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諸侯割據,軍閥混戰,中華大地上沒有一塊淨土,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彩雲之南也不例外。民國38年的歷史中,雲南一共經歷了四任雲南王,分別為蔡鍔、唐繼堯、龍雲和盧漢。
龍雲
但是,蔡鍔統治雲南的時間太短,而盧漢權力又受到了蔣介石的掣肘,所以,真正算起來,堪稱土皇帝一般的雲南王其實有兩任,分別為唐繼堯和龍雲。
這其中,唐繼堯的地盤兒最廣,野心也最龐大,最多時,唐繼堯將滇系軍閥的勢力範圍也擴展至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等多個省份,成為赫赫有名的西南王。
然而,年少得志的唐繼堯卻並沒能維持多久對雲南的統治。1927年2月6日,雲南四大鎮守使發動二六政變,年僅44歲的唐繼堯失去了對雲南的統治。而唐繼堯之後,上臺統治雲南的,則是龍雲。
唐繼堯
龍雲雖然勢力範圍沒有唐繼堯廣,但是他統治的雲南時間卻最長。從1927年上位一直到1945年下臺,龍雲統治雲南長達18年之久,統治一省時間之長,在民國無數軍閥之中也堪稱名列前茅的。
那麼,原本是唐繼堯的部下的龍雲,是如何取代唐繼堯,成功登上雲南王之位的呢?
龍雲是雲南本地人,1884年生於雲南昭通一個彝族家庭。由於家道中落,父親早逝,少年時期的龍雲一直在昭通和四川涼山等地流浪,並學了一手好拳法。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雲南在蔡鍔、唐繼堯等人的領導下也爆發了起義,並且成功的光復全境。但是,雲南革命跟龍雲卻並沒有什麼關係,當時的龍雲雖然已經27歲,但是他卻依然在到處廝混。
年輕時期的龍雲
不過,革命的勝利還是刺激到了仍一事無成的龍雲,因此,他在同一年與盧漢等人投入了魏煥章率領的義軍,成為義軍中的一員。不久之後,龍雲又加入了滇軍謝汝翼梯團(相當於一旅),隨部隊進入四川。
不過,龍雲在四川的日子並不久,1912年5月,滇軍就結束了自己援助四川的生涯,回到了昆明。也因為在援川時表現優異,龍雲和盧漢等人被謝汝翼推薦,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學習。
正是在有中國三大講武堂之稱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上,從未接觸過軍事的龍雲通過系統的學習,掌握了較高的軍事文化素養,這也為他日後的升遷和統治雲南奠定了極為關鍵的基礎。
雲南陸軍講武堂
龍雲在雲南講武堂學習兩年多之後,1914年即將畢業之際,一個法國大力士來到昆明,並在雲南講武堂擺擂三天。在法國大力士擺擂臺期間,雖然多位雲南武師上臺挑戰,但卻一一失敗,法國大力士的氣焰因此更加囂張。
然而,就在第3天法國人即將勝利之際,龍雲突然登臺,並以高超的拳法擊敗了法國大力士。打敗法國大力士的一戰,使得龍雲聲名顯赫。龍雲的名聲以此傳入了當時的雲南都督唐繼堯的耳中,並成功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1914年,順利在雲南講武堂畢業之後,表現優異的龍雲被安排在邵通,成為邵通獨立營的少尉排長。1915年底護國戰爭爆發之後,龍雲被調往昆明,成為唐繼堯,副官處中尉副官。
龍雲
由於龍雲拳法高超,再加上唐繼堯對於龍雲曾經擊敗法國大力士的經歷印象深刻,因此,唐繼堯對於龍雲十分重視,也極為信任。兩年之後,龍雲已經先後擔任唐繼堯警衛軍中隊長、補充第一大隊副隊長、大隊長等職。
當龍雲擔任大隊長時,作為唐繼堯的警衛軍,這支軍隊已經有8個中隊約一個團的兵力,同時,這支軍隊人員都是精心挑選的,身高都在6英尺,也就是一米八以上,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就連待遇也比別的軍隊要高。龍雲能夠成為保衛唐繼堯安全的御林軍最高指揮官,也可見唐繼堯對龍雲的信任程度。
1921年,由於駐川滇軍被川軍擊敗,滇軍將領顧品珍率部倒唐,並成功地將唐繼堯趕了下臺。而這時,擔任滇軍第十一團團長的龍雲,剛剛被唐繼堯派往滇南地區,並駐紮在蒙自。唐繼堯下臺出走,也是龍雲一路護送和保護的。
唐繼堯
離開唐繼堯之後,龍雲先是在蒙自發展,後來由於擔心顧品珍對他們不利,又進兵廣西,在柳州積聚實力。1922年,不甘心失敗的唐繼堯開始再次召集軍舊部,發動了奪回雲南的戰爭。
此時,龍雲重新回到唐繼堯的麾下,擔任了唐繼堯第一軍前敵司令。很快,唐繼堯憑藉在雲南的深厚根基東山再起,再次登上了雲南王的寶座。而作為唐繼堯最為信任的親信,龍雲因此被委任為第五軍軍長兼滇中鎮守使,直接駐紮在雲南的省會昆明。
自此之,後擁有一軍兵力的龍雲,不但成為滇軍的實力派,同時,由於唐繼堯的信任和駐紮在昆明,他實際成為了滇軍的2號人物。
滇軍
1925年,唐繼堯趁臨省廣西混亂之際,曾派5萬滇軍兵分兩路進攻廣西,試圖佔據廣西。而當時進攻廣西的兩路滇軍,第2路司令正是率領3萬人馬的龍雲。
滇桂戰爭最終以滇軍的失利而告終。不過,龍雲率領的這一路軍隊並沒有多大損失,另一路反倒幾乎全軍覆沒。所以,滇桂戰爭滇軍的失敗,反倒使得龍雲在滇軍內部的地位優勢更加明顯。
也正是因為滇桂戰爭中的失利,唐繼堯在雲南的統治根基也開始被動搖。在這種情況之下,由於擔心手下大將不穩,因此,他開始將滇軍之中的實力派分封各地,
當時,被調離軍隊的滇軍大將,除了被任命為昆明鎮守使的龍雲,還有擔任蒙自鎮守使的胡若愚,擔任昭通鎮守使的張汝驥,擔任大理鎮守使的李選廷。
龍雲
理所當然的,被分封各地後,包括龍雲在內的各實力派都失去了軍長職務,軍事指揮權也因此消失,這令四大實力派對唐繼堯極為不滿,再加上已經北伐成功的國民黨的不斷拉攏,1927年2月6日,包括龍雲在內的雲南四大鎮守使聯合發動了二六政變,將唐繼堯趕了下臺。
這四大鎮守使都是唐繼堯一手提拔的,尤其是龍雲還是唐繼堯最為信任的人,令唐繼堯萬萬沒想到,正是他最信任的親信大將,卻最終選擇對他倒戈相向,並迫使他下臺。因此在下臺之後不久,唐繼堯憂病交加,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年僅44歲。
二·六政變之後,龍雲等4人成為雲南的實際掌控者,但是,雲南王的位置畢竟只有一個,那麼,各擁重兵的四大鎮守使,究竟誰坐上雲南王之位,誰又位居他人之下呢?
雲南
當時,龍雲手中掌握的部隊是兩個旅4個團,胡若愚與他兵力相當,張汝驥雖然號稱有兩個旅,但兵力只有三個團,而李選廷更只有一個團的兵力,所以,真正有資格有實力競爭雲南王之位的,只有龍雲和胡若愚。
在這種情況之下,胡若愚決定先下手為強,1927年6月13日深夜,胡若愚突然派兵包圍了龍雲在昆明翠湖的私人住宅,並最終將龍雲囚禁。
在攻打龍雲住宅時,由於一顆炮彈直接在花園之中爆炸,龍雲的一隻眼睛還直接被飛濺的玻璃片打傷。抓住龍雲之後,胡若愚認為大局已定,所以他將龍雲關在了一個鐵籠子裡長達一個多月,龍雲那個受傷的眼睛也因為沒能及時醫治而最終失明。
龍雲和蔣介石
然而,胡若愚並沒有想到,龍雲被捕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事實上,雖然龍雲被胡若愚抓獲,但是龍雲的部下盧漢等人仍成功逃脫,龍雲的親信部隊也毫無損失。
因此,當時龍雲所屬部將以給龍雲報仇為名,讓滇軍老將胡瑛擔任代理軍長,開始對胡若愚發動進攻後,同仇敵愾的龍雲部取得勝利,胡若愚被迫離開昆明。
離開昆明之後,由於擔心龍雲部將繼續追擊,胡若愚與被囚禁的龍雲達成協議,龍雲回昆明主政,胡若愚北伐離開雲南,這就個協議就是板橋協定。板橋協議達成後,龍雲得以獲釋,並回到昆明就任了國民政府任命的38軍軍長和雲南省主席的職務。
滇軍
不過,此時龍雲雖然獲釋並坐上了雲南省主席的寶座,但這並不意味著龍雲就徹底掌控了雲南,事實上,無論是龍雲還是胡若愚,都根本沒有想要真正履行板橋協議,龍雲對被囚禁的仇恨難以釋懷,胡若愚對雲南王的位置更是虎視眈眈,雙方都在找機會致對方於死地。
1929年,聯合了張汝驥的胡若愚曾趁龍雲主力在貴州作戰之際,就曾發動對昆明的進攻。雙方的混戰長達兩年之久,最終,1930年,龍雲終於取得了雲南混戰的勝利,張汝驥戰敗後被俘,最終被龍雲槍斃,胡若愚隻身逃脫,並最終選擇併入桂軍。
自1927年發動二六政變以來,在經歷了近三年的混戰之後,龍雲終於消滅了各個對手,真正統一了雲南,坐上了雲南王的寶座,從此開始了對雲南長達18年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