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寨村一文錢難倒焦贊的故事
王明見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城西南二十五千米處,與上蔡縣接壤的地方有一個千年古村——焦寨。它原來不叫焦寨,叫做「青煙寨」。為何改名焦寨呢?還要從宋朝大將「焦贊」說起:
焦贊也是民間的門神
焦贊是宋朝著名愛國將領,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楊家將之一。據說,當他還不是楊六郎手下大將時,就已和孟良名揚四海、威震八方了。可是,這樣一條英雄好漢,曾因一文錢竟被逼得在「青煙寨」就地打滾。
有一次,楊六郎被大奸賊王強陷害,要發配充軍到沙門島,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楊六郎母親佘老太君很不放心。
大將焦贊因與楊六郎情同手足也是放心不下,可孟良鎮守三關脫不開身,一向「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兄弟倆只好分開,由焦贊暗中保護楊六郎。
轅門斬子中的楊六郎
這一日走到陳州商水縣境內,焦贊為了暗中保護楊六郎,跑了一段路程,只覺得又飢又渴,肚裡咕咕直叫。想弄點什麼吃的,又偏偏前不鄰村,後不靠店。沒辦法,只好拖著鑌鐵槍,無精打採地騎在馬上往前走。
他走啊,走啊,走了好遠,仍不見一個人影兒。焦贊心想:好傢夥,難道今天要餓死我不成?就在他餓得眼花繚亂、恍恍惚惚將要栽下馬時,突然前面出現一個黑點,定睛一看,像是一個棚子。於是他打起精神,拍馬趕去。
黑點越來越近,果然不錯,是一個看瓜的棚子,棚子前邊是一片青綠青綠的西瓜地。望著滿地的大西瓜,焦贊頓時流出了口水。他翻身下馬,拖著那條鑌鐵槍,來到瓜棚旁邊,正要開口買瓜時,一摸口袋,竟連一文錢也沒有。怎麼辦呢?繼續趕路吧,怕是再也支持不住了;說明沒錢吧,又覺有失自己的身份。他在瓜地邊轉過來,走過去,也沒有想出啥好辦法來。
停了一會兒,他想了一個混帳的辦法:到瓜棚只管讓稱瓜吃。吃罷,就說賣瓜人要的價錢貴,嚇唬一頓看瓜人,只管騎馬走。
吃過西瓜的舉手
主意拿定,他就三步並作兩步進了瓜棚。只見瓜棚下坐著一位鬍鬚雪白、面容慈祥的看瓜老人。
焦贊粗聲粗氣地說:「老頭子,拿瓜來吃!」看瓜老人急忙站起來笑著說:「軍爺請坐,我去給您挑瓜。」老人說著進地挑了一個大西瓜,抱到焦贊面前,說:「軍爺,請吃吧!」
焦贊雖說饑渴得很,恨不能一口把西瓜吃掉,但又怕賣瓜的人瞧不起自己,就強鼓起肚皮子說:「我又不白吃你的,怎麼不稱一稱?」老人聽他這樣說,就過了秤。稱罷用刀切開,拱手遞到焦贊面前。焦贊狼吞虎咽地大吃起來。老人坐在旁邊也不答話,一邊叭嗒叭嗒地抽著旱菸,一邊瞧著焦贊吃瓜。
不一會兒,焦贊把一個十斤重的大西瓜吃了個淨光,他用手抹了抹嘴,對著老人甕聲甕氣地說:「這瓜多少錢一斤?」邊說邊在心裡合算:他就是說個公道價錢,也要說他瓜貴,有意詐人,嚇唬嚇唬,以便揚長而去。
賣瓜的老人看出了他的用心,笑著說:「軍爺,自己的瓜,過路人口渴了吃個瓜,從來是不要錢的。」
「胡說!你是有意小看人,難道說我給不起你的瓜錢嗎?」焦贊說著還故意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如果軍爺真的過意不去,那就按別人吃瓜的價錢,一文錢十斤吧。」老人慢慢地說了一句。
瓜田李下要避嫌
這一下可把焦贊給難住了。人家不要錢,自己硬要給,價錢又極便宜,可該怎麼辦呢?他不自覺地又摸了摸口袋,依然是沒有分文。此時,焦贊臉紅了,汗珠也從鬢角上滲了出來。賣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在等著接錢。
焦贊服軟了,走上前去哀求道:「老伯伯,我忘了帶錢,你有什麼活讓我乾乾,頂瓜錢好嗎?」
賣瓜老人輕蔑地瞟他一眼,說:「年輕人,你一來我就看出你饑渴難忍,而又空無一文。可你又裝腔作勢,出言不遜。如果你真有悔改之意,就請你在地下打個滾兒頂瓜錢吧。」
焦贊無奈,只好在地下打了個滾兒,滿臉通紅地上了馬。一到馬上,他不住地長嘆:「哎,真是沒有一文錢,逼倒我英雄好漢焦贊哪!」老人一聽是焦贊,連忙喊住焦贊,又送了他幾個大西瓜讓他路上吃,以便追上楊六郎好好保護這位愛國將領。
此後,為了紀念焦贊,人們就把「青煙寨」改名為「焦寨」並一直沿用至今。
作者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