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傳統民俗遊戲,包括「強身健體」的射五毒、「七竅玲瓏」的立蛋、「捕魚護聖」的套圈圈、「五步折桂」的對詩……5月16日起,豫園中國日(節)2017豫園端午文化節在上海豫園中心廣場上舉行,活動持續至5月30日(端午節)。
小朋友在打太極。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活動主辦方處了解到,近日在豫園中心廣場,一組小景舞臺展現了楚國風情——屈原手持捲軸立於荷花之中,與湖心中央的漁夫隔空喊話,屈原身前有一座虎座鳥架鼓,反映了楚人崇鳴鳳、嚮往安詳的意識和徵服猛獸、不畏強暴的精神。
兩艘龍舟「遨遊」在豫園中心廣場,龍舟長10米,氣宇軒昂,舟身龍鱗閃爍,彩繪龍身,還有粽子、艾草、菖蒲等裝飾其中。龍舟載著象徵「福祿」的巨大葫蘆與寓意闢邪的雄黃酒罈。龍頭採用傳統燈彩的技藝;華燈初放之時,在古樸雅致的豫園,上演著一場激動人心的「龍舟競渡」。
龍舟內,遊客可以在一代「粽」師的教授下,學包各色粽子;現場還有點雄黃畫王字、DIY中藥香袋、手工磨衣香粉等體驗項目。
商家工作人員在現場包粽子。活動開幕(5月16日)和端午節(5月30日)當天,遊客可以欣賞到漢文化演出,包括婀娜多姿的漢舞、極具儀式感的沐蘭湯儀式等。
活動期間,每天上午9:30-11:30,遊客可以在身著漢服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體驗傳統民俗遊戲,比如寓意「強身健體」的射五毒、「七竅玲瓏」的立蛋、「捕魚護聖」的套圈圈、「五步折桂」的對詩。在互動體驗現場,每一名體驗者都能獲得寓意保佑安康的五彩縷。
【豫園展示的端午節習俗】射五毒:寓意「強身健體」,由於夏季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通常在屋中貼五毒圖,通過射五毒來提醒人們注意防範毒蟲,注意健康,也有無病無災的美好祝願。
小朋友在玩「射五毒」。表示「七竅玲瓏」。漢族節日食俗,是指端午節當天正午十二點時,因是陽剛正氣匯集之極,所以俗信平日不易豎立的雞蛋在此時便可直豎在地上。
市民在體驗「立蛋」活動。表示「捕魚護聖」。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亡國後,被流放的愛國詩人屈原,於五月初五,於汨羅江抱石跳水殉國。人們聞訊,紛紛划船營救。後來,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拿米糰投入江中。
點雄黃畫王字:很多人對端午飲雄黃酒念念不忘,手蘸雄黃酒,在孩子的額頭上點一個「王」字,就是畫王老虎,寓意「百毒不侵」。
DIY中藥香袋:佩香袋,是端午節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香袋內常用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朮、菖蒲、芸香、香附等,這些中藥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並具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
市民在選購香囊。將白芷、甘松、山柰等十幾味藥材手磨成細膩的粉末,被稱作是純天然的「樟腦丸」,可放入衣櫥內防黴防蛀,因還能在衣服上留有藥材的香氣,被稱作是「衣香粉」。
煙燻劑驅五毒:「煙燻劑」由蒼朮、白芷、艾葉等純藥材為主要原料,在端午前後關上房門,點燃煙燻劑,可起到驅除百蟲的作用,對人體無害,卻可讓蚊蠅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