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初冬的七裏海,蘆葦微黃,魚蝦肥美。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今年秋季以來,在七裏海及周邊地區發現的東方白鸛已經超過4000隻,白琵鷺近千隻,多年很少見到的灰鶴也有上百隻之多,此外還有大鴇、反嘴鷸等鳥類近百種,共計10餘萬隻。
據了解,在七裏海周邊有萬畝魚塘,每年9-12月是候鳥南遷的季節,而此時,也正是漁民收魚的季節。
「每年這時候,大魚已經賣得差不多了,11月份,魚塘主開始清理魚塘剩下的魚蝦,為明年養魚做準備,我們將水位拉低到50公分。而這個水位恰恰最適合東方白鸛等候鳥捕魚,水位剛剛降低,鳥都過來了。」已經在清河農場承包魚塘十七、八年的王秋生告訴記者,這些鳥非常聰明,因為魚塘的水位降低了,魚露出來了,鳥捕食起來非常方便。
作為一名魚塘主,王秋生知道東方白鸛等候鳥非常珍貴,所以今年清魚的時候,王秋生將魚塘剩下的小魚、小蝦全部留給了東方白鸛等候鳥。「以往來的東方白鸛也就幾隻,今年當我將水位降低到50公分時,上千隻東方白鸛都飛過來了,場面特別震撼!」王秋生告訴記者,這麼多珍惜鳥類都來了七裏海附近,說明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自己作為一名天津人有義務去保護它們。
王秋生魚塘所在的位置為清河農場,屬於天津市的一塊「飛地」,為了保護候鳥,寧河區委書記王洪海帶隊,就保護候鳥工作赴清河農場與清河農場相關領導進行了對接,並提出了對標疫情防控期間形成的聯防聯控機制。
近日,記者跟隨由天津市寧河林業局和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清河分局組成的聯合巡查隊,來到清河農場附近。「我們開展聯合巡查,主要『飛地』交界處及周邊鳥類的情況,對本轄區內東方白鸛等鳥類棲息情況及時互通信息,及時了解東方白鸛等候鳥動向,共同保護候鳥安全。」寧河區林業局林政科科長楊帆告訴記者。
寧河區林業局和清河農場深化協同協作,對各自轄區的坑塘、水系進行地毯式排查,摸清越境越冬候鳥狀況,依法嚴懲驅趕、捕殺、販賣鳥類及野生動物行為,嚴防嚴懲生產、銷售、使用劇毒農藥行為,堅決防止因農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對野生鳥類的影響。同時,大力普及溼地生態資源保護知識,做好野生動物保護普法宣傳工作。目前,天津市寧河林業局和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清河分局,近期將安排貨櫃到東方白鸛集中棲息地進行24小時看護。下一步,寧河區繼續與清河農場加強互聯互通,適時開展聯合巡查、聯合宣傳等工作,共同做好鳥類保護這篇文章。(津雲新聞記者董立景 攝影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