首批「付費動畫」,最終在樂視網上還獲得了超過460萬次付費觀看,創下了一個記錄。
《言葉之庭》劇照,
依然每一幀都是壁紙
而同時《言葉之庭》在日本和臺灣等地區票房反應也不錯,儘管最為短片沒有太多排片量,但大部分場次上座率都能有90%的上座率。官方至今沒有給出《言葉之庭》具體的收益情況,但從後來東寶繼續投資新海誠的情況來看,《言葉之庭》肯定是賺了的。
至此,新海誠終於從藝術導演中探尋到了商業之路。
《你的名字。》,一戰登頂
《言葉之庭》小試牛刀成功之後,東寶就開始計劃和新海誠一起搞個大項目。為了讓這個項目成功東寶可以說做足了準備。
首先在製片階段,東寶給予了新海誠在此之前難以想像的業界資源。此前專門為宮崎駿、細田守服務的製作團隊全都任由新海誠差遣。其次在發行環節東寶使出渾身解數,不僅從2015年就開始宣傳,片子製作完成後也立刻送往各地參獎,同時聯繫各個地區保證和日本同期上映,這裡面當然也包含了票房重地中國。
而最大的支持,莫過於院線。東寶擁有日本國內最大的院線「國際放映」和「東寶影院」來替《你的名字。》保駕護航,這也是《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後能連續三周票房第一的關鍵原因。影片質量根本不用擔心,新海誠在這之前早已無數次證明自己了。而在這之後日本總票房迅速過百億,成為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此成就的動畫電影導演。最終票房250.3億日元,排名日本影史第四位。
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你的名字。》同樣不凡,它一共在全世界125個國家上映,票房收益達2.81億美元,超越此前《千與千尋》2.75億美元的記錄,是日本電影史上海外票房最高的電影,同時全球觀影人次超過4000萬次也是另一個新紀錄。最終《你的名字。》在全球吸金3.61億美元,這裡面中國市場貢獻得5.75億人民幣也不可能小視。所以新海誠和東寶現在都額外重視中國市場,這次《天氣之子》也是在中國進行了特別的首映禮。
當然,《你的名字。》在臺灣、香港以及韓國都創造了日本動畫在當地的票房紀錄,這些都是對電影本身質量的認可,以及新海誠終於在市場上證明自己的紀錄。
到了這一步,曾經「2000萬」、「1億日元」的心酸成績已成過往,新海誠終於商業登頂。其實新海誠的個人故事並不新穎,我們回顧他的職業生涯最大的感慨還是「努力就會有回報」。但更重要的是,在電影行業,不管努力還是天賦都是需要資本支撐的。我們可以說,如果不是東寶站出來,新海誠現在也還只會是一個圈內的藝術導演,絕不會上升到「新時代宮崎駿」這麼高。所以才華與否,還是需要資本伺候。
也希望我們國內還在徘徊和奮鬥的電影人、動畫人,在堅持創作的同時,能夠更具備資本意識,認識到市場和商業的重要性。當中國的藝術和商業碰撞出如新海誠和東寶那樣的火花以後,我們相信中國電影的下一步會更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