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致敬,並居安思危
電影《八佰》一場戰爭片,仿佛身臨其景,置身於中。向片中的英雄們致敬,看電影《八佰》,居安思危,今日的和平,國泰民安來之不易。
《八佰》:賺盡眼淚,究竟靠的是什麼秘密武器?看完這部電影,深刻思索。
為他們揪心落淚的同時,考察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始末。當年,日軍想速戰速決,中央軍想把日軍趕下黃浦江去。日本的重兵力驅逐艦「出雲號」就在上海附近。淞滬抗戰打著打著,雙方都成添油戰術。
添油戰術,即,不能速戰速決,得增加兵力。
軍事上高明指揮,是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打倒對手。
淞滬抗戰一開始,中日雙方都錯誤估計。日方妄想三月拿下,而中央軍則等待蔣介石的命令,蔣介石則在打一打、拖一拖,寄望九國會議能夠阻止日本。
9月22日後,中國軍隊轉入防禦研究,集中火力猛攻羅甸的左翼日軍陣地防守。
日軍進軍時,有海陸空軍補助,由於實力不對等,中國軍隊無坦克、無重炮,傷亡慘重,不斷補充新兵繼續抗擊日軍。
白崇禧,桂系出身,桂系在當時的中國軍隊當中有戰鬥力,而且有進攻精神。所以他提出,要用主動進攻的方式來打。日軍驚慌之下,跟著硬打硬拼。
然而,桂軍槍械落後,擅長山地作戰,雖則勇猛,卻在沒有坦克大炮的掩護下,幾乎全部倒在日軍的重炮之下。桂軍一天內被打散打光,白崇禧大哭。
日本華中方面軍由松井石根大將統一指揮。日本第六,第十八師團按照預先部署分別向松江,滬杭鐵路增兵。上海戰局一下變得岌岌可危,如果此時中國軍隊撤退,還為時不晚。但是當陳誠等人再次向蔣介石提出,中國守軍後撤至上海外圍,蔣不同意。
日軍對上海中國守軍已經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正面的防線逐漸被日軍攻破,防禦空虛。
再打下去,即使不被包圍,國民黨軍隊也會出現大的潰散。
黃浦江左岸,幾十萬中國軍隊。
67軍苦戰三天三夜沒有打退敵人。11月8日,日軍憑藉強大火力從東南西三面突破松江。守軍殊死抵抗。吳克仁率殘部據守西門死戰不退,最後壯烈犧牲。吳克仁是抗戰中犧牲的第一位中將軍長,年僅43歲。
1937年,戰場因裝備落後,導致處處被動。居安思危,科技強國科技興國,更加彰顯無比重要。
02 只有四佰,卻叫八佰
蔣介石終於命令第三戰區全線後撤,分兩路先退到南京,蘇州以及嘉興一帶。日軍地面部隊窮追不捨,第18師團主力向嘉興攻擊前進。
國民黨軍隊的大撤退,最終演變成全面大潰退,各部隊陷入極度紊亂。序列都已經混亂,交替掩護之類的,更談不上。
19路軍88師腹背受敵,在全軍撤退至蘇州河南岸之時,蔣介石想到蘇州河不可輕易拱手奉送。此時他已獲悉國聯要在11月初開會。
先打,然後再撤退,蔣介石想在上海守給歐美人看看。幻想歐美他們能不能出面來刺激日軍退兵,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別國的身上。
此時歐洲崛起,英國,法國主要防希特勒,英法對日本採取綏靖政策,儘量熄事寧人,怎麼可能把主力收到東方去幹預!
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這時候蕭條時期還沒緩過勁,堅決反對幹預亞洲事務,因此這個蔣介石想把這個美國、英國、法國也拉進來,最終失策。
蔣介石寄望歐美,認為有必要留下少量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地區等待國聯會議召開。
於是88 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奉命率領該團一個營的兵力,成為陷入敵陣的孤軍,據守四行倉庫,此時四行倉庫成了蘇州河以北中國軍隊唯一的據點。
為了保存實力,上峰只留了一營人馬。謝晉元明知赴死,率一營400多名官兵,對外號稱800人,以吸引更多的日軍主力,並在10月27日進入四行倉庫。謝晉元之前的精銳部隊早都已經打光了。開戰以來已經5次補充兵員,很多人都是湖北保安隊的,光原籍在湖北的就佔了80%以上。
那年那月的夜,是否有明月千裡的輝照?還是硝煙霧霾?在那個夜晚,謝晉元心裡在想什麼?是否在想怎樣以絕望書寫勇敢?
03 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去除怯懦?說著容易,做起來很難。
怎麼可能不懼生死,誰能不怕死?當一群士兵義無反顧的從樓上跳下去,用自己爆炸來阻止日軍的進攻,觀眾已經哭的聲嘶力竭。哭不過來的!不要跟觀眾講人性,在戰爭裡,拼到最後,只剩下骨子裡的血跡,那是一個民族的血氣。
謝晉元沉痛悲壯地說:「四行倉庫可能是我們的墳墓。」「只要我們還有一個人,就要拼到底!」
電影《八佰》中展現的蘇州河的南岸輕歌慢舞,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地獄裡的子彈切割在天堂的市民的心。地租界裡的達官貴人、電影明星們,還有那些賭場裡的混混,和外國商人們,仿佛是看客!
太嘲諷了! 和河對面的慘烈戰鬥形成鮮明的嘲諷。蘇州河對岸的燈光,照亮了冰冷的河水。然,有的人活著,輕如鴻毛。
有的人死了,重若泰山,正如那封血書上血淋淋的八個大字: 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一群兵,有的是兵油子,有的是剛剛才招進來的連槍都沒見過的農民!電影《八佰》中,這群連槍都沒碰過的人們怕死恐懼,心存僥倖,可是最終,他們選擇了犧牲和不屈。
1937年的上海,為什麼還要堅持?
他們,為了讓國際社會看到,更為了讓四萬萬同胞看到,這個民族還有人,在堅持。人類最大的恐懼,也許就是面對死亡,但是在淞滬抗戰中,所有的將士都是敢死隊,他們將軍人的勇氣表現得淋漓至盡。
在電影《八佰》中,一群士兵們用血肉之軀保護倉庫頂的旗幟不被日本的炮彈摧毀。倉庫所在的閘北區早已淪陷,烈火硝煙下,用鐵血護家園,只有四行倉庫,還高高飄著旗幟。藉由電影《八佰》,愴然淚下,回味歷史之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