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汙染!秘魯上萬「極度瀕危」青蛙死亡

2021-01-10 環球網

當地時間10月17日,秘魯普諾,近日,Coata河上出現數百隻的的喀喀湖蛙的屍體。國家森林和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展開調查。在自然保護聯盟瀕臨滅絕物種危急清單中屬於極危物種。該物種生活在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處的的的喀喀湖。這種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水蛙,它們的一生都生活在水下。

秘魯南部發現大批「的的喀喀湖蛙」死亡,據信數量超過1萬隻,政府正對此展開調查。致死這些「極度瀕危」大型皺皮青蛙的可能是河水汙染。

科阿塔河面上連日來漂浮著數以百計「的的喀喀湖蛙」屍體,引發秘魯國家林業和野生動物保護處關注。經過數日調查,保護處17日發布聲明說:「根據當地居民描述及樣本採集,超過1萬隻青蛙死亡,受影響河段長50公裡。」

環保團體「科阿塔河杜絕汙染委員會」譴責政府忽視河流汙染的嚴重性。一些示威者把100隻「的的喀喀湖蛙」的屍體帶到地區首府普諾市中心廣場,以示抗議。

示威組織者馬魯哈·因奎拉認為,政府對汙染程度「一無所知」、「無動於衷」,「不了解我們如何生存」。他呼籲政府把青蛙大面積死亡視為警鐘,修建汙水處理廠。

「的的喀喀湖蛙」皮膚鬆弛下垂,多層次皮膚能夠增加呼吸面積,有助於它獲得更多氧氣。這一物種只生活在的的喀喀湖及其支流。

的的喀喀湖位於秘魯與玻利維亞交界處,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近年來,因持續受到生活汙染、工業汙染以及氣候變化影響,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新華社微特稿】(陳丹)

相關焦點

  • 極度瀕危的蛙類,數量最少的目前僅剩幾隻
    這種青蛙幾乎只生活在玻利維亞和秘魯邊界的的喀喀湖中。由於皮膚上布滿了褶皺,這讓它有了不尋常的外表,但它也恰好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水生青蛙,這意味著它一生都生活在水中。它也是極度瀕危,需要拯救的動物。  沒有人知道野外到底還剩下多少只秘魯巨蛙,但據估計,從1994年到2004年的十年間,這種青蛙的種群銳減了80%之多。
  •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早在幾千年前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然而隨著人類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人類發展的犧牲品。火蜥蜴火蜥蜴是一種身體上有斑紋的兩棲動物這種會遊泳的火蜥蜴是極度瀕危物種,只生活在墨西哥城南面一片很小地區裡。與其它兩棲動物一樣,墨西哥鈍口螈從曾經廣闊的棲息地裡消失了。火蜥蜴是自然界最奇特的一種動物,它們不僅能再生被切除的四肢、受損的肺臟、重傷的脊椎神經,甚至可以再生部分受損的大腦。
  • 八種極度瀕危物種:奇特烏龜以犀牛糞為食(圖)
    人們只在巴拿馬中部艾爾·瓦勒·德·安東周圍的山脈地區發現這種青蛙的蹤影。森林砍伐以及真菌病是導致它們數量驟減的兩大罪魁禍首。根據IUCN公布的瀕危動物紅名單,自2006年以來,人們只發現一隻雄性雷伯氏飾邊樹蛙,人工繁殖也被實踐證明為一種失敗的嘗試。  很多環保人士表示一場滅絕危機已在來的路上,引發這場危機的因素包括過度捕撈、森林砍伐以及全球氣候變化。
  • 環境汙染導致的心酸悲劇 北極熊殘殺幼仔(組圖)
    全球變暖導致大批加拉帕戈斯海獅南漂秘魯  2010年2月,秘魯一家監測海洋哺乳動物的組織稱,氣溫升高致使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特有的海獅成群地向南遊往1500公裡處的秘魯北部。秘魯的水生動物研究與保護組織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島氣溫升高是全球變暖引起的。
  • 3種滅絕,22種瀕危,曾隨處可見的青蛙,為何幾乎沒有了?
    然而隨著生態系統的變化,有毒或者無毒的青蛙,在全球分布的種群可以說也是越來越少,就算是在人類涉足較少的河流、池塘等區域都很難看到了。3種滅絕,22種瀕危而本次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更新,除了青蛙的物種發生變化,正在滅絕之外,令人擔心的是歐洲野牛也成為了一種快速往滅絕發展的物種,所以越來越多的滅絕物種正在提醒我們,保護生物應該加速了。而本次說的22種青蛙物種瀕危,主要是集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
  •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隻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新華社河內4月14日電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這一發現將目前已知的斑鱉總數提升至4只。越通社報導說,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劃(ATP)去年5月曾在河內市郊的春卿湖拍到一隻「巨龜」,但未能確定其種類。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一、世界上極度瀕危的十大動物1、華南虎:現存數量:幾乎滅絕華南虎又叫廈門虎主要以野豬、鹿、狍子等食草型動物為食,曾經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它是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 極度瀕危級物種:婆羅洲猩猩
    導語:婆羅洲猩猩近期被列為極度瀕危級物種。物種保護刻不容緩。關鍵詞:婆羅洲猩猩;極度瀕危;保護 圖片來源: Bernard Dupont.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上周宣布婆羅洲猩猩現在為極度瀕危級。婆羅洲猩猩僅生活在婆羅洲,自1950年起,它們的種群數量下降了60%。新的預測結果顯示,截止到2025年,婆羅洲猩猩種群數量將會下降22%,約為47000隻。
  • 秘魯海岸近千海豚擱淺後死亡 疑被病毒感染
    4月23日消息,過去4個月來已有877隻海豚在秘魯東北部海岸擱淺後死亡,秘魯政府及科學家正著手調查原因。秘魯環境部副部長基杭德理亞表示,麻疹病毒或布氏桿菌擴散可能是造成海豚死亡的原因。4月23日消息,過去4個月來已有877隻海豚在秘魯東北部海岸擱淺後死亡,秘魯政府及科學家正著手調查原因。秘魯環境部副部長基杭德理亞表示,麻疹病毒或布氏桿菌擴散可能是造成海豚死亡的原因。
  •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文玩商人大肆使用這些稀有材質,導致了一些動物瀕臨滅絕,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五大極度瀕危動物。但過度的捕撈使玳瑁已經成為瀕危物種,在中國近海也幾乎絕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大家應該抵制玳瑁及其他海龜製品。盔犀鳥體型最大的犀鳥科鳥類盔犀鳥是所有犀鳥科鳥類中體型最大的。盔犀鳥因其頭骨因其頭胄為實心,外紅內黃,製成的各種工藝品被廣為收藏,被稱為鶴頂紅。是華盛頓公約(CITES)一級保護物種。
  • 海南上萬青蛙橫穿馬路 專家稱與地震無關(圖)
    本報記者聶元劍實習生陳琳攝影報導 馬路上青蛙仔的屍體,很多工作人員在布滿青蛙仔屍體的馬路上觀察。  石山鎮上萬青蛙橫穿馬路 已連續發生兩日  2日到4日早上,事發海口石山鎮用畔村至美郎村之間的水泥路面,專家稱因連續降雨和氣溫變化引起,與地震無關  核心提示  4日上午6點至9點多,成千上萬隻青蛙仔綿延1.5公裡長,橫穿海口石山鎮用畔村至美郎村之間的水泥路,時間持續3個多小時
  • 柬埔寨發現極度瀕危鳥類巨䴉築巢地
    原標題:柬埔寨發現極度瀕危鳥類巨䴉築巢地  原標題:柬埔寨發現極度瀕危鳥類巨䴉築巢地  國際在線消息:據《聯合早報》報導,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日前在柬埔寨東北部一處棲息地找到了巨䴉的鳥巢,讓他們對這種極度瀕危的鳥類仍然倖存充滿了希望。
  • 極度瀕危物種西部大猩猩迎來新生兒
    目前估計還有1.8萬隻西部大猩猩,是極度瀕危物種。圖片來源:ICphoto9月9日消息,英國切斯特動物園迎來一隻新生西部大猩猩,它與母親相依相偎的畫面十分溫馨感人。據悉,西部大猩猩媽媽Mandy在經歷8個半月懷孕之後,在8月21日生下這隻猩猩。動物園靈長類專家稱暫時還無法確定性別。目前估計還有1.8萬隻西部大猩猩,是極度瀕危物種。
  • 極度瀕危物種西部大猩猩迎來新生兒
    目前估計還有1.8萬隻西部大猩猩,是極度瀕危物種。圖片來源:ICphoto9月9日消息,英國切斯特動物園迎來一隻新生西部大猩猩,它與母親相依相偎的畫面十分溫馨感人。目前估計還有1.8萬隻西部大猩猩,是極度瀕危物種。圖片來源:ICphoto9月9日消息,英國切斯特動物園迎來一隻新生西部大猩猩,它與母親相依相偎的畫面十分溫馨感人。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我們前面介紹過,我國是野生兜蘭資源大國以及重要原產地,最初資料統計時為18種,隨著田野調查的展開,迄今為止發現了23種野生兜蘭,佔到全世界兜蘭品種的三分之一,並且其中很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曾多次在國內外蘭界和植物界引起轟動。
  • 高度瀕危恆河豚被發現引無數印度村民激動圍觀,隔天卻死於水汙染
    據印度媒體11月16日報導,本周五,瀕臨滅絕的恆河豚在一段受汙染的河水中被村民發現,引無數當地人圍觀。但因河水汙染嚴重,且水中的漁網攔住了恆河豚,導致它無法前往下遊,最終在汙水中死亡。上周五,一隻瀕臨滅絕的恆河豚在西孟加拉邦沿海地區東米德納波爾區的一個村莊附近被人發現,於周六死亡。恆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是一種哺乳動物,主要生活在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以及這些河流在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的支流。恆河豚是印度的國家水生動物,目前僅存不到2000隻。
  • 神鵰俠侶中的「雕兄」,現實中真的存在,屬於極度瀕危的動物
    屬於極度瀕危的動物。成年的毛腿漁鴞可以長的和成年人那麼大。他們以捕食螞蚱和青蛙為生。而且它們因為體型非常巨大而導致他們失去了飛翔的能力。不但靈活性非常差。而且繁殖能力不是很強。所以導致自己的種族沒有得到很好的繁衍。如今全球不到1000隻。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武俠劇中的這種「雕兄」真實的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所以也讓很多網友感嘆金庸老師真的沒有騙我們。你見過這種毛腿漁鴞嗎?
  • 世界最醜瀕危動物成明星受人追捧 陰囊蛙被製成壯陽冷飲(圖)
    英國醜陋動物保護協會決定為孤獨的瀕危動物的生存而戰。該組織得到大量知名科學家、節目主持人和喜劇演員的支持。他們組織路演和實地參觀。粒子物理學家同時又是廣播員的布萊恩·考克斯教授說:「我支持這個醜陋動物運動。很多人在努力拯救可愛動物。它們是新聞焦點,備受矚目,醜動物要比可愛動物更應得到關注。」英國醜陋動物保護協會主席西蒙·瓦特表示:「我們離不開醜陋的瀕危動物。公眾的反應令我吃驚。
  • 科學家發現青蛙新品種 身長1釐米比硬幣還小
    據英國《都市報》5月21日報導,有專家在馬達加斯加的西北部地區發現了一種不超過5便士硬幣大的小青蛙品種,身長只有1釐米,現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據科學家稱,這種青蛙僅僅分布在三個森林區內,但這三片森林已經受到了火災、乾旱和森林砍伐的嚴重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標準,專家建議將其歸類為極度瀕危動物。Samuel Penny博士是來自布萊頓大學藥劑學和生物分子科學學院的講師,也是前往該島進行探險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的成員之一。他前不久在專業期刊ZooKeys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一發現的論文。
  • 極度瀕危的物種-旋角羚
    旋角羚 又稱弓角羚羊,是一種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食草動物,目前野外的旋角羚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