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最近,網上有一段視頻又「火」了。這次的事件是,有人在高鐵上吃泡麵,被另一位女乘客瘋狂怒懟。視頻中,該女子情緒激動,言辭激烈,甚至最後放言:「你這種敗類別上高鐵。」
原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拍成視頻傳到網上之後,居然迅速引起了大家強烈的反響,網友們都吵翻了,有挺「泡麵」派,也有反「泡麵」派,網友們鬧得不可開交,滿城風雨。
在傳統的綠皮火車時代,泡麵曾經是和火車絕佳的搭配,幾乎從來沒有人覺得火車上吃泡麵有什麼問題。當然,肯定有人要說,那時候綠皮火車可以開窗啊,空氣流通,泡麵味道能快速散掉。
Excuse me?你這是太久沒有坐傳統火車了吧?都已經忘了傳統火車裡是什麼味道了?除了泡麵味兒,還有各種腳臭味、體臭味,哪一種味道不讓你記憶猶新?能快速散掉?你想多了吧?要是那樣,傳統火車裡應該一直香噴噴的才對嘛!
為什麼現在到了高鐵時代(這才沒幾年吧),吃泡麵突然就變得不合理了呢?我有點想不通,是大家一夜之間突然都變嬌貴了?
雖然高鐵上確實不銷售泡麵,但是並沒有哪條規定不允許吃泡麵。既然沒有禁令,那麼在高鐵上吃泡麵這件事本身就不觸及到任何跟法規相關的對錯問題,純粹也就只是個「道德」層面的事——那就是,吃泡麵到底有沒有影響到周圍的人。
根據「怒懟」女子後來的辯解,她說因為自己的孩子對泡麵味道過敏,才做出那樣的行為。
對泡麵味道過敏?這種事我好像從來沒聽說過。行,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不能證明這就是假的。那麼,如果泡麵味道只是影響了包括這名女子在內的一少部分人,她能不能代表所有人來對吃泡麵的人進行「制裁」呢?她好像也沒那麼大權利吧?
另外就是,在視頻裡,那名女子囂張的氣焰和蠻橫的態度實在讓人印象深刻,不管怎麼樣,對於「吃泡麵」這種不違法不亂紀的事,你用不著發那麼大的火,誰都不是活該被你罵的。
該女子說之前也跟吃泡麵的男子好言溝通過,但是他不聽,吃完泡麵故意不扔,非要燻她和她孩子。我不知道視頻之外,女子是不是真的有跟吃泡麵者好言溝通,可這並不構成你罵人的理由。
如果真遇到男子吃完泡麵故意不扔,影響到你的這種情況,你完全可以把高鐵上的工作人員叫來進行溝通,勸他將泡麵扔掉就可以了,犯不著自己翻臉罵人。畢竟,你這一罵,就完全把自己罵「醜」了。
我看到還有網友建議說,以後高鐵上就應該禁止吃泡麵,因為味道確實很大。我覺得大可不必出臺這樣的規定,因為那樣的規定一出臺,只會造成更多的麻煩。
你覺得泡麵的味道大,那我帶臭豆腐可不可以吃?別說臭豆腐了,就算是帶最常見的肉包子,那味道也夠嗆。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少不了味道大的各種食物,你要這麼規定起來,真沒完沒了了,乾脆都不允許帶食物上高鐵,只能在高鐵上買東西吃,難道你就願意了嗎?
所以,我覺得吃泡麵這件事本身不是大事,犯不著那麼上綱上線,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怒懟」女子自身的態度,你說你孩子對泡麵味道過敏,那難道他/她就對你的髒話和辱罵不過敏了嗎?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劉小順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