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司法廳就《遼寧省特種行業服務管理辦法

2021-01-09 遼寧省人民政府

  為了進一步增強立法的公開性、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遼寧省司法廳現將《遼寧省特種行業服務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歡迎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於2019年9月26日前登陸遼寧省司法廳政務外網(sft. ln.gov.cn),對徵求意見稿提出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可以通過信函或者電子郵件郵寄到遼寧省司法廳。

  郵 箱: lnssftlfec@163.com

  通訊地址:瀋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45-7號412房間。

  郵政編碼:110032

  遼寧省特種行業服務管理辦法(草案)

  (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做好特種行業服務,加強治安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特種行業的治安管理和服務,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特種行業,是指因經營業務的內容和性質特殊,容易被不法人員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需要採取特定治安管理措施的行業。特種行業包括:

  (一)旅館業;

  (二)公章刻制業;

  (三)典當業;

  (四)寄賣業;

  (五)開鎖業;

  (六)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業;

  (七)機動車維修業;

  (八)提供按摩服務的洗浴、足浴、舒體、保健等服務業(以下簡稱按摩保健業);

  (九)法律、法規規定列入特種行業治安管理的其他特種行業。

  第四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轄區)內的特種行業治安管理和服務工作。

  市場監管、商務、地方金融監管、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生態保護、文化旅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特種行業管理和服務相關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特種行業管理和服務工作。

  第五條 公安機關應當加強特種行業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設,將其納入治安管理綜合信息平臺,運用信息化管理技術,提高特種行業治安管理。

  市場監督、稅務、商務、地方金融監管、文化旅遊、衛生健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根據特種行業服務管理的需要,向公安機關提供有關信息。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向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提供有關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第六條 公安機關應當依法規範特種行業治安管理,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按照國家和省關於優化營商環境規定提供優質服務,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監督。

  第七條 鼓勵建立各類特種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管理,促進行業規範有序發展。

  各類特種行業協會應當指導和督促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依法履行治安防範義務,協助公安機關做好本行業治安管理工作。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違反特種行業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有權向公安機關舉報,公安機關接到舉報後應當及時處理。

  第二章 審批服務

  第九條 從事旅館業、公章刻制業經營的,應當取得公安機關頒發的《特種行業許可證》。

  第十條 從事旅館業、公章刻制業經營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合法、固定的經營場所;

  (二)場所的布局和設施符合治安安全的要求;

  (三)有健全的治安管理制度;

  (四)依法應當具備的其他治安安全條件。

  第十一條 申辦《特種行業許可證》,應當向經營場所所在地的縣公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經營場所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材料;

  (二)營業執照及複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身份證件及其複印件;

  (四)經營場所內部結構平面示意圖;

  (五)依法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條 申辦《特種行業許可證》實行告知承諾制。

  申請人提交的告知承諾書及告知承諾書約定的材料齊全的,公安機關應當作出行政審批決定,並即時頒發《特種行業許可證》。申請人不選擇告知承諾方式的,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有關規定,辦理行政許可。

  第十三條 作出準予行政審批決定後,被審批人在告知承諾書約定的期限內未提交材料或者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行政審批機關應當依法撤銷行政審批決定。

  行政審批機關應當在作出準予行政審批決定後十五日內,對被審批人的承諾內容是否屬實進行檢查。發現被審批人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的,行政審批機關應當要求其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不符合條件的,行政審批機關應當依法撤銷行政審批決定。

  第十四條 取得旅館業《特種行業許可證》的經營者變更經營地址或者改建、擴建的,應當重新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負責人的,應當辦理變更手續。

  取得印章業《特種行業許可證》的經營者變更名稱、經營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負責人的,應當辦理變更手續。

  第十五條 從事本辦法第三條第(三)項至第(八)項特種行業經營的,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備案,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營業執照和其他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及其複印件;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負責人的身份證件及其複印件;

  (三)經營場所地理位置和內部結構平面示意圖;

  (四)依法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特種行業經營者變更名稱、經營場所、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負責人的,應當辦理變更備案。

  第十六條 公安機關應當落實 「最多跑一次」相關規定,優化特種行業審批流程,簡化辦理手續,推行網上辦事。

  第三章 從業規範

  第十七條 特種行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和因承包、受聘等實際負責特種行業經營的人員應當履行特種行業治安管理義務,做好治安防範工作。

  第十八條 特種行業經營者應當履行下列治安責任:

  (一)建立治安管理制度,排查治安隱患,落實治安防範措施,維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二)接受公安機關的治安防範知識培訓、指導以及治安檢查;

  (三)教育從業人員遵守法律、法規,定期開展業務培訓;

  (四)不得經營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經營的物品、公安機關查緝的物品以及有贓物嫌疑或者來源不明的物品;

  (五)發現涉嫌違法犯罪行為以及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者嫌疑贓物,立即報告公安機關,並協助公安機關調查。

  第十九條 特種行業經營者應當建立從業人員名冊,如實登記從業人員姓名、住址、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等身份信息及聘用時間、職責崗位等工作信息,留存從業人員的身份證件複印件或者外國人就業許可證件複印件。從業人員離職的,其資料至少延續留存二年。

  特種行業經營者應當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將上述信息向公安機關實時傳輸報送;暫不具備實時傳輸條件的,應當按照公安機關的規定定期報送。

  第二十條 從事旅館業、典當業、按摩保健業的經營者,應當在經營場所出入口、前臺、主要通道、電梯轎廂、停車場等公共區域安裝視頻監控設備,並確保設備正常運行。視頻監控錄像資料應當保存六十日以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刪改、傳播或者非法使用視頻監控錄像資料,不得非法透露有關的個人信息。

  其他特種行業經營者根據治安管理需要可以安裝視頻監控設備。

  第二十一條 從事旅館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立並落實住宿登記、來訪管理、財物保管和值班巡查等制度;

  (二)按照規定設置安全保衛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治安保衛人員;

  (三)核對住宿旅客的身份證件,如實登記其姓名、住址、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以及入住、退房時間等信息,並實時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

  (四)對來訪人員的身份信息如實登記;

  (五)對零時後尚未離開旅館的來訪人員,要對訪客進行住宿登記,並實時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

  (六)對住宿人員拒不提供身份證件的,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七)對旅客遺留的財物,應當妥善保管,及時通知旅客領取或者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八)不得存放危險物品和違禁物品;

  (九)不得為賣淫、嫖娼、賭博、吸毒、販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條件;

  (十)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未攜帶身份證件的旅客入住旅館,可以通過識別設備核驗,或者經屬地公安派出所確認後,辦理登記入住。

  第二十二條 從事公章刻制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立並落實公章刻制核驗制度,採集申請單位或者機構的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經營者、經辦人的有效身份證件信息和聯繫方式;

  (二)樣章經檢測合格後方可生產製作;

  (三)公章刻制後,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將印模等信息和本條第一項規定的信息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

  (四)應當在許可的經營地址經營,不得以異地派員、設點等方式經營;

  (五)對超過約定期限三個月未領取的公章,應當登記造冊、銷毀;

  (六)終止經營的,應當將公章檔案材料及時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七)協助公安機關查詢公章信息;

  (八)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用章單位應當到取得特種行業許可的公章刻制企業刻制公章。

  第二十三條 從事典當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立並落實當物查驗、登記和保管制度,如實登記當物和當戶信息,並實時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

  (二)不得收當國家禁止流通的物品;

  (三)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第二十四條 從事寄賣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立並落實查驗、登記和保管制度,如實登記寄賣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件以及物品的名稱、數量、規格、新舊程度等信息,並實時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

  (二)不得寄賣國家禁止流通的物品;

  (三)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第二十五條 從事開鎖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從業人員應當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留存身份證件、指紋、掌紋等信息;

  (二)為居民上門開啟鎖具前,應當確認並留存委託人身份信息,並邀請鄰居,物業管理人員或者社區、居(村)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到場;

  (三)為機關、企事業單位或者機動車開啟鎖具的,應當確認委託人身份、組織機構代碼證或者機動車行駛證;

  (四)如實填寫開鎖服務記錄單,由委託人、見證人、開鎖技術人員分別籤名、註明聯繫方式,並留存備查;

  (五)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從事開鎖業經營活動,經過公安機關備案的,由公安機關向社會公布經營者名單。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樓道、戶外及公共場所書寫、張貼、懸掛鎖具修理廣告。

  第二十六條 從事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立並落實查驗登記制度,如實登記交易物品的名稱、數量、規格等信息並留存備查;

  (二)收購大宗生產性廢舊金屬或者鐵路、油田、電力、電信、礦山、水利、測量和市政公用設施等廢舊專用器材的,查驗並留存其合法來源信息,如實登記出售人和經辦人的有效身份證件信息和聯繫方式;

  (三)不得在礦區、油田、港口、機場、軍事禁區、大中型金屬冶煉加工企業周邊和鐵路沿線附近設點收購生產性廢舊金屬;

  (四)不得收購國家禁止收購的物品;

  (五)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第二十七條 從事機動車維修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登記維修車輛的品牌、車型、顏色、牌照號碼、發動機號碼、車架號碼、車主名稱、送修人身份證件等信息,並實時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

  (二)不得維修、改裝、拆解明知是盜竊、搶劫、走私等違法犯罪所得的機動車;

  (三)不得更改發動機號碼和車架號碼、回收報廢機動車;

  (四)不得拼裝、組裝機動車;

  (五)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第二十八條 從事按摩保健業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包廂、包間內不得設置阻礙展現室內整體環境的屏風、隔扇、板壁等隔斷,除衛生間外不得設立任何形式的房中房;

  (二)包廂、包間的門應當設置可視窗,可視窗應當使用雙向透明材質,能夠展示室內按摩區域整體環境,不得遮擋可視窗;

  (三)營業大廳、包廂、包間內的照明燈亮度能夠清晰辨明室內整體情況,不得設置可調試亮度和彩色的照明燈;

  (四)客房和包廂、包間明顯區分,並懸掛標識、標牌,按摩人員不得進入客房服務;

  (五)包廂、包間門不得安裝門鎖、插銷等阻礙他人自由進出包廂、包間的裝置;

  (六)不得設置用於逃避、阻礙治安檢查的暗道、門鎖、信號燈、響鈴等設施;

  (七)按照公安機關的規定張貼治安管理相關標識;

  (八)不得從事賣淫、嫖娼、賭博、吸毒、淫穢表演、敲詐勒索、傳播淫穢物品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或者為其提供條件;

  (九)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零時至八時,在取得《特種行業許可證》的場所內消費的人員,應當查驗其身份,如實登記姓名、住址、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等信息,並實時通過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對在提供按摩服務場所內設置客房的,應當嚴格遵守旅館業相關管理規定。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特種行業進行檢查時,可以依法採取下列措施:

  (一)實地查看經營場所治安管理制度落實情況;

  (二)檢查從業人員身份證件;

  (三)檢查交易物品或者承攬物品;

  (四)調閱從業人員名簿、視頻監控錄像和其他相關資料;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對特種行業進行治安檢查時,應當不少於二人,並主動出示人民警察證件和規定的檢查證件,不得從事與職務無關的活動。

  公安機關對特種行業進行檢查,實行治安檢查登記制度。檢查結果由執法人員和被檢查方籤字確認。

  第三十一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開展治安檢查,應當儘量避免或者減少對經營者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對知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

  除上級公安機關組織或者批准以外,不得跨行政區域對特種行業進行治安檢查。

  第三十二條 特種行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相互通報有關特種行業的行政許可或者行政備案、日常監管、執法查處等信息,配合公安機關進行治安檢查;發現特種行業存在治安隱患或者有違法情形的,應當及時通報公安機關,並協助配合公安機關查處。

  公安機關發現特種行業經營者有違法行為,依法屬於其他職能部門查處範圍的,應當及時通報或者移交相關職能部門。

  第三十三條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在特種行業治安管理中,不得有下列違反行政許可和執法程序規定、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

  (一)對應當受理、辦理的行政許可,無正當理由不受理、不辦理,或者未在規定、承諾時限內辦結的;

  (二)擅自增設行政許可條件、證明材料、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的;

  (三)違反規定隨意檢查、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四)濫用自由裁量權、行政處罰顯失公正,以罰代管、只罰不管的;

  (五)參與、變相參與特種行業經營活動;

  (六)不依法履行對特種行業的監督檢查職責,不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對違反特種行業治安管理的行為,由公安機關依照本辦法規定處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從事本辦法第三條第(三)項至第(八)項特種行業經營的經營者未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備案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特種行業經營者未建立從業人員名冊、未如實登記從業人員相關信息、未留存資料,或者未將從業人員信息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從事旅館業、典當業、按摩保健業的經營者未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或者設備不正常運行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未按照規定期限保存視頻監控錄像資料的,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刪改、傳播、非法使用視頻監控錄像資料或者非法透露有關個人信息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對零時後未離開旅館的來訪人員進行住宿登記,或者未將住宿旅客信息實時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經營單位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未對來訪人員的身份信息如實登記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按照規定核驗和採集相關信息,或者未將相關信息和印模信息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經營單位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將當物和當戶信息實時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經營單位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將寄賣人信息實時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經營單位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開鎖業從業人員未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留存個人相關信息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未填寫開鎖服務記錄單,或者未按規定保存鎖服務記錄單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如實登記廢舊金屬交易物品的名稱、數量、規格等信息並留存備查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登記維修車輛和送修人相關信息,或者未向公安機關傳輸報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提供按摩的場所設施未按照規定設置,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經營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安裝門鎖、插銷等阻礙他人自由進出包廂、包間的裝置或者設置用於逃避、阻礙治安檢查的暗道、門鎖、信號燈、響鈴等設施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經營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 條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在特種行業治安管理中,違反行政許可和執法程序規定、損害營商環境的,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遼寧省治安特業服務管理辦法》明年施行
    《遼寧省治安特業服務管理辦法》明年施行申辦《特種行業許可證》實行告知承諾制  申辦《特種行業許可證》實行告知承諾制;除上級公安機關組織或者批准以外,不得跨行政區域對治安特業進行檢查;公安機關應當落實「最多跑一次」相關規定,優化審批流程,簡化辦理手續,推行網上辦事……日前,我省出臺《遼寧省治安特業服務管理辦法
  • 遼寧省酒類行業協會在瀋陽成立
    新華社瀋陽11月19日專電(記者趙泳)19日,經遼寧省服務業委員會批准,在遼寧省民政廳註冊的遼寧省酒類行業協會在瀋陽舉行了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遼寧省各相關部門領導及業內外200餘人出席成立大會。
  • 安徽擬制定特種行業管理條例 對九大行業念「緊箍咒」
    中安在線訊 今後,經營旅館業、典當業、公章刻制業的,都或將持特種行業許可證方能「上崗」。7月15日上午,安徽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12次會議聽取了《關於<安徽省特種行業治安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說明,草案對於旅館、公章刻制、典當、拍賣等九大行業,進行明確的規範。
  • 遼寧省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日前,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做好市場監管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  《方案》從梳理完善通辦清單、統一業務規則和標準、深化全程網辦服務、拓展優化異地代收代辦和多地聯辦服務、做好業務系統對接工作、完成通辦事項實施清單匯聚、推進電子證照和電子文件應用等方面明確了任務要求。  從去年年底起,遼寧省包含全部登記註冊業務和特種設備、保健食品領域的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行「跨省通辦」,5項食品領域的生產經營許可事項實行「省內通辦」。
  • 遼寧出辦法加強女職工勞動保護 將性騷擾防護納入其中
    將「兩癌」篩查、產後抑鬱關愛、性騷擾防護納入其中  本報訊 (記者劉旭)在日前召開的遼寧省第十三屆人民政府第99次常務會議上,《遼寧省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審議通過,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江蘇省司法廳廳長就安全生產做專題宣講
    6月23日,江蘇省司法廳召開安全生產專題宣講會。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做安全生產專題宣講,副廳長劉保民主持。
  • 粵發布生物醫藥產業「三重」創新服務管理辦法
    央廣網廣州1月14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藥監)記者從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日前正式發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服務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旨在持續深化藥品(含醫療器械、化妝品)「放管服」改革,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服務廣東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發展,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全面高質量發展。 將聚焦「三重」需求,落實靠前服務《「三重」管理辦法》共分為五章二十條,包括總則、服務範疇及分類、組織管理機制、服務工作流程、附則等。
  • 吉林通化實時監督特種行業場所
    原標題:吉林通化實時監督特種行業場所  科技日報訊 (鄭博文 王鑫)近日,吉林通化市公安邊防支隊將轄區內典當、開鎖、汽修、廢品收購等特種行業納入到公安警務系統管理範疇。在系統中,所屬派出所對特種行業發布了「必登記、必查驗、必傳輸、必比對、必報告、必審查」的「六必」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在工作中不僅要檢查相關人員的有效身份證件和物品來源,還要觀察他們在交易過程中的言語、神態和面色。對於當物來源不明、不熟悉當物品牌型號等可疑情況,要立即通過平臺告知責任區民警,由民警介入調查後判斷把關。系統中還明確規定,對於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工作並取得戰果的行業人員,酌情給予獎勵。
  • 廣東出臺生物醫藥產業「三重」創新服務管理辦法
    原標題:「聯繫人制度」為企業提供點對點專人服務1月12日上午,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的編制背景、主要內容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等,助推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北京市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辦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19號    現發布《北京市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辦法》,自1992年12月1日起施行。  1992年11月19日  北京市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汽車維修業的行業管理,維護經營者合法經營,查處違法行為,保障交通安全,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 中科海訊保薦人:特種電子信息行業整體毛利較高
    來源:全景網原標題:中科海訊保薦人:特種電子信息行業整體毛利較高 全景網11月20日訊中科海訊(300810)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周三上午在全景網舉辦,公司本次上市的保薦機構代表――東興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王會然在本次活動上表示,特種電子信息行業整體毛利較高
  • 甘肅省地圖管理辦法
    甘肅省人民政府令第143號  《甘肅省地圖管理辦法》已經2018年6月4日十三屆省政府第1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省 長 唐仁健                           2018年6月11日甘肅省地圖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地圖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保證地圖質量,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
  • 【康楊派出所】召開特種行業消防安全培訓會
    【康楊派出所】召開特種行業消防安全培訓會 2021-01-1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A特種設備相關管理(電梯)考試題庫及模擬考試題庫
    題庫來源:安全生產模擬考試一點通小程序2020A特種設備相關管理(電梯)考試題庫及A特種設備相關管理(電梯)模擬考試題庫,包含A特種設備相關管理(電梯)考試題庫答案解析及A特種設備相關管理(電梯)模擬考試題庫練習。
  • 《山西省高速公路非公路標誌設置管理辦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公告
    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請於2020年12月22日前,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提出意見建議:1.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太原市小店區學府街41號山西省司法廳立法二處(郵政編碼:030006),並請在信封上註明「山西省高速公路非公路標誌設置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字樣。2.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fzbfgc8493@126.com。感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 省福彩中心出臺電腦福利彩票投注站管理辦法
    近日,從山西省福彩中心獲悉,為進一步規範山西省電腦福利彩票投注站(以下簡稱投注站)的管理,維護電腦福利彩票銷售秩序,依據民政部有關文件精神,制定出《山西省電腦彩票投注站管理辦法》。辦法如下:  山西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以下簡稱省中心)在山西省民政廳領導下,在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指導下,負責山西省域內福利彩票投注站的管理工作。  各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以下簡稱市中心)受省中心委託,負責所轄市域內投注站的審批、撤銷、遷移、考核、培訓等管理工作,具體實施投注站的日常管理。
  • 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管理辦法公布 2021年4月施行
    經濟日報-中國商用汽車網訊 12月3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明確了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是指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者與承租人訂立租賃合同,將9座及以下的小微型客車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賃費用的經營活動,從事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應當遵守本辦法。
  • ...經濟技術開發區校企合作管理辦法(試行)》人才基地最高資助50萬元
    人才培養為加強經開區人力資源建設,通過鼓勵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緩解產業需求與人才教育供給結構性矛盾,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日前正式印發實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校企合作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 湖北省司法廳召開平安穩定暨機關內保消防工作研判會
    近日,湖北省司法廳召開平安穩定暨機關內保消防工作研判會。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銘德主持會議並講話,廳機關各處室及直屬單位負責人參會。會議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要進一步加強監所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人民調解、普法宣傳、執法協調監督等職能作用,為維護平安湖北提供司法行政力量。各單位(部門)要嚴格執行屬地節日防控要求,主動做好個人防護和日常監測,確保非必要不出門,非預約不出遊。要加強安全管理。加強監管安全,緊盯生產安全,狠抓生活衛生和食品安全。要堅持落實主體責任,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擔當,將上級有關要求傳達至每一位同志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