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發現
原來立邦漆是「日貨」,而且英文名這麼簡單直接
Nippon是日語裡「日本」一詞的發音
直譯過來就是:日本漆
但是,如果當初它打入中國市場時就用這個直譯名
肯定得完蛋!抵制日貨
立邦能順利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行業地位
我覺得這很大程度得歸功於
立邦當時在新加坡的集團創始人將品牌名做了神翻譯
1990年中國與新加坡建立邦交
他藉由「建立邦交」為Nippon翻譯為諧音「立邦」
涵義是開啟美好的中國與立邦的友誼
不僅音譯相似,立意深遠友好
而且很容易聯想到「立業安邦」
很有中國人喜歡的宏大願景那味了
看著念著就感到很親切
有文化,就是不一樣啊
有文化有心機有操作的翻譯品牌名
還有不少
01 席夢思
席夢思這個名字取的有多牛呢?至今為止,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直以為,席夢思就是彈簧床墊的代稱或統稱。由此可見,一個床墊品牌,有這麼大的知名度和它的絕妙的中文名是分不開的。
「席」,古人用以坐、臥,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用來代指床墊非常合適,「席夢思",究竟是多舒服的床墊才能讓人夢裡也思念呢?不僅念起來有意境和畫面,還和英文發音很相似,名稱和產品完美融合,絕了!
02 寶馬
沒想到吧,大名鼎鼎的BMW全稱居然這麼樸實無華,甚至還比不上網友當年的戲稱——別摸我。
神翻譯「寶馬」一出,立刻讓人聯想到「汗血寶馬」、「寶馬香車」、「跑得快」,不僅能想像出性能優越,還一聽就是高端成功的代名詞,非常貼近中國文化語境,朗朗上口利於傳播。
03 賽百味
賽百味,賽過人間百種美味,有點小誇張,但是很能吸引注意,尤其是在英文名還是「地鐵」的前提下。
還有一些大品牌雖然沒有上面這些那麼有文化有意境,但是音譯一致,簡潔有力,一擊即中。比如:
04 可口可樂
從奇奇怪怪的「蝌蝌啃蠟」到現在的「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取名的坎坷經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不僅保持了原有英文的音譯,還多了「可口,還可樂」的寓意,好聽好記,正是這個名字,幫助可口可樂打開了中國市場,是公認的神級翻譯之一。
05 偉哥
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學名,Sildenafil(西地那芬),但你一定知道它的中文名——偉哥,不僅清晰的點明了受眾群體:男性,還簡潔明了的展現了使用後的效果:偉。短短兩個字,信息量爆炸,就問你絕不絕了。
總結
國外品牌進軍中國市場,大多數都會先取一個中文品牌名。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知名的國際品牌,中文品牌名基本做到了準確、明了、優美,音譯一致,神形具備。
好的翻譯能使短短幾個字的品牌名既朗朗上口又能包含行業屬性、品牌定位、品牌氣質...甚至能讓品牌和品牌名的知名度相輔相成、互相作用。
你會發現,許多國外品牌進軍中國會費盡心力取一個好的中文品牌名,然而近幾年很多國產品牌卻總愛取一些稀奇古怪的「洋名」,從而忽略了,最好的廣告、最短的好文案,是品牌名字啊。