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劃分 - 七大地理分區,華東,華北,華南,華中,東北

2020-12-03 江之島可視化

中國共分為七大地理區域。

包括華東地區(綠色),華北地區(粉色),華中地區(紫色),華南地區(藍色),東北地區(青色),西北地區(黃色)和西南地區(紅色)。

華東地區共有七省一市,包括江蘇、浙江、山東、安徽、江西、福建、臺灣、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華南地區共有三省兩市,包括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是中國經濟最前沿的地區。

華中地區共有三省,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是中國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華北地區共有三省兩市,包括山西、河北、內蒙古、北京、天津,是中國政治文化的核心區域。

東北地區共有三省,包括吉林、遼寧、黑龍江,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最先發展的地區,被稱為共和國長子。

西北地區共有五省,包括新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是中國的邊疆地區。

西南地區共有四省一市,包括四川、西藏、貴州、雲南、成都,是中國旅遊業資源發達的地區。

相關焦點

  • 山東位於華北平原,為何屬於華東地區?
    地理區劃,就是把某個區域的國土視為整體,然後按照一定標準劃分成不同區域,具體來說,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等幾大方面,各大類下方又有更細的分類,如氣候、農業、文化、行政、人口、動植物等等。我國地大物博,自然景觀多元,人文因素多樣,有各種各樣的地理區劃。最基本、使用最多的是「中國地理大區」。
  • 中國的七個地理大區劃包括哪些?看看你屬於華東還是華南等大區
    地理區劃可以認為是國家地理區域劃分的簡稱。華北的土壤皆為河流衝積黃色旱作類型,是中國小麥的主產區。華北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三、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華中地區,簡稱「華中「,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華中地區土地面積56萬多平方千米,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5.9%。農業發達,輕重工業基礎雄厚,水陸交通便利。
  • 華東、華南、華中、華北、東北、西北師範大學哪所大學實力最強?
    中國許多大學是按區域布局的。全國通常劃為七大區域:華東、華中、華北、華南、西南、西北、東北,所以一些專業性大學一般是七大區域各設一所,原來的師範大學就是如此。經過幾十年變化,現在尚有華東、華中、華南、東北、西北5所用大區命名的師範大學。
  • 地理答啦:為什麼感覺位置應在華北的山東省屬於華東地區?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認為,只要說清楚「華東」 這個概念,大家就不會對地理位置位於華北的山東屬於華東地區感到疑惑了。首先,說說「華東地區」這個概念。華東地區並不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個行政區劃概念和經濟區域概念。建國之初,我國將全國劃分為六個大行政區,即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每個大行政區下轄若干省份(直轄市、行署區),當時的華東大行政區管轄上海、江蘇(蘇南行署區、蘇北行署區)、安徽(皖南行署區、皖北行署區)、浙江、福建等省市。1954年,大行政區作為一級行政區劃被撤銷。
  • 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哪個地區的經濟實力最強?
    我國一共有7大地區,分別是華中、華東、華南、華北、西南、西北、東北。每個地區都包括了幾個省區,每個地區的人口、經濟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有的地區人口不夠多,經濟也不夠發達。那麼,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哪個地區的經濟實力最強?
  • 現代大區如何形成:兩湖為何是華中,華西為何獨指四川
    華北、華中、華南概念儘管是外來的,但作為實體的區域卻紮根於中國的傳統區域觀念之中。晚清以來,我國體現出一種明確的習慣分區意識:自北向南,以陰山—燕山、秦嶺—淮河、南嶺為地理界限,劃分我國為北部、中部、南部三個大區,各大區內均有大河貫穿,北部為黃河流域,中部為長江流域,南部為珠江流域。只是,這一流域分區又受到我國疆域形態的幹擾,主要是在清代內地十八省範圍內才適用。
  • 華東、華南、華西、華北工學院的前世今生?華北墊底,沒有華西!
    1952年院系調整後,中國誕生了「七大行政區,八大工學院」。其中教育部直屬的有四所重點工學院,即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著名重點工學院,分別為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以上學校現在都為985、211高校,實力毋庸置疑。
  • ...未來十年在中國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建設五大...
    【恆大健康:FF將在中國建五大基地,目標十年後年產能可達500萬輛】恆大健康表示,今日Faraday Future於中國設立了運營總部。集團獲悉Faraday Future為此制定了長遠戰略規劃,未來十年在中國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建設五大研發生產基地;目標在十年後,年產能計劃可達到500萬輛,以FF91、FF81等多系列多車型產品面向全球市場,覆蓋高端、中端及入門級,打造網際網路智能出 文/冷靜2018-08-14 17:05:14
  • 中遠海科:公司主要區域市場是華東、西南、西北、華北地區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中遠海科提問, 華南、華中與東北地區19年營收均有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主要區域市場是華東、西南、西北、華北地區,從2019年報可以看出,華東和西南地區業務收入佔比均在25%以上,西北和華北地區業務收入佔比均在10%以上,公司堅持「市場根據地」戰略,深耕上海、貴州、寧夏、重慶、四川等傳統重點區域市場,積極開拓青海、吉林、廣東等新區域市場。
  • 大學:華東理工、華南理工、華北理工,誰是「華西理工大學」?
    這些學校雖然名字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些規律性,例如很多高校會用地理位置加上學校類型來命名,如華南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等。其中,方位加上「理工大學」的學校有不少,如華東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北理工大學,有的人看到這裡會有個疑問,東南北都有了,有沒有華西理工大學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計劃在中國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建設5大研發生產...
    【恆大:法拉第未來計劃在中國建設5大研發生產基地】恆大地產2018年上半年業績會上表示,計劃在中國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建設5大研發生產基地。希望10年後,年產能計劃達到500萬輛,FF91、FF81等多系列多車型產品面向全球市場,覆蓋高端、中端及入門級。
  • 家樂福、大潤發等七大超市 誰是2015上半年開店王?
    隨著網絡購物的迅速崛起,中國實體零售店的原有業態格局出現了強弱易位。百貨店、大型超市這兩類大型店鋪的強勢地位不斷下降,多年稱雄於零售界的光環漸漸消退。百貨、超市進入了關店潮,導致傳統零售業陷入了低谷。進入2015年零售業關店潮仍在繼續。儘管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仍有一些大型超市在擴展門店。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超市?
  • 陝西為什麼被劃分在了西北地區?它不是地處中部嗎
    按我國東西劃分,陝西屬於西部地區;可是按南北習慣劃分,陝西又好像屬於北方地區;可是如果按政區分類劃分,陝西屬於西北地區;再則,按氣象播報習慣,陝西屬於「西北地區東部」…… 可究竟是哪一個呢?要我說,以上這些基本準確,但是並不嚴謹。 在中國,地理劃分法有很多種,比如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四大區域,分別是:西北、青藏、北方和南方。
  • 歷史上真的有這幾所:華北大學,華東大學,華西大學
    現在大學改名字,都喜歡改大名字,比如西北大學,西南大學,東南大學,東北大學,不過很少人想起了還有幾個更牛的名字,那就是:華北大學,華東大學,華西大學,華南大學。其實這幾個大學歷史上還真有,今天就來簡要介紹一下。
  • 全國六大行政區TOP 5高校盤點,華東、華北優勢明顯
    我們常說的全國六大行政區,主要是指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和西南六個。從高校分布的角度來看,華東和華北兩大區域高校資源、尤其是名校資源較為集中,也是考生最為願意就讀的兩大區域。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簡要盤點六大區域的公辦、民辦和獨立三類TOP 5高校,看看你心儀目標在哪個區域吧!
  • 中國最愛下雨的地方是哪裡
    根據數讀菌的計算,全國31省大約有一半年均降雨量低於800毫米,它們大多數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地理分區,僅西藏屬於西南分區但因海拔高而降雨稀少,山東屬於華東分區但緯度較高而雨水相對較少。這些區域的年降雨量不足榜首廣東的50%,乾燥是生活在這些地方的居民最為常見的感受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完全與洪澇災害絕緣。
  • 華中「第二大城市」,未來有望超越武漢,知道是哪座城市嗎?
    我國國土面積非常廣闊,根據地域劃分為了5大區域,分別是:華北、華東、華西、華南和華中。其中發展得相對比較好的區域就是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和華中地區,這三個地區有著一定的地理優勢。位於華中的「第二大城市」,為了很有希望能夠超越武漢,知道是哪座城市嗎?
  • 華中(豫、鄂、湘)最大城市,相當於3個武漢,鄭州是它的0.3不到
    華中(豫、鄂、湘)最大城市,相當於3個武漢,鄭州是它的0.3不到華中地區,簡稱"華中",是中國七大地理分區之一。區域內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個省份,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9%。
  • ...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地區100多個大中城市 在四川亦有積極布局
    來伊份源於上海、深耕華東、輻射全國,門店同時覆蓋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地區100多個大中城市,在四川亦有積極布局。公司全面推進「來伊份」品牌升級,從產品、服務、體驗、文化多維度豐富「來伊份」品牌內涵,全面提升品牌聲量、影響力和美譽度。近期「新鮮零食」戰略在業內首次推行新鮮零食標準,籤約品牌代言人王一博,推出新鮮零食系列產品,為差異化競爭奠定堅實的品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