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7
奧斯卡有史以來第一部斬獲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
2019年,該片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獎。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寄生蟲》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且創造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下面,就讓小馨為大家介紹這部經典影片吧!
電影劇照
關於韓國電影的新紀元
1)奧斯卡有史以來第一部斬獲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
2)《寄生蟲》超越《臥虎藏龍》開創了亞洲電影的新紀元
3)奉俊昊一人斬獲四尊奧斯卡小金人,史無前例。
更令中國影迷豔羨的是,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祝賀:「《寄生蟲》的巨大成功是過去100年裡,所有韓國電影人不斷努力的結果。今後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
階級與貧富差距
細思極恐的細節
電影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在交代了兩個家庭背景之後便是一家4口如何成功的入職富豪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通過各種手段來掩飾不利於自己的因素,最終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電影的後半段,人們的觀感不得不從輕鬆狀態轉為壓抑狀態。在強烈的對比當中,從演員到觀眾都能明顯地感覺到壓抑感。在居住環境的對比中,富豪住的是豪宅而一家四口只能住在地下室。還有生活的狀態也有天壤之別。隨著他們在富豪家工作的展開,他們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會產生不滿,這種不滿為進一步催生了他們貧富差距的仇恨。
故事的最後是女僕的丈夫捅死了一家四口中的女兒,而男主用刀殺死了富豪,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場景,還需要從電影中去找,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毫無徵兆的。
《寄生蟲》從類型片的完成度和創作者的手藝上來看,幾乎是無可挑剔的.一切的一切在影片中都是那樣精準,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都仿佛是經過計算一般,待在自己該在的位置,恰到好處完成導演所想要達到的目的.影片塞滿了一個又一個反覆出現的符號,甚至連片名都是一種指向清晰的隱喻。
關於電影的一些思考
貧富貴賤,殊途同歸
電影裡一共有三個家庭,土豪樸家、半地下室裡的金家,還有完全在地下生活的暴徒兩口子。每個家庭都有人死去,悲劇的推進,並沒有刻意設置令人憎惡的角色。樸家雖然有錢,但他們並沒有做什麼壞事。金家四口被生活所迫,想盡辦法維持生計。他們起初算不上太壞,當然,這裡也不得不提及電影在刻畫人物時候都力不從心,金家的行為多少欠缺它的正當性。而暴徒和他妻子只是想要活命。如果說,我們必須在電影中找到一個原罪,那便是貧窮。貧窮造成了底層的掙扎與苟且,也造成了富人對矛盾的視而不見。不管你有錢沒錢,在當下的韓國社會裡,在一個兩種意識形態和貧富差距之間撕扯的社會,造成了所有人的悲劇,無一倖免。
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
有人說底層社會是寄生蟲,他們依賴富人而活。有人說富人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吮吸著窮人的血液他們才是寄生蟲。如果貧富都在相互寄生,吸吮著美國文化的韓國社會,是否也會是一隻巨大的寄生蟲呢?這一部電影,仍舊有多處值得深究的地方,包括 「入侵」 這個行為本身作為一個影片的符號。
《寄生蟲》作為一部關於社會地位、抱負、物質主義和父權制家庭,以及那些接受擁有(或租賃)僕人階層的想法的人的怪異黑色喜劇 。
對於不同階層人物的多面性的刻畫,又避免了善惡黑白的簡單粗暴對比。既縝密又具有娛樂性,節奏十分完美,奉俊昊採用了一種更接近社會現實主義的風格,儘管加入了黑色諷刺和黑色驚悚元素。不管這個雙刃標題的恐怖電影內涵是什麼,《寄生蟲》中道德上有缺陷的怪物完全是人類。故事本身有著豐富充實的現實社會細節和角色設計作為基礎,演員準確的表演(宋康昊的出演就是影片表演水平的保證)和導演奉俊昊純熟的技法,都讓影片能夠給觀眾留下非常強烈的第一印象,並且令人深思,值得反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