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照顧癱瘓丈夫 看她如何詮釋「不離不棄」
四川新聞網遂寧3月27日訊(記者 趙權軍)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蓬溪44歲女子任麗萍,堅持11年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夫妻相攜渡難關」的愛情真諦。前兩天,任麗萍與丈夫的感人故事感動了不少市民,因此榮獲了蓬溪縣「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幸福家庭突遭變故 丈夫癱瘓11年
任麗萍,今年44歲,家住蓬溪縣赤城鎮下河街社區。雖然任麗萍的年齡剛步入中年,頭上的黑髮已悄悄被歲月染上一層淡淡的白霜。與同齡人相比,她的臉上明顯多了不少皺紋,但眼中滿是對命運的不屈。
1997年,時年24歲的任麗萍經人介紹,與同齡人康作均喜結連理。次年冬天,兩人的女兒呱呱墜地,讓這個幸福的小家增添不少歡笑聲。2004年12月,遠在重慶打工的丈夫突然被工地上塔吊臂上掛著的鋼結構「蹭」了一下,康作均頓時倒地,鮮血直流,生命危在旦夕。雖經醫生全力搶救,康作均性命被保住了,經診斷其胸部十二椎壓縮性骨折,並向後呈畸形,鄰近部位的脊髓被挫傷。
隨後,康作均的傷情被醫療機構鑑定為二級傷殘,屬於生活不能自理的類型。「我作為他的妻子不能不管他,結婚時,他父母將一個好端端的人交給我。出事後,我理所應當要承擔起照顧丈夫的責任。」事發後,任麗萍腦子裡想得最多的是「以後家人該由誰來照顧?」當時任麗萍家中還有兩名年逾六旬的父母,以及一名僅僅6歲的女兒。
任麗萍說,當丈夫得知自己變成了一名殘疾人後,估計以後再也不能靠雙腿行走。正在醫院治療的康作均陷入迷茫,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因此他拒絕輸液和吃藥,不願配合醫院醫生治療,脾氣變得非常暴躁,也不願同家人講話。「要不是我妻子堅持每天守到病床前,我可能沒有勇氣繼續活下去了。」康作均說。
妻子11年如一日照顧癱瘓丈夫
任麗萍明白,只有重樹丈夫的生活信心,才能讓丈夫逐漸走出陰影。那段時間,任麗萍悄悄躲在廁所裡偷偷地抹眼淚,在丈夫面前她必須將自己偽裝成一個頑強的女人形象,以安慰惶恐的家人。「你會好起來的,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日子就會好起來!」任麗萍經常安慰丈夫,並用言語誆哄丈夫吃藥,配合醫生的治療行動。
自康作均癱瘓後,家中經濟狀況變得十分拮据,經常需親戚周濟才能度日。任麗萍為給丈夫治病,不僅花光家裡積蓄,還欠下一大筆外債。任麗萍為照顧丈夫,辭掉工作專心在家伺候丈夫起居。為防止丈夫的肌肉萎縮、生褥瘡,她每天要為丈夫按摩、擦拭身體。這11年來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會將丈夫扶到輪椅上,推出門去河邊散步。在妻子的悉心照顧下,康作均的病情和心情漸漸好轉起來。
「能娶到這樣好的妻子,是康作均前世修來的福氣!」在不少鄰居眼裡,任麗萍是個好妻子。鄰居們認為,任麗萍11年來一直守著一個癱瘓的丈夫,不離不棄,兩人的感情已突破了各種考驗,任麗萍用實際行動見證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是個偽命題。
對於將來的生活打算,任麗萍希望丈夫的病情能夠好起來,女兒以後能如願考上好大學。「日子雖然苦點、累點,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我就滿足了。」任麗萍與丈夫同歲,兩人今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想和他一起慢慢變老,度過有生之年。我永遠也不會放棄他!」任麗萍說。
圖由蓬溪縣宣傳部提供 李金鏞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