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關注睡眠健康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座談會...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網

圖集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我國有各類睡眠障礙者約佔總人口的38%,高於世界27%的比例。「睡不著、睡不醒、睡不好」三大類90餘種睡眠疾病,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到底如何防治睡眠障礙?如何讓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不再是奢望?

11月27日,在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舉辦的「關注睡眠健康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座談會上,委員專家就如何睡個好覺、促進身體健康進行了深入探討。

司富春代表:影響睡眠的因素有很多 要「對症下藥」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中醫方證信號傳導重點實驗室主任司富春表示,影響睡眠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從睡眠習慣分析,我國的手機網民規模已經達到8.17 億,人們對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花費大量時間在電子設備上進行工作、社交、娛樂和學習,往往會導致睡覺「拖延症」。

從心理因素分析,生活和工作壓力、情緒激動等可引起擔心、煩躁、焦慮、抑鬱等情緒。這些刺激因素會破壞中樞神經系統的穩定性,擾亂睡眠節律,很容易導致神經衰弱,繼而誘髮長期習慣性失眠。

從內分泌和疾病因素分析,對於大多數有睡眠障礙的人,都伴隨有內分泌紊亂症狀。而疾病對於睡眠質量影響尤為顯著,如前列腺疾病引起的尿頻、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骨病引起的疼痛等直接影響患者的睡眠。

從飲食因素分析,睡前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失眠。睡前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或吃得太飽,可能導致胃腸不適,消化過程的不斷持續將刺激大腦皮層管理消化的神經,導致其一直保持興奮狀態,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從環境因素分析,良好的臥室環境能夠讓人心境平和,全身放鬆,有利於快速入睡。適宜的溫溼度是睡眠的基本保障。

改善睡眠質量,建議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作息規律。晚11點至次日6點的睡眠是「黃金7小時」,即使偶爾起床晚,也不要超過早上8點。二是要睡好子午覺,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睡」。三是要培養良好的睡覺習慣。一方面睡前消除電視影響,另一方面把電子產品「請」出臥室。四是加強中醫健康睡眠理論、方法、方藥研究,運用中醫理論和方法探索建立中醫健康睡眠管理模式,預防失眠發生,減輕失眠症狀,提高睡眠質量。

顧建文委員:睡得著不等於睡得好

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表示,嚴重的失眠,容易導致精神方面的問題。從神經科的專業講,如果剝奪睡眠超過24小時就會出現精神異常。另一方面,長期的失眠可以造成內分泌失調,由此引發肝膽疾病、胃腸疾病,包括心肺過度應激,導致心肺功能障礙等。最嚴重的,由於睡眠不足或睡眠被剝奪,就會導致失能,這種失能會使一個人在工作、作業等方面出現嚴重偏差。因此,比起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這四大健康基石,健康睡眠是更基礎的指標,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

同時,睡得著不等於睡得好。判斷自己的睡眠質量好不好,不是看睡眠時間的長短,而是看第二天頭腦是否清醒,能否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學習中。另外,足夠的睡眠是長壽的基礎,有科學依據表明,很多老年痴呆者或是壽命無法長壽者,很大原因是睡眠缺乏良好的節律。

戴秀英委員:擔心失眠的恐怖心理危害遠大於失眠本身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表示,健康睡眠包括質和量兩部分,能在30分鐘內入睡,半夜醒來後在10分鐘內能再次入睡(包括上廁所),且每晚有85%的睡眠時間,醒來在5分鐘以上的次數不超過1次,就屬於健康睡眠。但如果就此認為每天睡不夠八個小時,就是睡眠不足,也是一種錯誤觀點。要正確認識失眠,每個人之間的睡眠時間有很大差異,比如不少人認為自己一夜未睡,但通過對這些人的PSG(多導睡眠圖)發現,正相睡眠高達300多分鐘。所以,對個人而言,只要不影響次日工作生活,精神體力均好,就不是失眠。

很多人都有過失眠的經歷,部分患者面對失眠往往存在很大的心理負擔重。把失眠與健康狀況下降甚至死亡聯繫在一起,每當睡眠時就緊張恐怖,擔心睡不著,使自己陷入失眠、焦慮、胡思亂想的惡性循環。其實失眠並不可怕,怕的是對失眠的錯誤認知。過分擔心失眠的恐怖心理所帶來的危害遠遠大於失眠本身所產生的影響。並且,失眠是完全可治癒的。對於已經失眠的人群,可以採用寫日記的方法,釋放壓力和焦慮感,緩解身體產生的應激激素,從而幫助自己提高睡眠質量。

安阿玥委員:酒精助眠的傳統觀念該改改了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肛腸科主任安阿玥表示,在我國,年齡在35歲~55歲的這些人群,有50%以上的人存在睡眠障礙,同時有75%的人失眠超過一年以上,真正因為失眠而就醫的人群在失眠群體中其實佔比並不多,不到13%。在日常生活中,腦力勞動者佔失眠人數的一半以上。同時,當下我國有六成的青少年睡眠不足。因此,健康中國的建設離不開健康睡眠,健康睡眠比世衛組織提出的四大健康基石更加重要。

提高睡眠質量首先要改變睡眠習慣,例如要右側臥睡,切忌平躺、用被子蒙頭,睡覺前避免多喝水,要把二便排空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種說法是酒精助眠,但實際上酒精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我的臨床經歷中,曾遇到一些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的病人,他們說吃藥不好,不如喝點酒好,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如果這些人睡眠低於4小時,再加上喝點酒,他的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出1.5~2倍。因此,大家要正確認識飲酒與睡眠之間的關係。

吳浩委員:高質量睡眠比時間長短更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在武漢參與抗疫工作50餘天,後又轉戰新疆喀什和天津,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睡眠時間難以保證。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想要保障睡眠質量,吳浩建議一定要注重心情的調節,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以及養成相對固定的睡眠習慣。

在武漢的前兩天,吳浩因為思考防疫方案而徹夜未眠。為了改善睡眠,臨睡前他一定會把窗簾拉嚴,洗個熱水澡,放鬆心情的同時釋放壓力。因為工作,吳浩每天會有約8公裡的運動量,有效運動也是讓他快速進入睡眠的「法寶」。雖然每天只有4到5小時的睡眠時間,但高質量睡眠比時間長短更重要。

曹洪欣委員:睡眠養生要看年齡和季節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表示,睡眠障礙分為兩種,一種是失眠,一種是嗜睡。失眠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過程中容易醒、睡眠不實、多夢、睡眠時間不足。嗜睡表現為經常睏倦,不自主的入睡。

從中醫角度講,睡眠是陰陽交替的過程,中醫在這方面的調整主要是對陰陽狀態的調整。中醫注重睡眠養生,比如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睡眠時間,青少年每天要滿足8~10小時,中年要滿足8小時,老年人要滿足6~8小時。不同季節也講究睡眠的規律性,比如春夏季要晚睡早起,秋季早睡早起,冬季要晚睡晚起。

曹洪欣提醒,長時間的睡眠不好,不僅易引起多種疾病,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同時也嚴重影響著工作生活質量,因此提高自身睡眠質量,不僅是為自己負責,也是為社會負責。

王旭東委員: 不孕不育和胃病都可能和睡眠不好有關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旭東表示,睡眠障礙根據具體原因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起始性失眠,多與睡眠習慣有關,主要由於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大帶來煩躁、焦慮等情緒引起,這些刺激因素會破壞中樞神經系統的穩定性,擾亂睡眠節律。第二種是中斷性失眠,半夜醒後難以再次入睡,多與身體健康有關,偏執型人格的人也易因此失眠。第三種是早起性失眠,此類型多見於老年人。

在臨床上,有很多患者飽受失眠的困擾,也有很多疾病的病因都跟睡眠有關係。女性患多囊卵巢症候群大多也和熬夜有關係,長期熬夜會影響腦垂體激素的分泌,導致不孕不育。保護胃黏膜的TFF蛋白是在夜裡分泌,很多人胃不好,卻一直查不出原因,其實就跟睡眠有很大關係。

希望醫院可以儘快建立睡眠專科,重視全民睡眠健康。

孫洪強教授: 高度警惕失眠引發抑鬱症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院長、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委會副主委孫洪強教授表示,睡眠對人的精神影響較大。對兒童而言,睡眠不足不僅影響身體發育,也容易引起兒童焦慮、抑鬱等情緒,同時也嚴重影響兒童的學習效率等。對成年人而言,睡眠不足主要體現在情緒的焦慮和抑鬱方面。然而,焦慮和抑鬱等負面情緒又會加劇失眠現象的發生,如此進入惡性循環。事實上,失眠是患抑鬱症的一個重要的、危險的因素。據一項科學研究顯示,失眠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兩倍。對老年人而言,睡眠障礙容易加劇患老年痴呆的風險。睡眠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人在睡眠時,體內分泌的一些激素可以清除引起老年痴呆的一些危險因素,因此良好的睡眠有助於減少患老年痴呆的風險。

與睡眠相關的疾病約九十種,在藉助藥物助眠之前,建議大家先去醫院進行診療,根據診斷情況再對症下藥。

李潔委員:孩子睡眠不好不僅影響身體發育,還影響創造

北京市海澱區政協委員、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李潔表示,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對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具有較大危害。首先影響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其次影響學習效率,相應地影響他們的未來。其次,影響孩子的發育。睡眠對身高的影響尤其大,在深度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是白天的5~7倍,如果青少年這個階段睡眠不好,就會直接影響生長發育。最後是影響青少年的注意力。睡眠會直接影響到大腦的清醒度,如果孩子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會頭腦不清晰。

建議睡眠不好的孩子,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整:多鍛鍊,進行戶外運動,以此增加腦細胞的再生;在睡前學會自我放鬆,把電子產品等一切幹預睡眠的因素都清走;學會運用冥想改善睡眠;睡前洗熱水澡,放鬆肌肉也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責任編輯: 高海英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政協委員趙長山: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助力脫貧...
    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發出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總動員。兩會前夕,總書記又馬不停蹄地到陝西、山西考察,實地了解脫貧攻堅成果進展。
  • 嶽陽市政協建設「活力政協」推進協商民主
    激活「點線面體」 匯智聚力強主體——嶽陽市政協建設「活力政協」推進協商民主□周小平 李 情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形象展現看委員,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人民政協才能更有活力。
  • 衛燕:建議培訓健康低齡老年人幫助照顧失能失智的高齡老年人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 位林惠 韓月 杜曉航)1月7日,北京市海澱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召開期間,海澱區政協委員衛燕做客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委員會客廳》,圍繞「培訓健康低齡老年人幫助中青年專業人員照顧失能失智的高齡老年人」等話題接受人民政協網記者專訪。
  • 汪洋到人民政協報社調研:增強政治鑑別力和政治敏銳性
    汪洋到人民政協報社調研:增強政治鑑別力和政治敏銳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4日在人民政協報社調研時強調,政協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的重要內容。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 以理論大...
    二、堅持高境界大格局,明確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新任務    一是在擴大中國國際影響上要「給力」。發揮人民政協作為中國特色政治協商制度的優勢,聚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強化責任擔當,展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政治智慧。二是在廣泛凝聚共識上要「聚力」。堅持和發展新型政黨制度,推動各民主黨派做黨的好參謀、好幫手。
  • 政協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大會
    探索提案辦理深度報導,積極對接中央媒體,在人民日報對我省政協提案工作助推脫貧攻堅、農業產業融合成效進行宣傳;與手機APP「川報觀察」聯合開設「提案@你」欄目,對《破解企業「註銷難」掃清「雙創」障礙的建議》等提案辦理情況,以制播視頻、互動訪談、網絡調查等方式進行深度報導,借力公眾關注促進承辦單位認真落實提案建議。
  • 關注免疫力認知提升,康寶萊助力健康中國
    為了進一步摸清情況,在康寶萊的鼎力支持下,中國保健協會成立課題組,邀請業內眾多權威專家參與,開展了以「關注人民健康需要,科學提升免疫力」為主題的專題調研,並歷時3個月撰寫了《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該報告旨在通過調研國民對免疫力概念的認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認知誤區,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社會機構等提供決策性參考,同時也填補了現階段國民免疫力認知相關研究的空白。
  • 71歲生日之際,全國政協黨組推出重磅文章!
    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把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作為重點內容,同學習第一卷、第二卷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委員讀書活動等學習形式,推動學習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 為助力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凝智聚力
    【關鍵詞】高「言值」——堅持主責主業,以高質量協商建言貢獻政協智慧●以高「言值」展現政協作為、體現政協擔當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 順德政協月度協商座談會,聚焦順德港澳城建設
    12月2日下午,順德區政協開展主題為「對接村改頭號工程,推進順德港澳城建設」月度協商座談會。會議圍繞「村改」和「順德港澳城」兩方面內容,探討如何深度協同發展,進而為推動順德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 遇事環環辦——人民政協網
    在海南全島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大背景下,海南省政協從實踐出發,從現實需求和實際出發,把基層協商民主的觸角延伸到農村,使協商之花開滿瓊島大地。人民政協網海口11月27日電(記者 廉維亮 陳啟傑 王菡娟)「遇事環環辦」在黎族語言裡是「有事好商量」的意思。眾人的事與眾人商量,就要用各族群眾聽得懂的語言。
  • 健康山東醫院院長論壇 助力「衛生健康微電影大賽」起航!
    「健康山東醫院院長論壇」推動區域醫療協調發展,產生良好的輻射效應,山東省健康管理協會探索出建立跨區域健康管理合作新模式,  搭建區域協同發展新平臺,京津冀魯百名醫院院長助力
  • 政協第十一屆成都市新都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組織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編輯出版《同心創輝煌——新都政協履職實錄》,協辦市政協「同心鑄夢想、翰墨頌祖國」書畫展。砥礪前行,全方位凝心聚力,推動政協工作創新提能2020年,區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部署要求,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踐行新思想新理念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案...
    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督辦重點提案,提出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基地、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等提案。圍繞產業轉型動力轉換,提出大力發展現代高端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提升產業園區競爭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等提案,協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二)緊扣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助力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 河南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圓滿完成預定的各項議程後,政協第十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於1月22日上午在省人民會堂勝利閉幕。  會議期間,委員們聽取並審議了九屆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書面),委員們對九屆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表示贊同並給予高度評價;選舉了政協第十屆河南省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列席了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聽取並討論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有關報告。
  • 陝西省政協委員王淵:建設高素質基層全科醫生隊伍
    人民政協網西安1月28日電(記者 路強)「目前,衛生人才短缺、服務能力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均衡的問題在我省依然存在。」對此,在陝西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榆林市裕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淵建議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改革力度。
  • 河南省政協召開老幹部座談會傳達通報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重要會議...
    劉偉在傳達通報中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省委十屆十次全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對於全省上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具有重要意義。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對做好我省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 媒體視野 | 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編者按:今日(18日),《聯合時報》以《推進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題,專版報導了普陀區政協圍繞「制度建設年」目標任務,深入探索以制度建設為履職賦能增效,推動政協工作守正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舉措。現分享如下:
  • 發揮心理學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作用
    原標題:發揮心理學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這一精神指導下,服務健康中國建設成為所有學科共同承擔的時代使命,心理學也應積極拓展參與健康中國建設的著力點與關注面,更為全面有效地助推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