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賣水人」的中國生意:A股四大CRO企業曬成績單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

泰格醫藥(300347.SZ)於4月17日發布2019年年報,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8億,同比增長21.8%,實現歸母淨利潤8.4億,同比增長78.2%。至此,A股四大CRO上市公司2019年年成績單已全部發布,除藥明康德因投資不利影響總利潤外,其他3家歸母淨利潤增長率至少64.3%。

昭衍新藥(603127.SH)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39億元,歸母淨利潤1.78元,同比增長64.64%。藥明康德(603259.SH)2019年實現營收128.72億元,同比增長33.89%,歸母淨利潤18.55億元,同比下降17.96%。康龍化成(300759.SZ)則實現營業收入37.57億元,同比增長29.2%,歸母淨利潤5.47億元,同比增長64.3%。

專利懸崖之上,藥企研發速度比拼愈加激烈,從Me-too、Me-better到First-in-class,科技含量更高的藥物正在被加快推出,醫藥服務外包行業是時代下的產物,也將迎來時代的風口。

政策黃金期的「賣水人」

醫藥外包行業,被稱為醫藥研發及生產過程中的「賣水人」,目前已經發展到貫穿到藥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其中CRO、CMO、CSO分別服務於醫藥行業的研發、生產、銷售三大環節。CRO又稱「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涵蓋藥物發現、臨床前及臨床階段的多項科技功能。20世紀70年代出現於美國,中國CRO行業從2000年開始逐步興起。

當前,中國醫藥外包服務行業的高景氣已是業內共識,在政策利好、資本追捧以及人口老齡化促進醫藥行業發展的背景下,CRO行業的增速顯然高於國際同行。國內針對醫藥行業的政策密集出臺,尤其是針對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政策使得仿製藥盈利空間大幅壓縮,傳統藥企開始開拓新空間,開發創新藥與高端仿製藥。

而醫保目錄談判「騰籠換鳥」,Me-too類創新藥的價格被壓低,集採之下,仿製藥平均降價超70%,創新藥在醫保目錄的佔比大幅提高。同時國家積極引進國外創新藥,國外創新藥也需要在國內做臨床試驗才能銷售。

據了解,中國臨床試驗成本相對發達國家低30-60%,極大地吸引著海外研發訂單湧入。在國際規則層面,2017年6月,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加入ICH(國際人用藥品註冊技術協調會),ICH內的臨床數據可以通用共享,極大便捷了國內研發外包企業針對外企的業務開展。

「對CRO企業來說,未來幾年的機遇都很大,尤其是從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政策開始,迎來爆發式的發展。」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一方面,在一致性評價中,很多企業不清楚臨床申報流程,同時政策對新藥研發的支持力度很大,於是沒有研發能力的企業就選擇委託CRO企業;另一方面,CRO企業本身有一些高水平的研發團隊,在國內甚至全球都比較出名,在較大的市場需求下,其研發技術優勢突顯。」

縱觀A股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四家CRO企業,藥明康德由於擁有CRO全產業鏈的業務,其總營收規模最大。2016-2019年,藥明康德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75億元、12.27億元、22.61億元、18.55億元,2019年是藥明康德回歸A股後的首次下滑。藥明康德的解釋是投資公允價值損益影響,其實就是購買的公司股票大跌。即便如此,公司賺的也是盆滿缽滿。

年報發布的同時,藥明康德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革對外表示:「2019年,藥明康德堅持『長尾』戰略和CDMO商業模式,業務再創佳績。」這裡所說的「長尾」戰略,體現的是公司留住老客戶的能力,2019年,藥明康德91.2%的收入來自於原有客戶, 2015至2019年,前十大客戶保留率為100% 。

泰格醫藥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2019年該業務營業收入為14.5億,營收佔比為51.8%。昭衍新藥主要從事安全性評價業務,僅有藥明康德為直接競爭者,市場競爭格局較好,行業相對較為成熟。 其次是泰格醫藥,自2016年以來,公司的淨利率和毛利率均保持快速上升的態勢。這主要是由於公司從事的是產品技術壁壘非常高的臨床CRO業務。而康龍化成主要從事臨床前CRO,目前營業規模較小。

年報季,券商關於醫藥服務外包企業的研報頻出,普遍看好行業前景和各大公司業務的成長能力,給予「買入」評級。

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2013-2017年,我國CRO行業規模複合增長率為24.4%,2017-2022年複合增長率可達27.7%,CRO行業滲透率到2022年有望達到40%以上,行業空間極大。

中國CRO市場的商業模式之困

中國的醫藥服務外包行業無論是從產業格局還是內部業務結構上都較為分散,隨著CRO市場競爭逐漸加劇,原有商業模式亟待變更,對藥品研發上下遊全產業鏈的高效整合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從新藥研發和成本構成上來看,臨床CRO已經成為CRO市場最大的「蛋糕」,跨國藥企尤其對臨床Ⅲ期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大,但也是國內製藥公司最薄弱的部分,同時,我國CRO企業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臨床前CRO服務,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

原本只集中力量於某幾項業務的企業逐漸意識到了客戶對於完整產業鏈服務的訴求,產品結構不完善、彈性不足,將會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於是企業開始通過內生性增長、外延式併購的模式拓展業務板塊。

昭衍新藥的業務以臨床前研究中的安全性評估為主,公司在2019年年報中透露了關於拓展臨床試驗業務的情況。蘇州昭衍醫藥自 2018 年成立以來,已籤約了多家市級以上醫院,與其共同建設藥物早期臨床中心,截至 2019 年,已有 2 家臨床Ⅰ期研究中心完成了硬體、人員團隊、質量體系的建設,並已經開始承接臨床試驗業務。此外,公司成立北京昭衍醫藥,組建了臨床 CRO 團隊,至 2019 年底,已經具備了承接業務的能力,並且已經承接並開展了臨床試驗項目。

關於目前北京昭衍醫藥臨床CRO團隊的運營狀況,未來發展方向,受疫情影響程度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致函昭衍新藥,但對方回復稱暫時不準備報導。

泰格醫藥已經在臨床CRO領域打出了一片天地。2014年5月7日,泰格醫藥以5025萬美元收購美國方達控股69.84%的股權進行業務擴張。康龍化成布局臨床研究服務是通過收購康龍(美國)臨床服務等企業。2019年5月,康龍化成收購南京思睿,通過孫公司希麥迪來從事藥物臨床研發服務的CRO業務,同年6月又入股聯斯達醫藥公司,布局第三方獨立臨床研究現場管理服務(SMO)。

實際上,併購與戰略合作已成為近年來大型CRO企業發展的主要手段。覆蓋全產業鏈的無錫藥明康德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併購史」, 2015年從美國退市後,無錫藥明康德分拆為合全藥業、藥明生物以及藥明康德三個實體,拆分後的藥明康德外延式併購的步伐一直未停。

「如果企業只做單獨一塊的業務,未來競爭力會非常低。中國CRO行業目前比較分散,整合是未來的趨勢。」史立臣認為,CRO行業發展需要結合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

「現在中國的CRO企業商業模式是『抄』國外的,多少有點『水土不服』,國外CRO行業的經營理念和中國企業的實際需求還有一定距離,比如中國企業的實際需求並不像國外企業那麼明確,甚至連研發方向都不清楚,對未來做哪一塊的研發都不清楚。」他表示,CRO企業的商業模式需要進一步優化,拓展業務板塊,從前端的構建產品戰略、優化產品結構、藥物研發,到後端的市場層面幫助其進行市場營銷。中國市場CRO行業未來真正的發展機會,不是單純的研發,而是整合資源,上遊整合研發資源,下遊整合營銷、政府、醫藥資源,這是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在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政策的帶動和鼓勵創新藥等政策支撐下,對於該行業的未來,他仍表示看好。

而在短期內,2020年的這場疫情對CRO行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華夏時報》記者從藥明康德方面了解到,疫情讓藥明康德錯失了約一個月在中國區的運營時間,主要因為公司武漢研發中心的運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並且由於中國大多數醫院在疫情期間暫停了臨床監察訪問和患者入組,公司的臨床試驗服務業務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初,公司就啟動了業務連續性計劃,預計將挽回一些失去的時間,並將疫情對公司收入的影響降低到兩到三周的運營時間。第一季度,藥明康德的臨床業務受到較大的影響,醫院不再接受臨床安排。公司在武漢的業務停擺了2個月,約佔整體收入的10%。

除了外部面臨疫情的影響,其面臨的主要壓力還來自於未來市場份額被瓜分,以及行業需求天花板的風險。愈加激烈的賽道上,藥明康德也未鬆懈,李革表示:「我們計劃進一步加強全球布局,通過併購或者自建的方式,在美國拓展我們生產服務的能力和規模,以滿足全球客戶供應鏈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全面解析中國新型CRO企業TOP10
    一、中國CRO產業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快,市場潛力巨大CRO,又稱「醫藥研發外包企業」,20世紀70年代,CRO興起於美國。中國CRO產業起步比歐美國家晚了十餘年,2000~2004年藥明康德、睿智化學、泰格醫藥等本土CRO公司相繼成立,中國CRO行業才逐漸興起。
  • 曬線上成績單 脫離「網紅標籤」的喜茶想幹嘛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詩卉 郭繽璐)6月1日,喜茶曬出成立至今的數位化成績單,根據喜茶提供數據顯示,目前,喜茶小程序的註冊用戶已超2600萬,門店80%以上的線上訂單來自小程序,復購率300%以上。從以「網紅」茶飲的身份爆火到逐漸擺脫「網紅」的標籤,喜茶如今似乎正在沿著餐企數位化改造的方向越走越遠,喜茶曬的也不僅僅是單量,而是它下一步競爭的核心。喜茶微信小程序界面截圖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喜茶全門店包括喜茶GO小程序自營外賣上線「無接觸配送」服務,在設有智能「取茶櫃」的門店進行手機遠程一鍵開櫃取茶,全程無需接觸任何人員。
  • 泰州中國醫藥城走上二次創業
    從當年完全是一片農田,到如今高樓大廈林立、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2.5億元,集聚1000多家國內外醫藥企業,這是泰州國家醫藥高新區成立10周年交出的「成績單」。十多家全球知名跨國製藥企業入駐2005年,江蘇省綜合泰州醫藥產業基礎以及國內外醫藥產業發展趨勢,做出在泰州「設立醫藥產業園、打造中國醫藥城」的重大戰略決策。2006年11月,中國醫藥城正式啟動建設。2009年3月18日,國務院批覆中國醫藥城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當時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醫藥高新區。
  • 國際藥企受疫情影響暫緩研發計劃 國內CRO公司復產復工或迎發展良機
    但臨床試驗推遲不會影響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繼續開展患者招募工作。「短期來看,受生物藥的快速發展影響,中國的cro、cmo企業又迎來了一個高速增長期。」4月30日,北京一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經理王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行業內還是呈現整合、平臺化趨勢,具備一體化交付能力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優勢。
  • 泰州市醫藥高新區:助推醫療器械產業做大做強,中國醫藥城又添新平臺
    在服務鏈建設上,中國醫藥城突出藥品申報服務、人才服務、金融服務、產品營銷服務、產品應用服務等服務平臺的打造。建設醫療器械銷售平臺,重點就是突出營銷大平臺的打造,努力做強服務鏈。  中國醫藥城醫療器械銷售平臺暨江蘇華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由華為醫藥與華越醫療兩企業聯合成立。
  • CBA扣籃王曬英語四級成績單 讓眾網友感到很驚訝
    CBA扣籃王曬英語四級成績單 讓眾網友感到很驚訝時間:2018-09-15 20:58   來源:騰訊體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CBA扣籃王曬英語四級成績單讓眾網友感到很驚訝 騰訊體育9月15日訊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成績已經公布,一些CBA球員也曾參加了這項考試,休賽期從上海轉投青島的翟逸便是其中一員
  • 瑞士高端品牌m-cro開箱品評測體驗!
    我想到之前在上海參加的CBME孕嬰展上看到的m-cro品牌,於是去網上了解了一些價格和性能,孩子也挺喜歡的,立馬就趁著雙十一的優惠入手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國際大牌m-cro的maxi m-cro使用體驗。
  • 「醫藥創新與產業升級」中國醫藥城打造產業新格局
    原標題:「醫藥創新與產業升級」中國醫藥城打造產業新格局12月17日下午,由中國醫藥城主辦的「後疫情時代醫藥創新與產業升級高峰論壇」,在廣州隆重舉行。本次論壇聚焦「醫藥創新與產業升級」的主題,知名醫藥企業家、創新科學家、投資人等200多人盛情出席,就醫藥行業面臨的新形勢、生物類似藥在自身免疫疾病應用的挑戰與機遇、醫藥產業創新升級過程中的園區作為、醫保談判和帶量採購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為醫藥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戰略思路。
  • 旅遊、體檢、買保險……藥城冬季招聘會眾多企業現場「曬」福利
    12月10日上午,2016年中國醫藥城冬季大型人才交流會在醫藥城會展交易中心3B館成功舉辦。此次交流會有165家企業進場納賢,提供崗位5300多個,約1.2萬名人才進場交流。  165家企業提供5300多崗位  應用型人才需求比例超七成  當天,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雀巢、高德美等跨國醫藥巨頭紛至沓來;石藥集團、桑緹亞、百草堂等大批重點企業也攜帶了質量部經理、行政人事經理、研發QA、工程師等大量人才需求參會攬才,涉及醫學、藥學、生物工程、行政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機械、電氣、計算機等80多個專業,全面覆蓋醫藥產業鏈各個環節。
  • 龜鹿藥業精彩亮相「第十五屆中國成長型醫藥企業發展論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冰11月13日—16日,第十五屆中國成長型醫藥企業發展論壇在長沙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研究機構、醫藥工商企業等數千名代表參加會議。河南省龜甲膠、鹿角膠、阿膠生產企業「龜鹿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龜鹿藥業」)作為會議主贊助商參加論壇。作為醫藥工業唯一代表,龜鹿藥業董事長王學生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並於14日晚的金葉獎頒獎盛典上舉辦了龜鹿藥業文化盛宴,通過大會多角度精彩展現了龜鹿藥業「做大龜甲膠、鹿角膠品類,做強龜鹿藥業品牌」的信心、決心和成果。
  • 泰州中國醫藥城崛起生物醫藥研發創新高地 一群逐夢人,創新創業...
    省內外高校近2000名學生將組團參會,其中,僅北京大學、協和醫學院、中國藥科大學等重點高校碩博研究生超過500人,參會人才層次之高創歷屆之最。作為專業化的醫藥產業人才交流活動,中國泰州醫藥人才智力交流大會已在中國醫藥城連續舉辦多年,品牌日益凸顯。
  • 中國醫藥城推出人才新政策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楊照民通訊員耀祖仁)針對園區產業化爆發期一線人才需求不斷增長的特點,中國醫藥城出臺專項人才政策,將租房補貼對象從本科及以上學歷延伸到大專、高職學歷的醫藥產業實用型人才,這在全國還是首例。
  • 「2020年中國CRO公司排行榜」品牌知名度評選活動結果公布
    ↓↓↓↓↓↓↓↓↓↓↓↓↓↓↓ 《2020年中國研發CRO公司排行榜》、《2020年中國CDMO公司排行榜》將花落誰家?答案將會在今年9月10日-11日的「2020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五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PDI大會)上隆重發布。
  • 遛娃神器m-cro高品質兒童懶人行李箱,讓出行更高效便捷!
    出行旅遊時,爸爸媽媽們帶著行李箱還要牽著小朋友有時候非常的不方便,特別是在人流量特別多的節假日,這一點讓許多父母很頭疼,需要擁有一款既能當做行李箱又能讓小朋友坐在上面的產品,m-cro品牌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問題,從兒童滑輪車上吸取靈感,於是創造出了這款Lazy Luggage兒童懶人行李箱,我入手了一段時間,今天就給大家帶來我的使用體驗吧
  • 深度解讀:港股醫藥企業市值TOP10
    文章來自「新康界」,作者明樂,原文標題為《港股醫藥企業市值TOP10深度分析》。  如同其俯視眾生的高市值一樣,國藥控股、復星醫藥(600196,股吧)等港股醫藥企業2016年營收依然表現不菲。針對截至4月25日港股市值TOP10的醫藥企業2016年報進行分析,新康界發現,雖然家底豐厚,但在動蕩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中,這些巨無霸照樣不敢鬆懈。事實上,儘管各自方向不同,但依然離不開行業近年最受關注的幾個詞:  併購、研發、零售。今天,將奉上港股醫藥企業市值TOP10分析。
  • 2018中國四大寵物企業的業績對比
    隨著寵物市場誕生後人們飼養寵物觀念的逐漸普及,中國寵物行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漸形成規模。2012-2017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年均複合增長達到34.26%,增長十分迅速。據統計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70億元,同比增長20.5%。
  • 貴州茅臺具備四大突出特點 複製牛股基因尋找下一隻潛力股
    原標題:複製牛股基因,尋找下一隻茅臺 摘要 【貴州茅臺具備四大突出特點 複製牛股基因尋找下一隻潛力股】根據茅臺企業的上述特點,筆者經過認真篩選,覺得以下股票具備成為下一隻茅臺的潛力
  • 袁亞非正式入場中國醫藥實業
    座談會上的人是中國醫藥行業主流本土企業的代表者,會後有人竊語:「袁亞非是誰?」就是這一位陌生面孔,但卻掌控著中國第一大民營居家養老服務企業、擁有第一個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細胞免疫藥物的企業,以及全球第一大臍帶血庫存儲企業。他手上握有的、想讓三胞在醫藥行業安身立命的民營養老、臍帶血幹細胞存儲、細胞免疫藥物資產,對於任何業內的人來說,不論是資本還是實業層面,一點兒也不陌生。
  • 知名中醫藥CRO企業擬赴科創板上市
    人閱讀 2020-12-14發布 來源:科創板日報記者 朱潔琰 相關關鍵詞
  • 中國醫藥城發布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目錄
    本報訊(記者 張仲明 通訊員 耀組軒)近日,中國醫藥城編制發布《中國醫藥城2020年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第一號)》,幫助入園企業對95類466個人才緊缺崗位「張榜求賢」。該《目錄》主要聚焦中國醫藥城「4+3+1」特色產業體系,全面發布企業對生物藥、化學藥新型製劑、體外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特醫配方食品、動物保健類藥物等領域人才的需求情況,其內容包含崗位名稱、學歷要求、工作年限要求、任職能力要求、崗位月薪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