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媽媽群在熱議一條微博:一個7個月大的女嬰因床圍窒息猝死。
遺憾、痛心,更多媽媽也開始恐慌:自家也在用床圍,覺得非常害怕,是不是該拆掉了?是不是不要再用了?
這位博主微博的ID名叫「賣萌貨」,在孩子無聲離開他100天的時候,寫了整個事情的始末。
事情發生之後,「賣萌貨微博」博主自己自責沒有監管好孩子,「對生活不再抱有期待」、「拒絕再生孩子」,甚至「想要自殺,沒勇氣,想重新開始,做不到。」
本讓孩子安睡,沒想到一個轉身孩子便永遠睡去……看著這些文字圖片,即使是屏幕這端的我們都覺得煎心。對於父母來說,這種痛哪堪承受?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悲劇已成事實,我們在難過的同時,更要思考悲劇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又如何避免下一個悲劇發生?
不透氣床圍、床圍小縫隙釀成悲劇
根據這位博主的敘述,我們分析出孩子的窒息在於兩點:
1、床圍跟床的吻合不夠周密,出現了縫隙,孩子才在睡眠中不小心鑽進去縫隙。
2、床圍的下半部分是不透氣的布料,也就是孩子鑽進縫隙後,口鼻無法呼吸,窒息而死。
到底這款圍欄本身有問題,害了孩子,還是家長操作不當?
首先,「賣萌貨」家裡的床長度是1.9米,店裡的產品只針對1.8米和2米的床,於是客服推薦了2米的,否則的話只能定製。床和床圍長度不一的結果就是導致吻合不好,出現縫隙;
再者,「賣萌貨」家裡的床墊太低,造成了安裝不牢固,而且安裝後布料床圍比床墊高,直接造成安全隱患。
另外,很多家長反應,自己會選擇全部是網面結構的床圍,這樣就不會因為布料不透氣,存在各種風險。
「賣萌貨」家的床圍購買自淘寶。床圍這類產品,在淘寶上很熱賣,一搜「兒童安全床圍」100頁還下不來。而之所以熱賣,當然是因為家長有需求。
進入這款產品的購買頁面,發現其銷售非常不錯,月銷量達到8000多,而累積評價都有16萬餘條。
大多數評價,都是給予產品的肯定。可見爸爸媽媽們對防護欄的作用十分認可,他們需要這些床圍保護孩子的安全。
因為太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可能沒有意識到把帶有安全隱患的產品帶進了家裡,這才是最麻煩的事情。
我們在評論裡看到這些購買者放上的圖片,發現了除了縫隙和不透氣之外的其他安全隱患:
1、兩個床圍之間的縫隙很大,不能完全閉合:
2、因為擔心有縫隙,所以用布來塞住,一樣存在窒息風險:
3、有些家裡用了床圍,卻仍舊有翻過床圍墜落的危險:
床圍≠床護欄
那些可能導致窒息的睡眠用品
如果我們的呼吸過程受阻或者出現問題,全身各器官組織缺氧,便會導致二氧化碳瀦留。當人體內嚴重缺氧時,器官和組織會因此而廣泛損傷、壞死,尤其是大腦。這就是窒息。
而氣道完全阻塞造成不能呼吸,只要1分鐘,心跳就會停止。
2010 年,CPSC 和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警告家長,要謹慎挑選嬰兒睡眠用品。市面上有些產品的設計意圖本是為了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床圍就是這樣一種產品:沒有證據證明它能防止孩子受傷,反而會有使孩子窒息或勒住孩子的風險,使睡眠時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機率提高多倍!
「賣萌貨微博」博主可能沒有意識到縫隙有多可怕,也沒有將縫隙和孩子窒息聯繫起來。他不知道,縫隙導致孩子窒息,轉瞬間就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他也許想到,孩子不舒服會哭會叫的。於是孩子睡著,他便放心離開。
其實,嬰幼兒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孩子們在睡眠中,口鼻被堵住或者阻塞不能呼吸,也並不會像大人一樣驚醒甚至掙扎大哭,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就悄無聲息的去了另一個世界。
2006-2012 年間,CPSC(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報導了 23 例與使用防護墊有關的嬰兒死亡,死因多為窒息。2015 年 12 月 3 日,AAP(美國兒科學會)更新了關於嬰兒睡眠安全的指南,公開聲明不應在嬰兒床上使用防護墊,並建議在全美範圍內叫停這種產品。
防護墊在國內就叫床圍,就是今天我們談的導致孩子死亡的「殺手」,如下圖:
權威學術刊物《兒科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曾經發表過一篇研究,分析了 27 例因為防護墊而導致的嬰幼兒死亡,孩子的年齡從 1 個月到 2 歲不等。
研究者分析了法醫和驗屍官的報告,發現:
11 例死亡是因為孩子臉太靠近防護墊而窒息;
13 例是因為孩子被擠在防護墊和床上別的東西(比如床墊)之間;
另有 3 例是因為孩子頸部被防護墊的繩子勒住。
如果沒有用防護墊,上面這些死亡的案例完全可以避免。
孩子容易從床上墜落,於是很多父母買來護欄(不是床圍,如下圖),保護他們安全。
護欄即圍欄,但不同於床圍,能夠防止嬰兒從床上跌落
但嬰兒的肌肉力量很弱,協調能力也不那麼好,遠不至於會把自己撞傷。即使手腳卡在了欄杆裡,也沒有力氣把自己弄骨折。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當然會不舒服,但至少不會給寶寶造成生命危險。
而且,合格、安全的嬰兒床,欄杆間隙不應超過6cm。符合這個標準,就不存在卡住的問題。
讓嬰兒安全睡眠的5大要領
安全問題,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不要再讓無辜的孩子死於父母的疏忽。
下面是加拿大政府提供的防止睡眠時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實施內容,給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睡眠的大環境,更重要,也更切實可行,爸爸媽媽們切記這幾點。
無煙的環境
二手菸會增加新生兒的嬰兒猝死風險,請避免在房間內、車內、或者任何寶寶睡覺和活動的地方吸菸。如果家屬、家庭成員或者朋友吸菸,請到室外去並遠離寶寶。
我們這一代父母對於在家庭環境中禁菸已經很注意了,但某些親戚長輩可能會覺得無所謂,他們會覺得開窗通風就能抽菸,甚至有的人還會覺得,只要看得見的煙沒有飄到寶寶的方向,就沒問題,或者覺得抽完煙開窗通通風,煙味就散了,這也是絕對不行的。
如果一定要抽菸,除了請他們出去抽,還可以請他們在抽菸的時候固定穿一件抽菸衫,回到室內就立馬脫掉,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身上的煙殘留,是對寶寶的有效保護。
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好處不僅僅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最適宜的營養、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就是降低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發生率。無論奶量多少,持續時間多長,母乳餵養都是更安全的選擇。
有相關的數據顯示,在嬰兒出生前6個月(嬰兒猝死高發期),提供純母乳餵養,可以降低50%的嬰兒猝死的風險。
很多媽媽在夜奶的時候太困,媽媽和寶寶都一併睡死過去,很擔心乳房會不會悶到寶寶,導致窒息。確實也有這樣的案例,實在是讓人很痛心,所以我們即使要母嬰同床同睡,也要在寶寶吃完奶之後,幫助他回到仰臥的睡姿,同時將自己收拾好,這樣也能很大程度上保證寶寶的安全。
剛開始確實會麻煩一些,等寶寶能自由翻身甚至爬行的時候,很多母乳媽媽都表示,半夜起來寶寶都是自助吃奶的,自己起來找奶,自己換邊,吃完自己睡,媽媽只要保持仰臥就行了,聽起來也是很美好啊。
仰臥睡眠
經常仰睡的寶寶,得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更低。
自從加拿大1999年開展嬰兒仰睡運動以來,讓寶寶仰臥睡眠的父母大量提升,隨之SIDS的發生率也下降了一半。新生兒會對最初的睡眠姿勢形成習慣,所以嬰兒一出生就堅持讓他仰睡,畢竟他也沒有能力自己改變睡姿,讓他習慣仰睡也是為了更安全。
有些長輩為了讓寶寶有個好看的平頭(平頭真的不流行了啊喂),會用一些輔助物,如把毯子捲起來、小墊子等,幫助寶寶保持仰睡,這些東西不但是絕對不需要的,而且還會增加窒息風險,請大家告訴長輩千萬不要再用了。
等到五六個月寶寶可以自由翻身了,就不用刻意保持仰睡了,因為你想控制他他也不樂意了。順便提醒一句,翻身之前有個大運動練習期,寶寶翻身翻不過來,可是會氣醒大哭的!
床上環境
對於寶寶來說,安全的睡眠環境應該是這樣的:
1、緊實的床墊和貼合的床單,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2、沒有軟的床上用品,比如枕頭、安撫物、被子、墊子等帶來窒息風險的物品。
3、沒有軟的表面,軟床墊、大人的沙發等,對於寶寶來說也會提高窒息的風險。
4、警惕過熱,過熱也是SIDS的風險之一。
這裡要特別提一下過熱的危險。在我國,太多長輩擔心孩子凍著了,出門或睡覺的時候,喜歡給孩子穿得、蓋得厚厚的,實在是很要不得的行為。
且不說出門穿太多,孩子活動起來容易出汗,內衣都溼了,冷冷熱熱的反而更不舒服。而睡覺的時候過熱,睡不安穩頻醒就不說了,萬一因為過熱而導致新生兒窒息猝死,實在是不敢想像。
以下做法建議大家都看看:
1、最安全的做法是在舒適的室溫下讓寶寶穿一件式連體睡衣,不要讓寶寶太熱。
2、如果室內溫度讓你感到舒適,那就是對寶寶也是舒適的。
3、寶寶不需要額外的被子,因為寶寶在活動中會讓被子把頭全部蓋住,造成寶寶過熱。
4、如果需要被子,要選擇薄的、輕巧的、透氣的被子,但還是最建議睡袋,因為小被子的不可控風險有點高。
安全的嬰兒床
在寶寶6個月以前,與寶寶睡在同一個房間是最安全的做法,還可以方便母乳,並且隨時檢查寶寶狀況。
與大人或其他寶寶睡在同一張床、沙發、或者椅子,都會增加SIDS風險,寶寶4個月以內時風險會更高,這是因為寶寶會被大人、其他孩子、牆面、物品卡住,或者其他人翻身的時候壓住寶寶,又或者睡覺的地方有軟的物品,所以沒有條件分床睡的家庭,一定要更小心的排查大床上的安全隱患。
而寶寶獨自睡的嬰兒床,也需要注意以下安全問題:
1、加拿大政府要求不使用1986年以前生產的嬰兒床產品,因為不符合現在的安全標準。使用10年以上的產品也不推薦,因為很可能有損壞、老化、丟失的零件。
2、定期檢查嬰兒床,任何零部件丟失或者損壞的話就不能再用了。
3、不要自行改造嬰兒床,按照廠家的指導進行組裝,維修時只能使用原廠配件。
4、檢查床墊是否緊實,床墊和欄杆的間隙不能超出3釐米,嬰兒床床墊厚度不能超過15釐米,嬰兒搖籃床墊厚度不能超過3.8釐米。
5、不要把帶有繩子的嬰兒監護儀放在寶寶身旁,寶寶的脖子會有被繩子纏住的危險。
據《新京報》的報導,目前,這款床圍已經從天貓店鋪中下架,「家屬與商家準備走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正如報導中提到的:
嬰兒的床圍在這幾年大量興起,無論在網絡上還是實體店中,需求量都很高,然而並沒有一個由國家或某地方統一嚴格制定的商品型號標準。換而言之,如今床圍都是商家依照自己產品設計而製作的,沒有嚴格規則可言。
不過,即使以後「床圍」有了安全標準,對於小嬰兒來說,再安全的產品,都不如來自父母的密切監護更可靠。
孩子床圍被卡住的案例,不是一起兩起。遠離床圍、遠離更多可能給孩子帶來安全隱患的產品吧,有些錯是不能試的。
轉載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留夏)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