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敘利亞之後,下一個引爆市場的會是誰?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原標題:伊朗、敘利亞之後,下一個引爆市場的會是誰?

圖源|子圖網

上周,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挑起中東地緣風波,與伊朗互放狠話,促使油價從21年低位回升。昨日,敘利亞突髮油罐爆炸事件,再度令油價逃出生天,WTI原油期貨一夜暴漲超35%。

這些事件看似突然,但今日,這兩個國家再被爆出不同尋常的關係。

油價崩塌之下,各國都在想盡辦法擺脫困境,中東會不會再生事端,已經很值得關注。

據油輪跟蹤網站Tanker Trackers透露,伊朗近日設法突破了美國的長期封鎖,向敘利亞出口了大量石油,已經有幾艘油輪抵達敘利亞最大的油港——巴尼亞斯港(Port of Baniyas)。據了解,這次伊朗向敘利亞出口的石油是正常出口量的三倍以上,從去年開始敘利亞就嚴重依賴從伊朗進口的石油。

為何敘利亞會大幅增加石油進口量呢?

據美國政府資助的法達廣播電臺(Radio Farda)的報導,可能有兩種因素促成了這種情況。其一是因為石油庫存過剩迫使伊朗往一個友好國家運送和儲存石油。

「自從2019年5月美國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以來,敘利亞平均每月從伊朗進口約200萬桶原油,而現在交易量一次性就達到了三倍以上。隨著這批石油抵達敘利亞,敘利亞已成為伊朗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法達廣播電臺報導進一步指出:

「另一個原因是,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ssad)領導的敘利亞政府和黎巴嫩真主黨可能在黑市上出售從伊朗進口的石油。」

但是,零對衝表示,敘利亞大量進口石油並非是出於出售的目的,更主要是因為政府想為人民提供救濟。畢竟目前敘利亞的大型油田都被美國佔領了,政府被迫尋找替代品來滿足民眾對石油的需求。油價如此之低,趁機多進口也無可厚非。

對於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中東各國,眼下的日子必然不好過,只是伊朗和敘利亞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處境尤其困難。但他們絕不是唯一,下一場驚擾市場的動蕩可能會在哪裡發生,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

分析師弗雷德·卡普蘭(Fred Kaplan)推測,石油市場的崩潰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在世界某些地區釋放出更為嚴重和持久的影響:社會經濟崩潰、政治動蕩和權力平衡的轉移都可能是潛在後果。

對於最依賴石油來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的國家而言,其後果也將是最嚴重的,對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亞塞拜然、伊朗、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的預測尤其嚴峻。如果石油失去影響力,他們的政府也將難以保持自己的權力。

沙烏地阿拉伯GDP的60%直接來自石油收入。石油部門的收入佔政府總預算的60%以上,幾乎佔全國出口的75%。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伊朗、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對石油的依賴性更大。相比之下,俄羅斯GDP的三分之一、預算的一半以及該國出口的三分之二直接來自石油收入。石油僅佔美國GDP的8%。

卡普蘭稱,石油收入銳減之下,可能導致嚴重的動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特別是在中東。他說:

「由於針對冠狀病毒的封鎖措施導致對石油的需求急劇減少,這些國家中的許多國家將無法支付帳單,或向其人民提供基本的社會服務。」

儘管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都有大量的主權財富基金(俄羅斯的總額為1500億美元,沙特的總額是這一數字的兩倍多),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度過短期的石油價格危機,但長期來看,也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造成衝突。

還有一些國家根本沒有經濟緩衝可以依靠,例如委內瑞拉。該國已經遭受了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一,幾乎100%依賴石油來賺錢。但由於低油價、美國制裁及新冠疫情隔離措施影響,委內瑞拉的處境現在十分艱辛。

據兩位知情消息人士,委內瑞拉已要求英國央行出售委內瑞拉在英國金庫中持有的部分黃金儲備,並將出售所得交給聯合國,以幫助該國對抗新冠疫情。但自2018年以來,英國央行一直拒絕將31噸黃金轉交給馬杜羅政府,因為馬杜羅在2018年有爭議的選舉中連任後,英國拒絕承認馬杜羅是該國的合法領導人。

委內瑞拉的這一舉動表明,馬杜羅正不顧一切在全球尋求財政資源,以求度過難關。按照當前市價,委內瑞拉存放英國央行的黃金價值約17億美元。據悉,委內瑞拉正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接觸,希望能利用委央行在外國金融機構中持有的現有資源。

在伊拉克,看守政府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困境:其石油收入(佔預算收入的90%)在3月份暴跌了46%,這甚至是發生在冠狀病毒對石油的全面影響尚未顯現之前。這次財政崩潰對伊拉克抵抗鄰國幹擾的能力以及為滿足國內需求的努力產生了可怕影響。

奈及利亞的經濟同樣陷入困境,它在採取嚴格的大流行遏制措施之前才剛剛開始擺脫衰退。這將破壞奈及利亞與該國東北部的一個伊斯蘭叛亂分子進行鬥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整個本已脆弱的地區產生連鎖反應。

不管這場危機的結果怎麼樣,這些國家都不得不採取行動使經濟多樣化。隨著全球轉向可再生能源替代品,石油行業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沙特阿美公司也承認他們預計到本世紀中葉石油需求將達到峰值。只是,他們很多人都沒想到,一夜之間,曾經富到流油的自己也會轟然倒塌。

正如彭博專欄作家Meghan L. O』Sullivan指出,石油的崩潰是變相的地緣政治重置。

相關焦點

  • 伊朗會成為第二個敘利亞麼?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近代以來叢林法則下,弱肉強食,尤其是西方強大後,那是可以為所欲為。為此世界不得安寧,很多原本穩定的國家,也最終走向悽慘。最典型就是敘利亞,原本是一個穩定繁榮的中等強國,而在西方的圍堵和打擊下,最終非常悽慘。國家四分五裂,百姓民不聊生,徹底垮塌了。
  • 伊朗的科學家被暗殺,會導致美伊衝突,引發更大規模戰爭嗎?
    如果說是在新冠疫情前,估計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一場地區衝突會引爆世界大戰。然而,現在的情形變了,一場席捲整個世界的疫情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公共衛生領域,其影響已經波及經濟,政治,制度層面。就國際戰略層面而言,它加速了國際格局的變化。在這一世界格局轉變過程中,有些國家「不甘心」失去話語權,也無法接受其國際地位的變化和衰落,它們自然要掙扎一番。
  • 伊朗順利出兵敘利亞,是怎麼做到的?為何美國和歐洲國家沒有阻止
    關於伊朗當年出兵敘利亞的事情,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因為伊朗的隊伍過去的人數已經高達十萬,而且介入敘利亞極深,這明顯對於美國及以色列等國家是不利的。那為什麼美國還有一些歐洲國家會沒有對此採取行動來攔截呢?這說來可能就別意味了。
  • 白宮有意對伊朗動武,以色列再次搶先開火,摧毀敘利亞一個防空團
    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總統上臺執政,總體上美國在中東的基本政策,仍是拉攏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聯手鐵桿盟友以色列,共同遏制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國家。不過,與川普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有所不同,民主黨的拜登上臺後,會緩和與伊朗的關係,很可能重返伊核協議。而影響最大的就是跟伊朗為敵的以色列。
  • 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和沙特什麼關係,為什麼彼此不和
    伊朗對敘利亞進行了旗幟鮮明的支持,沙特站在了美國的一邊,而約旦則保持了沉默,黎巴嫩、土耳其等國家也紛紛表明態度。那麼敘利亞、約旦、沙特等幾國什麼關係?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中東位於亞洲的西南部,是一個面積非常遼闊的區域,傳統意義上泛指西亞。這裡是人類古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上曾出現了蘇美爾、阿卡德等多個強盛的帝國和文明。
  • 敘利亞戰爭再爆發,伊朗千裡迢迢送石油,俄軍戰艦護送:誰敢攔?
    有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戰場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極大。據外媒報導,俄羅斯在上周三空襲了敘利亞西北部的一個恐怖分子武裝基地,並且在10月16日,俄軍還派出了戰機對土耳其控制下的伊德利卜省的一個重鎮發動了襲擊,摧毀了位於該處的一處軍事重地。從俄軍的以上措施可以看出,俄羅斯有意再次重啟伊德利卜戰役。
  • 敘利亞油庫劇烈爆炸,以色列趁勢警告,不允許與伊朗發生聯繫!
    以色列在敘利亞油庫發生爆炸後,順勢警告稱,敘利亞應該立即停止與伊朗系武裝的聯繫,否則就將遭到以色列的同樣打擊。此前以色列連續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理由就是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伊朗承認了自己在敘利亞有軍事存在,但聲稱只是軍事顧問,並沒有派出部隊進入敘利亞。敘利亞方面也公開聲稱,伊朗軍事人員屬於敘利亞政府邀請的軍事顧問。可是以色列不相信伊朗和敘利亞方面的解釋,堅持對所有的伊朗系武裝實施攻擊。以色列這次公開警告敘利亞,也是想讓敘利亞中斷與伊朗系武裝的所有聯繫。
  • 大批無人機飛向敘利亞,散播針對伊朗的傳單
    不光出動大批戰機轟炸了伊朗基地和武器庫,還曾出動無人機在敘利亞南部,用空投的方式散播傳單。 此外,以色列這樣做也是為了自己,因為以色列很想挑起戰爭,讓美國出手打伊朗。這樣一來,以色列在中東的對手就會被擊垮,對以色列來說是有利的。而且,以色列也不希望川普離任,如果川普離任以色列也會受到波及。況且,一旦拜登上任後,就有可能和伊朗和談,以色列要是失去美國這個靠山,整個中東的局勢也會發生變化。
  • 伊朗堅決反對美國勾結恐怖組織,撤出敘利亞是美國目前唯一的選擇
    中東地區的混亂美國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伊朗和美國的關係目前依舊是無法調和的,至於拜登上臺之後是否會改變和伊朗的外交政策依舊是一個未知數。不過伊朗是不會懼怕美國的軍事威脅的,在和美國對峙的時候,伊朗就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
  • 以色列的空襲「消滅」了敘利亞兩個倉庫,導致親伊朗戰士重大傷亡
    但是,敘利亞國家新聞社或任何官方消息來源都沒有記錄到人員傷亡的情況,聲稱只有物質損失。 11月18日凌晨,以色列軍隊在郊區以及首都大馬士革南部地區進行了類似的空襲。據信敘利亞軍隊和伊朗防空系統的多個陣地也遭到襲擊,有三名敘利亞士兵被打死。俄媒稱,一套伊朗防空系統被摧毀。
  • 伊朗:美軍勾結恐怖組織,必須無條件撤出敘利亞
    當前美國的總統選舉結果大局已定,拜登將成為未來的美國新任總統,而拜登執掌下的美國,必然會在外交策略上展現出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外交關係會有所緩和。 而伊朗也向美國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伊朗認為美國正在不斷地勾結恐怖組織來動搖人類社會穩定。
  • 伊朗自己經濟不佳,為什麼還要援助敘利亞?有三個歷史原因
    他的貧窮的原因大家一定瞭然於心,由於西方國家和美國的不斷制裁是的伊朗的經濟發展一直停滯不前,全國失業人口增加。失業率增加,人民生活在戰亂之中,人民過的不幸福。可是它有個不錯的夥伴,那就是敘利亞,在敘利亞戰爭期間,伊朗即便自己經濟不佳也一直在援助敘利亞,經濟、物資甚至還直接派出了軍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三個歷史原因。
  • 轟炸大馬士革周邊 內塔尼亞胡威脅在敘利亞紮根的伊朗軍事力量
    以色列軍隊在佔領的戈蘭高地和上加利利地區進入軍事戒備狀態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表示,將堅持防止伊朗軍事力量在敘利亞紮根並利用敘利亞土地作為攻擊以色列據點的政策。內塔尼亞胡說,以色列空軍根據這項政策對伊朗聖城旅和敘利亞政權軍的目標發動了突襲,內塔尼亞胡威脅說,襲擊或試圖襲擊以色列的人都會「損耗自己的血」。以色列軍隊18日上午對敘利亞進行了新的空襲後,加強了部署在與黎巴嫩和敘利亞接壤的北部邊界地區的「鐵穹」防禦系統,在佔領的戈蘭和上加利利地區,以色列部隊已進入軍事戒備狀態。
  • 敘利亞就是無底洞,俄羅斯伊朗到底花了多少錢?阿薩德根本還不起
    伊朗的狀況也差不多,外界認為伊朗在2013年就已介入敘利亞內戰,如果沒有伊朗的支持,阿薩德政府根本支撐不到俄羅斯參戰,但德黑蘭始終不承認自己在敘利亞有軍事存在,而僅僅是派出了少量軍事顧問。根據報導,負責海外擴張的革命衛隊聖城旅,每年獲得的資金最多的時候超過了100億美元,即便是伊朗遭到制裁後,聖城旅的資金也有幾十億美元,這些資金裡到底有多少花到了敘利亞,一直是個謎。
  • 敢保護伊朗人,就得準備付出代價!以色列撒傳單警告敘利亞將軍
    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包括提供俄軍現役裝備和升級老舊的蘇制防空系統,敘利亞政府軍的防空能力大幅提升,為了避免再次出現F-16I戰鬥機被擊落事件,目前,除了F-35I隱身戰鬥機外,以色列空軍的非隱身戰鬥機已經基本不再進入敘利亞領空,而是在地中海、黎巴嫩和戈蘭高地上空,在電子戰飛機的配合下,發射空地飛彈攻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火庫和飛彈工廠等目標
  • 敘利亞現在窮得沒一點油水,俄羅斯和伊朗為何都傾力支援?
    敘利亞國家經濟完全崩潰,昔日的支柱石油產業在戰亂中支離破碎,正常商業活動被黑市交易取代,人均GDP僅為幾百美金…… 然而,這樣一個幾乎被戰亂摧毀的國家,卻得到了俄羅斯和伊朗的傾力援助,甚至可以說是要錢給錢要槍給槍。對於這個榨不出一滴油水的國家,俄羅斯和伊朗為何寧可賠錢也要幫忙?
  • 敘利亞南部遭空襲,大批伊朗士兵睡夢中被炸死
    在納卡停火後沒多久,印巴爆發激烈炮戰,目前仍打得難捨難分,而這時敘利亞又燃起戰火,以色列與伊朗再次開戰。據外媒報導,在11月19日凌晨,以軍對敘利亞南部的伊朗駐軍地進行轟炸,成功摧毀其軍事基地及倉庫,敘利亞部署在該地的對空飛彈基地也未能倖免。
  • 敘利亞一周遭兩次空襲, 以色列和伊朗持續角力
    (新華社/基尼圖片社/圖)據敘利亞媒體報導,2020年11月24日凌晨,以色列對敘利亞境內進行空襲,該地區一直被指是伊朗在敘利亞的據點。一名敘利亞軍方官員稱,「空襲損失僅限於物資」。這是繼11月18日空襲造成人員傷亡後,以色列一周內對敘利亞發起的第二次空襲。值得注意的是,兩次空襲都與敘以爭議戈蘭高地有關,空襲對象均包括伊朗在敘利亞軍事目標。2020年11月18日空襲發生後的第二天,蓬佩奧訪問以色列,並成為首個訪問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定居點的美國最高外交官。
  •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遇害,誰是幕後黑手?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美國宣布了對伊朗實體的新制裁,以色列則襲擊了伊朗駐敘利亞的軍營。隨後,便有了這次暗殺事件。當然,目前還沒有公開的證據表明幕後兇手是誰。拜登政府即將登臺,他本人也明確表示過重啟伊核談判。這顯然不是川普願意看到的,以色列則更加不希望給予伊朗以喘息之機。如今,拜登再來重啟伊核談判就不那麼容易了。在暗殺發生之後,伊朗誓言報復,中東再度陷入恐慌。
  • 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 在敘利亞邊境遇襲身亡
    當地時間11月30日,伊拉克消息人士稱,伊朗革命衛隊一名高級指揮官所乘坐的車輛在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處,遭無人機襲擊,該指揮官與三名隨行人員均在襲擊中身亡。據路透社報導,兩名伊拉克安全官員稱,事件發生時,這名遇襲的指揮官乘坐了一輛載有武器的車輛,車輛在穿越伊拉克邊境,進入敘利亞領土後被擊中。隨後,伊拉克有關方面幫助找回了遇難人員遺體。沙烏地阿拉伯衛星電視臺報導稱,遇襲的指揮官名為穆斯林·沙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