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日至1月14日10點,河北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23例,其中石家莊市494例。1月13日0至24時,黑龍江省新增確診病例43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8例。《新聞1+1》邀請專家疫情分析。
河北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這是14日來自河北的一個好消息,然而,河北除了本土確診病例大幅增加,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河北新增死亡病例1例。
河北首批患者治癒出院為什麼這麼快?今天下午,河北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為什麼這麼快?
總臺央視記者楊海靈:今天發布會上公布,今天出院的,都屬於發現較早且病症較輕的患者,雖然有一些肺部感染,但治療起來沒那麼複雜,所以成為了首批治癒出院患者。我們試圖向河北省胸科醫院了解更多信息,但出於隱私保護的考慮,沒有得到更多消息。但我在離開醫院時觀察了一下,出院患者中各個年齡段都有,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
在第4場河北省新聞發布會上,我注意到有這樣一句話,是說「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正在救治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絕大多數都是通過全員核酸檢測及時發現的。」而最集中的藁城區增村鎮已經連續開展了4輪核酸檢測,第一時間篩出了陽性人員。按照新冠疫情防控「四早」原則,早發現就能早治療,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讓人欣慰的消息。
主要是哪些人群滯留在石家莊?如何回家?目前河北省高校放假後,滯留石家莊的大學生共2127人,這些學生主要是因為放假離校後準備參加考試、培訓、實習、打工、中轉換乘等原因未能及時返鄉,這些學生目前被安排居住在比如所在培訓機構、賓館、親戚和同學家等地,一人一策幫大家解決問題,據了解現在已經全部聯繫到位。
還有一部分是在石家莊打工沒有及時返鄉的人群,一部分滯留在石家莊火車站,目前在石家莊火車站設置了臨時救助點,並且開通了24小時求救電話,救援點能滿足餐飲休息基本生活需求,對於很多石家莊周邊縣市的農民工和需要返鄉的人員,公安也會在他們身體條件達到要求之後,把他們專門送到家,目前已經有325人回到家了。
兩人6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這與對感染者的檢測次數有關,在感染者或病人的「潛隱期」,也就是從無症狀感染者或隱性感染者暴露、感染到病毒開始排毒,這之間的時間叫做「潛隱期」,也可以叫實驗室檢測篩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裡,會發生檢很多次都檢不到陽性,到潛隱期末時才會檢測陽性,這個現象完全可以理解。
河北和黑龍江流調的難點和挑戰是什麼?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目前兩個地方的病毒輸入的來源現在還在調查之中,還沒有確認具體來源,有一些線索需要我們去逐條排查。有可能是人員帶入,也可能有由物品帶入。在調查的時候,可能病毒已經不再能檢測出了,或者這個物品已經不在當地了,這時候就難以去斷定到底來源是什麼。
另外,人員也可能隨著時間的延長,他體內的攜帶的病毒已經消失了,已經檢測不到了,那麼這時候建立他們之間的關聯就非常困難。但是現在國家疾控中心和地方的同事,還有其他部門的配合之下,仍然在做非常細緻的調查、摸排和分析的工作。
農村疫情防控的短板是什麼?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農村有它的優勢,在疾病傳播上,特別是在呼吸道傳播、人傳人的疾病中,不像城市人口規模大、密度高、人居距離近,容易促使疾病傳播。但它也有短板,農村醫療條件、醫療服務體系相對薄弱,這使得農村發現病毒傳播,發現感染者的時機不像城市那麼早,那麼及時,這是最大的短板。另外,農村有它特定的社會生活模式,在最開始沒有發現,沒有意識到病毒已經開始傳播時,一些社會活動可能導致疾病快速傳播擴散。還有,農村畢竟不像城市,有完善的條件、各種各樣的設施,在對高風險地區人員進行管理時,比如隔離,會有在條件和設施上的困難,這是在農村防控的一些不利的條件
連續兩天本土確診病例過百,發展形勢如何?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隨著各種防控措施落實,隨著時間往後推移,效果會顯現出來,病例的增長會受到非常大遏制。現在在黑龍江也採取了非常強有力的措施,包括對重點地區的管控,對人員的隔離,特別是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管理。另外也對局部地區也採取了一些管控措施,大規模核酸篩查也已經啟動,隨著這些措施落實,它的控制是可期的。當然還要繼續觀察,因為這次疫情的發現是從1月2日開始的,按照這個疾病的傳播特點,很快就採取了措施,人員的接觸暴露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在一個潛伏期、兩個潛伏期,會看到非常顯著的效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