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最近幾天,康巴漢子「丁真」憑藉著一張野性而又溫柔的臉,襲卷了各大app的熱搜,更是霸屏了抖音。各大電視臺和新聞媒體也都爭相報導,甚至還火到了國外。如今,丁真已經成為了家鄉四川甘孜的旅遊代言人。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就用產品思維來為我們分析丁真為什麼會爆火。
前不久剛看完《騰訊產品法》這本書,自己從中略有啟發,想通過寫這篇文章幫自己回顧一下書裡的部分內容,沉澱一下思考的同時順道兒跟大家一塊分享。
書是從產品思維、需求、設計、運營、戰略五塊來來講的,其中產品思維部分提到了五種基礎的思維模式,分別是:本質思維、相對思維、抽象思維、系統思維和演化思維,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看看。
本篇文章我想運用這五種產品思維來看看當下最火的丁真,究竟是什麼讓他成為了各大平臺、省份爭搶的流量「猛獸」。
本質思維,又稱第一性原理。也不難理解,就是思考問題需要思考深刻且透徹的最深層問題。
作為產品經理來說,大部分的時候你是一個給解法的人,不論是用戶調研,需求分析,數據分析等等都是幫助你去給出最優解。
當然啦,最優解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大多數情況下的產品經理給出的都是「最大公約解」,甚至是下策的解法。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就是你沒有本質思維,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
埃隆馬斯克關於第一性原理的例子感覺被舉爛了,我就不舉了。
我舉個其他例子:小明每天騎車上學,覺得現在的自行車騎的不夠快,想換輛更快的自行車,然後你給他換了一個競速自行車,以為就是滿足了他的需求,這個解法就已經到頭了。
結果另一個人給了小明一輛汽車,並教會他開車,小明卻對此感到萬分欣喜。沒有本質思維的你肯定會覺得另一個人犯規了,解法已經超綱了。
但其實並沒有,因為你沒看到問題的本質,小明本質的問題是想更快的從家到學校,而不是想要最快的自行車,所以看到的緯度不同,給出的解法自然優劣也就不同了。
有時候多追問幾個為什麼,或許能幫你看到問題的本質,只有當你能看到問題的本質,你才有可能站在更高的維度上給出最優的解法。
回到文章標題說的,用產品思維看待丁真,丁真的爆火完全是因為長相帥氣嗎?
當然不是。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外國人看丁真視頻的reaction,就談談審美近似的亞裔群體,他們大多數人都覺得丁真並不帥,並不是特別出眾,甚至就很普通,對於他的爆火都難以置信。
如果長相帥氣不是丁真爆紅的關鍵要素,那麼什麼才是?
正如大家所知的,丁真是從抖音上火起來的,雖然這幾年抖音在內容上不斷地進行豐富,試圖在用戶群體上不斷地去做破圈,但是國內短視頻終究是臺對手戲,抖音再強絲毫不會影響快手的基本盤,所以抖音的主要用戶群體仍然還是都市中的年輕人。
想像一下他們的狀態,上班打工人,下班乾飯人,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在複雜的人際關係裡閃轉騰挪。
而丁真,一個20歲,生活在雪山草原,帶有淳樸笑容和清澈眼神的賽馬王子,與他們年紀相仿,但過上了令他們這一輩子都嚮往的自由生活,外加上「長相帥氣」、「康巴漢子」等錦上添花的標籤加持,使得他獲得了眾多粉絲的關注。
本質上,就如同別人活成了你想像的樣子,同時想像中人設該有的清澈和淳樸,又打動了現實中的自己,讓你想去不斷守護這種美好的想像,從而守護丁真,基於這些讓這一眾打工人、乾飯人不斷將丁真往頂級流量的王座上去推。
任何事物所謂的好壞,主次之分,都是我們提前預設的。在客觀上,這些區分是不存在的,都是平等存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事物,事物的客觀性不會以我們觀察意志而發生變化。
所以「主次」是平等的,相同的重要,當你在思想上把事物的一部分設定成主要的,另一部分就自然成了次要的,但正由於主次是主觀臆想的,所以是在不斷相互作用的,是會隨著思想和時間的因素發生變化。
作為產品經理,一定要要能看到這種相對性,千萬千萬不能拿絕對的眼光看問題,或者只看主要的部分,而直接忽略次要部分,因為次要部分隨時可能變成下一個主要部分。
產品競爭中常常談到的差異化競爭,或者錯位競爭,其實就是相對思維運用下最直接的提現。
還是說回丁真,如果用相對思維看待他的爆火,你就會覺得這一切都很順理成章了。
丁真出身在偏遠的甘孜理塘,20歲沒有上過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平時在家放牛,沒有接觸過社會,皮膚粗糙黝黑,臉上還有點曬斑,更別說什麼穿著打扮了。
如果論帥,在抖音裡比他帥氣的男生可能多的數不過來,看起來沒有佔任何優勢的他,為啥能在抖音這個帥哥美女扎堆的時間熔爐裡突出重圍呢?
很顯然,作為產品經理,你需要用相對思維看到丁真的獨特優勢。
相比於對于帥氣的主流審美來說,丁真的「帥氣」肯定是非主流的,在千篇一律的抖音帥哥中,審美有些疲勞的你更容易關注到這個康巴漢子的原始帥氣。
出身偏遠,沒有上過學,沒有接觸過社會,讓一個20歲大男孩的眼裡看出了16歲孩子的清澈、單純與善良;皮膚粗糙和穿著樸實,更突出他的天然和淳樸。
在抖音的美顏濾鏡營造出的帥哥美女中,關掉美顏關掉濾鏡的丁真可以算得上是異類,但正是異類使得他更像是一股清流,之前所列舉的種種「劣勢」也正是他能一炮而紅,不同尋常的優勢。
抽象思維解釋起來就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講明白的,確實有點抓馬,所以獻上百度百科給大家。不過產品設計中的抽象思維能力,說白了就是尋找事物之間共性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只有能將個體之間的共性抽象出來,產品經理才能做到隨時隨地的升維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使得當你面對一堆需求時,不會去無腦堆砌功能,而是能夠找出共性,利用有限的基礎能力去靈活組合運用去實現高滿意度高價值的功能。
丁真的意外走紅,以及近些年的西北旅遊熱,不難發現這一個看似獨立的具象事件背後有著某種共性,就是這種共性的發現,會讓你看到其實這背後蘊藏著的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人們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逐步提升。
而今年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年份,尤其是上半年疫情影響了出行,影響了賽事,影響了各種精神娛樂生活,在這種精神供給被抑制的情況下,精神需求卻是不降反增。
加之當代社會打工人對於美好、淳樸和自由生活的無限嚮往,不論是丁真還是大西北的草原、冰川、山林等,他們的背後都是代表了自由、純淨和美好,這恰巧滿足了當代人們對於夢想生活的精神需求。
系統思維就是全局思維,整體思維,是一種基礎的產品思維,當然系統思維的重點是在於通過整體通盤的思考,幫助你去抓住問題的關鍵,如果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那也是萬萬不行的。
這裡舉個我自己的反面例子,在負責的付費社交產品中有付費方和收費方兩個角色,角色對應的權限與功能略有差異,最近收費方收到騷擾問題嚴重,服務質量下降已經反映到了數據層面上了。
付費方一直反饋需要有刪除好友功能來解決這一問題,如果我們單純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肯定是是立馬上線刪除好友功能。
我當時就是這麼粗暴地去處理的,但是你會發現問題好像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帶來了更強烈的後遺症。
刪除好友功能雖然確實一定程度緩解了騷擾問題,但隨之帶來的更大的問題是功能的濫用,導致很多並非騷擾的普通用戶被刪掉,留存的好友關係數在驟減,這正是因為我只是管中窺豹,沒有利用系統思維去抓住問題的關鍵而導致的。
再來用系統思維去審視丁真的爆火,你就會發現這一切不僅僅是眾多偶然性碰撞出的結果,而恰巧是一個反饋系統相互作用下的結果。
丁真清澈的眼神和他純真的笑容,讓他從一眾濃妝豔抹的網紅中脫穎而出,很快受到了抖音年輕人們的圍觀。
長時間身處社會壓力的牢籠中,以及對當下主流帥哥的審美疲勞的當下年輕人,被這個與他們生活在完全不同環境之下,最原始最單純的男子漢的「帥氣」所折服。
促使他們不斷地關注與傳播,讓丁真快速破圈,從一個平臺到另一個平臺,從一個群體到另一個群體,很快受到了全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
進而推動了越來越多對於丁真的採訪和曝光,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現象級的事件中去,進入到了一個增強迴路的循環系統,而丁真巧好是這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發起點。
當然,放在更大的視角去看待丁真事件,從最初的抖音到各大省份衛視乃至央視的熱捧,丁真後續源源不斷的流量以及入職國企,當上家鄉旅遊大使,其實是踩在了國家扶貧、民族政策大背景的浪潮上,才能造就這種年度破圈事件。
演化思維,我更喜歡把它稱作迭代思維。
產品設計的成功與否當然不是一蹴而就,很多的成功都是通過無數次的失敗,嘗試出來的結果,就如同盲人走路一樣,用導盲棍一點點試探著往前行進,遇到阻礙再停頓,更換路徑再次繼續向前,周而復始,直到走到最後的終點。
當然既然演化思維需要去試錯,肯定得以最小代價去嘗試最大的可能性,所以MVP自然成了演化思維的要點。
不過演化思維也不代表著東挖一勺,西挖一鏟,所謂演化,或者所謂迭代,肯定是基於一個大的目標或者方向,而不斷地調整和優化具體的實現路徑,而非此路不通掉頭就走,這是演化思維最大的誤區。
最後還是回到丁真為什麼會爆火的問題上來看,丁真的爆火是一個攝影師把剛買完泡麵,準備回家的丁真拍成了一段短視頻發布在了抖音,結果意外收穫到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和關注。
而為什麼這個攝影師會去拍丁真呢?
那是因為這個攝影師經常在丁真的村子裡拍藏民,之前拍過丁真的舅舅和弟弟,從拍丁真的弟弟上已經在抖音獲得了不錯的觀看量,所以攝影師想著繼續去拍丁真的弟弟,看看能不能收穫更多的關注。
結果弟弟不在家,拍到了買泡麵的丁真,在這種機緣巧合下,丁真意外走紅。
這樣看來,丁真的爆火即便是意料之外,也算在情理之中,因為前期拍攝的短視頻能夠獲得一定的觀看,就已經說明了這類作品的潛力,對於抖音裡的年輕人是有一定的觀看需求的。
而丁真只是一個演化過程中,由量變導致質變的爆點,即使沒有丁真,只要攝影師繼續拍攝下去,只要這類反映少數民族自然之美的內容繼續拍攝下去,還是會出現爆紅的甲真、乙真和丙真。
透過丁真為什麼會爆火這個問題的思考,只是想說明產品設計運用這些基礎思維去思考問題的重要性,甚至不光是產品設計,任何的思考都是可以運用這些思維模型。
當然,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去看待丁真爆火的背後,回歸到用戶視角和用戶需求來談。
本質上丁真這個現象級事件就是戳中了現代人需求的癢點,所謂癢點就是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一種「想要」的感覺,得到了會有滿足感,沒得到也不會有失落感。
丁真正是滿足了人們對於康巴漢子,對於男子漢,對於原始帥氣的所有幻想,甚至是一些人理想的男友或者理想的自我形象,所以才會得到這麼多流量的關注與曝光。
我是威廉!這次文章的內容就談到這裡,希望自己可以恢復到以前月更的狀態,寫更多的產品文章,分享更多的看法給大家!
迷路的威廉,微信公眾號:產品Lab(ID:championidea),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於社交社區產品和行業研究觀察,對社交產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產品方法論、心理學研究業餘愛好者。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