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人問:
老師,呼吸的練習是為了讓吸氣和呼氣等長,達到平衡之道。呼長於吸,或者吸長於呼是什麼原因?如何調整呢?
大漠回答
當呼氣和吸氣過程等長,呼吸逐漸平衡,內心也逐漸平衡。如果吸氣過長,呼氣就會過短。反之,呼氣過久,吸氣就會過短。以上無論何種狀況,都是因為內心存有執念,有貪相,此時內心沒有平穩,還有求於呼吸。
而呼吸的練習,是在每個當下,對呼吸進行如實觀察!
如果發現呼吸不等,不要急於控制自己的呼吸,你要學會跳出來看看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的狀態。
去看那一刻,伴隨著呼吸的不同反應,身體出現了什麼反應?又是什麼樣的心念引發了呼吸的不同?以及隨著呼吸的變化,心裡的變化是怎樣的?
而後,再做幾個深呼吸,把內心引領回來,去重新體驗。
伽人問:
在練習呼吸過程中,我特別提示自己要放鬆,但是卻出現了頭暈,胸悶,這是怎麼回事?
大漠回答
放鬆,是自然而不刻意的。你說你特別提示自己放鬆,其實還是緊張的,你越想達到放鬆的境界,越不滿足於現在的狀態,所以會評判和比較,出現頭暈和胸悶。
放鬆是一種松而不懈的狀態,放鬆卻不懈怠,能隨時警覺,卻不刻意要求。
在這個過程中,就如同牛夫放牛,一直放鬆地在旁邊觀察牛吃草。當看到牛走向稻田時,就輕柔地吆喝一聲,把牛喚回來。
牛如同感官,心是牛夫。通過對感官的訓練和觀察,收攝自己的內心,這是一個長久運行的過程。即便牛夫和牛已經很默契了,但是牛還會時不時地走向稻田,去吃稻草。而牛夫要隨時警覺地觀察它。所以內心要時刻持戒,保持專念!
過程本身就是訓練,而不是以某種呈現的結果而評斷訓練的效果。
在生命的長途跋涉中,信念和呼吸是永恆的流動!
信念是走動的力量,呼吸是行走的指引,自己的雙腳互相陪伴,做孤獨卻不寂寞的生命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