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討論了走路的正確方法,引起大家的熱議。其實久坐不動的上班族還有很多不正確的日常動作!很多人常說的含胸、駝背、猥瑣脖等體態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脊柱的健康問題,由此引發一系列的頸、肩、胸、腰、骶椎等部位的不適……「隱形貓背」就是都市白領們難逃的脊柱「魔爪」,趕緊直起身板!
你知道嗎?由於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坐姿和動作,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患上「貓背」還不自知!在以下選項假如你有2個以上對號入座,可要小心咯!
為什麼會有「貓背」?
形成貓背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肌肉力量的流失。當我們人體的肌肉力量不足以支撐起整個脊椎時,人體就開始用骨骼或是關節來支撐自己,然而一旦形成習慣,整個人都會鬆弛下來。
我們整個人頭部的重量大概就和一個西瓜差不多,如果一直駝著背、脖子前傾的話,脊椎承受的壓力也會增加,長此以往,骨盆也會隨之歪斜。除此之外,還會造成大小臉、胸部下垂、左右不對稱等等狀況。
▲ 低頭角度與頸椎承受壓力示意圖(圖/沈浩)
簡易貓背自檢方法
檢查自己是否有隱形貓背的方法十分簡單,只需要讓人拍一張自己側身站立的照片,再分別取耳朵、肩膀、骨盆、膝蓋、腳踝5點,如果5點連成直線,表示你的體態完美。
從上圖可以發現,模特的中段(腰腹部)略微往外突出,存在貓背的問題,需要注意起來了!
你是哪種「貓背」?
骨盆歪斜造成的貓背 ▼
從側面看骨盆橫嚮往前傾斜,整個人的上半身後坐,而脖子伸向前。可能是由於長時間抱著孩子、提取重物、低頭做家務等原因造成脊柱彎曲,進而骨盆前傾,整個人看起來有點駝背。常見於家庭主婦人群。
小肚子往外鼓的貓背 ▼
常見於走路內八字或者愛穿高跟鞋的女性。哪兒都不胖但腰腹部特別肥胖的就屬於這一種貓背。這也是整個身體核心缺乏力量的表現。
腰部乏力而造成的貓背 ▼
常見於案頭工作比較多的白領。表面看上去人是直的,但仔細觀察發現只有脖子部分往前傾,也是一種不易察覺的貓背。
5分鐘get脊柱改善法
完美的體態不僅對自身健康非常重要,還能讓人看起來更有活力!除了極少部分人天生脊柱有問題外,絕大部分的貓背都是可以通過日常姿勢的糾正得到改善的。
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幾個在辦公室裡可以完成的「挽救貓背」小動作。每天5分鐘,挺拔體態不再遙遠~
坐姿貓式呼吸 ▼
在辦公桌前也可以嘗試的貓伸展式
雙腿平放在地面上,兩手相握前伸
背部儘可能地拱起,並緩緩吐氣
換兩手在身後相握,前胸挺直頭昂起,緩緩吸氣
反覆做8~10次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伸展背部肌肉
上肢拉伸 ▼
用於防止辦公室人群的上交叉症候群(含胸、駝背)
動作從不同角度牽拉了緊張的胸大肌,胸小肌
你可以找一面牆,身體往後靠
將手臂外展,大臂與前臂呈90度
然後試著將手指以半月形的軌跡往中間靠攏
上背,手臂,頭在動作過程中儘量緊貼牆面15~20次
直立扭轉 ▼
站立時一腿往前邁一步
兩手向上相握,上身側轉90度
左右各5次
這個動作可以提高胸背的柔軟度
搖擺式 ▼
兩腿併攏站立,重力平均分配在兩腳上
雙臂自然下垂,張開手掌
用肩膀和手臂的力量帶動手掌向後扭轉甩開
反覆5次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打開胸腔
並可以減少手臂上的「拜拜肉」
養成好習慣是關鍵
比起依照計劃鍛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脊柱挺直的習慣更為重要。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憩時,行住坐臥的姿勢都影響著人們的脊柱健康。
以坐姿工作時 ▼
通常在坐著的時候,脊柱承載150%的壓力。但坐著身體前傾(如使用電腦) 時,脊柱承載250%的壓力。坐下時臀部能把椅子坐滿,讓腰背部完全緊貼著椅背;兩腳要能平放地面,使膝蓋同高或稍高於臀部;如果有時不得不「彎腰駝背」,不妨把椅子拉近桌子一步。
在臥睡時的注意點▼
人在躺著時,脊柱承載約相當於體重25%的壓力。相對來說,此時脊柱最舒服,但如果歪扭身體、趴著睡覺,卻不利於脊柱健康。仰臥時,腿伸直,在腿彎處墊個枕頭,保持一定的曲度;側臥時,最好使腿部略微彎曲,並在兩腿間夾個小枕頭,以保證脊柱和頭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搬重物時的姿勢 ▼
站立時,脊柱承載100% 的壓力,但彎腰時,脊柱承載200% 的壓力。不正確地搬起或者搬運重物可以導致嚴重的背痛。如果你經常搬重物,可以系上腰部支撐物,這可以幫助你在搬重物時腰部保持正確的姿勢。另外,可以使用屈膝而不是彎腰的方法。
看手機時 ▼
行走或是在地鐵裡站立時,儘量不要看手機。長時間看手機不但分散注意力,還會因為頭部前傾或向一邊歪斜而加重某側肌肉的緊張度,時間久了,不僅會使肌肉僵硬酸痛,還會造成腰椎兩側受力不均,導致腰背疼痛。是時候離開家裡的軟沙發了,尤其不適合窩在沙發裡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