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TVB的大爆劇層出不窮,《金枝欲孽》、《宮心計》、《巾幗梟雄》等均為公認經典。不過遺憾的是,在港劇整體衰落的情況下,無線劇也難得一見,收視率也大打折扣。
這一年本是 TVB的「大年」,多部備受期待的大製作熱播,臺慶劇一度落敗。最後《使徒行者3》和《踩過界2》入圍,可謂意料之中。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兩部臺慶劇,有望接近甚至打破《法證先鋒4》創下的近十年收視新高,沒想到雙雙遭遇滑鐵盧,撲得「慘不忍睹」。
第一周僅收穫25.2分,輸給了已經播了一千多集的《愛回家之開心速遞》處境劇《使徒行者3》。據最新發布的《收視率滯後報告》顯示,第二周,股市不但沒有及時止跌,反而繼續下跌0.6個百分點。
踏出國門2更加慘澹,第一周五天的平均收視僅為22.3分,這根本就不是一出慶功戲應有的成績。
回首今年 TVB電視連續劇收視排行榜,《法證先鋒4》、《機場特警》、《殺手》名列三甲,排在第30位;排在4-9位的分別是《降魔2》、《反黑路人甲》、《大醬園》、《飛虎之雷霆極戰》、《那些我愛的人》,以及《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外購劇》《慶餘年》剛好卡十,雖然表現平平,但基本盤還是25點。
假如《使徒行者3》和《踩過界2》後面沒有完成大逆襲,那麼不進入十強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投資和卡司而言,這兩部劇算是目前大臺能拿得出手的最大資源了,為什麼會撲到這個位置?其主要原因在於決策失誤,在內地視頻平臺提前網播不但沒有起到造勢的作用,反而讓廣大觀眾喪失了新鮮感,大多數人自然看了一遍就沒興趣二刷。
二是近年來 TVB不再一成不變,與內地投資方合作越來越多,「合拍劇」雖不差錢但受到限制,刻意迎合內地觀眾口味的同時,也失去了港劇的原味,可看性和品質大打折扣。以《使徒行者系列》為例,第二部、第三部的製作水準與第一部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直到兩部臺慶劇在 TVB螢屏上正式亮相之前,下一屆《萬千星輝頒獎禮》視帝爭奪戰的局面已經趨於明朗。最受歡迎的無疑是林州,且不說他曾經在三色臺當過當家門將,曾七次入選「最佳男主角」五強;單就人氣和觀眾緣而言,其他小生和他之間也有一堵牆;更不用說隔著五年高層盛情邀請他重回演藝圈,不給獎的情理之中。
另外一個熱門是視帝得主王浩信17年,雖然早些時候低調過檔邵氏,並沒有影響他在無線圈的「一哥」地位。
視帝之爭隨著《使徒行者3》和《踩過界2》遭遇滑鐵盧而再生變數。雖然還有口碑不佳的「信號王」「反黑路人甲」在手,但卻失去了分量十足的雙保險。
更多的時候,他只是在演《使徒行者3》,與其他幾個當家小生相比,沒有什麼優勢可言。《TVB欠林一張視帝》這句話已經在網絡上流傳多年,現在似乎該兌現了。
但是這一年絕對不是最佳時機,首先他在《使徒3》中的表演和存在感不如預期,被苗僑偉、馬國明、張振朗等人給搶走了不少風頭;其次該劇的收視率確實有點難看,既不是最佳收視率,也不是高得離譜的作品,大臺若顧及人情硬塞,恐怕很難服眾。就站在林的角度,想必也是不願這樣得獎的。
五強名單呼之欲出,無外乎是林峰的、王浩信的、馬國明的、苗僑偉的、張振朗的、譚俊彥的、陳豪的、黎耀祥五強名單的哪一位是笑到最後的呢?
對於 TVB來說,將獎項頒發給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挽回失去的觀眾多拍幾部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