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附近的一間狹小的出租屋裡,陳航群握著女兒馨馨的腿,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拉伸動作,還沒做幾下,馨馨就因為不舒服哭了起來。陳航群急忙拿起旁邊的玩具安撫馨馨:「馨馨不哭,馨馨是最棒的。」
陳航群每次給馨馨做康復,都要這樣來來回回折騰好幾遍,一邊哄,一邊做康復動作,一套動作下來得花不少時間。陳航群很無奈,但是丈夫每天在外面跑計程車,根本幫不了她,只能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日復一日地堅持。圖為陳航群幫女兒做按摩。
90後的陳航群來自浙江省武義縣新宅鎮的一個農村家庭,丈夫韓宜來自湖北,兩人在打工的時候相識。由於他們都來自單親家庭,韓宜從小沒有父親,陳航群從小沒有母親,相似的家庭環境和經歷讓兩人有了很多共鳴,因憐生愛,最終走到了一起。婚後韓宜留在了浙江與陳航群一同生活,2015年,他們迎來了女兒馨馨,讓這個幸福的小家庭充滿了快樂。圖為陳航群一家三口。
馨馨出世後陳航群不再外出打工,養家的擔子落到韓宜一個人身上,雖然工作辛苦家裡又沒什麼錢,但一家人在一起倍感幸福。可在2019年10月24日凌晨,一場意外將全家生活推入深淵。圖為陳航群和女兒。
10月23日陳航群帶著馨馨外出與朋友聚餐,到凌晨才結束。由於凌晨小縣城很難打到車,於是一個朋友提出送陳航群和馨馨回家,但沒想到車子行駛到附近的一個十字路口時,撞向護欄,發生事故。
陳航群當場就昏迷過去,醒來之後三個人都已經躺在醫院裡了。事後陳航群才從別人那裡了解到,是路過的好心人把她們送到醫院的。由於事故發生時,陳航群沒能抱緊馨馨,導致馨馨飛出去後摔得很嚴重。圖為陳航群給女兒餵藥。
陳航群自己的傷勢不重,基本上都是外傷,在醫院簡單處理了傷口,當天就出院了。可是馨馨傷情特別嚴重,被送往武義人民醫院緊急搶救,CT顯示她的右額顱骨開放性粉碎骨折、顴骨和頂骨骨折、右額軟組織挫裂、蛛網膜下出血、肺挫傷等。
看到女兒這一長串的傷情報告,陳航群心都碎了,她後悔不迭,覺得馨馨出事是自己的責任。「如果出事的時候,我能再抱緊一點點,馨馨就不會承受這樣的傷痛了。」那段時間陳航群的情緒很差,時常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痛哭。圖為馨馨的診斷書。
出事之後,父親和一些親戚也都在責怪她,當時陳航群特別崩潰,一度想如果馨馨挺不過去,她就和馨馨一起離開。內疚和自責讓她情緒低迷,做什麼事情都心不在焉。直到有一天,丈夫對她說:「女兒現在已經這樣了,如果你也倒下了,那我怎麼辦?」陳航群才重新振作起來。
因為病情嚴重,馨馨被從武義轉到金華,由於金華的醫院辦法也不多,後來又從金華轉到杭州。在杭州,馨馨在ICU住院維持十幾天後,接受了開顱手術才保住了性命。陳航群不知道平時連吃藥打針都沒有過的女兒,怎麼熬過了那麼痛苦的手術。看著馨馨傷痕累累的小臉,陳航群心如針刺,卻連一個懷抱都給不了孩子,只能遠遠地望著她。圖為陳航群和女兒。
由於馨馨大腦組織嚴重損傷,出事後兩個多月才醒過來。然而,陳航群發現,孩子再也回不到從前。馨馨喪失了語言能力,並且出現癲癇症狀,只能靠後期康復治療來慢慢恢復。對陳航群的家庭來說,這也意味著,漫長的求醫之路才剛剛開始。圖為馨馨。
家裡的積蓄早在孩子前期的治療中花光了,但馨馨的病情不容他們多想,醫生說一旦康復的最佳周期被耽誤,馨馨就有可能無法恢復正常。經過多方打聽,陳航群決定帶著孩子前往廣東求醫,丈夫韓宜因擔心妻子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孩子,不得不辭掉以前的工作,跟隨陳航群南下。圖為陳航群一家三口。
就這樣,一家人來到了廣州,在醫院附近找了一間狹小的出租屋暫住下來。為了籌集馨馨的治療費用,韓宜剛到廣州沒多久便租了輛車在外面跑車掙錢。只要有時間,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門,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出租屋。在韓宜心中,多接一單就意味著馨馨多了一份希望。
而陳航群則一個人照顧馨馨飲食起居,醫院有康復項目的時候,她帶著馨馨上醫院,醫院沒有安排項目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帶著女兒做康復。而馨馨的情緒極不穩定,有時候就呆著一動不動,有時候又突然大哭大鬧,把玩具摔得滿地都是。圖為韓宜在洗車。
然而,持續的康復治療,還是讓陳航群看到了希望,這一天馨馨突然開口說話了,叫了一聲「媽媽」。聽了孩子喊她,陳航群當時就大哭起來,這堅定了她給馨馨繼續治療的信心。那一天是自馨馨出事以來,陳航群最開心的一天。圖為陳航群在給女兒按摩。
按照馨馨腦組織康復的速度和後期顱內整形,至少還需要一年的康復周期,後期預計的費用還很龐大。送陳航群娘倆回家的朋友是一個打工者,生活也很困難,在車禍發生後,對方掏了一部分錢給孩子做治療費,其他所有治療費用都是陳航群自己承擔。目前馨馨的治療已經花費30多萬元,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為了救女兒早已經負債纍纍,接下來一年的治療費用怎麼辦,陳航群犯難了。圖為陳航群母女倆。(三巧 文/圖)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