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當時對此做過一番解釋:
「本質上魅藍的目標是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魅族更符合黃總的個人初心,拆分很好地平衡了黃總的個人夢想跟商業社會的一些矛盾。」
經歷了兩輪退隱、復出的輪迴後,黃章此番步履從容了很多。
他繼續保持低調,忙於招兵買馬。他挖到華為終端前CMO楊柘負責營銷,此前楊柘成功塑造了華為高端機形象。
同樣來自華為的還有潘一寬,黃章把夢想機銷售業務交給了他。不過,新的夢想機尚未面世,潘一寬已經在9月12日離職。外界猜測,這可能與魅族PRO 7銷售業績不佳有關。
事實上,二次復出的黃章,正在面臨一個比2014年還複雜的局面。當年的手機市場是一鍋熱水,擠進去總能找到點肉吃,三年之後,市場局勢大變,昔日明星小米正在經歷觸底反彈,老牌廠商OV、華為風光再現,曾經風風火火的那些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大多已歸於沉寂。
雖然有過近身肉搏,但多數時候,身處江湖的黃章在冷眼旁觀。
黃章也是有過野心的。2015年4月在杭州會見馬雲後,他信心倍增,喊出了魅族手機要做到國內前三,以蘋果和小米為目標的狂言,還轉身就在微博裡戲謔雷軍:
「當年雷軍隔三差五就來我辦公室喝可樂,作為小米的老師目標前三是必須的,不然我都不好意思出門。」
黃章此前一直有執念,認為小米成功的關鍵在於雷軍當年竊取了他的商業秘密。2011年8月,J.Wong 曾經在魅族社區這樣吐槽:
「我並不怕他,只是噁心他。曾經以天使投資人身份利用高新區領導關係接觸我套取魅族的商業秘密。從整體理念到手機如何做為何這樣做,開發流程到供應商選擇,生產和銷售,公司狀況和計劃到核心人員介紹和接觸及財務報表......在他一次次的誠意和領導好心敦促下我完全被進了圈套。所以請不要在此談論他們,還我清靜。拜託。」
手機圈的江湖恩怨總有多個版本,它們最終的結局大多是隨風消散。但眼下,黃章應該是有壓力的。
2017年第二季度,小米出貨量2316萬臺,重回全球前五,勞模雷軍在2016年的發奮「補課」成效初顯,而魅族在國產手機排行榜上再一次被統計到「其它」一欄。
這讓黃章和他的夢想機顯得更加任重道遠。這個道理,低調復出的黃章懂,沉默的J.Wong 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