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養殖紛紛擾擾,已經很多年了。成功的不多,尤其在養蝦上幾乎無人嘗試成功。我本人學水產出身,有幸也投入到循環水養蝦的行列裡。經過幾年的摸索。終於有所得。和大家探討下經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是遼寧一個客戶養殖的視頻。全程我提供的技術支持。一個1200方的養殖大棚,有過濾設備,增氧,加溫設備,這些就足夠了。9月12號,放苗。到今天75天左右,35頭一斤,月底可以上市,由於他是第一次養殖,密度不過,每方水400尾,成活率9成左右。

這個是廣東客戶,養殖的九節蝦,實驗了一個小池子,3噸水左右,放苗1000.成活率在7成左右,3個多月了,13頭一斤。這也證明斑節蝦也是完全可以在室內循環水養殖的。

同樣是廣東客戶,用養蝦的水標的石斑魚苗,50天標到12公分,
經過這麼多年的經驗總結,循環水養殖有以下幾個特點:1,需要養水,養水並不是我們日常看到的,簡單的用EM菌,vc等調2-3天,就放蝦苗。而是,必須有固定比例的循環池,放好生物床,最重要的是好有好的菌種接種。提供適量的營養源(一般是氯化銨),等水體中的氨氮,亞鹽完全降解了,我們說,這個生態系統才算建立起來。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長一點,一般20天左右。好處就是,養殖過程中你不必為氨氮,亞鹽發愁了。系統會讓氨氮,亞鹽一直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上,如果你的密度不太高,幾乎可以做到沒有。

養水開始階段和養水完畢後亞鹽的對比情況2,需要比較高的氧氣水平。一般,我們按每方水20W配置,可以分成幾個小的氧氣系統,這樣可以大幅減少耗電量,降低成本。高的溶氧不僅僅是蝦需要的,也是生態淨化系統得以維持的首要條件。3,水質參數必須每天掌握,循環水的淨水能力是有保證的。需要我們對每項水質參數掌握清楚,尤其是,鈣鎂和微量元素類,因為基本不換水,所以,消耗掉的營養必須在水體裡適時,足量的補充。才能達到蝦快速,健康生長的要求。4,基本可以不換水。生態系統建立的時間越久,就越穩定。水質不會有大的波動,就越適合水產生物的生長。5,內陸地區配合一個廢水池,廢水也可以回收利用,只需要處理固體垃圾即可。所以,內陸地區的此種模式有比較大的發展前景。目前,在湖北已經有客戶在開始合作了,處在基建階段。針對這種模式,在內陸,我們專門研究了鹽水的配方。可以在5-10的鹽度下達到比較高的產量。基本可以在15斤產量左右。而且,不會大環境造成汙染。因為我們不對外排放鹽水。6.飼料利用率比較高,正常情況下,可以達到0.8,如果水質控制得好還可以再低。動保類的使用相應的也要少很多,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