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許多地方的公交系統裡,都覆蓋著減肥廣告。偏遠到猶他州西南部深山裡的錫安國家公園也不例外,只是模特兒換成了「全美減肥冠軍」——巖松鼠。車窗上的廣告牌裡,它睜大警惕的眼睛說道:「不再吃人類的食物後,我減輕了3磅!這感覺很好。」顯而易見,這是一則告誡遊人不要餵食松鼠的委婉提示。相較其他荒蕪壯闊的國家公園,錫安的松鼠和人類密度都要大得多。
3月中旬,夏時制剛一開始,這兩種生物都趁著突然被拉長了的天光,蜂擁而至。私家車不再被允許來添堵,人們把車留在熱鬧的斯普林代爾小鎮上,搭乘免費接駁巴士,一站站完成最基礎的走馬觀花;松鼠們則雲集在每一條徒步小徑上,因為註定等不到人類食物,而徒自追逐玩耍著;業餘畫家們在從人文歷史博物館到Sinawava神廟的每一個巴士經停點,以自己的理解描摹著周圍的秀麗群山——那些紅黃相間的納瓦霍砂巖在與河流、風雨的幹萬年纏鬥中,被人類靠想像力命名為印第安神廟、哭泣石、天使降臨點,以及亞伯拉罕、以撤和雅各三位先聖。而從2004年起,因攀爬看似不高的天使降臨小徑,共有6名遊人不幸摔亡。這些悲劇,在這個到處充滿《聖經》意象的公園中,聽起來像是某種黑色幽默。
與布萊斯峽谷和圓頂錐相似,這裡最初外來的開拓定居者也是摩門教徒。他們從而今的景觀大道兩側建立家園、放牧牲畜,寄望於這片土地成為新的神聖的耶路撒冷。旅遊開發在20世紀初到來,通過艱難的工程開鑿,州際9號公路從棋盤狀臺地往西穿過1英裡長的卡梅爾山隧道,將私家車送入刺激的「之」字形盤山路,並最終抵達愜意的錫安谷地。
風景大道雖然休閒,但若往兩側深入,依然有著大量高難度且具一定風險的徒步、溯溪和攀巖線路。雖然同屬一座公園,錫安峽谷與科羅布臺地和科羅布峽谷彼此並無道路相連。驅車往臺地方向開去,景致又恢復到猶他本來的粗擴荒蕪。拐角處有一座名為「處女」的鄉間社區,旅遊攻略鄭重提示:請注意自己言行,2000年開始,該地區通過法律,要求每個居民必須配槍,違者處罰500美元。
幸運的是,我在村路上並沒見到一個人影一支槍械,倒是在過河扎入一條死胡同盡頭的Grafton村莊後,邂逅了一段有趣的歷史。Grafton從1940年摩門教定居者搬走後,徹底成為一個死寂的鬼鎮,1960年未成為西部片《虎豹小霸王》的重要外景地。保羅紐曼飾演的強盜布屈·卡西迪,騎著第一次見到的單車,帶上同夥日舞小子的女人,在這個人去樓空的村落裡恣意衝刺,背景樂是當年暢銷金曲《雨點不斷落在我頭上》。而今,保羅·紐曼已經作古,開拓先驅的摩門教徒早已散去,Grafton村正被交還予大自然。整個猶他州南部這些國家公園也一樣,無論遊客還是定居者,都是雄壯風景裡的匆匆過客。一代人來,一代人去,太陽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